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問題。
生命的聲音
余顯斌 那是發(fā)生在一次煤礦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礦井下:四周一片漆黑,仿佛世界末日的來臨。臥在一個幾十米高的工作臺上,兩天兩夜了,他的精神已經臨近崩潰的邊緣。
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
一個人孤零零地身處千米以下的礦井中,沒有吃的,沒有喝的,更沒有一點聲音,一片死寂,不說餓死,憋,也會把人憋死。
他聽老礦工說過,以往煤礦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餓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潰,在救援隊伍還未到來之前,已絕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體死了,而后精神隨之消失;而精神絕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體也隨之死去。他就屬于后者。他放棄了,與其這樣孤孤單單地熬下去,這樣在孤獨中無望地等待,還不如早些死了,還是一種解脫。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沒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緊緊地跟隨著他,咬噬著他的肉體,咀嚼著他的靈魂之外,什么也沒有。這時,若有一點聲音,哪怕是對他最惡毒的詛咒,不,即使是一雙手打在臉上發(fā)出的聲音,也會讓他欣喜若狂,從而從恍恍惚惚中醒來,重新振作起來。
但沒有,一點也沒有,連一絲風流動的影子都沒有。
迷迷糊糊的,他感到光著的膀子上有點癢,下意識地用手去撓。同時,有一個聲音響起,不大,花線一般細,在他耳中聽來卻如巨雷一樣驚天動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聲音。
他悚然一驚,忙坐起來,聽看這天外之音,細細的,一波三折,時斷時續(xù)。一會兒離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會兒遠了,又像夢的影子,讓他努力側著耳朵去尋。這細小的聲音,讓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這大概也是一只餓極了的蚊子,也已瀕臨死亡的邊緣。
當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時,他一動不動。他清晰地感覺到這只蚊子幾只長長的腳在皮膚上爬動,接著,是一支管子扎了進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更沒有伸手去拍。心想,這時還有個活物陪著自己,也就不忍去傷害這個平時極嫌惡的生命。
蚊子嗡嗡地唱著,這聲音真好聽。它飛向哪兒,他的頭就轉向哪兒。一直到它飛累了,停了下來,他也停止了尋找。他想打開礦燈去看看,可又怕驚嚇了它。
他知道,他還活著,他不孤單,也不感到黑暗,至少,這兒還有一個生命陪伴著他,雖然它那么那么小,不夠一粒西瓜籽大。可此時,他們互相是對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這一刻,他的心寧靜極了。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間是相互關心的,尤其在患難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信,外面的工友們一定在千方百計地設法營救自己,他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他沒有別的吃的,就將煤撮著一點點往胃里咽。他聽說過,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過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聽蚊子叫和吃煤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如從天上傾瀉而下。他得救了。
當他被救出時,礦場工人、救援人員都在緊張地呼喊:“醫(yī)生快來!快搶救!”此時已說不出話的他緩抬手,右手小心地握著,很小心地,在陽光下慢慢打開,里面是一個小小的生命,已經幾乎凍壞了。在陽光的撫摸下它又慢慢恢復生機,抖抖翅膀,伸伸爪子,最終鼓足了勁,一振翅,飛走了。
這是一只小小的蚊子。
他的眼睛被包著,看不見,但分明感覺到了蚊子飛走的姿勢,矯健,優(yōu)美,絕不拖泥帶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撐相互扶持中,才顯得豐富多彩而毫不孤單。
(1)閱讀全文,請從“他”的角度梳理文章內容。
情節(jié) |
周圍的環(huán)境 |
對生命的態(tài)度 |
煤礦透水,他被困在礦井下 |
沒有一點聲音,死寂 |
① |
迷糊中,他感到脖子有點癢 |
② |
看到了生的希望 |
③ |
蚊子嗡嗡地唱著,聲音好聽 |
萌生活下去的希望 |
他終于被救出來 |
人群緊張地呼喊 |
④ |
(2)分析原文劃線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同時,有一個聲音響起,不大,花線一般細,在他耳中聽來,卻如
巨雷一樣驚天動地。
(3)鏈接材料中探險者因為“生命的動力”而活下來;你認為上文中使“他”在煤礦事故中活下來的“動力”是什么呢?結合原文和材料,請你簡要闡述對“生命的動力”的看法。
【鏈接材料】四個探險者在荒蕪的沙漠中迷了路,幾乎快要將所有的水喝完時,領隊拿出一個沉甸甸的水壺,他告訴其他探險者們,這是他們最后的水源,除非萬不得已,這壺水不會打開。探險者們沒有辦法,只能努力地向前走,企圖穿越這片死氣沉沉的沙漠。當他們即將筋疲力盡時,一片綠洲呈現在他們眼前——得救了!當他們在綠洲中大口喝水時,領隊打開了水壺,一整壺的細沙傾瀉而下。領隊說:“這些沙是我們生命的動力?!?/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