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遼寧省大連市育明高級中學高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7/23 8:0:8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戰(zhàn)國時期,“鴻溝”便躋入中原版圖。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遷都到大梁(今河南開封),第二年就開鑿以大梁為中心溝通黃河與潁水的“大溝”,即“鴻溝”的前身。到魏襄王時期便有了“鴻溝”的說法。事實上,鴻溝的修建經歷了幾個階段,幾番修整才最終成型。鴻溝以黃河為水源,呈西北—東南流向,包括渦水、渙水、睢水、派水等分支,整體上引黃河水南下,經大梁西面的圃田澤(今河南省中牟縣西)將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東延伸,經大梁北郭到城東,再折而南下,匯入淮水的支流潁水。鴻溝成為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兩大流域的大規(guī)模人工運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鴻溝還聯通起濟、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與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間織起一張奇妙的水網,與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溝水網相連相通,進而在黃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鴻溝”水系。鴻溝在改善交通的同時,還以一己之力,承擔起灌溉大任,大大促進了魏國的農業(yè)發(fā)展,河水流淌過諸多富庶地區(qū),也將實打實的財富帶入魏國,“南有鴻溝”更成了戰(zhàn)略家蘇秦對魏國實力的慨嘆。國都大梁,從原先的普通小城搖身一變,成了“諸侯四通,條達輻轅”的富饒之地鴻溝流域更成了當時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區(qū)。位于鴻溝水系的定陶、淮陽、壽縣等城市也因水而興,遠近聞名。更難能可貴的是,原本民情有別、風俗各異的南北方也隨著水上交通的發(fā)展,有了難得的交流機會,許多北方的文化風俗悄然走進南方民眾的生活。被鴻溝水系哺育滋潤的中原地區(qū),也在航運的加持下日漸富饒,逐漸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魏國也因此富國強軍,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
          令人唏噓的是,鴻溝的加持并沒有如料想般為魏國帶來綿長的國祚,反而提前給魏國“熱好盒飯”。公元前228年,強勢東出的大秦勢如破竹,兵指魏國,一計黃河淹城,很快便讓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國沉寂于歷史的車輪之下。其實,秦國很早便盯上了“鴻溝”航運帶來的“香餑餑”。公元前249年,秦將蒙驁伐韓,先后取成皋、滎陽,秦國隨后在滎陽東北的教山上建立糧倉,用于屯兵儲糧,取名“敖倉”。秦滅六國、實現一統后,敖倉成為河、渭漕運的中轉糧倉儲糧甚豐。
          毗鄰鴻溝,享航運之便,依傍敖倉,據天下之糧,多重光環(huán)下,滎陽也成為秦時的軍事重鎮(zhèn),更成為后來楚漢的必爭之地。也正是一場楚漢爭霸,讓鴻溝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機會。楚漢相爭,漢軍接連失去敖倉、甬道,屢戰(zhàn)屢敗之下,劉邦漸失信心,試圖放棄奪回滎陽、成皋,退守鞏、洛。謀士酈食其認為此時正是收復滎陽、重據敖倉的最好時機。一番籌謀,“復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原本極為不利的形勢便發(fā)生了逆轉。于是,劉邦與項羽“講和”‘漢四年,項羽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東為楚”。
          自此,原本一心載船運糧的“鴻溝”,因著卓越的經濟貢獻,逢著一場機緣,在狼煙四起的亂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線,作為明確的政治疆界,成為名副其實的政治符號。“鴻溝”的意義中被添上一筆——兩物之界線,不可逾越。
          就在項羽領兵東去途中,劉邦單方面撕毀條約,大力追擊楚軍,其后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建漢。如今,象棋的棋盤上都赫然畫著一道“楚河漢界”;前往漢王城遺址的路途中,名為“鴻溝”的石碑悄然屹立。它們都不會說話,卻見證著千百年前的那場烽火狼煙,記憶著屬于中華大地的一段過往。
          嚴格來算,“鴻溝”不算長壽。西漢末年,黃河大肆泛濫,甚至平均20年就發(fā)生一次決溢。由此,開封東南的廣大地區(qū)飽受水淹之苦,鴻溝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見蒼生遭難,“鴻溝”受害,人們沒有坐以待斃。永平十二年,東漢王景奉命治水,對鴻溝的支流汴渠進行疏浚。整整一年纏斗,大量人力投入,百億錢財消耗,終于換回汴渠正常通航。
          可惜的是鴻溝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斷流,或因淤塞與鴻溝分離,或再不見記載,完整的“鴻溝”水系就此與世人告別。但某種意義上說,“鴻溝”又從未遠去。隋大業(yè)元年,通濟渠開通,鴻溝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開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鄭州開河口、設置水閘,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為主要的漕運干線,時常得到修整完善,年運六百萬石糧食,被統治者作為“建國之本”置于心頭。
          如今,河南淮陽縣以東的蔡河、老蔡河都滿載著鴻溝的痕跡,流淌于今時今日。當今的河南省西華縣,以前叫作鴻溝縣。而“鴻溝”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煥新與延續(xù)。翻開成語詞典我們能找到”判若鴻溝”的詞條,小朋友們還會學習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鴻溝”。古今穿梭間,“鴻溝”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線,反而創(chuàng)造著我們與世界對話的可能與途徑。1983年,美國哲學家萊文在論文中提出一種觀點,認為外在的科學視角與內在的經驗視角之間存在一條無法彌補的溝壑。1999年,美國國家遠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報告中闡釋了一種現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之間存在差距。在我們的話語里,前一種現象,叫作“解釋鴻溝”,后一種差距,意為“數字鴻溝”?;蛟S在未來,“鴻溝”還會有新的打開方式,新的內涵意指。“鴻溝”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穿越時光,完成了一場又一場奇妙的旅行。
    (改編自念緩《鴻溝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線?》)(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沒有開鑿鴻溝時,黃河和淮河兩大流域互不溝通。
    B.“熱好盒飯”在文中是指秦國很快就要滅掉魏國,使之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C.“香餑餑”在文中是指“鴻溝”水系便利的航運條件給魏國帶來的豐足糧食。
    D.“解釋鴻溝”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學視角與內在經驗視角之間的巨大差距。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鴻溝是由魏國經歷幾個階段、經過幾番修整建成的大規(guī)模人工運河,它最早溝通了黃河和淮河兩大流域。
    B.鴻溝在給魏國帶來富庶的同時,也給魏國帶來了滅頂之災,秦國一計黃河淹城,讓大梁不攻自破,魏國滅亡。
    C.鴻溝水系在楚漢爭霸的歷史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轉了對劉邦極為不利的形勢,成功化身為政治符號。
    D.完整的鴻溝水系在歷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時間,戰(zhàn)國時期形成,東漢時期便不復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發(fā)揮作用。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戰(zhàn)國時期,鴻溝水系不僅改善了中原地區(qū)的交通狀況,而且增進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進了鴻溝流域的經濟、文化發(fā)展。
    B.憑借鴻溝水系帶來的優(yōu)勢,魏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強大起來的魏國變得富饒,帶動整個中原地區(qū)使之成為全國經濟中心。
    C.黃河泛濫,鴻溝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斷流,或因淤塞與鴻溝分離,歷代統治者均為了通航而修整鴻溝支流。
    D.如今,雖然“鴻溝”水系已經消失,但“鴻溝”又煥發(fā)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時今日。
    (4)請結合材料分條概括“鴻溝”在歷史變遷中的豐富內涵。
    (5)本文兼具歷史性與文學性,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59引用:7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多生
    李永康
          多數人都認識小蘿卜頭,卻不知道我的本名叫宋振中。這個名字是父親起的,至于有啥說法在里面,我卻不知道。從懂事起,我第一次見到父親,是在監(jiān)獄里,而且還隔著很遠的距離。有一天,因為一位女看守忘了關門,我沖出去,朝山坡下跑,我和媽媽住的女牢就在山坡上。我邊跑邊喊,爸爸,爸爸!一位面容消瘦、頭發(fā)直立的男子,舉起手,向我揮舞著答應道:唉!唉!他試圖向我靠近,幾位持槍的看守攔住了他。他望向我,他的眼睛和母親的眼睛一樣,流露出的痛愛和無助,讓我不容思考,就可以認定他就是我的父親宋綺云。母親告訴我這個名字的同時,還說出了“英俊瀟灑”四個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覺得他好高大哦,兩道眉毛濃濃的。一個在山坡上執(zhí)勤的看守打了我,還把我關進黑屋子。我發(fā)著高燒,還是一個勁兒地喊著:爸爸,爸爸,帶我出去!
          母親多次對我說,不該帶著你進來的,那時候你太小了,還在吃奶,才剛剛會喊媽媽,你的幾個哥哥和姐姐也沒有辦法帶著你過日子。時間長了,母親說,我也不知道帶著你進來就出不去了。你父親是因別人以媽媽的名義拍的電報“家中有急事速回”而被抓來的。媽媽又是被自稱為父親手下的工人的人以“速將換洗衣服送來”的紙條騙進來的。媽媽說,我以為,把衣服送到,和你父親見一下面,他們就會讓我們娘兒倆回家的。媽媽帶著你,是怕你受凍挨餓呀,是奔生的,沒有想到,進得來就出不去了。
          媽媽,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見到爸爸。我這樣安慰媽媽。其實,我是多么想像小鳥一樣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啊。
          我進來的第三個年頭,才被叫成小蘿卜頭的。
          媽媽進來后就沒有奶水喂我了,我每頓吃的都是她嚼爛的飯。那飯有一種怪味,我吞不下去,吐出來很多次,就常常餓得哇哇大哭??捱^后,媽媽又嚼飯喂我,菜就只有爛白菜和爛蘿卜,有一股臭味。有時候她也莫名其妙地把淚水流在我的臉上。漸漸地,我就長成了頭大身細,骨瘦如柴,也就是后來別人寫的,“頭長得很大,身子卻很纖瘦”的孩子。有一天,一位睡在我旁邊的阿姨說我長得像小蘿卜頭。媽媽笑了,并應和道,這個小名還真形象,那就叫小蘿卜頭吧。于是,在獄中,大家都親切地叫我小蘿卜頭,連媽媽也不叫我的真名了。
          只有教我認字的“政治犯”黃老師從來不叫我這個小名,而是叫我宋振中。
          說起我的讀書認字,我還陪著大人們餓了兩天多時間的肚子。那時候,我六歲多一點兒,媽媽和同室的阿姨,都不吃飯。我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飯擺放在房間門口,大家都坐著不動。我想拿碗過去盛。媽媽說,小蘿卜頭,今天的飯里有毒。我被嚇到了,原來不吃飯的原因,是這里的看守想毒死大家。我當然也不會去吃下了毒藥的飯,就躺下了。第三天中午,我是被媽媽推醒的,原來我已經餓得暈了過去。媽媽扶我起來,讓我喝了幾口水,等我緩過勁兒來,她說,小蘿卜頭,快吃飯吧,因為從明天開始,你要去和一位新來的“政治犯”黃伯伯學習認字了?!敖^食”和“罷工”這兩個詞也是黃老師告訴我的。黃老師說,叔叔阿姨們是以絕食、罷工的方式,才爭取到了你能跟我學習的機會。
          黃老師教我認識了很多字,懂得了一點兒道理,我才知道牢房何以名曰“齋房”。我和媽媽住的是“義”齋女牢,爸爸住的是“忠”齋男牢。我傳遞“東北戰(zhàn)局扭轉”“淮海戰(zhàn)略勝利”等消息給陳叔叔的《挺進報》時,身上有一種使不完的勁兒。我?guī)蛬寢屗鸵路o“瘋老頭”,當小小交通員陪他進城時,覺得很驕傲。
          1949年9月的一天,媽媽告訴我,她終于可以帶著我走了。她說,你爸爸已經早一天上路了。我就要自由了!我那個興奮勁兒無法用語言表達。
          媽媽要我去給老師辭行,黃老師仿佛早就知道了似的。我還和陳叔叔告別。我告訴陳叔叔,我和媽媽就在今天將要離開這里。陳叔叔默不作聲。我還告訴白公館監(jiān)牢里的很多人,他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他們確實不知道媽媽這次將要帶我去哪里。因為沒過多久,他們也遇害了。我的哥哥宋振鏞,他在《“小蘿卜頭”宋振中》一書中記下了我和爸爸媽媽1949年9月6日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殺害的事情。他們無視媽媽的哀求——希望放了我,而是當著媽媽的面殺了我,然后才槍殺了媽媽的。那時候我只有八歲多一點兒,離新中國成立只有二十四天。
          媽媽最后是讓我用一種給人希望的方式和叔叔阿姨們告別的。我雖然離開了渴望過的世界,可是,我覺得我和爸爸媽媽都還活著。我們活在《紅巖》一書的第二十章中,活在了讀者的心里呀!
    (選自《北方文學》2021年第7期)文本二:
          空白,是小小說的特點??梢哉f,小小說是空白的藝術。因為注意“留白”,小小說的天地便很寬余了。所謂“留白”,就是少寫。小小說不是刪削而成的。刪得太狠的小說往往不顧,不和諧,不“圓”。應該在寫的時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筆,每捉摸一句,都要想一想:這一句是不是可以不寫?盡量少寫,寫下來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那些沒有寫下來的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這樣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選自汪曾祺《小小說是什么》)(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男女犯人被分別監(jiān)禁,相隔甚遠,宋振中從小對父親的印象就很模糊,但血脈親情讓他能一眼就認出父親。
    B.宋振中被稱作“小蘿卜頭”,是因為他營養(yǎng)不良,長得頭大身細,這一稱呼反映了敵人對待政治犯的殘忍無情。
    C.宋振中向獄友告別的情節(jié),將孩童的興奮與成人的沉默進行對比,作者在節(jié)制的敘述中蘊含無限的悲憤之情。
    D.小說結尾記敘宋振中遇害的時間,與《記念劉和珍君》開篇寫“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的意味有類似之處。
    (2)關于“黃老師”這一人物形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老師是“政治犯”,也屬于革命者陣營,這是他被選為教宋振中讀書認字的老師的重要原因。
    B.黃老師告訴宋振中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是為了勉勵他認真學習,不辜負媽媽和獄友們的深切期盼。
    C.黃老師是宋振中革命意識的啟蒙者,宋振中傳遞革命消息、當小交通員應該與他的引導有關。
    D.黃老師堅持喊宋振中的大名,與媽媽喊“小蘿卜頭”形成對比,顯示出二人在教育觀念上的不同。
    (3)文本一的敘述視角很有特點,請簡要分析。
    (4)如何理解汪曾祺所謂的“留白”?文本一在情節(jié)安排上是如何“留白”的?請簡要分析。

    組卷:32引用:8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C反應蛋白是一種非特異性炎性標志物,由人體的肝臟合成,是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機體時,用于保護身體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它具有激活補體、調理吞噬細胞功能、清除損傷及壞死組織和外來病原體的作用,是人體天然免疫屏障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C反應蛋白數值測定屬于臨床免疫學檢查項目。根據臨床試驗,不同人群的C反應蛋白檢查的正常值會不同,①         。成年男性和兒童的正常值區(qū)間在0.068-8.3mg/L,新生兒的最高正常值僅1.6mg/L,而婦女在分娩時的C反應蛋白正常值最高可達到47mg/L。
          ②         ,說明人體內的C反應蛋白異常,機體發(fā)生了與免疫有關的急性反應,提示有某些感染或疾病正在發(fā)生。而C反應蛋白指標偏低則一般不具備實際臨床意義,其原因大多為血液稀釋,如采血檢查發(fā)生在人體大量輸液后等。
          另外,C反應蛋白檢查指標異常,可提示炎癥感染、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③          如患者為炎癥感染,只需要檢測病程、適當補液,必要時合理使用抗生素消炎。如患者為心血管疾病,則還需要定期復查并關注心肺功能變化。如患者罹患惡性腫瘤,必要時必需采取手術切除或采用化療等措施。
    (1)下列句子中的“一般”和文中畫橫線句中的“一般”,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B.你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別和這些無賴們一般見識。
    C.一般說來,這種方式通常會奏效,這次可能是遇到了意外。
    D.任憑大家如何勸說,他都如秋風過耳一般,壓根聽不進去。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11引用: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鴻溝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告訴我們,“鴻溝”是界線,是隔閡,也創(chuàng)造著對話的可能與溝通的途徑。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感悟或認識與思考?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搬用現代文閱讀的材料;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