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咸祥中學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31 0:30:1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儒家的天下觀不是人對世界本然樣態(tài)的無條件接受,而是來自自然向人文的生成?!吨芤?賁卦》講:“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边@種“天文”與“人文”的分野,也是先秦道家、陰陽家與儒家天下觀的差異所在?!抖Y記?禮運》講:“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闭侵v儒家的天下建基于人道并對其進行人文(審美)再造的特性。
          所謂儒家的天下體系,是以人文之美彰顯價值的體系。按照其圣王譜系,黃帝、堯、舜之后的接續(xù)者是周公,他一方面通過制禮作樂使中國遠古人文命脈制度化,另一方面則開啟了中國傳統(tǒng)政治的禮樂傳統(tǒng)。至此,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題,則被具體化為以禮樂重塑一個美好世界的問題。
          在現(xiàn)代學術話語中,禮樂是一個與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產生廣泛關聯(lián)的概念,但在根本意義上,它卻是一個美學問題。禮,在個體層面涉及人行為的雅化,在社會層面涉及群體行為的儀式化,在禮器層面涉及器具審美,均具有美和藝術的意義;樂則是詩歌、音樂、舞蹈的綜合形式,其審美屬性自不待言。以此為背景,自西周以降,傳統(tǒng)中國對于民族和國家的定位貫穿了以美為核心的精神。據(jù)此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人文之美作為禮樂的同義語,明顯成為文野、夷夏之別的最重要標志,所謂“用夏變夷”則無非是將儒家崇尚的禮樂之美從中央之地向四方不斷推展。
          由于有預在的人文價值觀和禮樂制度作為先導,儒家所講的天下,不是它“原本是什么”,而是“應該是什么”;不是自然世界,而是人文世界。相關的人文實踐,則首先是以中邦、四海、九夷、八蠻規(guī)劃為天下勾勒輪廓,然后是圣王“治天下”“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為己任”的種種努力。按照儒家的規(guī)劃,這種努力主要分為四種,即禮、樂、刑、政。但是在禮樂刑政之間,禮和樂具有優(yōu)先性。中國社會自西周始,就建立了體系化的禮樂教育制度,一種基于禮樂人文教化的天下格局也就自然形成。到戰(zhàn)國時代的思孟學派,將禮樂內化,從心性的深度重建人與天下的關聯(lián)。如《禮記?大學》:“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樣,個體心性的誠敬,就成為士人最終通達天下責任的起點。孔子之后,儒家做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這種被人道限定的禮樂補天道,從而賦予了它更完備的形式。它在內在心性與外在天地之間拉開了一個張力空間,使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形成一個上通下達的連續(xù)過程。在這個過程之內,它一方面化自然為人工,化禽獸為人類,化蠻夷為華夏,化野蠻為文明,體現(xiàn)了可貴的實踐品格;另一方面,它強調“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就此而言,儒家為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念注入了有為精神和理想主義格調,使相關的人文和審美之思超越了認知,成為一種為人而在的價值。
    (摘編自劉成紀《論中國美學的天下體系》,有刪改)      材料二:“天下”觀是中國人的卓越文化創(chuàng)造,是中華文化最有氣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構?!疤煜隆?,包括了古人所知的人類整體,代表著已知的全部文明世界,即“天下一體”。如《尚書?立政篇》所謂“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小雅?北山》宣稱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典型地說明了中國文化對“天下”的這種認識。早期的世界各民族普遍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看作是整個世界的中心,但是由這種“自我中心意識”發(fā)展為“普天之下”的理念,并由此產生獨特的政治文化理念,如“大一統(tǒng)”意識等,則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
          商朝時期,“天下”已經是一個相當完備的概念。商人將天下分為“四方”和“中央”兩個部分,形成中國人“天下”觀的基本要素。秦漢之后,夏、商、周三代松散的天下“共主”局面,為大一統(tǒng)的政治體制所取代,“天下”觀逐漸貫徹到政治理念中。經過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理念及其所形成的政治統(tǒng)治秩序日臻完善。這其中,儒家“協(xié)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等觀念,道家“抱一為天下式”等主張,法家“為天下治天下”等觀點,墨家“一同天下之義”等思想,莫不以治天下為對象來構建學說,為實現(xiàn)天下“太平”“大同”提供著思想支持。
          中國人稱理想的世界是天下“為公”與“大同”。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政治概念,很早就確立“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觀念。如《呂氏春秋》稱:“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萬民之主,不阿一人?!薄疤煜聻楣钡恼J知,成為中華文化天下觀的重要基石?!抖Y記?禮運》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泵枥L了人類理想生活與秩序圖景。無論是“天下為公”,還是“世界大同”,都反映了中國人歷來主張“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惫糯拇笸硐耄诋斀竦淖钚卤磉_就是“中國夢”“世界夢”;古代的協(xié)和萬邦、萬國咸寧、天下一家,在當今的最新表達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共圓世界夢??梢姡叭祟惷\共同體”的思想正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結晶。
    (摘編自王杰《中國文化中的天下觀》,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在進行圣王“治天下”“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為己任”的種種人文實踐活動時,禮樂具有優(yōu)先性,其中貫穿了以美為核心的精神。
    B.思孟學派突破了前人禮樂人文教化的格局,從人與天下的關聯(lián)這一嶄新的角度把個體心性的誠敬作為士,人通達天下責任的起點。
    C.不同于早期世界其他民族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看作是整個世界的中心,中國文化一開始就形成了獨有的“大一統(tǒng)”等獨特的政治文化理念。
    D.“天下”的概念在商朝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在夏、商、周天下“共主”的局面取代大一統(tǒng)的政治體制后,“天下”觀逐漸貫徹到政治理念中。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的天下觀建立于人道并對其進行人文再造,儒家的天下體系是以人文之美彰顯價值的體系,其“天下”不再是個地理世界,而是個人文世界。
    B.儒家的人文實踐主要規(guī)劃為禮、樂、刑、政四種,推崇圣王“治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為己任”,往往以傳統(tǒng)的人文價值觀和禮樂制度作為先導。
    C.中華文化建構出最有氣象最具格局的“天下”觀,緣于中華文化莫不以治天下為對象來構建學說,為實現(xiàn)天下“太平”“大同”提供著思想支持。
    D.正是心懷“天下一家”的情懷,中國人民有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也才有了今天的“中國夢”“世界夢”。
    (3)材料一中說“傳統(tǒng)中國對于民族和國家的定位貫穿了以美為核心的精神”。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其論據(jù)來支撐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左傳?定公十年》孔穎達釋“華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B.《禮記?少儀》云: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濟濟翔翔;祭祀之美,齊齊皇皇;車馬之美,匪匪翼翼;鸞和之美,肅肅雍雍。
    C.《禮記?樂記》: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jié),節(jié)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D.《禮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4)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觀點,并梳理其論證思路。
    (5)在創(chuàng)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兩則材料所闡述的“中國的天下觀”有什么積極意義?

    組卷:8引用:7難度:0.7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 2.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各題。
    暮     鼓
    鐵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時光里,她尤其喜歡這個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黃昏。
          她穿上薄絨衣和哈倫褲,換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門。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體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邊的幾粒雀斑,其實無礙大局。當一個六十歲的女人敢于穿著質地柔軟、褲角裹腿、褲襠卻突然肥墜以模糊臀部的哈倫褲出行時,誰還會注意她臉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邊的這條小馬路時,發(fā)現(xiàn)馬路對面,一個老者幾乎正和她齊頭并進。老者拖著一把平頭鐵锨,鐵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啦、刺啦的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噪音。他為什么不把鐵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點抱怨,由不得偏過臉掃了一眼老者--這老頭!她心說。
          路燈及時地亮起來,在她斜后方的老頭停住腳,從衣兜里摸出一包煙和火柴,仿佛是路燈提醒了他的抽煙。他將鐵锨把兒夾在胳肢窩底下,騰出手點著一支煙,狠狠吸了一大口。借著路燈和老頭點煙的那一忽兒光亮,她看見老頭的齊耳短發(fā)是灰白色的中分縫,皺紋深刻的沒有表情的臉木刻一般。他咳著喘著向路邊半人高的冬青樹叢里吐著痰,確切地說,是向那樹叢吼著痰,費力地把喉嚨深處的痰給吼出來。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糲的吼,猶如老舊的輪胎隆隆碾軋著碎石。
          她聞見一股子花椒油熗鍋的白菜湯味兒,網球館工地正在開飯。她看見一個體形壯實的工人正朝她和老頭這邊張望,望了一陣,就撲著身子快步朝他們走來。當他和他們相距兩三米的時候,她看出這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只聽他急切地高喊起來:“媽!媽!”他喊著“媽”說,快點兒!菜湯都涼了!
          她下意識地扭頭向后看,路上沒有別人。他是在喊她嗎?他錯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媽?或者她竟然很像這位施工隊成員的媽?
          這個端著空飯盆的年輕工人,就見他很確定地走到老頭跟前,從他手里接過鐵锨,又叫了一聲“媽”,他催促說快點兒!菜湯都涼了!“老頭”低聲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著兒子接過了鐵锨。
          她從年輕人濃重的中原口音里,聽出焦急和惦記。他的頭發(fā)落滿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頭--不,應該是他的媽那齊耳亂發(fā)的顏色。
          那么,他沒有把身穿哈倫褲的她錯認成自己的媽,他是在管那老頭叫“媽”;那么,她一路以為的老頭并不是個老頭,而是個老太太,是--媽。
          年輕人扛著鐵锨在前,引著他的媽往一盞路燈下走,那兒停著一輛為工地送飯的“三馬子”,車上有一笸籮饅頭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銹鋼湯桶,白菜湯味兒就從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湯,每人又各拿兩個大白饅頭,躲開路燈和路燈下的“三馬子”,找個暗處,先把湯盆放在地上,兩人就并排站在路邊吃起晚飯。
          她佯裝在近處溜達,觀察著從容、安靜地嚼著饅頭的這對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對父子。路邊的年輕人很快就把飯吃完,從地上端起媽那份菜湯遞到她手上。媽吃完饅頭喝完湯,拍打拍打雙手,在褲子兩側蹭蹭,從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兩只壯碩的胡蘿卜,遞給兒子一只,另一只留給自己,好比飯后的獎賞。
          她看見兒子拿著蘿卜,和媽稍做爭執(zhí),要把自己手中那個大些的塞給媽,換回媽手里那個小一點的。媽伸出舉著蘿卜的手擋了擋兒子,便搶先咬下一大口,很響地嚼起來。兒子也就咬著手中那大些的蘿卜,很響地嚼起來。在路燈照不到的暗處,那兩根在他們手中晃動的胡蘿卜格外顯出小火把似的新鮮光亮,以及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勁兒,讓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時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發(fā)著熒光的指揮棒。
          會所傳來一陣鼓聲,是某個慶典或者某場歡宴開始了。會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區(qū)農民鼓隊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鎮(zhèn)上縣上的賽事都少不了那鼓隊。如今他將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進美優(yōu)墅會所金碧輝煌的大堂,屏風似的豎在一側,讓擂鼓成為一些儀式的開場白,讓儀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擊鼓,如同證券交易所開市的鳴鑼。
          她對會所的鼓聲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會所舉辦或者參加過這種儀式。雖然,和曠野的鼓聲相比,圈進會所的鼓聲有點喑啞,有點憋悶,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臉的人的吶喊。但鼓聲響起,還是能引人駐足的。她望望那路邊的母子,他們仍然站在黑暗中專注地嚼著胡蘿卜,對這近切的鼓聲充耳不聞。
          她迎著鼓聲往回家的路上走,盡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緒形容成無聊的踏實。也許鼓聲早已停止,她聽見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間的聲響里,只有鼓聲才能讓她感覺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出現(xiàn)兩次,既照應了題目,又為下面情節(jié)的展開做了鋪墊。
    B.“她”認為自己即使臉上長的雀斑,也不會影響自己的青春感,表明“她”雖然處于人生的暮年,但依然樂觀自信。
    C.小說描寫細膩傳神,“媽伸出舉著蘿卜的手擋了擋兒子,便搶先咬下一大口,很響地嚼起來”,表現(xiàn)了母親爽朗的性格和舐犢情深。
    D.“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與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農民工形成對比,“她”因“觀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靈的啟示。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采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寫“老頭”制造噪音,向樹叢吐痰,是為后文的贊美其精神張本。
    B.文中有多處“媽”加了引號,作者以此表明人物形象巨大的反差和對“她”帶來的巨大震撼。
    C.本文多處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瑣碎的日常生活變得豐富,枯燥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有意味。
    D.小說寓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于樸素平實、簡約凝練的文字中,字里行間散發(fā)著生活的味道,傳遞出寶貴的精神,富有藝術魅力。
    (3)小說中年輕人喊“媽”的情節(jié)布局巧妙,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
    (4)“暮鼓”作為小說的標題,意蘊深刻,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8引用:3難度:0.5

六、語言文字運用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樟葉槿,為錦葵科常綠小喬木,因葉片形似樟葉而得名。葉紙質至近革質,卵狀長圓形,( ?。?,呈冷色調?;ùT大,黃色,造型有棱有角,就像一粒粒精心包裝好的巧克力。
          有人說樟葉槿是夏的使者。          ,花兒便會展示它那嬌艷動人的姿容。在華南地區(qū)栽培,樟葉槿花期期長可達半年,盛花期時間不長,單朵花的花期只有一天,朝花夕逝讓人不免有些遺憾            ,它們不斷的承接著陽光和雨露,每天都有不少新的花蕾萌發(fā),每天都有怒放的生命伴著清晨的露珠款款而來,當它們從枝頭凋落,無須感慨,不久,或許枝頭上會有新的小驚喜。樟葉槿留給我們的是永恒的寓意:           。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兩面均平滑無毛,基部鈍至闊楔形,先端短急尖,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綠色
    B.兩面均平滑無毛,先端短急尖,基部鈍至闊楔形,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綠色
    C.先端短急尖,基部鈍至闊楔形;兩面均平滑無毛,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綠色
    D.先端短急尖,基部鈍至闊楔形;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綠色,兩面均平滑無毛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2引用:4難度:0.5

七、作文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一條廣為流傳的“稻草定律”說,路邊的一根稻草如果沒人搭理,它永遠只是一根稻草。賣白菜的人用它捆綁了白菜,它的價值就與白菜一樣了;賣螃蟹的人拿去捆綁螃蟹,它就與螃蟹的價值一樣了。人的價值有時像一根稻草,與自身無關,就看你與誰在一起。
          對此你有什么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少于800字的論述類文章。

    組卷:7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