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xué)年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第二高級中學(xué)九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5/7/13 20:0:6

一、基礎(chǔ)積累(20分)

  • 1.請根據(jù)拼音在下面語段田字格處填寫恰當(dāng)?shù)臐h字,要注意書寫規(guī)范美觀喲!
          漢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軟筆書寫更讓它散發(fā)出變幻無窮的mèi
     
    力。中國人使用一支有彈性的筆,qiè
     
    而不舍地追求書法的線條美,創(chuàng)造出五彩斑斕的書法藝術(shù)。東晉王羲之的秀美飄逸,唐代柳公權(quán)的剛jìng
     
    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盤結(jié)……不同時代名家輩出,掀起了書法藝術(shù)的一個又一個高潮。如今,隨著書法教育的普及,我們期待這支筆煥發(fā)新的生機,帶來新的風(fēng)格流變。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2.名句默寫。
          少年的成長離不開經(jīng)典詩文的滋潤??鬃印墩撜Z》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
     
    ”教導(dǎo)我們要有“樂學(xué)”的積極學(xué)習(xí)態(tài)度,“②
     
    ,不舍晝夜”提醒我們珍惜時光,李白《③
     
    》中的“④
     
    ,隨君直到夜郎西”告訴我們友情的可貴?!罢匆掠麧裥踊ㄓ?,⑤
     
    ”讓我們感受到春風(fēng)的柔和溫暖,唐代詩人⑥
     
    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的“⑦
     
    ,⑧
     
    ”詩句借菊花寄托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左傳》的“人誰無過,過而能改,⑨
     
    ?!备嬖V我們?nèi)硕伎赡芊稿e誤,能夠認識并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下列文學(xué)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7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能力(50分)

  • 4.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5.文學(xué)常識填空。
    《窮人》作者是
     
    國的
     
    ,他的代表作有《
     
    》《
     
    》《
     
    》等。

    組卷:16引用:2難度:0.9
  • 6.閱讀《春》中的兩段文字,回答問題。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fēng)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1)第一段畫線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請用一句話概括,并說明這樣寫的好處。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了這樣的畫面?下邊的詩句哪一句描寫的畫面與它最接近?
    A、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D、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一句中的“鬧”字換成“叫”字好不好?為什么?
    (4)“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边@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5)從第一段中找出描寫小草的質(zhì)地、色澤和生長旺盛的詞語。
    A、描寫質(zhì)地的:
     

    B、描寫色澤的:
     

    C、描寫生長旺盛的:
     

    (6)第二段有一處是作者展開的想象。請摘抄下來,并說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組卷:210引用:15難度:0.8
  • 7.閱讀課文《驛路梨花》“一彎新月升起了”到“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回答下面的問題。
    (1)本文以懸念貫串全文,這個懸念是
     
    。
    (2)選文對小茅屋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描寫的順序是
     
    。作者通過寫室內(nèi)陳設(shè)來表現(xiàn)茅屋主人的精神,這種寫法屬于
     
    描寫。
    (3)選文第一段的景色描寫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白木門上的“請進”二字?
    (5)“倚在墻邊的大竹筒里裝滿了水,我嘗了一口,水清涼可口。”作者特別點明水的“清涼可口”是為了說明什么?

    組卷:72引用:1難度:0.7
  • 8.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活板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徊蝗綮芡粒糜櫾倩鹆钏庨F,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鏈接材料】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洼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fù)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注】①鑒:鏡子。②平:將鏡面鑄成平的。③仍:重復(fù),屢次。④復(fù)量:斟酌,測量。
    (1)閱讀《活板》和上面的【鏈接材料】,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唐人尚未盛 其印余群從所得用訖再
    B.燒令堅 令藥镕
    C.自馮瀛王始五經(jīng) 自落
    D.故微凸 人面與鑒大小相若
    (2)下面對活字印刷術(shù)“活”的特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每字為一印”且按韻分別存放,排版時取用“活”。
    B.字印數(shù)目“活”,可以應(yīng)對同一版內(nèi)有重復(fù)的字,所有字都能找到。
    C.“常作二鐵板”“更互用之”,統(tǒng)籌用板,提高效率,體現(xiàn)了印刷過程的“活”。
    D.“以手拂之,其印自落”體現(xiàn)拆版的“活”。
    (3)《活板》作者逐層說明活字印刷術(shù)從①
     
    、排版到印刷的程序。排版的程序包括設(shè)板、冒板、②
     
    、③
     
    、平板,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術(shù)程序嚴謹,考慮周密;【鏈接材料】中古人制鏡,要使照出來的人臉和鏡子大小相稱,匠人們需要“④
     
    ”,因為古代匠人的用心,才有了制鏡工藝的精巧。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9.詩歌賞析題。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大荒”指的是
     

    (2)對本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敘事,直扣詩題,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地點、人物及詩人從楚地而來。
    B.頷聯(lián)寫景,其中“隨”“入”以游動的視角寫出了作者渡過荊門后看到的壯闊景象。
    C.頸聯(lián)描繪了水中映月和天邊云霞,巧妙地融進了作者此時此刻新鮮欣喜的感受和體驗。
    D.尾聯(lián)由欣賞美景轉(zhuǎn)入深沉的鄉(xiāng)情之嘆,含蓄的抒發(fā)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組卷:77引用:2難度:0.5

三、綜合運用(15分)

  • 10.系統(tǒng)找不到該試題

四、寫作能力(60分)

  • 11.作文。
          春天來了,冰雪消融,草色青青,花兒綻放。自然如此,人亦如此。生命里總有那么一些物,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那么一些情愫、思緒、精神、民情等,它們就像一縷清新而和煦的春風(fēng),明媚了我們的心房,延展了生命的篇章。從此,生活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生命中仿若永遠置身在春天。
    請以“那縷春風(fēng)明媚了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作文紙的第一行(題目前空四格);
    ②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班級名。

    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