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內(nèi)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民族職業(yè)中專高三(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18 6:0:23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2.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1)比起秋天的楓林來,夏天的楓林沒有那么撩人的紅韻,但那生機盎然的綠,      著的卻是一股青春的朝氣。
    (2)自得其樂的游戲,使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種      和補償,使它們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們相隔的不是幾小時的車程,而是一整塊大陸,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斷彼此的思念。

    組卷:12引用:3難度:0.6
  • 3.下面是某校校慶前夕,四位校友發(fā)給聯(lián)絡辦老師的短信,其中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h2>

    組卷:13引用:5難度:0.7
  • 4.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5.對下面選文中“上善若水”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br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6.下面語段的空白處依次填入一組句子,正確的一項是( ?。?br />      映日荷花,接天蓮葉,亭亭蓮蓬,柔嫩玉藕,無不牽惹詩情,引人遐想。讓我們學做荷花的事業(yè)吧______;讓我們學做蓮葉的事業(yè)吧,_______;讓我們學做蓮子的事業(yè)吧,_______;讓我們學做藕的事業(yè)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給自己  ②把芬芳獻給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來  ④以寬闊擁抱生活

    組卷:24引用:6難度:0.5
  • 7.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8.下列標號的句子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隋(yáng)帝楊廣在揚州時,利精圖治,安一方黎民。當上皇帝后,開鑿大運河,是中國歷史的創(chuàng)舉。②他的外祖父獨孤信是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美男之一,史稱“美容儀,善(jì)射”。③他的父親隋文帝也是一位美男子,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贊美隋文帝道:“皇考美須(rán),身長七尺八寸,狀貌詭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雹芩救耸巧倌瓿鲇⑿郏奈淙乓?。十三歲當上大將軍,十八歲出任(shàng)書令,二十歲便是元帥。且自幼具備文學天賦,極為擅長寫詩。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9.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2引用:4難度:0.4
  • 10.京劇《貴妃醉酒》是根據(jù)哪部古代戲曲改編而成的?(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填空(每空2分,共10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

  • 11.(1)裊裊兮秋風,
     
    。
    (2)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3)出師未捷身先死,
     

    (4)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
    (5)
     
    ,鐵馬秋風大散關。
    (6)人生代代無窮已,
     
    。
    (7)
     
    ,使我不得開心顏。
    (8)
     
    ,千金散盡還復來。

    組卷:0引用:1難度:0.7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共40分)

  • 1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
    父親的畫面
    (劉墉)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親只陪我度過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記憶中,卻留下非常深刻的畫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親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兩三歲的記憶中,父親是我的滑梯,每天下班才進門,就伸直雙腿,讓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頭,再順著他的腿溜到地下。母親常怨父親寵壞了我,沒有一條西裝褲不被磨得起毛。
          ③當然父親也是我枕邊故事的述說者,只是我從來不曾聽過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為我總是很快地入夢,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從隨手看過的武俠小說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記中,“踏雪無痕”和“浪里白條”,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真正的白雪公主,是從父親買的《兒童樂園》里讀到的,那時候還不易買到這種香港出版的圖畫書,但父親總會千方百計地弄到。尤其是當我獲得小學一年級演講比賽冠軍時,他高興得從國外買回一大箱立體書,每面翻開都有許多小人和小動物站起來。我始終記得其中的畫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響了我學生時期的繪畫作品。
          ④父親不擅畫,但是很會寫字,他常說些“指實掌虛”“眼觀鼻,鼻觀心”之類的話,還買了成沓的描紅簿子,把著我的小手,一筆一筆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長一段時間,每當我練毛筆字,都覺得父親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⑤父親愛票戲,常拿著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蘇三起解》,后來被母親說:“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聲尖氣學蘇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臉,那詞我還記得清楚:“老雖老,孤的須發(fā)飄,上陣全憑馬和刀……”
          ⑥父親有我時已經(jīng)四十多歲,但是一直到他五十一歲過世,頭上連一根白發(fā)都沒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掛在母親的床頭。八十二歲的老母,常仰著臉,盯著他的照片說:“怎么愈看愈不對勁兒!那么年輕,不像丈夫,倒像兒子”然后她便總是轉(zhuǎn)過身來對我說:“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氣候,不知被寵成了什么樣子!”
           ⑦是的,在我的記憶中,不曾聽過父親的半句斥責,也從未見過他不悅的表情。尤其記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親明明發(fā)現(xiàn)了,卻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⑧母親說:“看到了還不打?哪兒有這樣的人?”
          ⑨“等它吸飽了,飛不動了,方打得到?!备赣H笑著說“打到了,它才不會再去叮我兒子!”
          ⑩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當我被蚊子叮到,總會想到我那慈樣的父親,聽到“啪”的一聲,也清晰地看見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紅的血跡……
    (1)文中描述了父親的幾幅畫面,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這些畫面的一項是
     

    A.快樂的溜滑梯。
    B.教我寫毛筆字、唱京戲。
    C.枕邊講故事、打蚊子。
    D.教我畫畫。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所蘊含的情感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現(xiàn)母親對父親的懷念,對丈夫早逝的痛惜。
    B.側(cè)面表現(xiàn)父親對“我”的愛。
    C.表現(xiàn)母親對父親的責備。
    D.表現(xiàn)母親為兒子的成就而自豪;對當年父愛的理解。
    (3)下列對結(jié)尾段在文章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兩方面所起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內(nèi)容上凸現(xiàn)慈祥的父親對“我”的那種無私的愛,也是“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
    B.采用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揭示了父親為何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的原因,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C.豐富內(nèi)容,深化主題。
    D.首尾照應,結(jié)構(gòu)完整。
    (4)下列對文中第②段和第⑤段父親面對母親的一“怨”一“說”時不同態(tài)度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次父親堅持自己的做法,第二次接受母親意見及時改正,表明父親不僅愛“我”,而且會愛,善愛。
    B.第一次父親堅持自己的做法,給了“我”童年的歡悅、樂趣,保護了兒童的天性。
    C.第一次寫母親常怨父親,第二次寫母親和父親說教,父親均不以為然。
    D.第二次父親接受母親意見及時改正,有利于孩子性情的培養(yǎng),說明父親重視從小熏陶兒子的男子漢氣質(zhì)。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3.閱讀理解。
    中國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幾位同事一同參與到“523任務”中。那一年,屠呦呦39歲,職稱是助理研究員。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是家中五個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親摘引《詩經(jīng)》“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為她取名呦呦,意為鹿鳴之聲。誰能想到,詩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與屠呦呦結(jié)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醫(yī)學院藥學系生藥學專業(yè),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醫(yī)研究院的中藥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專業(yè)屬于西醫(yī),中藥所送她到中醫(yī)學習班,用兩年半的時間系統(tǒng)地學習中醫(yī)藥。具有中西醫(yī)背景,而且勤奮,屠呦呦很快嶄露頭角。她被任命為中藥研究所“523任務”研究組組長,帶領4名小組成員尋找抗瘧藥物的線索。
          屠呦呦首先系統(tǒng)地整理歷代醫(yī)籍。她還四處走訪老中醫(yī),就連單位的群眾來信也仔細地翻閱了一遍。由此,她專門整理出了一本《抗瘧單驗方集》,包含640多種草藥,其中就有后來提煉出青蒿素的青蒿。不過,在第一輪的藥物篩選和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沒有成為屠呦呦重點關注的對象。
          那時,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這種在中國極為常見的植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84%。這是一個很讓人興奮的數(shù)據(jù),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卻事與愿違。屠呦呦發(fā)現(xiàn),胡椒只能抑制瘧原蟲的裂變繁殖,滅殺效果卻非常不理想。放棄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轉(zhuǎn)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卻在中醫(yī)藥典籍治瘧藥方中屢屢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先秦醫(yī)方書《五十二病方》已經(jīng)對植物青蒿有所記載;公元340年,東晉的葛洪在其撰寫的中醫(yī)方劑《肘后備急方》一書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瘧功能;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說它能“治瘧疾寒熱”。
          但是,當屠呦呦利用現(xiàn)代醫(yī)學方法檢驗青蒿提取物的抗瘧能力時,結(jié)果卻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為68%,但效果極不穩(wěn)定,有一次實驗,它的抑制率只有12%。
          為什么在實驗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瘧疾?為什么同樣的提取物卻得出千差萬別的結(jié)果?屠呦呦一時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醫(yī)學典籍,一本一本仔細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的幾句話觸發(fā)了屠呦呦的靈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br />      絞汁使用的辦法,和中藥常用的煎熬法不同。這是不是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溫下被破壞?福至心靈的一個閃念,推開了緊鎖青蒿素奧秘的大門。
          此后的情節(jié)被眾多的講述者概括為,屠呦呦用沸點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實,提取青蒿素實驗的真實過程是繁復冗雜的。
          在2009年出版的專著《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中,屠呦呦提到了當時的一系列實驗。這本專業(yè)性極強的書籍中記載的實驗過程,穿插著大量的化學分子式、專業(yè)術語和數(shù)據(jù),在記者這樣的外行人看來如同“天書”。只有幾句高度概括的綱領性描述能夠大致明白,讀起來亦頗為艱澀:
    “青蒿成株葉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揮發(fā)油無效。乙醇冷浸,控制溫度低于60℃,鼠瘧效價提高,溫度過高則無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瘧效價顯著增高且穩(wěn)定?!?br />      她還特別提示:分離得到的青蒿素單體,雖經(jīng)加水煮沸半小時,其抗瘧藥效穩(wěn)定不變,“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時,當生藥中某些物質(zhì)共存時,溫度升高才會破壞青蒿素的抗瘧作用”。
          在實驗數(shù)據(jù)的一份效果對比圖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揮發(fā)油毫無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則可達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則是100%!那是一種黑色、膏狀的青蒿抗瘧物質(zhì)粗提物,離最終的青蒿素晶體尚有一段距離,但確定無疑的是,打開最后寶藏的鑰匙找到了。
    (節(jié)選自《北京日報》)(1)寫出下列加線字的讀音。
     

    ②青
     

    ③醫(yī)
     

     

    (2)屠呦呦在研制抗瘧藥物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請簡要概括。
    (3)文章多處引用,這些引用分別起到什么作用?請從不同角度簡要分析。
    (4)屠呦呦獲獎,有多方面的原因,請結(jié)合文章,談談你的理解。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4.閱讀《“大國工匠”彭祥華》(節(jié)選),完成各題。
          川藏鐵路屬于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點項目,鋪設難度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之最:僅一條雅魯藏布,就要被這條鐵路橫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鐵路,總長1800多千米的路基,累計爬坡高度超過14000米,臺階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稱為“巨大的過山車”。
          2015年6月,川藏鐵路的拉薩至林芝段全面開工,中鐵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級技師彭祥華和工友們開鑿的是拉林段地質(zhì)最復雜的東噶山隧道,川藏鐵路的地質(zhì)基礎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縫合帶,屬地震多發(fā)區(qū),在這樣的地質(zhì)構(gòu)造帶上挖隧道,幾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隧道開掘的第一步,是清除洞口外側(cè)山坡上那些不牢靠的石頭。它們稍受震動就有可能滑落,不僅對工程作業(yè)會帶來巨大的威脅,甚至會殃及洞口下方的雅魯藏布江水,給西藏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因此洞口排險清爆要膽大心細。
          彭祥華像往常一樣,在懸崖峭壁上尋找最佳安裝點,徒手安裝炸藥。
    (1)為什么川藏鐵路被外媒稱為“巨大的過山車”?
    (2)如何理解“在這樣的地質(zhì)構(gòu)造帶上挖隧道,幾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3)為什么說洞口排險清爆必須要膽大心細?

    組卷:1引用:4難度:0.5

四、古詩文閱讀(共15分)

  • 15.閱讀下面詩文選段,回答后面的問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對下列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花秋月”即良辰美景,是詞人昔日歡娛之時。
    B.“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一句是說春花秋月來去匆匆,詞人對往事的美好回憶縈繞在心頭。
    C.“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一句表面上說故國的宮殿仍在,但自己已經(jīng)衰老了,深層意義則表現(xiàn)“江山易主”之痛。
    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滾滾東流的一江春水喻多而深且連綿不斷的愁情。
    (2)對這首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借春花秋月之美景,表達了詞人對故國的留戀和向往,抒發(fā)了游子如春水——永無止息的思鄉(xiāng)之愁。
    B.這首詞借景抒情,抒發(fā)了詞人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慨嘆和不能為國建立功業(yè)的感傷之情。
    C.詞人通過春花秋月和流逝的一江春水,表達了時光易逝,美景難留,人生短暫的愁苦之情。
    D.這首詞“春花秋月”抒情,以“一江春水”為喻,表達了詞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6.文言文閱讀。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節(jié)選自《勸學》)
    (1)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情況的是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吾嘗終日而思矣。
    C.非能水也。
    D.假輿馬者。
    (2)翻譯下列語句。
    ①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②知明而行無過矣。
    ③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④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3)《勸學》是一篇
     
    散文,“勸”的意思是
     

    (4)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荀子》由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荀況所著,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主張“性善論”。
    B.在《勸學》里,荀子主要論述了后天的學習對人的品性塑造具有重要意義。
    C.課文節(jié)選部分,圍繞“學不可以己”的中心論點,著重論述學習的意義.作用和應有的態(tài)度。
    D.全文采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是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五、寫作(共65分)

  • 17.下面這則應用文有三處錯誤,請找出并修改。

    (1)錯誤一:
     
    改正:
     

    (2)錯誤二:
     
    改正:
     

    (3)錯誤三:
     
    改正: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遠古時期,炎帝的女兒駕舟東游大海,不幸淹死。她不甘心被海水淹死,靈魂化為一只美麗勇敢的小鳥,名為精衛(wèi),每天銜樹枝、石塊投進大海,一心要填平大海。呼嘯的大海笑她自不量力,精衛(wèi)立志說:“哪怕用一千萬年,一萬萬年,也要將大海填平?!睆拇?,精衛(wèi)堅持不懈地把樹枝、石塊投入大海。
          志氣是事業(yè)的脊梁,志不強者智不達,有理想的人必須有一個堅定的志向,志向可使人忍受磨難,樂觀向上。
          要求:自定立意,自擬題目;不少于450字;字跡清晰,卷面整潔。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