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碰撞情況下探究不變量的方案
方案一:利用氣墊導(dǎo)軌實現(xiàn)一維碰撞
(1)質(zhì)量的測量:用天平天平測量。
(2)速度的測量:v=ΔxΔt,式中Δx為滑塊上擋光片的寬度,Δt為數(shù)字計時器顯示的滑塊的擋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的時間時間。
(3)所用器材:氣墊導(dǎo)軌氣墊導(dǎo)軌、光電計時器、天平天平、滑塊(兩個)、彈簧片、細繩、彈性碰撞架、膠布、撞針、橡皮泥。
方案二:利用等長懸線懸掛等大小的球?qū)崿F(xiàn)一維碰撞
(1)質(zhì)量的測量:用天平測量。
(2)速度的測量:可以測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角度,從而算出碰撞前對應(yīng)小球的速度;測量被碰小球擺起的角度角度,算出碰撞后對應(yīng)小球的速度。
(3)所用器材:帶細線的擺球擺球(兩套)、鐵架臺、天平、量角器、坐標紙、膠布等。
方案三:利用小車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輛靜止小車實現(xiàn)一維碰撞
(1)質(zhì)量的測量:用天平測量。
(2)速度的測量:v=ΔxΔt,Δx是紙帶上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距離,可用刻度尺刻度尺測量;Δt為小車經(jīng)過Δx所用的時間時間,可由打點間隔算出。
(3)所用器材:光滑長木板、打點計時器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兩個)、天平、撞針、橡皮泥。
Δ
x
Δ
t
Δ
x
Δ
t
【考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答案】天平;時間;氣墊導(dǎo)軌;天平;角度;角度;擺球;距離;刻度尺;時間;打點計時器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14引用:1難度:0.9
相似題
-
1.如圖1所示,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guān)系:
先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fù)寫紙,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fù)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位置B,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fù)多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1)對于上述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應(yīng)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斜槽軌道末端必須水平
D.小球1質(zhì)量應(yīng)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2)上述實驗除需測量線段OM、OP、ON的長度外,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
A.A、B兩點間的高度差h1
B.B點離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質(zhì)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徑r
(3)當(dāng)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 (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如果還滿足表達式 (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
(4)完成上述實驗后,某實驗小組對上述裝置進行了改造,如圖2所示。在水平槽末端與水平地面間放置了一個斜面,斜面的頂點與水平槽等高且無縫連接。使小球1仍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fù)實驗步驟1和2的操作,得到兩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點M′、P′、N′.用刻度尺測量斜面頂點到M′、P′、N′三點的距離分別為l1、l2、l3.則驗證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 (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發(fā)布:2024/12/29 19:30:1組卷:345引用:32難度:0.3 -
2.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并進行如下的實驗操作:組裝好實驗器材,將小球1由圖中的擋板處靜止釋放,記錄小球1在豎直擋板上的撞擊點;將直徑相等的小球2放在導(dǎo)軌的末端(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記錄在豎直擋板上的水平投影點O;然后將小球1由擋板處靜止釋放,記錄小球1、小球2在豎直擋板上的撞擊點.回答下列問題:
(1)小球1與小球2相碰后,兩球撞在豎直擋板上得到痕跡,其中小球1碰后撞在木板上的 (填“a”“b”或“c”)點.
(2)為了完成實驗的驗證,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填字母)
A.小球的直徑d
B.小球1、小球2的質(zhì)量m1、m2
C.軌道末端與豎直擋板之間的距離x
D.依次測量出圖中a、b、c三點到O點的距離h1、h2、h3
(3)若兩球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則關(guān)系式 成立.(用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發(fā)布:2024/12/29 20:0:1組卷:128引用:3難度:0.4 -
3.如圖甲所示,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guān)系。
①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 (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的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平拋運動的水平射程
②圖乙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水平射程。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水平軌道末端,再將入射球m1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fù)。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 。(填選項前的符號)OP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的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兩小球相碰后平拋水平射程、OMON
③本實驗中只要關(guān)系式 成立,即說明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請在m1、m2、h、H、、OP、OM中選取合適的字母表示)。ON發(fā)布:2024/12/29 20:0:1組卷:11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