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程千里,京兆人。身長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磧西募人,累以戎勛,官至安西副都護。天寶十一載,授御史中丞。十二載,兼北庭都護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家厥首領阿布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節(jié)度用獻忠為副將。后有,移獻忠部落,隸幽州,獻忠素與祿山有隙,懼不奉詔,乃叛歸磧北,數(shù)為邊患。玄宗憤之,命千里將兵討之。
      十二載十一月,千里兵至磧西,以書喻葛祿,令其相應。獻忠勢窮,歸葛祿部。葛祿縛獻忠并其妻子及帳下數(shù)千人,送之千里,飛表獻捷,天千壯之。十三載三月,千里獻俘于勤政樓,斬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同正,仍留佐羽林軍。祿山之亂,詔千里于河東召募,充河東節(jié)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載正月,上黨郡長史、特進,攝御史中丞,以兵守上黨,賊來攻城,屢為千里所敗,以功累加開府儀同三司、禮部尚書、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賊將蔡希德圍成,數(shù)以輕騎挑戰(zhàn)。千里恃其驍果,開懸門,率百騎,欲生擒希德,勁騎搏之,垂將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斂騎而退,橋壞墜坑,反為希德所執(zhí)。仰首告諸騎曰:“非吾戰(zhàn)之過,此天也!為我報諸將士,乍可失帥,不可失城。”軍人聞之泣下,晝夜嚴兵城守,賊競不能拔。千里至東都,安慶緒舍之,偽署特進,囚之客省。及慶緒敗走,為嚴莊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鳳樓大赦,節(jié)文曰:“忠臣事君,有死無貳;烈士徇義,雖歿如存。其李憕、盧奕、袁履謙、張巡、許遠、張介然、蔣清、龐堅等,即與追贈,訪其子孫,厚其官爵,家口深加優(yōu)恤。”自是赦恩,無不該于節(jié)義,而程千里終以生執(zhí)賊庭,不沾褒贈。
(選自《舊唐書》)(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C
C

A.突厥首領阿布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節(jié)度/用獻忠為副將
B.突躍首領阿布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節(jié)度/用獻忠為副將
C.突厥首領阿布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節(jié)度用獻忠為副將
D.突厥首領阿布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節(jié)度用獻忠為副將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
A.天寶,唐玄宗年號。古代的紀年方式有多種,常見的有王公年次紀年、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等。
B.詔,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對下。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后,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
C.遷:古代稱調(diào)動官職的常用詞語,一般指降職,與其意義相近的詞語還有“左遷”、“遷謫”等。
D.大赦:封建帝王以施恩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換年號、立皇后,立太子等情況下,常頒布赦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李獻忠因為跟安祿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磧北,并多次侵擾邊疆。唐玄宗對李獻忠感到很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討伐他。
B.京兆人程千里,身長七尺,相貌魁梧偉岸,勇猛有力。他本來是被招募到磧西的軍人,憑借多次的戰(zhàn)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護。
C.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許殺身報國而貶斥叛變成為貳臣,程千里因被叛賊活捉而投靠了賊廷,所以沒有得到褒揚和追贈。
D.賊將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圍城池,多次帶領騎兵前來挑戰(zhàn)。程千里自恃驍勇果敢,打開懸門,率領一百個騎兵,想要活捉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葛祿縛獻忠并其妻子及帳下數(shù)千人,送之千里,飛表獻捷,天子壯之。
譯文:
葛祿將李獻忠及其妻子兒女、帳下數(shù)千人都捆綁起來,交給程千里,程千里飛快地傳回捷報,唐玄宗很贊賞他的勇武
葛祿將李獻忠及其妻子兒女、帳下數(shù)千人都捆綁起來,交給程千里,程千里飛快地傳回捷報,唐玄宗很贊賞他的勇武

②非吾戰(zhàn)之過,此天也!為我報諸將士,乍可失帥,不可失城。
譯文:
這不是我作戰(zhàn)的過錯呀,這是天意啊!替我轉(zhuǎn)告各位將士,寧可突然失掉主帥,也不可丟失城池
這不是我作戰(zhàn)的過錯呀,這是天意??!替我轉(zhuǎn)告各位將士,寧可突然失掉主帥,也不可丟失城池
。

【答案】C;C;C;葛祿將李獻忠及其妻子兒女、帳下數(shù)千人都捆綁起來,交給程千里,程千里飛快地傳回捷報,唐玄宗很贊賞他的勇武;這不是我作戰(zhàn)的過錯呀,這是天意??!替我轉(zhuǎn)告各位將士,寧可突然失掉主帥,也不可丟失城池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3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br />子貢色作??鬃釉唬骸百n,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br />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笨鬃釉唬骸坝惺呛??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nóng)能而不能為,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骸盎?,《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br />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史記?孔子世家》)(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B.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C.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D.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tǒng)稱。周制,諸侯名義上需服從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漢以后也稱分封的諸王和列侯為諸侯。
    B.《詩》,即《詩經(jīng)》,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稱“詩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C.稼,種莊稼;穡,收莊稼。出自《詩經(jīng)》:“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稼穡,泛指農(nóng)業(yè)勞動。
    D.宰,家臣,總管。先秦時代王或諸侯等貴族的副官,在內(nèi)管家稱相,在外理事稱宰。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國、蔡國大夫的所作所為都違背孔子的心意,當?shù)弥淹跻扇似刚埧鬃訒r,他們考慮到孔子入楚對自己不利,就共同調(diào)發(fā)徒役將孔子圍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時,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而孔子臨危不忘義,處變而不驚,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的士節(jié)寫下了形象的注解。
    C.顏回認為正確的主張不被人家采納,自己仍堅持下去,能顯示出君子的修養(yǎng)。顏回的回答,做到審時知事而又篤信其道、堅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鬃勇犃祟伝氐淖h論感到欣慰。
    D.孔子與三個弟子的對話,反映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行為特征。子路的小心謹慎、講用務實,子貢的坦誠直率、敢于質(zhì)疑,顏回的信念堅定、能言善辯,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②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

    發(fā)布:2024/10/30 11:30:2組卷:39引用:7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廣從弟李蔡亦為郎,皆為武騎常侍,八百石。嘗從行,有所沖陷折關及格猛獸,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shù)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之,以為前將軍。是歲,元狩四年也。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自請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單于臣原居前先死單于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馀戰(zhàn),今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馀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彼煲蹲詣q。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而右將軍獨下吏,當死,贖為庶人。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節(jié)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
    B.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
    C.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
    D.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秩八百石”與“秩序井然”中的兩個“秩”字含義不同。
    B.“廣數(shù)自請行”與“數(shù)見不鮮”中的兩個“數(shù)”字含義相同。
    C.“良久乃許之”與“多許少與”中的兩個“許”字含義相同。
    D.“今幸從大將軍”與“幸免于難”中的兩個“幸”字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廣,出生于名門,府上世代傳習射箭之術。他的先祖就是秦朝時逐獲燕國太子丹的李信將軍。
    B.李廣將軍,曾因參與抗擊匈奴且殺敵很多升職,與兄弟李蔡一起憑著英勇善戰(zhàn)得到漢文帝贊賞。
    C.李廣隨大將軍衛(wèi)青出征匈奴,衛(wèi)青獲知單于住地后親率精兵去追逐單于,并未讓李廣參與追殺。
    D.李廣去世之日,天下無論認識與不認識的人都為之竭盡哀痛,可見他的優(yōu)秀品格確實廣受認可。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②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毋令當單于。
    (5)六十多歲的李廣隨大將軍衛(wèi)青出擊匈奴,前后遭遇許多挫折直至自刎身亡。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概括其遭遇的挫折。

    發(fā)布:2024/10/30 12:30:5組卷:5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北M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蘇武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莸瓤?,輿歸營。
          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欲因此時降武。武不應。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拢詾楸菹滤删?,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再言!”陵與武飲數(shù)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漢書》)①且(jū)鞮(dī)侯:單于嗣位前的封號。單(chán)于:匈奴首領的稱號。②衛(wèi)律:曾擔任漢使出使匈奴,后因事株連,畏罪逃亡,投降匈奴,成為單于親信;曾被單于派來游說蘇武投降匈奴而未成。③羝:公羊。④長君:指蘇武的大哥蘇嘉。⑤孺卿:蘇武的弟弟蘇賢的字。⑥保宮:漢代囚禁犯罪大臣及眷屬的處所。⑦湯鑊: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
    (1)下列各句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單于聞陵與子卿 素:一向。
    B.扶輦下,觸柱折轅 除:更換。
    C.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 亡:逃跑。
    D.加以老母保宮 系:拘押。
    (2)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武李陵俱為侍中 ②單于聞陵子卿素厚
    B.①前長君奉車 ②皆陛下所成就
    C.①賜錢二百萬 ②加老母系保宮
    D.①久,單于使陵至海上 ②空自苦亡人
    (3)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的評述,有誤的一項是
     

    A.從蘇武對李陵勸降的答語可以看出,蘇武的忠漢拒降,一是知恩圖報,二是忠君傳統(tǒng)。
    B.李陵說降,先言蘇武家人的不幸,以絕其歸漢之思;后言自身異志的前因后果,欲將心比心,希望以情動之。
    C.先至匈奴且投降匈奴的李陵在“武使匈奴”后不敢求武,今天看來,是李陵“愧見武”。
    D.節(jié)選的文字是將蘇武的忠君與李陵的叛國對比展現(xiàn)的。今天看來,蘇武的報恩、忠君未免狹隘,但這正是古代仁人志士愛國的基礎和途徑。
    (4)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發(fā)布:2024/10/31 3:0:2組卷:4引用: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