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424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63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611.《林黛玉進賈府》中王夫人向黛玉介紹三姐妹:“這是你迎春姐姐,這是你探春……”略做遲疑,黛玉就立刻說:“舅媽,我屬羊?!蓖醴蛉肆⒖堂靼?,說道:“這是你探春妹妹?!睆纳鲜銮楣?ji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們寒暄客套或者初次見面時,互問年齡并不是偶然的,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里講這是一種禮貌,為什么?請簡要分析?,F(xiàn)代人是否還需要這些禮貌?
發(fā)布:2024/11/30 6:30:2組卷:41引用:3難度:0.5612.根據(jù)《鄉(xiāng)土中國》一書的內(nèi)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1/30 6:0:1組卷:103引用:6難度:0.7613.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少年行(其一)
【唐】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少年行(其三)
【唐】王維
一身能擘①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②,紛紛射殺五單于③。【注釋】①擘(bò):張,分開。②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③五單于:原指漢宣帝時匈奴內(nèi)亂爭立的五個首領(lǐng),這里比喻騷擾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諸王。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年行(其一),第三句中的“意氣”內(nèi)涵豐富,包括輕生報國的壯烈情懷、重義疏財?shù)膫b義性格、豪縱不羈的氣質(zhì)、使酒任性的作風(fēng)等。
B.少年行(其一),第四句是由馬、高樓、垂柳組成的一幅畫面,從側(cè)面虛寫了少年游俠的英武豪邁,但遠不如正面實寫宴飲場景有詩意。
C.少年行(其三),借助四幅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畫面,從少年的“技”“膽”“姿”“績”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威風(fēng)凜凜、馳騁沙場的少年英雄形象。
D.少年行(其三),一個“偏”字,神氣活現(xiàn)地寫出了少年們因武藝高強而視戰(zhàn)斗如游戲,雖臨大敵,不僅毫不畏懼,而且瀟灑自如,揚威耀武。
(2)同樣是寫少年形象,王維《少年行》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11/30 5:0:1組卷:136引用:19難度:0.7614.請結(jié)合《鄉(xiāng)土中國》1~3章的內(nèi)容,分析下文體現(xiàn)了鄉(xiāng)土社會的哪些特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發(fā)布:2024/11/30 3:30:1組卷:83引用:10難度:0.7615.閱讀下面的材料,將有關(guān)內(nèi)容壓縮成一段介紹“浸月亭”來歷的文字。要求:不遺漏要點,不超過80字。
九江,古稱江州。這里有著名的“周瑜點將臺”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叫“浸月亭”。為什么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據(jù)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至十三年(公元815-818年)被貶為江州司馬時,經(jīng)常到這座亭子飲幾杯酒賦幾首詩,與朋友見面,這其間,他寫了著名的《琵琶行》,詩中有“別時茫茫江浸月”句,從此,人們就把這個亭子叫“浸月亭”了。
答:發(fā)布:2024/11/30 3:0:2組卷:27引用:18難度:0.561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昌耀寫的是什么呢?是大自然、歲月、生命。是人在陷入歲月的困境中______時,從深山秘境中感受著大自然的力量,與困境______的搏斗精神。而生命在大自然和歲月中復(fù)雜的磨礪,以及精神生成的_______,則是詩歌所要探究的永恒命題。與此同時,他在這里給出的,是中國漢語詩歌中一套獨出心裁的,陌生、孤絕、礦石般的語言系統(tǒng)。這是他的詩歌最為讓人激動的______所在。當年讀昌耀的詩歌,首先就是為之震撼,并驚奇于他的這種語言魅力。而語言,則是存在于一首詩歌中的更強大的力量。《峨日朵雪峰之側(cè)》是昌耀流放祁連山時,生命大困厄中的一首詩作,也是他一生的命運模式和象征。而他此后之所以能順理成章地成為一位大詩人,并形成唯他獨有的一套語言系統(tǒng),其中的緣由又是什么?( )。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不能自已 不屈不撓 奧秘 魄力 B.不能自拔 不屈不撓 奧秘 魅力 C.不能自拔 勇往直前 奧妙 魄力 D.不能自已 勇往直前 奧妙 魅力
A.當年讀昌耀的詩歌,首先就是驚奇于他的這種語言魅力,并為之震撼。
B.我當年讀昌耀的詩歌,首先就是為之震撼,并驚奇于他的這種語言魅力。
C.當年讀昌耀的詩歌,首先我就是驚奇于他的這種語言魅力,并為之震撼。
D.我當年讀昌耀的詩歌,首先就是驚奇于他的這種語言魅力,并為之震撼。
(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要說明這個問題,則需要他從人生中尋找答案
B.這個問題要說明,則需要從他的人生中尋找答案
C.要說明這個問題,則需要從他的人生中尋找答案
D.要說明這個問題,則需要從人生中尋找他的答案發(fā)布:2024/11/30 3:0:2組卷:102引用:13難度:0.5617.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1/30 1:30:1組卷:63引用:6難度:0.761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自 詠
白居易
隨宜飲食聊充腹,取次衣襲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無妨長福是單貧。
老龜豈羨犧牲飽,蟠木【注】寧爭桃李春?
隨分自安心自斷,是非何用問閑人。
【注】蟠木:彎曲的樹。
(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飲食隨便充腹就行,穿著簡樸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詩時生活困窘。
B.體瘦家貧不一定壽短福少,從頷聯(lián)中的措辭可看出詩人的生活態(tài)度。
C.“犧牲”過著飽足的生活,但改變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運,不如“老龜”自在。
D.詩人借“老龜”“蟠木”寄托生活追求,運用反問的手法增強了抒情的效果。
(2)本詩意在“自詠”,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表達了哪些人生態(tài)度。發(fā)布:2024/11/30 1:0:1組卷:52引用:63難度:0.661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陶歸園田居(其一)①
蘇軾
環(huán)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
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
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
市為不二價,農(nóng)為不爭田。
周公與管蔡②,恨不茅三間。
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
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
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③。
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
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
【注釋】①這首詩是蘇軾晚年被貶惠州所寫。②周公與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亂,周公率兵東征,平定叛亂。③華顛:白頭,指年老。
(1)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和蘇軾的《和陶歸園田居(其一)》,抒寫了同樣的心情:
(2)張孝先說,“(陶淵明)其詩天然不可及。余讀東坡所和詩,仍是東坡本色。蓋各有其佳處耳”。請結(jié)合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或蘇軾的《和陶歸園田居(其一)》,對陶詩或蘇詩的特色加以賞析。發(fā)布:2024/11/29 23:0:2組卷:37引用:4難度:0.662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一)勸學(xué)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節(jié)選自《荀子》)
(二)勸學(xué)
秦觀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fù)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贏卒數(shù)萬?!毙纳破湔f,因取“經(jīng)”“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面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B.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C.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D.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出兩腳為“步”。
B.駕,一天的行程?!榜w馬十駕”意思是劣馬拉車走十天。
C.《荀子》,大部分為荀子自著,其余為荀子弟子記錄的荀子言論和思想觀點。
D.傳,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與《師說》中“六藝經(jīng)傳”的“傳”不同。
(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荀子的《勸學(xué)》,善用比喻來闡述道理。像選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類事物設(shè)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fù)說明問題,強調(diào)觀點。
B.荀子在《勸學(xué)》選文中的第二段,只運用了比喻論證,論證了學(xué)習(xí)應(yīng)該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
C.秦觀在《勸學(xué)》中講述了自己幼時讀書不勤奮,成人后開始發(fā)憤讀書,可是聰明卻遠不如從前。
D.秦觀在《勸學(xué)》中說到不勤奮和善忘讓他荒怠了學(xué)業(yè),但看到孫搴答邢詞中的句子,深表贊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②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
(5)秦觀為何將所選文集命名為《精騎集》?請簡要概括。發(fā)布:2024/11/29 22:30:7組卷:2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