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
(一)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所知也。夫晉,何之有?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逄孫、楊孫戍之,乃還。
(取材于《燭之武退秦師》)(二)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離。秦、晉連兵而伐鄭,鄭將亡矣。燭之武出說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于將亡,不惟退秦師,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燭之武一言使秦穆公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公之心,能若是乎?秦穆公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他日,利有大于燭之武者,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他日,利有大于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公必翻然從之矣!
(取材于呂祖謙《東萊<左傳>博議》)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

A.何之有 厭:滿足
B.又欲其西封 肆:擴張
C.能若是乎 詎:難道
D.一于燭之武之利 怵:警惕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C
C

A.以其無禮 其勢弱
B.且君嘗晉君賜矣 守前所而已
C.君所知也 思國安者
D.亦必以利 今人有大功擊之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無能為也已 不能干什么了
B.越國以鄙遠 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邊邑
C.共其乏困 提供他們休息解乏的地方
D.相結(jié)之厚也 相互結(jié)盟很深了
(4)將下面語句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5)文(二)認為秦穆公退兵的原因是什么,結(jié)合文(一)具體分析。

【答案】D;C;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6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各題。

          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狗、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梗蛭迨蕉笾?。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br />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國也》(1)下列句子中句式和“申之以孝悌之義”一樣的一項是
     

    A.若屬皆且為所虜
    B.是乃仁術也
    C.是寡人之過也
    D.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毋內(nèi)諸侯 內(nèi),接納 約為婚姻 婚姻,兒女親家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認為 且君嘗為晉君 賜,禮物
    C.吾得兄 事,對待 料大王士卒足以項王乎 當,抵擋
    D.百姓皆以王為 愛,吝嗇 族庖月更刀 族庖,一般的廚師
    (3)對文中劃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B.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C.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D.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4)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內(nèi),古地區(qū)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黃河以南為河外。
    B.庠序:古代學校名稱?!睹献印酚涊d,商(殷)稱學校為序,周代稱學校。
    C.豚、彘:古時農(nóng)家所養(yǎng)禽畜?!半唷敝复筘i,“彘”指小豬。
    D.孝悌:孟子認為,孝順父母為孝,敬愛兄長為悌,孝和悌是仁義的基礎。
    (5)下列對甲、乙兩段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乙文孟子從梁惠王感興趣的戰(zhàn)爭入手,提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策略,強調(diào)實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兩段的語言都氣勢浩然,整散結(jié)合,縱橫恣肆,前后聯(lián)系緊密,邏輯嚴謹,讀起來有一氣呵成之感。
    C.兩段都針對仁政的具體內(nèi)容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在論述中盡顯情理之真,道理之實,體現(xiàn)了孟子的語言藝術。
    D.甲文側(cè)重于談物質(zhì)文明的重要性,說明要對百姓實施禮義教化,必須先有滿足其基本生存的固定產(chǎn)業(yè)。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
    (7)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提出“仁政”主張,請概括孟子“仁政”的主要內(nèi)容并簡述其意義。

    發(fā)布:2024/11/7 19:30:1組卷:7引用:3難度:0.5
  • 2.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材料二:
          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shù)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zhàn)。秦數(shù)挑戰(zhàn),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壁w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壁w王不聽,遂將之。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shù)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后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余,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謀,曰:“趙壯者盡于長平,其孤未壯?!迸e兵擊趙。趙使廉頗將,擊,大破燕軍于鄗,殺栗腹,遂圍燕。燕割五城請和,乃聽之。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復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趙使廉頗伐魏之繁陽,拔之。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shù)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壁w王以為老,遂不召。
          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bdo>廉頗卒死于壽春。
    (節(jié)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尊崇右,以右為尊
    B.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所以:用來
    C.以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為先
    D.降率被坑殺悉:全部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趙以數(shù)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
    B.趙以數(shù)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
    C.趙以數(shù)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
    D.趙以數(shù)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藺相如聽到廉頗表示不滿的話以后,不愿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
    B.藺相如并不計較,廉頗負荊請罪,二人成為生死之交,這對于趙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兩個人的團結(jié)客觀上有利于趙國朝政的穩(wěn)定。
    C.長平之戰(zhàn),趙王聽信秦國間諜的話,棄用能征善戰(zhàn)的廉頗而用了趙恬,這是趙國戰(zhàn)敗損失慘重的重要原因。
    D.趙國由于為秦國所迫,就想重新任命廉頗為將,廉頗也想再被趙國起用,趙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頗,結(jié)果使臣發(fā)現(xiàn)廉頗已經(jīng)不能再被任用了。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②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

    發(fā)布:2024/11/5 8:0:2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唬骸肮苤傧嗷腹灾T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
    【注】①反坫(diàn):先秦諸侯招待別國國君時,放置獻過酒的空杯子的土臺。
    (1)兩則材料中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分別是
     
     
    。
    (2)兩則材料,孔子分別是從什么角度評價管仲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怎樣的仁愛觀?

    發(fā)布:2024/11/6 12:30:1組卷:14引用:7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