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賞讀民間故事。
聰明的牧羊人??古時候,有一個腰纏萬貫的商人,他住在像宮殿一般豪華的宅院里,還擁有許多仆人。國王聽說后很生氣,下令把這個商人帶到他那里去,打算殺掉他。
??“陛下”,商人不禁流出了眼淚,“僅僅為了這點我就活不成了嗎?”
??“除非你能回答我的三個問題,否則你就得死?!眹跽f,“這三個問題是:地球的中心在哪里?繞著世界走一圈要多少時間?我這會兒在想什么?”
??商人害怕極了,他根本回答不出這些問題。國王給了他一個月的時間考慮這三個問題,再來回答。
??商人走遍全國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但是大家都笑話他。最后,在經(jīng)過一間茅屋的時候,他遇見了一個牧羊人?!澳阌惺裁词聠??”牧人問道。
??“倒霉透了?!鄙倘嘶卮穑又拖蛩麛⑹隽四羌虑?。
??牧人說:“我來幫助你!”
??牧人披著商人的披風(fēng)來到了國王面前,“我是來回答您的問題的?!?br />??國王笑了起來?!昂冒?地球的中心在哪里?”
??“這里?!蹦寥擞檬种噶酥杆镜牡胤秸f,“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把地球量一量,那您就會信服了?!?br />??“答得好。”國王說,“現(xiàn)在你回答第二個問題?!?br />??“這很容易,”牧人回答,“如果陛下和太陽一起起床,再跟著它一直走到第二天早上,那你僅僅只要一天時間就繞世界一圈啦!”
??國王放聲笑了起來:“我不曾料到你會這么快就把問題回答出來了?,F(xiàn)在,我問你第三個問題:我這會兒在想什么?”
??“陛下您正在想我是一個富有的商人。而實際上我卻是一個牧人。”說著,他把絲絨的披風(fēng)脫了下來。
??國王大笑了起來:“你比商人機靈多了。這樣吧,我封你作個大官,希望你為百姓辦好事;商人呢,我也不追究了,放他一條生路吧!”
——節(jié)選自五年級“快樂讀書吧”歐洲民間故事《聰明的牧羊人》
(1)“腰纏萬貫”一詞,按照文字表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
腰里纏著很多錢
腰里纏著很多錢
,結(jié)合文中語境理解為
錢財極多
錢財極多
?!把p萬貫”的反義詞是
身無分文
身無分文
。
(2)借助思維導(dǎo)圖梳理故事情節(jié),概括故事內(nèi)容:
商人因生活比國王好遭到國王嫉妒被帶到王宮→
國王提出了三個問題難為商人
國王提出了三個問題難為商人
商人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
商人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
→牧羊人回答出三個問題,被封官,商人被赦免
(3)讀畫線句子,提取核心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用商人的口吻講述“那件事情”的經(jīng)過。
我真是倒霉透了!
國王僅憑我比他富有,就刁難我,給我提出來三個世界難題:地球的中心在哪里?繞著世界走一圈要多少時間?我這會兒在想什么?并給了我一個月的時間考慮,到時候,我回答不上了,就會殺了我,我走遍全國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但是大家都笑話我。你說,我該怎么辦啊?
國王僅憑我比他富有,就刁難我,給我提出來三個世界難題:地球的中心在哪里?繞著世界走一圈要多少時間?我這會兒在想什么?并給了我一個月的時間考慮,到時候,我回答不上了,就會殺了我,我走遍全國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但是大家都笑話我。你說,我該怎么辦???

(4)牧羊人的聰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你抓住文章的關(guān)鍵語句,從兩個方面交流你的閱讀感受。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給國王出了三個難題,使國王口服心服,佩服了牧羊人的聰明口服心服。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給國王出了三個難題,使國王口服心服,佩服了牧羊人的聰明口服心服。

(5)從民間故事的表達特點上來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C

A.情節(jié)夸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xiàn)了人們的良好愿望。
B.故事性強、情節(jié)生動,多用人物對話的形式展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C.通過虛構(gòu)簡短的故事,達到勸諭世人的目的。

【答案】腰里纏著很多錢;錢財極多;身無分文;國王提出了三個問題難為商人;商人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國王僅憑我比他富有,就刁難我,給我提出來三個世界難題:地球的中心在哪里?繞著世界走一圈要多少時間?我這會兒在想什么?并給了我一個月的時間考慮,到時候,我回答不上了,就會殺了我,我走遍全國到處尋找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但是大家都笑話我。你說,我該怎么辦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給國王出了三個難題,使國王口服心服,佩服了牧羊人的聰明口服心服。;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1 8:0:9組卷:33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①有一年疾病流行,華佗看見許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著,掙扎著。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華佗立志學(xué)醫(yī)。他風(fēng)餐露宿,歷盡艱辛,來到西山,拜精通醫(yī)術(shù)的老人為師。
    ??②華佗拜師后,師父說:“這里有許多病人,你就專門侍候他們吧!”華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觀察每個病人病情的變化和用藥情況。因此,他在三年時間里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藥方法。
    ??③三年過去了,師父說:“你已經(jīng)磨煉了三年,學(xué)了不少東西。但還要學(xué)些醫(yī)書、藥典?!睅煾笌A佗來到內(nèi)室,只見室內(nèi)到處是書籍、掛圖。華佗高興極了,從此不分晝夜、如饑似渴地攻讀醫(yī)書。
    ??④暑去寒來,又是三年。一天,華佗正在讀書,突然有人跑來說:“師父病了,你快去看看?!?br />??⑤華佗連忙跑去,只見師父兩眼緊閉,手腳僵硬。他摸了摸師父的額頭,又按按師父的脈搏,然后笑著說:“師父無大病,自會好的?!比藗兌加X得華佗不懂醫(yī)道,就在這時,師父突然坐起來,大笑著說:“華佗說得對,我是故意裝病,想試試你們的本領(lǐng)?!北娙寺犃耍坏貌毁潎@華佗的醫(yī)術(shù)。
    ??⑥有志者,事竟成。華佗終于學(xué)得一手好醫(yī)術(shù),于是辭別了師父,下山給人們治病去了。
    (1)給文章加個合適的題目填在橫線上。
     

    (2)文中“風(fēng)餐露宿”一詞體現(xiàn)了
     
    。
    (3)對文中畫橫線的語句,下列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這句話體現(xiàn)了華佗善于學(xué)習(xí)、真心學(xué)醫(yī)。
    B.華佗從基礎(chǔ)做起,不怕苦,為掌握病源、病理、用藥方法打下了基礎(chǔ)。
    C.華佗侍候病人只是為了掌握病源、病理和用藥方法。
    (4)讀短文,梳理華佗學(xué)醫(yī)的經(jīng)過,完成填寫。
    華佗拜師后→
     

    三年過去了→
     

    又是三年→
     

    (5)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發(fā)布:2024/12/21 15:0:1組卷:13引用:3難度:0.1
  • 2.我國民間故事《田螺姑娘》寄托的美好愿望是( ?。?/h2>

    發(fā)布:2024/12/21 11:30:2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閱讀短文,完成練習(xí)。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小廟。
          起初,廟里只有一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jīng)、敲木魚,往菩薩案桌上的凈瓶里添水,夜里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wěn)自主。不久,來了一個瘦和尚。他與小和尚為了喝水和挑水的問題發(fā)生了爭執(zhí),誰也不愿意吃虧,于是兩人商量一起抬水,這樣總算有水喝。后來,又來了一個胖和尚。三個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沒過兩天,水缸見底了,凈瓶里的柳枝也因沒水而開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個和尚都在打盹的時候,一根正在燃燒的蠟燭掉在香案上,小廟起火了。危急之中,三個和尚爭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場大火很快被撲滅了。
          大火過后,三個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從此,水缸里的水又滿了,三個和尚高高興興地捧著大碗喝水,凈瓶里的柳枝也恢復(fù)了生機。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爭執(zhí):
     

    爭先恐后:
     

    (2)從
     
     
    、
     
     
    四個詞語可以看出,第二自然段是按
     
    順序?qū)懙摹?br />(3)“凈瓶里的柳枝也恢復(fù)了生機”的原因是什么?
     

    A.三個和尚開始共同協(xié)作打水。
    B.小和尚又開始每天打水。
    C.菩薩運用神力讓柳枝復(fù)蘇。
    D.瘦和尚和小和尚又開始每天抬水。
    (4)最后一個自然段中說“三個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們明白了什么呢?
     

    A.患難才能見真情。
    B.合作共事時不能斤斤計較,必須同心協(xié)力。
    C.防火意識很重要。
    D.在壞事情剛露出苗頭的時候就要及時制止。

    發(fā)布:2025/1/11 11:30:1組卷:1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