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湖北省鄂東南教改聯(lián)盟學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fā)表重要講話,鄭重向國際社會宣布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該重要宣示立即獲得了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及主要國家政要、國際輿論的一致贊譽。
          當我們在談論“碳中和”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xié)定》提出:“要盡快達到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時認識到達峰對發(fā)展中國家而言需要更長的時間;然后要在科學和公平基礎上加快減排行動,考慮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消除貧困的努力,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xiàn)溫室氣體源的人為排放與匯的清除之間的平衡?!?br />      習近平主席這次提到的“碳中和”即是這個概念,用更通俗的話說,就是“凈零排放”,狹義的是指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更為寬泛的則是指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碳中和的實現(xiàn)首先要求能源、工業(yè)、建筑和交通領域的最大程度的減排,比如要求極大地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資源、技術局限或安全、經(jīng)濟等因素,少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過森林、海洋等碳匯進行自然吸收,同時另一方面可能還需要額外的、一定規(guī)模的“碳移除技術”(CDR)的應用,比如碳捕獲和封存技術(CCS)等。也就是說,到2060年前,我國并非是要實現(xiàn)“絕對的零排放”,而是要將人為活動排放對自然的影響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降低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達到人為排放源和匯新的平衡,真正實現(xiàn)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這也是我們建設生態(tài)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
          如何正確理解我國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的長期愿景?
          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已成為自二戰(zhàn)以來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最重大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挑戰(zhàn)之一。習主席曾說“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y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需要各方共同合作來應對。國際社會在聯(lián)合國的框架下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經(jīng)歷了馬拉松式的磋商和談判,最終在2015年達成了《巴黎協(xié)定》,提出了要將全球平均氣溫相比于工業(yè)革命前水平(大致為1750年至1850年平均溫度水平)升幅控制在2℃以內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根據(jù)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科學評估,要實現(xiàn)2℃目標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時間在2070年左右、溫室氣體中和的時間在2100年之前,實現(xiàn)1.5℃目標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時間在2050年左右、溫室氣體中和的時間在2060年左右。
          根據(jù)最新的評估模型和情景研究,要實現(xiàn)2℃目標中國相應需要實現(xiàn)二氧化碳中和的時間在2080年左右、溫室氣體中和的時間在2100年左右,實現(xiàn)1.5℃目標中國相應需要實現(xiàn)二氧化碳中和的時間在2060年左右、溫室氣體中和的時間在2070年左右。這就意味著中國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不管從狹義或廣義看,不僅都在科學要求的2℃和1.5℃目標的減排路徑內,甚至還有可能將全球碳中和的時間往前推動十年左右。即使較為先進的發(fā)達國家,比如歐盟的德國、英國等,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排放達峰到其承諾的2050年溫室氣體中和(氣候中性),其經(jīng)濟社會凈零碳轉型實際將經(jīng)歷長達80年左右的時間,而我國目前承諾的從力爭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到碳中和愿景實現(xiàn)僅為30年左右,這樣的轉型力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現(xiàn)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zhàn)略的雄心和決心,真正的大國格局、大國戰(zhàn)略、大國擔當。
    (摘編自《如何理解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的愿景?》)材料二:
          我國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標,彰顯了我國的大國擔當,也是我國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的路徑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它取決于后疫情時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能源系統(tǒng)的低碳轉型力度、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的部署規(guī)模以及森林碳匯可用量等多個方面。
          研究結果表明,能源系統(tǒng)加速低碳轉型是我國實現(xiàn)2060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但是即使能源系統(tǒng)在可行技術路徑下最大限度低碳轉型、并結合CCS大規(guī)模部署,到2060年,距離碳中和仍有3-9億噸CO2差距,需由森林碳匯來彌補。
          為了明確碳中和愿景下各個行業(yè)的減排責任,需要對各類技術進行合理規(guī)劃。電力部門應重點發(fā)展風電、光電、CCS技術,爭取“十四五末”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零排放。鋼鐵行業(yè)短期應加速小球燒結、低溫燒結、干法熄焦、干式高爐爐頂余壓余熱發(fā)電等節(jié)能技術,爭取“十四五”初期實現(xiàn)碳排放達峰,中長期應加大電弧爐煉鋼、氫能煉鋼和CCS技術的部署。化工行業(yè)應發(fā)展輕質化原料、先進煤氣化技術、低碳制氫和CO2利用技術、CCS技術等,爭取實現(xiàn)關鍵化工產(chǎn)品的碳排放在2037年前達峰。對于建筑、交通等民生部門,為了實現(xiàn)我國2060碳中和目標,應爭取實現(xiàn)“十五五”期間或“十六五”初達峰。建筑部門應繼續(xù)提高采暖制冷效率,大幅提升電氣化水平,因地制宜發(fā)展分布式能源;交通部門應優(yōu)先鐵路、水路運輸,發(fā)展電動客/貨車、氫燃料車、生物燃料飛機和船舶等先進技術。
    (摘編自《全球氣候治理策略及中國碳中和路徑展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2060年達到碳中和。習主席提出的這一目標,得到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贊譽。
    B.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征為全球變暖,該變化使人類社會目前面臨著重大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挑戰(zhàn),國際社會各方必須共同合作以應對這項挑戰(zhàn)。
    C.《巴黎協(xié)定》為本世紀內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設置了紅線。各締約方應該在科學和公平的基礎上加快減排行動,同時兼顧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消除貧困。
    D.碳捕獲與封存技術能夠被大規(guī)模地部署到電力、鋼鐵、化工行業(yè)中,有助于我國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真正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磋商和談判近三十年后,國際社會終于達成了《巴黎協(xié)定》。因為工業(yè)化發(fā)展程度不同,協(xié)定的各締約方允許發(fā)展中國家比發(fā)達國家更遲使溫室氣體排放達峰。
    B.習主席宣布中國將努力爭取實現(xiàn)的碳中和目標,如果是廣義上的“凈零排放”,那么在時間上將比1.5℃目標中國相應需要實現(xiàn)溫室氣體中和的時間提前約10年。
    C.我國的碳達峰估計將比德國遲60年左右,但在實現(xiàn)碳中和這個目標上,有可能只比德國遲10年。這展現(xiàn)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的雄心和決心。
    D.40年后,化石能源將依然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占有一席之地。因為碳移除等方面技術的創(chuàng)新,利用化石能源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量將下降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3)根據(jù)材料內容,不符合碳中和目標要求的一項是
     

    A.逐步淘汰燃油汽車,代之以電動汽車或氫燃料汽車。提供共享單車服務。
    B.實行垃圾分類,居民投放日常產(chǎn)生的可回收物,經(jīng)回收后可以獲得收益。
    C.為推進氫能發(fā)展戰(zhàn)略,加大煤制氫、石油制氫和天然氣制氫的規(guī)模。
    D.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嘗試提供碳信用、碳風險管理等金融服務。
    (4)兩則材料中多次出現(xiàn)“碳匯”一詞。請根據(jù)文意,簡要闡釋“碳匯”的含義。
    (5)根據(jù)兩則材料,說明我國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的路徑。

    組卷:8引用:1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聯(lián)大開過三門課:各體文習作、創(chuàng)作實習和中國小說史。三門課我都選了,——各體文習作是中文系二年級必修課,其余兩門是選修,西南聯(lián)大的課程分必修與選修兩種。中文系的語言學概論、文字學概論、文學史(分段)……是必修課,其余大都是任憑學生自選。詩經(jīng)、楚辭、莊子、昭明文選、唐詩、宋詩、詞選、散曲、雜劇與傳奇……選什么,選哪位教授的課都成。但要湊夠一定的學分(這叫“學分制”)。一學期我只選兩門課,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這種地步。
          創(chuàng)作能不能教?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爭論問題。很多人認為創(chuàng)作不能教。我們當時的系主任羅常培先生就說過:大學是不培養(yǎng)作家的,作家是社會培養(yǎng)的。這話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沒有上過什么大學。他教的學生后來成為作家的,也極少。但是也不是絕對不能教。沈先生的學生現(xiàn)在能算是作家的,也還有那么幾個。問題是由什么樣的人來教,用什么方法教?,F(xiàn)在的大學里很少開創(chuàng)作課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教。偶爾有大學開這門課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創(chuàng)作靠“講”不成。如果在課堂上講魯迅先生所譏笑的“小說作法”之類,講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寫環(huán)境,如何結構,結構有幾種——攢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誤人子弟的。教創(chuàng)作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寫”。沈先生把他的課叫做“習作”“實習”很能說明問題。如果要講,那“講”要在“寫”之后。就學生的作業(yè),講他的得失。教授先講一套,放學生照貓畫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贊成命題作文的,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但有時在課堂上也出兩個題目。沈先生出的題目都非常具體。我記得他曾給我的上一班同學出過一個題目:“我們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幾個同學就這個題目寫了相當不錯的散文,都發(fā)表了。他給比我低一班的同學曾出過一個題目:“記一間屋子里的空氣”!我的那一班出過些什么題目,我倒不記得了。沈先生為什么出這樣的題目?他認為:先得學會車零件,然后才能學組裝。我覺得先作一些這樣的片段的習作,是有好處的,這可以鍛煉基本功?,F(xiàn)在有些青年文學愛好者,往往一上來就寫大作品,篇幅很長,而功力不夠,原因就在零件車得少了。
          沈先生的講課,可以說是毫無系統(tǒng)。前已說過,他大都是看了學生的作業(yè),就這些作業(yè)講一些問題。他是經(jīng)過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閱很多參考書。沈先生讀很多書,但從不引經(jīng)據(jù)典,他總是憑自己的直覺說話,從來不說亞里斯多德怎么說,福樓拜怎么說、托爾斯泰怎么說、高爾基怎么說。他的湘西口音很重,聲音又低,有些學生聽了一堂課,往往覺得不知道聽了一些什么。沈先生的講課是非常謙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勢,沒有任何舞臺道白式的腔調,沒有一點嘩眾取寵的江湖氣。他講得很誠懇,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聽“懂”了他的話,——聽“懂”了他的話里并未發(fā)揮罄盡的余意,你是會受益匪淺,而且會終生受用的。聽沈先生的課,要像孔子的學生聽孔子講話一樣:“舉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關于我的習作講過的話我只記得一點了,是關于人物對話的。我寫了一篇小說(內容早已忘記干凈),有許多對話。我竭力把對話寫得美一點,有詩意,有哲理。沈先生說:“你這不是對話,是兩個聰明腦殼打架!”從此我知道對話就是人物所說的普普通通的話,要盡量寫得樸素。不要哲理,不要詩意。這樣才真實。
          沈先生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要貼到人物來寫?!焙芏嗤瑢W不懂他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以為這是小說學的精髓。據(jù)我的理解,沈先生這句極其簡略的話包含這樣幾層意思:小說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導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環(huán)境描寫、作者的主觀抒情、議論,都只能附著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離,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樂。作者的心要隨時緊貼著人物。什么時候作者的心“貼”不住人物,筆下就會浮、泛、飄、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虛,失去了誠意。而且,作者的敘述語言要和人物相協(xié)調。寫農(nóng)民,敘述語言要接近農(nóng)民;寫市民,敘述語言要近似市民。小說要避免“學生腔”。
          我以為沈先生這些話是浸透了淳樸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
          沈先生教寫作,寫的比說的多,他常常在學生的作業(yè)后面寫很長的讀后感,有時會比原作還長。這些讀后感有時評析本文得失,也有時從這篇習作說開去,談及有關創(chuàng)作的問題,見解精到,文筆講究?!粋€作家應該不論寫什么都寫得講究。這些讀后感也都沒有保存下來,否則是會比《廢郵存底》還有看頭的??上?!
          沈先生教創(chuàng)作還有一種方法,我以為是行之有效的,學生寫了一個作品,他除了寫很長的讀后感之外,還會介紹你看一些與你這個作品寫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記得我寫過一篇不成熟的小說《燈下》,記一個店鋪里上燈以后各色人的活動,無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紹我看了幾篇這樣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寫的《腐爛》。學生看看別人是怎樣寫的,自己是怎樣寫的,對比借鑒,是會有長進的。這些書都是沈先生找來,帶給學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課,走進教室里時總要夾著一大摞書。
          沈先生就是這樣教創(chuàng)作的。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教創(chuàng)作。我希望現(xiàn)在的大學里教創(chuàng)作的老師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試一試。
          學生習作寫得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報刊上發(fā)表。這對學生是很大的鼓勵。多年以來,沈先生就干著給別人的作品找地方發(fā)表這種事。經(jīng)他的手介紹出去的稿子,可以說是不計其數(shù)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寫的作品,幾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這輩子為別人寄稿子用去的郵費也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shù)目了。為了防止超重太多,節(jié)省郵費,他大都把原稿的紙邊裁去,只剩下紙芯。這當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戰(zhàn)時期,百物昂貴,不能不打這點小算盤。
          沈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文本二:
          沈先生說:“本人學習用筆還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筆,也只能說正逐漸成熟中,慢慢脫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
    (《從文自傳?附記》)“雖然如此,我還預備繼續(xù)我這個工作,且永遠不放下我一點狂妄的想象,以為在另外一時,你們少數(shù)的少數(shù),會越過那條間隔城鄉(xiāng)的深溝,從一個鄉(xiāng)下人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一種燃燒的感情,對于人類智慧與美麗永遠的傾心,康健誠實的贊頌,以及對愚蠢自私極端憎惡的感情。這種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們,引起你們對人生向上的憧憬,對當前一切的懷疑?!?br />(《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shù)囊豁検?
     

    A.沈先生不贊成命題作文,但有時也讓學生寫寫具體的題目,他認為片段的習作很重要,可以鍛煉基本功,如同先學會車零件才能學會組裝。
    B.沈先生批評“我”的寫作語言沒有“貼著人物寫”,像“兩個聰明腦殼打架”,并教導“我”人物對話語言不能太詩意和富有哲理。
    C.沈先生教寫作,常在學生習作后寫讀后感,或者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或近似的文章,讓學生對比借鑒,作者認可這種教學方法。
    D.沈先生追求真實、自然,反對生硬、浮夸、做作,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對生活的熱情,有對真善美的追求。
    (2)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不恰當?shù)囊豁検?
     

    A.作者用平緩流暢的筆調回憶恩師,娓娓道出沈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給學生上寫作課時的零散小事平淡簡潔,敘述不事鋪張,能讓讀者從多方面了解沈先生。
    B.沈先生湘西口音重,聲音又低,再加上他講課不用手勢,不嘩眾取寵,沒有表演性,學生往往聽不懂他的課。
    C.本文語言樸素、平實,回憶了沈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時的往事,刻畫了一個認真、謙和、真誠對待學生并且提攜學生的老師形象。
    D.汪曾祺師從沈從文,二人都是京派文學的代表人物,京派文學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xiàn)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jié)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
    (3)聯(lián)系文本內容,說說沈從文先生是如何教學生“創(chuàng)作”的?
    (4)沈先生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要貼到人物來寫?!闭埜鶕?jù)文本,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并以《邊城》為例,談談沈先生是如何“貼到人物寫”的。

    組卷:39引用:5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鄭當時,莊,陳郡人。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將,籍死,已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鄭君死孝文時。鄭莊以任俠自喜,脫張羽于厄,聲聞梁楚之間。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長安諸郊,存諸故人,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莊好黃老之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莊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為右內史。以武安侯、魏其時議,貶為詹事,遷為大農(nóng)令。莊為太史,誡門下:“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眻?zhí)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莊廉,又不治其產(chǎn)業(yè),仰奉賜以給諸公。然其饋遺人,不過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間,說未嘗不言天下之長者。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于己。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后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上曰:“吾聞‘鄭莊行,千里不赍糧’,請治行者何也?”然鄭莊在朝,常趨和承意,不敢甚引當否。及晚節(jié),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財用益匱。莊任人賓客為大農(nóng)僦人,多逋負。司馬安為淮陽太守,發(fā)其事,莊以此陷罪,贖為庶人。頃之,守長史。上以為老,以莊為汝南太守。數(shù)歲,以官卒。鄭莊、汲黯始列為九卿,廉,內行修潔。此兩人中廢,家貧,賓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無余貲財。莊兄弟子孫以莊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后/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
    B.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后/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
    C.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后/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
    D.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后/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又稱“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太子舍人,初執(zhí)掌東宮宿衛(wèi),自漢開始,也會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此職,以陪伴太子。
    C.秩,既可指官吏的俸祿,又可指官吏的官階、品級,文中指鄭莊的官階被降為詹事。
    D.二千石,漢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后因稱郎將、郡守和知府為“二千石”。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莊喜好交游。他仰慕德高望重的人,惟恐見不到;常常在長安城郊準備馬匹,問候老友,宴請答謝賓客,惟恐不周。
    B.鄭莊為官廉潔。他廉潔從政又不置辦產(chǎn)業(yè),只依靠薪俸和獲得的賞賜來供應賓客,去世后家中沒剩什么財產(chǎn)
    C.鄭莊推崇賢才。只要有進言的機會,他就稱道天下賢士;因為人謙遜、推舉賢士而被山東士人交口稱贊。
    D.鄭莊仕途坎坷。他曾官至九卿,因武安侯、魏其侯廷議事件被貶為詹事;后官居大農(nóng)僦人,多逋負,被貶為庶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②鄭莊、汲黯始列為九卿,廉,內行修潔。此兩人中廢,家貧,賓客益落。
    (5)班固評價《史記》“不虛美,不隱惡”,“不隱惡”在本文中有哪些具體體現(xiàn)?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請為下面的新聞事件寫一段新聞簡評。要求:語言簡潔,觀點鮮明,不超過60字。
          如今,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一些看似冷門、小眾的技能不僅走進人們的視線,而且成為“香餑餑”職業(yè)。譬如,曾經(jīng)受到熱議的“小龍蝦學院”,應屆畢業(yè)生100%就業(yè),平均月薪過萬元。從被質疑,到“真香”。
    而近日,南京郵電大學舉辦了“快遞學院”的揭牌儀式,全國首座培養(yǎng)“快遞人才”的專業(yè)學院正式成立。據(jù)悉,快遞學院由物流企業(yè)與南京郵電大學現(xiàn)代郵政學院共同成立,這也是行業(yè)內第一家校企合作的“快遞學院”。此“快遞學院”并不提供大學生課程,主要是針對快遞員群體及快遞從業(yè)者的技能教育,其中涉及技能培訓、行業(yè)通識、心理學等。

    組卷:30引用:25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漫威之父”斯坦?李和“武俠泰斗”金庸作為中西方英雄的造夢大師,創(chuàng)造了幾代人心中不朽的英雄傳奇,成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人們的共同的文化情結,斯坦?李用畫筆、金庸用文筆為全球愛戴他們的人們打造了一個絢麗多彩、瑰麗宏偉的世界。
          材料二:著名的人文學家費孝通在談及文化的多樣性時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睉撏苿硬煌拿飨嗷プ鹬?、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你據(jù)此寫一篇演講稿,以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準備在聯(lián)合國世界青年峰會上發(fā)表演講。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