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西省太原市文贏教育培訓學校高三(下)第六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18 4:0:22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
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4.下列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7難度:0.6 -
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 ?。?/h2>
組卷:2難度:0.6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空2分,共計10分)
-
6.(1)《勸學》的中心論點:
(2)昔我往矣,
(3)《致橡樹》的作者
(4)《荷花淀》的景物描寫雅致,語言恬淡,為作家贏得了“
(5)《論語》是記錄我國春秋末期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言行的一部組卷:0難度:0.5
三、判斷題(每小題10分,共10分)
-
7.判斷題。
(1)《我的母親》的作者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老舍。
(2)《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濃厚的短篇小說,也是亦舒的成名作。
(3)會議紀要是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所用的公文。
(4)沈從文的短篇小說《邊城》講述的是一個哀婉而凄美的愛情故事。
(5)《世間最美的墳墓》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一篇游記散文。
(6)宋詞的發(fā)展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辛棄疾”是“北宋詞”的重要詞人。組卷:7引用:2難度:0.5
四、閱讀理解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苦瓜是瓜嗎?
汪曾祺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蘭瓜。我的一個小孫女,還不到三歲,一邊吃,一邊說:“白蘭瓜、哈密瓜、黃金瓜、華萊士瓜、西瓜,這些都是瓜?!?br /> 我很驚奇了:她已經能自己經過歸納,形成“瓜”的概念了(沒有人教過她)。這表示她的智力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憑借概念,進行思維,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她奶奶問她:“黃瓜呢?”她點點頭?!翱喙夏??”她搖搖頭。我想:她大概認為“瓜”是可吃的,并且是好吃的(這些瓜她都吃過)。
今天早起,又問她:“苦瓜是不是瓜?”她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并且說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蔽矣谑沁M一步想:我對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來在她的“瓜”的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還有一個像不像的問題(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確實不大像瓜)。
我翻了翻《辭?!?,看到苦瓜屬葫蘆科。那么,我的孫女認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理的。我又翻了翻《辭?!返摹包S瓜”條:黃瓜也屬葫蘆科。
苦瓜、黃瓜習慣上都叫瓜;而另一種很“像”是瓜的東西,在北方卻被稱為“西葫蘆”。瓜乎?葫蘆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來了。
前天有兩個同鄉(xiāng)因事到北京,來看我。吃飯的時候,有一盤炒苦瓜。同鄉(xiāng)之一問:“這是什么?”我告訴他是苦瓜。
他說:“我倒要嘗嘗?!眾A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個東西能吃?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我說:“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彼f:“不錯!”我告訴他們這就是癩葡萄。另一同鄉(xiāng)說:“‘癩葡萄’,那我知道的。癩葡萄能這個吃法?”
“苦瓜”之名,我最初是從石濤的畫上知道的。我家里有不少有正書局珂羅版印的畫集,其中石濤的畫不少。
我從小喜歡石濤的畫。石濤的別號甚多,除石濤外有原濟、清湘老人、大滌子、瞎尊者和苦瓜和尚。但我不知道苦瓜為何物。到了昆明,一看:哦,原來就是癩葡萄!
我的大伯父每年都要在后園里種幾棵癩葡萄,不是為了吃,是為了成熟之后摘下來裝在盤子里看著玩的。有時也剖開一兩個,挖出籽兒來嘗嘗。有一點甜味,并不好吃。而且顏色鮮紅,如同一個一個血餅子,看起來很刺激,也使人不大敢吃它。當作菜,我沒有吃過。
有一個西南聯(lián)大的同學,是個詩人,他整了我一下子。我曾經吹牛,說沒有我不吃的東西。他請我到一個小飯館吃飯,要了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我咬咬牙,全吃了。從此,我就吃苦瓜了。
苦瓜是瓜嗎?
苦瓜原產于印度尼西亞,中國最初的種植地是廣東、廣西?,F(xiàn)在云南、貴州都有。據我所知,最愛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有一盤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點豬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飯。
石濤是廣西全州人,他從小就是吃苦瓜的,而且一定很愛吃?!翱喙虾蜕小边@別號可能有一點禪機,有一點獨往獨來、不隨流俗的傲氣,正如他叫“瞎尊者”,其實并不瞎,但也可能是一句實在話。
石濤中年流寓南京,晚年久住揚州,南京人、揚州人看見這個和尚拿癩葡萄來炒了吃,一定會覺得非常奇怪的。北京人過去是不吃苦瓜的。菜市場偶爾有苦瓜賣,是從南方運來的。買的也都是南方人,近兩年北京人也有吃苦瓜的了,有人還很愛吃。農貿市場賣的苦瓜都是本地的菜農種的,所以格外鮮嫩。看來人的口味是可以改變的。
由苦瓜我想到幾個有關文學創(chuàng)作的問題:
一、應該承認苦瓜也是一道菜。誰也不能把苦從五味里開除出去,我希望評論家、作家--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鄉(xiāng)一樣,問道:“這個東西能吃?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提出:“這樣的作品能寫?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作品?”我希望他們能習慣類似苦瓜一樣的作品,能吃出一點味道來,如現(xiàn)在的某些北京人。
二、《辭?!氛f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瓢可生食”。對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對于一個作品,也可以見仁見智??梢蕴剿髌湔軐W意蘊,也可以探討其美學追求。北京人吃涼拌芹菜,只取嫩莖,西餐館做羅宋湯則專要芹菜葉。人棄人取,各隨尊便。
三、一個作品算是現(xiàn)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xiàn)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喙暇褪强喙?-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當別論了。截至現(xiàn)在,還沒有人認為狗尾巴草很好吃。
1986年9月6日
文本二:
二三十年來的散文的一個特點,是過分重視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為兩大類,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點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稱散文。散文的天地本來很廣闊,因為強調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圍弄得狹窄了。過度抒情,不知節(jié)制,容易流于傷感主義。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學)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小姑娘似的話,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币稽c的,但有時恐怕也不免“為賦新詞強說愁”,感情不那么真實。
(節(jié)選自汪曾祺《蒲橋集?自序》)(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認為孫女對“苦瓜是不是瓜”的判斷基于“苦瓜好不好吃”以及“苦瓜外表像不像瓜”這兩個方面。
B.“我”的兩個同鄉(xiāng)第一次吃炒苦瓜時,都接受了苦瓜的“苦味”,并認可炒苦瓜這道菜的做法。
C.盡管各地對苦瓜的叫法或吃法不同,但總有人愛吃,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人的口味是可以改變的。
D.文本一由人們對苦瓜的不同認知,影射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觀點深刻,分析具體。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從孫女識瓜寫起,看似信筆寫來,實則開門見山,緊扣文題,總領全文,使結構井然。
B.作者敘述了自己最初認識苦瓜的經歷和吃苦瓜的趣事,使文章?lián)u曳多姿,而又不旁逸斜出。
C.“苦瓜是瓜嗎?”一句在文本一中單獨成段,既照應標題,引發(fā)讀者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D.文本一寫北京人由“不吃苦瓜”到“也有吃苦瓜的了”的變化,為下文有關文學創(chuàng)作的討論張本。
(3)請結合文本二中作者闡明的散文創(chuàng)作思想,分析文本一是如何踐行這種創(chuàng)作思想的。
(4)如欲以“‘苦瓜’可以吃”為題寫一則關于《苦瓜是瓜嗎?》的小評論,請結合文本,列出評論要點。組卷:6難度:0.5
五、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8分)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科學巨人
玻爾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激烈的辯論很快就變成了一場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決斗”。這場辯論在三年后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戰(zhàn)火再續(xù),玻爾獲得勝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因此獲得了大多數物理學家的認同,他們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也被奉為正統(tǒng)解釋。這次辯論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玻爾論戰(zhàn)”,有人稱之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
愛因斯坦和玻爾這兩位科學巨人的背后,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相對論和量自子力學。他們的爭論曠日持久,幾乎所有理論物理學家都被吸引并參與進來,樂此不疲。盡管兩人的科學理論和思想觀點始終沒能調和,但他們卻結下了長達數十年的友誼。玻爾高度評價他與愛因斯坦的學術之爭,認為它是自己“許多新思想產生的源泉”。愛因斯坦也稱贊說:“很少有誰像玻爾那樣,對隱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銳的直覺,同時又兼有如此強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們時代科學領域偉大的發(fā)現(xiàn)者之一?!?br /> 與愛因斯坦更個性化的獨自研究不同,玻爾周圍聚集著許多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氣,更是一位偉大的伯樂。他為量子物理學培養(yǎng)和組織了一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隊伍,人們稱之為“哥本哈根學派”。后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員。
哥本哈根學派活動的大本營就是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該所是玻爾在1917年申請,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學家的身份為研究所作擔保,籌集了大量資金。在任所長的40年間,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為當時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躍的量子力學研究中心。這里先后培養(yǎng)了600多名物理學家。玻爾使這個科學家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力量發(fā)揮到極致,形成了以集體討論和自由探索為特征的研究風格。他還經常在此舉辦非公開的小型年會,邀請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出席,相互學習,啟發(fā)交流。這里沒有論資排輩,只有挑戰(zhàn)與爭鳴,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斷進取的學術精神,人們譽之為“哥本哈根精神”,這種精神至今仍在科學研究領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學每前進一步,或多或少都與這個學派科學家的合作研究有關??梢哉f,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yōu)秀特質。
希特勒上臺后,玻爾以訪問德國為名,暗地調查德國科學家的安全情況,然后設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猶太科學家轉移到安全地方。他還積極創(chuàng)立和參加丹麥救援組織,盡力幫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學家與其他難民。
德國納粹控制丹麥后,玻爾起初留在國內,與抗敵組織保持密切聯(lián)系。他一貫的不合作態(tài)度,令納粹非常惱火。1943年玻爾受到納粹分子的威脅,他冒險出逃,歷盡艱險,輾轉到達美國。在美期間,為抗擊法西斯,他曾參加原子彈的研制工作。在研制過程中,他就考慮到這一研究成果對未來世界的影響,并曾多次接觸英美首腦,建議他們及早與蘇聯(lián)達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協(xié)議,但沒有成功。
二戰(zhàn)后,玻爾積極倡導和實施國際間的科學合作。1957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將第一屆“原子為了和平”獎授予玻爾,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則上,以友好的精神進行科學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滿足人類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樣”。
(摘編自鄒麗焱《玻爾傳》)相關鏈接
①玻爾(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說和盧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礎上,于1913年提出氫原子結構和氫光譜的初步理論。稍后,又提出“對應原理”。對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補原理。在原子核反應理論、解釋重核裂變現(xiàn)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貢獻。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摘自《辭?!返诹妫?/bdo> ②1918年,玻爾的老師盧瑟福邀請他赴英國工作,他在回信中說:“雖然哥本哈根大學在財力、人員、能力和實驗室管理上,都達不到英國的水平,但我立志盡力幫助丹麥發(fā)展自己的物理學研究工作……我的職責是在這里盡我的全部力量?!?br />(摘自戈革《玻爾集》)(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愛因斯坦與玻爾在爭鳴中惺惺相惜,愛因斯坦高度評價玻爾的貢獻,玻爾也感念愛因斯坦的支持,他們之間建立了長久的友誼。
B.玻爾以自己創(chuàng)辦的研究所為平臺,通過邀請各國科學家前來交流學習,使團隊的成員能有機會博采眾長,不斷發(fā)展量子力學理論。
C.玻爾敏銳察覺到納粹將要對猶太人實施迫害,及時轉移了大批猶太科學家,后來還親自參加了丹麥的抗敵組織,反對納粹暴行。
D.玻爾不但有科學家的直覺,也不乏政治家的遠見。他預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試圖盡力說服各大國首腦達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協(xié)議。
E.玻爾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為科學技術的國際間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貢獻,并獲得了“原子為了和平”獎。
(2)為什么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zhàn)被稱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
(3)文中說:“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yōu)秀特質?!闭埥Y合材料,具體分析哥本哈根學派有哪些“優(yōu)秀特質”。
(4)玻爾“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3引用:1難度:0.5
六、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18分)
-
10.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_______,_______,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百舸
浪遏
(2)把文中空白部分補充完整。
(3)解釋下列詞語。
揮斥:
崢嶸:
(4)解釋“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并分析其在結構上的作用。
(5)“層林盡染”和“百舸爭流”中“染”和“爭”極富表現(xiàn)力,簡要分析。組卷:0引用:1難度:0.5 -
11.【甲】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戇。一日,聞人說宋定伯賣鬼得錢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縛。如每夜縛一鬼,唾使變羊,曉而牽賣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資矣?!?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于是夜夜荷梃執(zhí)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稱有鬼之處,佯醉寢以誘之,亦寂然無睹。一夕,隔林見數磷火,踴躍奔赴;未至間,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余,無所得,______止。蓋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確信鬼可縛,意中已視鬼蔑如矣,其氣焰足以懾鬼,故鬼反避之也。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乙】艾子行水途,見一廟,矮小而裝飾甚嚴。前有一小溝,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顧廟中,而輒取大王像橫于溝上,履之而去。復有一人至,見之,再三嘆之曰:“神像直有如此褻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飾,捧至坐上,再拜而去。須臾,艾子聞廟中曰:“大王居此為神,享里人祭祀,反為愚民之辱,何不施禍以譴之?”王曰:“然則禍當行于后來者?!毙」碛衷唬骸扒罢咭月拇笸?,辱莫甚焉,而不行禍;后來之人敬大王者,反禍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選自《艾子雜說》,有刪改)(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素稱有鬼之處——由“素不相識”可以推定“素”為“向來”之義。
B.如是月余——由“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可以推定“是”為“這樣”之義。
C.恒乘人之畏——由“人恒過,然后能改”可以推定“恒”為“常?!敝x。
D.再拜而去——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可以推定“再”為“第二次”之義。
(2)【甲】文空格處原有一個虛詞,根據上下文推測,最不可能的一項是
A.雖
B.而
C.乃
D.則
(3)下列對【甲】文中劃波浪線的內容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于是夜夜荷梃/執(zhí)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B.于是夜夜荷梃執(zhí)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C.于是夜夜荷梃/執(zhí)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D.于是夜夜荷梃執(zhí)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的姜三莽是個勇敢憨直的人,他讀了宋定伯捉鬼的故事,突發(fā)奇想,也想仿效??墒撬帽M了各種辦法依然遇不到鬼。
B.【甲】文中的姜三莽在“素稱有鬼之處”捉鬼,卻連“鬼”影兒也不見,作者虛構這個故事的用意旨在說明“無知者無畏”的道理。
C.【乙】文中的鬼害怕不信鬼神的人,不怕信鬼神的人。這啟示我們面對像“神鬼”一樣的社會黑暗丑惡勢力時,思想上要蔑視,行動上要漠視,對之進行堅決的斗爭和嚴厲的打擊。
D.【甲】【乙】兩則故事都寫到了“人不怕鬼鬼反而怕人”的內容,它們所要表達的主題相同。兩則都是贊揚性的,贊揚那些勇者無畏的人。
(5)將【乙】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顧廟中,而輒取大王像橫于溝上,履之而去。組卷:2難度:0.5
五、寫作
-
12.語文綜合實踐。
為迎接建黨101周年,校學生會將于6月30日下午3點至5點,在學校綜合樓108會議室召開各班班長、團支部書記會議,討論舉辦我校慶?!爸袊伯a黨建黨101周年”系列活動有關問題。請各班班長、團支部書記在近幾天廣泛征求同學們對辦好系列活動的意見和建議,會上要發(fā)言。
請你以校學生會的名義寫一則通知。
要求:格式規(guī)范,內容完整,語言得當,150字以內。組卷:3引用:1難度:0.5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曾有網友評出最讓父母心碎的五句話:“你別管我。”“我在忙,沒空?!薄安换丶伊?。”“說了你也不懂。”“好了好了,我知道了?!?br /> 其中一位母親說:“我跟孩子說話都挺小心的,就怕碰到他的雷點。”父母的“小心翼翼”遇到我們的“漫不經心”,顯得過于辛酸。
材料引起你怎樣的感受?請全面理解材料寫作。
要求:立意自定,內容自選,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700字。組卷: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