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xué)年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昌黎一中高二(上)第二次調(diào)研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11 3:0:8
一、古詩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br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自賊者也 賊:小人 B.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 要:求取 C.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內(nèi)交:結(jié)交 D.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安定
例句: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A.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B.而恥學(xué)于師
C.邇之事父
D.就有道而正焉
(3)下列對課文中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海,四方之海,即“東?!薄澳虾!薄拔骱!焙汀氨焙!?。文中即為此意。
B.孺子,兒童、幼兒。古代也可以指天子、諸侯的繼承人。本文指前者。
C.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歷史上堯、舜、禹、湯、文、武幾個有名的帝王。
D.鄉(xiāng)黨,這里指同鄉(xiāng)。周制以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
(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曾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與孔子并稱“孔孟”。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見小孩子將要掉入井里時的反應(yīng)為依據(jù),論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進而論述“四端”對為人處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C.“泉之始達”的“達”是“流通”,文中指泉水涌出。這里的“達”與“達則兼濟天下”的“達”意思相同。
D.忍人,狠心對待別人。這里的“忍”與《鴻門宴》中“君王為人不忍”中的“忍”是“狠心”的意思。
(5)下列關(guān)于《孟子》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孟子周游列國受到禮遇,但他的政治主張卻被譏為“迂闊”,其政治理想未能實現(xiàn),所以其在晚年時和孔子一樣退而著述。
B.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為基礎(chǔ),推出理性結(jié)論,影響深遠(yuǎn)。
C.《孟子》《論語》都屬于以記言為主的語體文,但后者簡約含蓄,前者長于論辯,氣勢磅礴。
D.《孟子》原本不在儒家經(jīng)典之列,直到朱熹將《孟子》列為“五經(jīng)”之一,其地位才最終確立。
(6)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組卷:10引用:3難度:0.5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
劉基,字伯溫,青田人?;舳ㄌ煜拢鲜氯缟?。性剛嫉惡,與物多忤。至洪武四年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見不是,微服為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fù)見。
(選自《明史》)(1)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與物多忤 忤:違逆 B.微服為野人謁基 謁:阻止 C.基方濯足 濯:洗 D.謝去 謝:告辭
A.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fù)見
B.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fù)見
C.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fù)見
D.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fù)見組卷:1引用:2難度:0.5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2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
有盲子過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競競握固,自分失手必墜深淵。過者告曰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實地,何久自苦耶?”
(選自《應(yīng)諧錄》)(1)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兩手攀楯 楯:欄桿 B.自分失手必墜深淵 分:認(rèn)為 C.乃自哂曰 哂:笑 D.蚤知是實地 蚤:昆蟲
A.過者告/曰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
B.過者告曰/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
C.過者告/曰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
D.過者告曰/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組卷:1引用:2難度:0.5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12分)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小題。
李士衡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高麗禮幣贈遺之物,士衡皆不關(guān)意,一切委于副使。時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縑帛藉船底,然后實以己物,以避漏濕。至海中遇大風(fēng)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約投及半,風(fēng)息船定。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無所失。
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xùn)|還,適有之,贈公數(shù)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本共皇?。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yī)。醫(yī)曰:“此垢污,非疾也。”進澡豆令公頻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郭進有材略,累有戰(zhàn)功,嘗刺邢州。今邢州城乃進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堅完。進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賓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與。乃設(shè)諸工之席于東廡,群子之席于西廡。人或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進指諸工曰:“此造宅者?!敝钢T子曰:“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br /> 朝士劉廷式,本田家,鄰舍翁甚貧,有一女,約與廷式為婚。后契闊數(shù)年,廷式讀書登科,歸鄉(xiāng)閭訪鄰翁,而翁已死,女因病雙瞽,家極困餓。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辭以疾,仍以傭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堅不可,曰:“與翁有約,豈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與成婚。閨門極雍睦,其妻相攜而后能行。廷式嘗坐小譴,監(jiān)司欲逐之,嘉其美行,遂為之闊略①。其后廷式管干②江州太平宮,而妻死,哭之極哀。蘇子瞻愛其義,為文以美之。
(選自《夢溪筆談》)【注】①闊略:寬恕,寬容。②管干:管理。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至海中/遇大風(fēng)/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
B.至海中遇大風(fēng)/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
C.至海中/遇大風(fēng)/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
D.至海中/遇大風(fēng)/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麗禮幣贈遺之物”與“持千金之資幣物”(《荊軻刺秦王》)兩句中的“幣”字含義相同。
B.“一切委于副使”與“如土委地”(《庖丁解?!罚﹥删渲械摹拔弊趾x不同。
C.“諸子安可與工徒齒”與“君子不齒”《師說》)兩句中的“齒”字含義不同。
D.“不爾船重”與“問君何能爾”(晉?陶淵明《飲酒》)兩句中的“爾”字含義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士衡出使高麗返回時,在海上遭遇大風(fēng);船夫非??謶?,請求將船上的物品扔到海中,以避風(fēng)險;副使不得已將自己的東西全扔到海中。
B.門人見王荊公臉色發(fā)黑,就去問醫(yī),醫(yī)生說王荊公臉上有污垢,并沒有??;門人讓王荊公洗臉,王荊公說自己天生就長得黑,洗不掉的。
C.郭進在邢州城北建了一座私宅,建成后舉行落成之禮,將土工、木工的宴席安排在東廂房,以示敬重,而將兒子們的宴席安排在西廂房。
D.劉廷式務(wù)農(nóng)時與鄰家女子約為婚姻,考中進士后回鄉(xiāng)踐諾履約;成婚后夫妻和睦,妻子死后,劉廷式非常哀痛;蘇軾欣賞其情義寫文贊美。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縑帛藉船底,然后實以己物,以避漏濕。
②廷式嘗坐小譴,監(jiān)司欲逐之,嘉其美行,遂為之闊略。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五)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1分)
-
5.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雜詩
左思
秋風(fēng)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①守空堂。
壯齒②不恒居,歲暮???。注:①塊然:孤獨貌。②壯齒:壯年。
下面對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組卷:15引用:2難度:0.7
(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2分)
-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念奴嬌?過小孤山
秦觀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獨見一峰青崒嵂,當(dāng)住中流萬折。應(yīng)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shè)。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shù)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見一峰青崒嵂,當(dāng)住中流萬折”,將小孤山置于洶涌的江流中,借以突出長江千回萬折的磅礴氣勢。
B.“應(yīng)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shè)”,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襯托其所處環(huán)境的兇險。
C.下片以兩岸群山襯托長江中流的小孤山,“卻把此峰孤絕”既寫小孤山的傲然獨立,又暗示作者的處境。
D.“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用典,寫行人駐足喝彩的情形,與上片“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呼應(yīng)。
(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激浪飛珠濺雪”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卷起千堆雪”都運用了比喻,把浪花比作雪,形象生動。
B.本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寫景都是從大處著筆,寫得大氣磅礴,境界宏闊。
C.秦觀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大氣雄健,同蘇軾、辛棄疾等人都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本詞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我們還學(xué)過他的《鵲橋仙?纖云弄巧》,通過牛郎織女的傳說表達了作者理想的愛情觀。
D.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主題健康,歌詠忠貞不渝的愛情,而又深感余味不盡,頗受啟迪,成為七夕詩詞中經(jīng)久不衰的佳作。組卷:1引用:2難度:0.5
(七)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8分)
-
7.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
[東晉]陶淵明
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zhuǎn)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注】。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注】問津:指孔子讓子路向兩位隱士長沮、桀溺問路的典故。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詩人盡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識到“憂道不憂貧”難以踐行,因此立志躬耕,這體現(xiàn)了他對孔子人生選擇的否定。
B.詩人親自參與田間勞作,不僅快樂地拿起農(nóng)具耕種,還面帶笑容鼓勵農(nóng)人們積極從事勞動。
C.“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說不必斤斤計較收成如何,愉悅就在耕耘的過程中。
D.這首詩融說理、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意境清淡悠遠(yuǎn),語言平白如話,富有表現(xiàn)力。
(2)“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良苗亦懷新”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什么情感?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小說(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本題共1小題,8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除夕夜里的流浪漢
蒼蒼松柏 燈光點亮了小鎮(zhèn),鞭炮聲在除夕夜里迭起。
窗內(nèi),人們圍坐推杯笑語;屋外,夜里寒風(fēng)刺骨,偶有煙花起落。小男孩隔著霧氣迷蒙的窗戶,覷見了一個熟悉的人影,又是那個流浪漢!他正在除夕的夜色中流浪!
小男孩始見那個流浪漢是在春天。那時的流浪漢干瘦,腰板還是直挺的,肩上掮著根系了兩袋垃圾的扁擔(dān),身上裹著披散斑駁的棉襖,頂著鬈髭結(jié)塊的及肩散發(fā),走近了閑坐著的人們。如果不是那一對灰蒙蒙的眼仁久久還會一轉(zhuǎn)動,那扁擔(dān)上的就不止是兩袋垃圾了。
“嘿,老頭要錢抽煙不?”小男孩循聲看去,一個中年男人叫住了流浪漢,“我拿錢給你去買煙抽,要不要?”中年男人臉上泛起笑容。
“你給我煙抽嘛?!绷骼藵h停在中年男人身邊,像小孩索要糖果似的看著他。
中年男人稍稍離了離流浪漢,繼而笑道:“我這兒有五角和一塊,你看哪張買得煙,說對咯,就拿錢給你買煙抽?!眹娜寺勓源蠖既讨?。
“我不曉得,一塊買得煙抽了嘛?”流浪漢問。
中年男人幾乎遏制不住大笑:“一塊囊個(怎么)買得到煙抽,五角要比一塊大得多咯嘛,你真勒是撿渣渣(垃圾)腦殼撿搭鐵(蠢笨)咯!”
流浪漢聞言憨笑,說:“他們都說我憨,你給我五角,買煙抽嘛?!?br /> “給你給你,快去買煙,不耽誤你撿渣渣咯,你一天工務(wù)繁忙得很?!敝心昴腥怂阉饕魂噥G給了流浪漢,或許這是他第一次笑著給別人錢。
流浪漢接過錢像孩童接過久望的糖果,嘴里嘟囔著:“謝謝咯,謝謝咯,買煙抽……”然后笑著漸漸走遠(yuǎn)。
“你囊個騙人家憨包哦!”圍坐的一個婦女眼角堆著笑意道。
“哪點騙了嘛,說給錢就給他錢!不是騙嘛!”春風(fēng)吹散了笑趣,拂過流浪漢漸漸遠(yuǎn)去的樂滋滋的背影,卻也吹皺了小男孩的心,一種無法言清的東西壅塞在他的胸口。
后來,小男孩聽大人們說起,才知道流浪漢不是本鎮(zhèn)的,家人都不在了,平日靠撿渣渣(垃圾)度日;也會在別人酒宴后幫忙清理,充當(dāng)廉價的勞力,人算勤快,手腳也還是麻利的,報酬往往就是殘羹與香煙。
第二次見到流浪漢是在秋天,小男孩和方到山上主持完修繕廟堂的奶奶在路上遇到了流浪漢。
流浪漢湊近了老人,笑道:“給我五角錢嘛——買煙抽,五角錢……”流浪漢臉上堆起的滿是褶子,只見他原本干瘦的身子越發(fā)單薄,竟有了幾分佝僂,肩上的扁擔(dān)卻不見了蹤影。
老人剛從廟堂里出來,微笑道:“我這兒沒得五角,你去問其他人。”言罷,趨步叫著小男孩跟上。
流浪漢又緊跟上來:“五角,給我五角嘛……”
老人不搭不睬直至擺脫了流浪漢,對著小男孩說教道:“遇到這種憨包,就不要理睬他?!?br /> “我有一塊的零錢的嘛!”小男孩高興地掏出兜里的一塊錢,舉到奶奶面前。
“你給他一塊,他就會一直纏著你。這種憨包見得多咯?!崩先瞬桓吲d地說。
“那就給五角……”小男孩小聲說。
“不行!走!”奶奶生氣地把小男孩的一塊錢塞回兜里,扯著他的手快步走開。
“為什么呢……”小男孩心里犯嘀咕。
“五角,給我五角嘛……給我五角嘛……”流浪漢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漸漸被丟在了身后。
再后來,聽說流浪漢逢著誰都會開口要五角錢,撿渣渣成了一件不要緊的事,而大家還是會說他是“憨包”,卻通常一邊笑著趕緊走開。至于流浪漢如何會養(yǎng)成向人要錢的習(xí)慣,小男孩隱約有了答案;而自此以后,看見廟堂里威風(fēng)凜凜的神像,小男孩就會厭惡陡生。
……
除夕夜里,流浪漢第三次走入了小男孩的視線,那熟悉的身影在煙花迷霧里漸漸清晰。
“哎,老爺爺在外頭很冷吧,也餓了吧?”小男孩想到。這會子大人們聊得正起勁,竟沒有人發(fā)現(xiàn)小男孩偷偷兜了一些吃食,悄悄溜出了暖和的房屋。
“老爺爺,過年好?。∵@些吃食您拿去吃吧?!毙∧泻⒆Я俗Я骼藵h的棉襖,小手舉著吃的,笑盈盈地站在流浪漢跟前。此刻小男孩的心里沒有以往兩次的空虛,似乎被什么東西填得滿滿的。
煙花又起,五彩的光芒在流浪漢黑黢黢的眼仁里熠熠閃光……
也許,新年的春天里,小男孩會再見到流浪漢,還有那肩上掮著的系了兩袋垃圾的扁擔(dān)。
(有修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除夕夜里的流浪漢”為題,交代了時間和人物,既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與文章開頭除夕夜流浪漢的出場相呼應(yīng)。
B.小說寫中年男人、圍坐的人、圍坐婦女都提到“笑”,這里的笑不同平常代表善意的笑,而是流浪漢被大人們拿來取樂,具有諷刺意味。
C.“看見廟堂里威風(fēng)凜凜的神像,小男孩就會厭惡陡生”,厭惡正是“小男孩隱約有了答案”的證明,厭惡的或許是神像下求佛庇佑的人。
D.小說開篇的環(huán)境描寫,照應(yīng)了標(biāo)題,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渲染了熱鬧的節(jié)日氛圍,為全文奠定了歡快的情感基調(diào)。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小說運用了倒敘的敘述方式,巧妙地敘述了小男孩前兩次見到流浪漢的情形,通過小男孩的所見所聞,反映了流浪漢的生活變化和人們對他的不同態(tài)度。
B.小說運用語言、動作、肖像、心理等描寫手法,生動地塑造了流浪漢的形象,反映了弱勢群體的生存現(xiàn)狀及作者對弱勢群體的同情。
C.這篇小說在人物對話上運用了許多方言口語,符合說話人的身份、性格、教養(yǎng),使人物形象鮮明,使故事更富真實性。
D.小說結(jié)尾含蓄而富有象征意味,表達了小男孩對流浪漢生活境遇的美好期望,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美好希望,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3)小說中“小男孩”形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本題共1小題,10分)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彈道無痕(節(jié)選)
徐貴祥 推算起來,該是七十年代最后一個雪天。載著新兵的悶罐子列車由東向西,經(jīng)鄭州再向北,過了黃河,便見窗外有幾道紡線般的雪絮兒劃下來,先是一團一團地在風(fēng)中旋轉(zhuǎn),漸漸地有了鋪天蓋地的氣勢,很快就在曠野結(jié)起一層半透明的雪殼。及至到達終點,已是滿世界銀白。
半個月的基礎(chǔ)訓(xùn)練后,新兵分配。新兵石平陽的頂頭上司是李四虎。李四虎是全營著名的老兵油子,稀拉①。尤其愛捉弄人,但他有技術(shù),炮兵業(yè)務(wù)堪稱行家里手,關(guān)鍵時候總少不了他為連隊掙面旗子。
石平陽下到班里不久,李四虎曾經(jīng)非常真實地踢了他一腳。那天訓(xùn)練傳誦炮兵口令,正忙亂間一陣?yán)淝偷母娠L(fēng)刮來,將石平陽手中的口令紙掀得稀里嘩啦。石平陽本來就很緊張,又聽又算又記又傳,忙得顧頭不顧腚。情急中,他把剛剛接受的一組口令寫在炮架上,自然沒有想到這一行為產(chǎn)生的嚴(yán)重后果。鉛筆又細(xì)又尖,在炮架上劃出了極刺耳的聲音。盡管這個動作只在瞬間就完成了,但還是被正在組織訓(xùn)練的李四虎一眼瞅見了。李四虎立即下達暫??诹?,把小紅旗往后腰一戳,神色匆匆地跑過來,往指尖上蘸了口唾沫,摸了摸鉛筆劃過的地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幾道曲里拐彎的鉛筆線無論如何也抹不掉了。李四虎心疼得倒吸一口冷氣,仍不死心地反復(fù)抹,抹著抹著就突然轉(zhuǎn)過身來,兩只狼一般的眼珠子放了道綠光,死盯著石平陽,腮幫子又鼓了鼓,那充滿激情的一腳便照準(zhǔn)石平陽的屁股踹過來。
然后召開班務(wù)會。
李四虎首先發(fā)言,說:“咱們當(dāng)炮手的,靠炮吃飯,靠炮做人??赡愕檬紫葠巯D銊e以為它沒長腦袋,我覺得它是有靈性的,它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咱們最老的班長吧?就是連部榮譽室靠門左邊掛著的那位。黃風(fēng)巖戰(zhàn)斗中他繳獲了一門小鋼炮,是打不響的。連長下命令讓他扔,他沒扔,硬是從山西長治扛到東北錦州,扛了幾個月幾千里地,閑了就擦,就拆開搗騰。后來怎么樣?在錦西馬家堡戰(zhàn)斗中,半個連的步兵被人家地堡火力點壓在洼子里,抬不起頭,急得營長搶過炸藥包要去拼命。這時候咱老班長就把炮架上了。老班長說:伙計,你就是啞巴也該哼一聲了,我背你背了這么遠(yuǎn),過鐵路要輕裝行軍,我把干糧都扔了也沒舍得撇下你,今兒個你可得還我這個情。結(jié)果呢,它還真響了,而且響了六次,硬是把敵人的火力點掀掉了。老班長犧牲后,這炮任誰也弄不響,報廢了。你說邪門不邪門?所以呀,我說……”
石平陽不吭氣。那一腳踢過來的時候,他愕了一下并暗中攥緊了拳頭,但他終于沒有打出去……隨著班務(wù)會的不斷深入,他越來越發(fā)現(xiàn)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一種他十分親切的東西?!鞍嚅L,我對你沒意見!”他很崇敬很真誠地看著李四虎,又補充一句:“真的,我不會撒謊,這是心里話。我明白了?!?br /> 李四虎半張著嘴看了他好幾秒鐘,突然咧嘴笑了:“響鼓不用重錘敲,明白就好,……當(dāng)然不能有意見。能看出來,你石平陽是條血性漢子,只要你舍下身子跟我干,我保你能成為咱連的高級炮手!”又把腦袋轉(zhuǎn)向耿其明,“老耿你說是不是?”
耿其明忙說:“那是那是。石平陽你剛來,有些情況不了解。你去問問,搞訓(xùn)練,搞內(nèi)務(wù)評比,咱們班啥事落后過?”
石平陽生在皖西,家鄉(xiāng)的山水雖說不上四季如春,卻也有多半日子風(fēng)和日麗,遠(yuǎn)山近水清秀宜人,野花翠竹很能滋潤人的骨骼。乍一到這荒涼的北方山區(qū),又遇上個滴水成冰的季節(jié),身體頗有些吃不消。先流鼻血,后爛手,凍瘡專揀指關(guān)節(jié)處長,奇怪的是爛了肉還不覺得疼,只是睡覺焙暖了才奇癢難忍。偏碰上個認(rèn)炮不認(rèn)人的李四虎,一上炮場就發(fā)狠,兇得山揺地動,細(xì)得放屁都管。一旦發(fā)現(xiàn)士兵的動作失誤,就跳起來罵,特別是石平陽。臟話丑話如擰開的水龍頭,罵得滿炮場臭烘烘的。有時候罵急了石平陽也發(fā)恨,鳥班長也太輕賤人了,再有本事你不也就是班長么,干嗎耍那么大的威風(fēng)?不過,他漸漸能理解李四虎的行為了。
石平陽的逆來順受不屈不撓終于感動了上帝。一次休息的時候,李四虎把石平陽的手拽過去,著實看了一陣子,看相般地數(shù)了數(shù)那上面結(jié)了疤或沒結(jié)疤的爛處,又摳了摳手心繭花的厚度,然后說:“石平陽呵,有人說我專門針對你,聽說了嗎?”
“聽說了,班長?!笔疥柕椭^回答。
“你信么?”
“我父親打菜刀,專揀好鋼,在爐膛里淬幾次火,菜刀刃又韌又利,方圓幾十里都用我們家的菜刀……”
“哦?”李四虎似乎有些意外,“石平陽,我還真沒把你看錯哇!”
李四虎從褲兜里摸出一個臟乎乎的小本子:“石平陽哇,我這個人,就看重友情,你對我真心實意,我就對你負(fù)責(zé)到底。這炮,說簡單也簡單,明眼的技術(shù)你都掌握了。可要說學(xué)問也真有學(xué)問,這些都是我自個兒揣摩出來的小道道。教程上沒有。用上新鮮詞兒,就叫感覺。有些是炮上的,有些是班上的。這個,送給你了!”最后這句話,語氣很重,像是宣布一項重要決定。
(節(jié)選自《彈道無痕》,有刪改)【注釋】①稀拉:散漫。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的“七十年代”“悶罐子列車”等為我們展示出極強的年代感,把讀者迅速地拉到那個過去的時代。
B.小說如話家常一般娓娓道來,語言質(zhì)樸自然,其中多處運用方言和俗語,使作品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C.小說開頭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年代、地點與季節(jié),渲染了寒冷的氛圍,也為下文寫石平陽身體不適做鋪墊。
D.李四虎認(rèn)為石平陽有潛力,期望越高,責(zé)之愈切,才會有對石平陽的種種“刁難”,對此,石平陽卻難以理解。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但作者敘事時運用倒敘、插敘、補敘等多種敘述方式,也為文章增色許多。
B.文中耿其明的話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炮兵業(yè)務(wù)精湛的李四虎還是一個治班有方、令戰(zhàn)士佩服的優(yōu)秀領(lǐng)導(dǎo)者。
C.小說插敘老班長的故事,既為了體現(xiàn)老班長與小鋼炮的深厚感情,也表明了老班長的成功原因除了技術(shù),更多的是熱愛、執(zhí)著和專注的精神。
D.小說擅長用通俗的語言敘述故事情節(jié),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軍營生活和豐富的內(nèi)在情感。
(3)小說刻畫了李四虎“既粗獷又溫情”的軍人形象,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組卷:1引用:2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本題共1小題,1分)
-
10.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芫花,產(chǎn)于華中、華東、西南等地,為落葉灌木。【甲】關(guān)于芫花名稱的由來,有人考證認(rèn)為:“元,始也?!?/bdo>芫花在初春開花,是一年伊始,而且“花始于葉”:花先于葉片生出,花開后葉子才長出來。故而“元”字上加草字頭,組成讀音相同的“芫”。初春開放的芫花,凋落時春光往往已經(jīng)流失過半,因此文人也用芫花零落來寄托傷春情緒?!疽摇?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明末清初的名士王夫之,就曾以此感嘆春光易逝:“谷口回風(fēng)驚飏起,芫花碎,芒鞋點點紅芳綴。”
【丙】漢代《爾雅》中已注明:芫花別名“毒魚”——采摘芫花的枝葉,浸在溪水中,魚就會中毒浮起。古人也把芫花當(dāng)做殺蟲劑,若木器被蟲蛀,可把芫花枝葉曬干磨成粉,塞進蟲洞之中。芫花的莖皮纖維柔韌,古時在我國和日本都用它來造紙,比如清朝時日本所產(chǎn)的“雁皮紙”,至薄極韌,潔白無垢,還可以防蟲,被看做拓碑臨帖的上品。【丁】除卻造紙,如今也有人將芫花當(dāng)作觀賞花卉:春日開出滿枝紫色小花,密集時如同花穗,濃艷可愛。
文中加下劃線的各句標(biāo)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h2>組卷:20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本題共1小題,1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舉提法基礎(chǔ)上歸納出來的,是對“五育”并舉政策話語的理論提升?!拔逵比诤系奶岢黾葌鞒辛酥袊幕?,又具有國家視野和世界眼光。是在汲取中外近現(xiàn)代思想家、教育家豐富的思想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為方便國際學(xué)術(shù)交流?!拔逵比诤系挠⑽谋磉_有兩種②:直譯,the Integration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 Education;意譯,holistic education (全人教育)。
“五育”融合中的德、智、體、美、勞分別代表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價值追求,其中真、善、美為教育的終極價值,健和富為教育的手段價值,它們應(yīng)該平衡。“五育”融合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是新時代教育亟須攻克的課題?!捌谥恰⑹栌诘?、弱于體、抑于美、缺于勞”是對五育失衡以及“五唯”③(唯分?jǐn)?shù)、唯升學(xué)、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痼疾的總結(jié)和概括。難道學(xué)校教育在傳遞知識與價值的同時④,又一定要扼殺學(xué)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嗎?基礎(chǔ)教育的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是培養(yǎng)身與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人。從“五育”分別代表的五種教育價值追求來看,它們之間應(yīng)該相得益彰,尤其是在信息技術(shù)和人工智能盛行的時代,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全面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zé)任。
下列對文中橫線處的標(biāo)點符號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h2>組卷:20引用:2難度:0.5
六、《紅樓夢》檢測(本題共6小題,3分,每小題0.5分)
-
32.下列關(guān)于《紅樓夢》的內(nèi)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5
七、寫作(60分)
-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里仁》) 《論語》中有不少經(jīng)典語句,雖然產(chǎn)生于兩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輝,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準(zhǔn)確理解孔子這句話的思想內(nèi)涵,并思考其現(xiàn)實意義。
要求: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闡述你的認(rèn)識和思考,題目自擬。組卷:5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