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2.5 實驗活動1 探究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2023年同步練習卷(4)
發(fā)布:2024/8/16 16:0:2
一、選擇題
-
1.某同學研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已知:Cr2
(aq)+H2O(l)?2O2-7(aq)+2H+(aq)ΔH=+13.8kJ/molCrO2-4
(橙色) (黃色)待試管b中顏色不變后與試管a比較,溶液顏色變淺。滴加濃硫酸,試管c溫度略有升高,溶液顏色與試管a相比,變深。 組卷:47引用:4難度:0.5 -
2.在FeCl3溶液中滴加無色的KSCN 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應存在,F(xiàn)eCl3+3KSCN?Fe(SCN)3+3KCl。已知Fe(SCN)3溶液呈血紅色。則在該平面體系中加入少量KCl晶體后(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血紅色將( ?。?/h2>
組卷:24引用:4難度:0.8 -
3.如圖所示將充滿NO2氣體的三個燒瓶關閉彈簧夾后,分別置于盛有下列物質的燒杯(燒杯內(nèi)有水)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8引用:2難度:0.6 -
4.碘單質難溶于水卻易溶于KI溶液、苯等溶劑。碘水中加入KI溶液發(fā)生反應:I2(aq)+I-(aq)?I3-(aq),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5
四、實驗題
-
12.取少量Fe2O3粉末(紅棕色)加入適量鹽酸,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滴入幾滴NaOH溶液,可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在小燒杯中加入20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后,向沸水中滴入幾滴飽和FeCl3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
(3)取另一只小燒杯也加入20mL蒸餾水,向燒杯中加入1mLFeCl3 溶液,振蕩均勻后,將此燒杯(編號甲)與盛有Fe(OH)3膠體的燒杯(編號乙)一起放置于暗處,分別用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可以看到
(4)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qū)別:組卷:21引用:2難度:0.6 -
13.為探究化學反應“2Fe3++2I-?2Fe2++I2”存在限度及平衡移動與物質的濃度、性質的關系,甲、乙兩同學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a.含I2的溶液呈黃色或棕黃色。
b.利用色度計可測定溶液的透光率,通常溶液顏色越深,透光率數(shù)值越小。
Ⅰ.甲同學設計下列實驗進行相關探究,實驗如圖1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利用實驗②中ⅰ和ⅱ證明Fe2(SO4)3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存在限度,實驗ⅰ中的現(xiàn)象是
(2)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實驗②ⅲ中產(chǎn)生黃色沉淀的原因
Ⅱ.乙同學:利用色度計對Fe2(SO4)3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進行再次探究
【實驗過程】序號 實驗步驟1 實驗步驟2 實驗③ 將盛有2mL蒸餾水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計的槽孔中 向比色皿中逐滴滴入5滴(每滴約0.025 mL)0.05 mol?L-1Fe2(SO4)3溶液,同時采集溶液的透光率數(shù)據(jù) 實驗④ 將盛有2mL 0.1 mol?L-1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計的槽孔中 同上 實驗⑤ 將盛有2 mL 0.2 mol?L-1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計的槽孔中 同上
回答下列問題:
(3)乙同學實驗③的目的是
(4)乙同學通過透光率變化推斷:FeCl3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存在限度。其相應的推理過程是
(5)乙同學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用圖3裝置(a、b均為石墨電極),探究化學平衡移動與I-與Fe2+濃度及還原性強弱關系,操作過程如下:
①K閉合時,電流計指針向右偏轉,乙同學得出結論:2Fe3++2I-?2Fe2++I2向正反應方向進行,b作
②當指針歸零(反應達到平衡)后,向U型管右管滴加0.1mol/L FeSO4溶液,電流計指針向左偏轉,由此得出還原性Fe2+
(6)綜合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探究過程,得出的結論有組卷:3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