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qū)益智中學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26 14:0:8

一、現代文閱讀。(22分)

  • 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海南燈塔??①海南島海域遼闊,有眾多的港口、暗礁、險灘和岬角。對于船員們來說,燈塔是最直觀有效的避險和校正航標,攸關安全乃至生死。在航海活動中,船員可以根據燈塔的方位、高度、射程等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和遠近,在迷霧、風暴等惡劣環(huán)境中也不會迷路。由此,燈塔也被譽為“航船的保護神”。
    ??②目前,海南沿海地區(qū)分布著30多座燈塔和400多個大小燈樁、燈浮標等航標。這些大大小小的燈塔和航標,如環(huán)嵌寶島的夜明珠,形成綿長的燈塔鏈。
    ??③矗立在海南省文昌市北端海角的木欄頭燈塔,就守衛(wèi)著一片格外危險的水域。這里扼守著瓊州海峽東口,岬角前方有著海水流速號稱世界第二的“急水門”,海況極復雜,暗礁密布,到了退潮時,海上甚至會出現一段段“小瀑布”般的激流。歷史上這片水域被叫作“鬼門關”,船只常會遇險。燈塔建成后,過路航船不再誤入歧途。
    ??④2019年3月,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銅鼓咀新燈塔建成,這座形似火箭、位于文昌航天發(fā)射基地附近的燈塔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護航“天運”。海上運來的大型火箭會憑借燈塔指引進入基地,同時,燈塔還為火箭發(fā)射進行安全警戒,設置專用方位點校準軌道坐標。
    ??⑤海南省三沙市目前已擁有燈塔十幾座。北礁燈塔和浪花礁燈塔被稱為西沙雙子塔,如同屹立在南海上的“女神”,守護著西沙的南、北大門。沒有燈塔之前,兩礁附近水深流急,平時漲潮時礁盤多隱沒水下,很難發(fā)現,有不少船只在此觸礁遇難。燈塔建成后,避免了很多海難。一些在附近打魚的漁民喜歡把漁船錨泊在燈塔邊上的環(huán)礁湖里,躲避風暴或休憩。他們說:“有燈塔在,心里更踏實?!?br />??⑥如今,現代導航技術的發(fā)展已一日千里,但衛(wèi)星導航定位仍有微量偏差,而即便是微量偏差,也可能導致船毀人亡,所以,船長、水手仍喜歡看燈塔導航。燈塔是航船的守護神,而守燈人則是燈塔的守護者。燈塔需要24小時有人值守,“人塔合一,塔人不分”才能保障其正常運行。守燈人的生活充滿了瑣碎和寂寞,他們也被稱為“海和尚”。日出日落,潮漲潮落,枯燥的工作之外,還穿插著困苦甚至危險。在海南的不少燈塔中,都有著專門的守燈“世家”,世代傳承守燈之重任,同時也延續(xù)著守燈人所獨有的寂寞、孤獨、困難甚至是危險,還有忠誠!
    ??⑦南?!爸殒湣薄D蠠羲?,照亮了航船前行的方向,也見證了海南海岸的美妙與變遷。
    (節(jié)選自《中國國家地理》,有刪改)【鏈接材料一】
    ??海南還有罕見的女守燈人,如“女承父業(yè)”的吳秋芳。她的父親吳朝芹曾是瓊崖縱隊的戰(zhàn)士,1957年成為守燈人。吳秋芳就誕生在燈塔旁的小茅草屋,因為住得太偏僻,她被村里孩子叫“野姑娘”。父親去世后,她按照父親的遺愿,把父親葬在燈塔之畔,并在19歲就開始了艱苦而危險的守燈生活。
    (摘自《中國國家地理》,有刪改)【鏈接材料二】
    ??網友說:當今世界,衛(wèi)星導航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先進導航技術的幫助下,駕駛艦船揚帆遠航就像我們平時利用車載導航駕駛汽車一樣輕松自如。燈塔已經沒有實用價值,形同虛設,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1)選文第⑤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鏈接材料一】可以作為選文中哪一段文字的佐證材料?請選擇恰當的一項 
     

    A.第①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⑥段
    (3)你是否認同【鏈接材料二】中網友的觀點?請結合選文內容說明理由。

    組卷:4難度:0.5
  •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身邊的文化遺產凝聚著共同的歷史記憶,是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財富,因此我國把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qū)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包括口頭傳統(tǒng)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jié)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tǒng)手工藝。
    【材料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標準
    評審標準 展現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價值 世代相傳,有地方特色 促進民族文化認同 體現傳統(tǒng)工藝高超水平 見證民族活的文化傳統(tǒng) 面臨消失危險
    所占比重 30% 25% 20% 10% 10% 5%
    (1)根據材料一,以下湖南省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中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兩項是
     

    ①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
    ②炎帝陵
    ③湘繡
    ④岳陽樓
    ⑤鳳凰古城
    ⑥火宮殿廟會
    ⑦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
    ⑧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
    (2)根據表格內容,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3)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于橘子洲風景管理區(qū)內,展示館收藏的各類非遺展品和非遺代表性項目體現了長沙人的智慧、湖湘文化的魅力,有著獨特的人文價值。李華想邀請同學張明一起去參觀,張明卻覺得參觀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有點猶豫。請你以李華的口吻說服張明去參觀,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分。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問題。
    生命的聲音
    余顯斌
           那是發(fā)生在一次煤礦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礦井下:四周一片漆黑,仿佛世界末日的來臨。臥在一個幾十米高的工作臺上,兩天兩夜了,他的精神已經臨近崩潰的邊緣。
          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
          一個人孤零零地身處千米以下的礦井中,沒有吃的,沒有喝的,更沒有一點聲音,一片死寂,不說餓死,憋,也會把人憋死。
          他聽老礦工說過,以往煤礦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餓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潰,在救援隊伍還未到來之前,已絕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體死了,而后精神隨之消失;而精神絕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體也隨之死去。他就屬于后者。他放棄了,與其這樣孤孤單單地熬下去,這樣在孤獨中無望地等待,還不如早些死了,還是一種解脫。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沒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緊緊地跟隨著他,咬噬著他的肉體,咀嚼著他的靈魂之外,什么也沒有。這時,若有一點聲音,哪怕是對他最惡毒的詛咒,不,即使是一雙手打在臉上發(fā)出的聲音,也會讓他欣喜若狂,從而從恍恍惚惚中醒來,重新振作起來。
          但沒有,一點也沒有,連一絲風流動的影子都沒有。
          迷迷糊糊的,他感到光著的膀子上有點癢,下意識地用手去撓。同時,有一個聲音響起,不大,花線一般細,在他耳中聽來卻如巨雷一樣驚天動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聲音。
          他悚然一驚,忙坐起來,聽看這天外之音,細細的,一波三折,時斷時續(xù)。一會兒離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會兒遠了,又像夢的影子,讓他努力側著耳朵去尋。這細小的聲音,讓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這大概也是一只餓極了的蚊子,也已瀕臨死亡的邊緣。
          當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時,他一動不動。他清晰地感覺到這只蚊子幾只長長的腳在皮膚上爬動,接著,是一支管子扎了進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更沒有伸手去拍。心想,這時還有個活物陪著自己,也就不忍去傷害這個平時極嫌惡的生命。
          蚊子嗡嗡地唱著,這聲音真好聽。它飛向哪兒,他的頭就轉向哪兒。一直到它飛累了,停了下來,他也停止了尋找。他想打開礦燈去看看,可又怕驚嚇了它。
          他知道,他還活著,他不孤單,也不感到黑暗,至少,這兒還有一個生命陪伴著他,雖然它那么那么小,不夠一粒西瓜籽大。可此時,他們互相是對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這一刻,他的心寧靜極了。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間是相互關心的,尤其在患難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信,外面的工友們一定在千方百計地設法營救自己,他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他沒有別的吃的,就將煤撮著一點點往胃里咽。他聽說過,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過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聽蚊子叫和吃煤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如從天上傾瀉而下。他得救了。
          當他被救出時,礦場工人、救援人員都在緊張地呼喊:“醫(yī)生快來!快搶救!”此時已說不出話的他緩抬手,右手小心地握著,很小心地,在陽光下慢慢打開,里面是一個小小的生命,已經幾乎凍壞了。在陽光的撫摸下它又慢慢恢復生機,抖抖翅膀,伸伸爪子,最終鼓足了勁,一振翅,飛走了。
          這是一只小小的蚊子。
          他的眼睛被包著,看不見,但分明感覺到了蚊子飛走的姿勢,矯健,優(yōu)美,絕不拖泥帶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撐相互扶持中,才顯得豐富多彩而毫不孤單。
    (1)閱讀全文,請從“他”的角度梳理文章內容。
    情節(jié) 周圍的環(huán)境 對生命的態(tài)度
    煤礦透水,他被困在礦井下 沒有一點聲音,死寂
     
    迷糊中,他感到脖子有點癢
     
    看到了生的希望
     
    蚊子嗡嗡地唱著,聲音好聽 萌生活下去的希望
    他終于被救出來 人群緊張地呼喊
     
    (2)分析原文劃線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同時,有一個聲音響起,不大,花線一般細,在他耳中聽來,卻如巨雷一樣驚天動地。
    (3)鏈接材料中探險者因為“生命的動力”而活下來;你認為上文中使“他”在煤礦事故中活下來的“動力”是什么呢?結合原文和材料,請你簡要闡述對“生命的動力”的看法。
    【鏈接材料】四個探險者在荒蕪的沙漠中迷了路,幾乎快要將所有的水喝完時,領隊拿出一個沉甸甸的水壺,他告訴其他探險者們,這是他們最后的水源,除非萬不得已,這壺水不會打開。探險者們沒有辦法,只能努力地向前走,企圖穿越這片死氣沉沉的沙漠。當他們即將筋疲力盡時,一片綠洲呈現在他們眼前——得救了!當他們在綠洲中大口喝水時,領隊打開了水壺,一整壺的細沙傾瀉而下。領隊說:“這些沙是我們生命的動力?!?/h2>

    組卷:58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24分)

  • 4.文言文段閱讀。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乙】??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蓖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蓖跤忠詾楹驼N,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之所以悲也?!蓖跄耸褂袢死?sup>④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節(jié)選自《韓非子》)[注釋]①璞:蘊藏有玉的石頭,未經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種酷刑,斷足。③奚:何,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馬也
     

    ②厲王使玉人
     

    之不以其道
     

    ④問其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一或盡粟一石 之不能盡其材
    B.祗辱于奴隸人 王聞
    C.駢死槽櫪之間 楚山之下
    D.鳴之不能通 真不知馬也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
    (4)《馬說》以“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感嘆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為和氏獻璞的結局,兩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何不同?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三、語言的積累與運用。(24分)

  • 13.閱讀下面選文,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的叫別人回腸蕩氣。唱嘆再不夠的話,便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jié)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似乎就是描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若沒有完全合式的,盡可刪一些、改一些,到稱意為止。流行的歌謠中往往不同的詞句并行不悖,就是為此??梢灿薪涍^眾人修飾,成為定本的。歌謠真可說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了。
    (1)選文選自
     
    (名著),作者是
     
    。
    (2)材料中,原始歌謠有哪些主要用途?
    (3)如何理解歌謠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四、作文。(50分)

  • 1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由“讀”到“懂”是一段心靈成長的旅行。朱自清從背影中讀懂了父愛的深沉,居里夫人在提煉鐳的過程中讀懂了科學的艱難與魅力,陶淵明在美麗的田園風光中讀懂了人生的“真意”,汪曾祺在昆明的雨季中讀懂了生活的情趣與美好……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以“讀懂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向校報《少年成長》欄目投稿。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真情實感,能對生活做出有價值的思考或建議,讓同學讀到你的文章后受到啟迪;③書寫工整美觀;④不得抄襲、套作;不出現真實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組卷:29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