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遼寧省六校高二(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8/2 8:0:9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孟德爾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 B.孟德爾在豌豆開花時進行去雄和授粉,實現親本的雜交 C.孟德爾根據親本中不同個體表現型來判斷親本是否純合 D.孟德爾研究豌豆花的構造,但無需考慮雌蕊、雄蕊的發(fā)育程度 組卷:18引用:157難度:0.9 -
2.遺傳的染色體學說提出的依據是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不屬于所依據的“平行”關系的是( ?。?/h2>
A.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成對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對中的一個 B.在形成配子時,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間、非同源染色體之間都能自由組合 C.作為遺傳物質的DNA,都分布在染色體上 D.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都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組卷:26引用:11難度:0.7 -
3.下列實驗中沒有設置對照實驗的是( )
A.赫爾希和蔡斯用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真正的遺傳物質 B.格里菲思通過實驗得出肺炎雙球菌中存在轉化因子的推論 C.薩頓在實驗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 D.艾弗里實驗證明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某種物質可插入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若在細胞的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該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DNA分子中G-C堿基對越多,則DNA雙鏈越容易解開 B.精原細胞中的DNA分子插入了該物質后,就不能再產生精子 C.該物質可能是抑制或阻礙了解旋酶的作用 D.該物質插入DNA分子后會影響DNA的復制過程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5.太空育種是指利用太空中的強輻射、微重力等誘導種子發(fā)生變異的一種育種方法。下列關于太空育種說法正確的是( ?。?/h2>
A.利用了基因重組的遺傳學原理 B.誘變的性狀多數有利 C.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 D.可提高種子基因突變的頻率 組卷:45難度:0.8 -
6.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紅花和白花分別由位于2號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用射線處理紅花的純合植株,通過培養(yǎng)獲得細胞中1條2號染色體缺失一個片段的突變植株(簡稱突變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A.基因A和a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 B.該突變體發(fā)生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C.2號染色體上發(fā)生缺失可能使染色體DNA上的基因數目發(fā)生改變 D.正常的開白花植物與突變體雜交所得子代均開紅花 組卷:38難度:0.5 -
7.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無需滿足的條件是( )
A.F1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B.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數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C.F2個體數目足夠多,且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存活本相等 D.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對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為完全顯性 組卷:14引用:7難度:0.8 -
8.人類紅綠色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禿頂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Bb和bb的女性表現為非禿頂,而只有bb的男性才表現為非禿頂。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h2>
A.在自然人群中,禿頂患者和色盲患者,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B.生物體的內在環(huán)境會影響顯性性狀的表現 C.色盲和禿頂都與性別相關聯(lián),所以都屬于伴性遺傳 D.非禿頂的男女婚配,所生后代有可能是禿頂患者 組卷:12引用:3難度:0.6
三、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5分)
-
24.人類染色體異常會造成流產、癡呆等疾病。請回答下列與此有關的問題:
人類第7和第9號染色體之間可發(fā)生相互易位(細胞內基因結構和種類未發(fā)生變化)如圖甲所示,圖乙為某癡呆患者的家族系譜圖,已知Ⅰ-2、Ⅱ-2為圖甲所示染色體易位的攜帶者?;卮鹣铝袉栴}:
(1)個體Ⅰ-2的7或9號染色體上基因的
(2)個體Ⅱ-2能夠產生
(3)Ⅱ-2與Ⅱ-1的后代如果出現9號染色體“部分三體”,則表現為癡呆,如果出現9號染色體“部分單體”,后代早期流產。請寫出個體Ⅲ-1的7和9號染色體組合
(4)早期流產導致胎兒不能成活。Ⅲ-3為7//9染色體易位攜帶者的概率是
(5)為防止生出患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孩子,建議婚前進行組卷:22引用:5難度:0.7 -
25.如圖所示,某山林生活著A、B、C三個品種的彩蝶,分別集中分布于該山林的甲、乙、丙三個區(qū)域。從化石分析來看,距今1000年前的A、B、C三個品種的彩蝶形狀差異很大;距今500年前,在乙、丙兩區(qū)之間曾出現過一條寬闊的大河,如今大河早已干涸,該山林甲、乙區(qū)域依然保留A、B彩蝶,丙區(qū)域C彩蝶已經絕跡,出現的是D彩蝶,且甲、乙兩區(qū)結合處的A,B彩蝶依然能互相交配產生可育后代,乙、丙兩區(qū)結合處的B,D彩蝶能雜交,但雌蝶所產受精卵不能發(fā)育成成蟲。回答下列問題:
(1)近20年,A、B、D彩蝶中不存在生殖隔離的是
(2)分析丙區(qū)D蝶出現的機制:大河的出現阻止了丙區(qū)的蝶與其他蝶類之間的
(3)近20年,林地的降水量顯著減少,氣溫上升。研究人員對乙區(qū)、丙區(qū)的B、D蝶的數量與蝶的翅色(T-t)、翅形(H-h)基因頻率的研究數據如表所示。年份 B 蝶 D 蝶 數量/只 T基因頻率 H基因頻率 數量/只 T基因頻率 H基因頻率 1990 年 4000 26% 66% 2800 39% 59% 1993 年 3950 26% 63% 3000 40% 60% 1996 年 3200 25% 48% 2700 38% 57% 1999年 2100 27% 32% 2900 42% 61%
②已知B、D蝶個體基因數幾乎相同。1999年時,B蝶比D蝶的基因庫組卷:4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