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秦始皇十八年,取韓;二十二年,取魏;二十五年,取趙、取楚;二十六年,取燕、取齊,初并天下。蘇子曰:秦并天下,非有道也,特巧耳,非幸也。然吾以為巧于取齊,而拙于取楚,其不敗于楚者,幸也。
??嗚呼!秦之巧,亦創(chuàng)智伯【1】而已。魏、韓肘足接而智伯死。秦知創(chuàng)智伯,而諸侯終不知師魏、韓。秦并天下,不亦宜乎!齊湣王死,法章立,君王后【2】佐之,秦猶伐齊也。法章死,王建立六年而秦攻趙,齊、楚救之。趙乏食,請粟于齊,而齊不予。秦遂圍邯鄲,幾亡趙。趙雖未亡,而齊之亡形成矣。秦人知之,故不加兵于齊者四十余年。
??夫以法章之才而秦伐之,建之不才而秦不伐,何也?太史公曰:“君王后事秦謹,故不被兵。”夫秦欲并天下耳,豈以謹故置齊也哉?吾故曰“巧于取齊”者,所以慰齊之心,而解三晉之交也。齊、秦不兩立,秦未嘗須臾忘齊也,而四十余年不加兵者,豈其情乎?齊人不悟而與秦合,故秦得以其間取三晉。三晉亡,齊蓋岌岌矣。方是時,猶有楚與燕也,三國合,猶足以拒秦。秦大出兵伐楚、伐燕,而齊不救,故二國亡,而齊亦虜不閱歲,如晉取虞、虢【3】也,可不謂巧乎?二國既滅,齊乃發(fā)兵守西界,不通秦使。嗚呼!亦晚矣。
??秦初遣李信以二十萬人取楚,不克,乃使王翦以六十萬攻之,蓋空國而戰(zhàn)也。使齊有中主具臣,知亡之無日,而掃境以伐秦,以久安之齊,而入?yún)挶仗撝兀睬厝绶凑埔?。吾故曰“拙于取楚”。然則奈何?曰:古之取國者必有數(shù)。如取齠齒也,必以漸,故齒脫而兒不知。今秦易楚,以為齠齒也可拔,遂抉其口,一拔而取之,兒必傷,吾指為嚙。故秦之不亡者,幸也,非數(shù)也。
(取材于《東坡志林》)注釋:【1】智伯:晉國四卿(智伯、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中最為強大的一家,后來被韓、魏、趙三家聯(lián)手攻滅瓜分。三家史稱“三晉”。【2】君王后:齊襄王田法章的王后,齊王田建的生母?!?】晉取虞、虢:春秋時期,晉國向虞國借路,出兵攻打虢國。晉國滅虢后,回師途中滅了虞國。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有道也,特巧耳 |
特:特別 |
B.秦遂圍邯鄲,幾亡趙 |
幾:幾乎 |
C.而齊之亡形成矣 |
形:局勢 |
D.豈以謹故置齊也哉 |
置:放過 |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請粟于齊 |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陳情表》) |
B.趙雖未亡 |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種樹郭橐駝傳》) |
C.齊人不悟而與秦合 |
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兮辭》) |
D.齊乃發(fā)兵守西界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知創(chuàng)智伯,而諸侯終不知師魏、韓
秦國知道以智伯為戒,但諸侯始終不知道效法魏、韓
B.秦人知之,故不加兵于齊者四十余年
秦人知道趙國沒有亡國,所以不對齊國用兵四十多年
C.君王后事秦謹,故不被兵
君王后事奉秦國恭謹,所以沒有遭到攻伐
D.今秦易楚,以為齠齒也可拔
現(xiàn)在秦國輕視楚國,認為(楚國)像小孩快要脫落的牙齒般可以拔掉
(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說“秦并天下,不亦宜乎”有諷刺六國未能聯(lián)合而滅亡的意味。
B.蘇軾用晉滅虞、虢的故事,說明秦伐楚、伐燕后,滅齊的進展迅速。
C.蘇軾認為秦國攻打楚國沒有循序漸進而是傾盡全國之力,存在風險。
D.蘇軾通過分析秦取齊、楚的策略,認為秦最終能統(tǒng)一天下是僥幸的。
(5)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述蘇軾認為齊滅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