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是西漢初年人口遷徙表(部分?jǐn)?shù)據(jù))
時間 |
遷徙概況 |
史料出處 |
高帝九年 (公元前198年) |
徙齊楚大族昭、屈、景、懷、田氏五姓,燕、趙、韓、魏之后和豪杰名家10余萬人于關(guān)中,并遷官吏2000石、巨富者于長安。 |
《漢書?高帝紀(jì)下》 《漢書?劉敬傳》 《漢書?地理志下》 |
景帝五年 (公元前152年) |
募民遷陽陵,賜錢二十萬。 |
《漢書?景帝紀(jì)》 |
武帝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 |
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又徙郡國豪杰及訾(錢財)三百萬以上于茂陵。 |
《漢書?武帝紀(jì)》 |
武帝元鼎五年 (公元前112年) |
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 |
材料二: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的流動,既有居住在邊地的少數(shù)民族向中原地區(qū)流徙,也有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口紛紛外遷。據(jù)《晉書一文帝紀(jì)》記載,當(dāng)時“歸附”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達“八百七十余萬口”之多。西晉時,在全國設(shè)21個州,有20個州遍布著流動人口的足跡。見于記載的兩晉流動人口約150萬口,約占全國總?cè)丝诘?/8。史書中關(guān)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的記載很多。十六國以來,許多少數(shù)民族在中原與漢族雜居,一遇變亂,同樣成為流動人口。波瀾壯闊的人口大流動,從短時態(tài)來看是加劇了社會動亂,但它也對社會的久遠(yuǎn)進步開辟了道路。
——據(jù)曹文柱、趙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眾生》整理(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西漢初年人口遷徙的特點。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與西漢初年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徙的新變化;并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分析其對隋唐繁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