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101中學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1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63分)

  • 1.物質(zhì)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過程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r />
           
    A.木炭燃燒 B.光合作用 C.冰塊融化 D.鋼鐵生銹

    組卷:18引用:5難度:0.8
  • 2.下列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37引用:1難度:0.9
  • 3.“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zhì)微粒半徑最小的是( ?。?/h2>

    組卷:51引用:3難度:0.8
  • 5.同溫同壓下,關于等體積的CO和CO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7引用:1難度:0.6
  • 6.蘋果汁中含有Fe2+,現(xiàn)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淺綠色變?yōu)樽攸S色.若榨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有效防止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這說明維生素C具有( ?。?/h2>

    組卷:75引用:24難度:0.7
  • 7.下列關于金屬鈉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5引用:1難度:0.7
  • 8.下列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h2>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58分)

  • 24.分類是認識和研究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依據(jù)物質(zhì)類別和元素價態(tài)可以對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解釋和預測。
    (1)閱讀資料,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資料:人們常用“84”消毒液進行消毒?!?4”消毒液的名稱源于北京某醫(yī)院在1984年研制成功的一種高效含氯消毒液?!?4”消毒液呈無色或淡黃色,可由Cl2與NaOH溶液反應制得,其主要成分為NaClO、NaCl。
    ①資料涉及的物質(zhì)中,屬于堿的是
     
    (填化學式,下同);屬于鹽的是
     
    。
    ②實驗室中,常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制取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Cl2與NaOH溶液反應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84”消毒液的稀溶液在浸泡餐具過程中,因吸收空氣中CO2使消毒殺菌能力增強,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符合規(guī)律:
     
    +
     
    =
     
    +
     
    。(填物質(zhì)類別)
    (2)“84”消毒液需要在陰暗處密封保存,否則容易失效,是因為“84”消毒液會與空氣中的CO2發(fā)生反應,生成物會發(fā)生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含鹽酸)混用,混用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lO-+Cl-+2H+═Cl2↑+H2O。
    ①該反應中起氧化作用的微粒是
     

    ②若反應中生成了0.01molCl2,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4)2016年巴西奧運會期間,工作人員將“84”消毒液與雙氧水兩種消毒劑混用,導致游泳池藻類快速生長,池水變綠??赡艿脑蚴荖aClO將H2O2氧化,NaClO變成NaCl,失去殺菌能力,產(chǎn)生的O2促進藻類快速生長。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5)實驗室要配制480mL1.0mol?L-1制備“84”消毒液用的NaOH溶液。
    ①實驗需要稱量的NaOH的質(zhì)量為
     
    g。必須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藥匙、玻璃棒、燒杯、膠頭滴管和
     

    ②下列實驗操作步驟的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

    ③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引起所配制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序號)。
    a.NaOH固體已經(jīng)潮解
    b.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
    c.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d.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繼續(xù)加水至刻度線

    組卷:29引用:1難度:0.6
  • 25.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有重要意義,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1)甲同學欲用如圖所示實驗來證明MnO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該實驗
     
    (填“能”或“不能”)達到目的,原因是
     


    (2)為探究MnO2的量對催化效果的影響,乙同學分別量取50mL 1%H2O2加入容器中、在一定質(zhì)量范圍內(nèi),加入不同質(zhì)量的MnO2,測量所得氣體體積,數(shù)據(jù)如表
    MnO2的質(zhì)量/g 0.1 0.2 0.4
    40s末O2體積/mL 49 61 86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原因是
     

    (3)為分析Fe3+和Cu2+對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效果,丙同學設計如下實驗(三支試管中均盛有10mL 5%H2O2
    試管
    滴加試劑 5滴0.1mol/LFeCl3 5滴0.1mol/LCuCl2 5滴0.3 mol/LNaCl
    產(chǎn)生氣泡情況 較快產(chǎn)生細小氣泡 緩慢產(chǎn)生細小氣泡 無氣泡產(chǎn)生
    結論是
     
    實驗Ⅲ的目的是
     

    (4)查閱資料得知:將作為催化劑的FeCl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會發(fā)生兩個氧化還原反應,且兩個反應中H2O2均參加了反應,試從催化劑的角度分析,這兩個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按反應發(fā)生的順序?qū)懀?/h2>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