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形狀與結(jié)構(gòu)》2021年單元測試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 1.很多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
     
    和橫放的材料
     
    支撐住的。

    組卷:6引用:4難度:0.5
  • 2.將鋼材做成“L”“T”等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
     
    ,而增加了
     
    。雖然減少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
     
    ,就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3.圓頂形可以看成是
     
    的組合,它有
     
    承載壓力的特點,而且不產(chǎn)生向
     
    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可以看做
     
    ,這使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

    組卷:4引用:4難度:0.8
  • 4.同樣多的材料,做成空心比做成實心的棒狀要粗得多,而且抗彎曲能力
     
    。相同粗細時,它重量
     
    、強度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5.建造橋梁必須先設(shè)計橋,在用紙造橋的實驗中,我們應(yīng)該考慮的因素是材料的
     
    和數(shù)量,材料的形狀和
     
    、部件的組合與連接等。

    組卷:4引用:2難度:0.8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20分)

  • 6.紙的厚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彎曲能力也增強一倍。
     
    (判斷對錯)

    組卷:3引用:9難度:0.7
  • 7.把薄形材料彎折成“工”字形,實際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寬度。
     
    (判斷對錯)

    組卷:7引用:9難度:0.7
  • 8.鋼索橋的鋼索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車輛沖出路面。
     
    (判斷對錯)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9.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前(橋)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產(chǎn)生的向外的推力。
     
    (判斷對錯)

    組卷:14引用:12難度:0.5
  • 10.烏龜殼長成圓頂形是為了漂亮。
     
    (判斷對錯)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11.拱形在頂部承載重物時,能把重物對它的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
     
    (判斷對錯)

    組卷:1引用:4難度:0.7

五、探究題(共27分)

  • 34.在《形狀與結(jié)構(gòu)》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搭框架、建高塔、造紙橋,像工程師一樣設(shè)計圖紙、動手制作、實驗測試、再制作再測試,不斷改進我們的制作。請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完成以下各題。
    (1)我們先用了根小棒搭了一個正方體框架。為了框架堅固我們可以增加
     
    ,盡量使得結(jié)構(gòu)中的“小格子”都是
     
    形的。
    (2)我們在建高塔的時候,為了使它不容易倒,是按照
     
    設(shè)計的。
    A.上大、輕,下小、重
    B.上小、輕,下大、重
    C.上小、重,下大、輕
    (3)湖州特色的橋有很多,其中飛鳳大橋(如圖)就是一座
     


    A.拱橋
    B.懸索橋
    C.斜拉橋
    (4)南太湖大橋是一座斜拉索橋,它的橋塔約有100米高,修得那么高是為了
     
    。
    A.讓大家很遠就能看到它
    B.美觀
    C.降低鋼纜的拉力
    (5)探究“紙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測試記錄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小組在紙梁寬度為1倍寬時,記錄的能承載的墊圈數(shù)為0。對于這個數(shù)據(jù),說說你的理解。
    (6)請在圖中用箭頭畫出拱形承重時壓力傳遞的方向。

    組卷:3引用:1難度:0.2
  • 35.請你自己選擇材料,設(shè)計一個探究“物體不容易倒的秘密”的實驗。寫出實驗材料、實驗過程、畫出設(shè)計圖、說明不容易倒的原理。

    組卷:0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