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級中學高二(下)期中政治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量子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量子”成為熱詞,部分不法商家借此推出了“量子掛墜”“量子襪”等物品,并鼓吹具有多種神奇功能,一些消費者因此上當受騙。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量子具有客觀實在性
    ②量子是萬事萬物的共有屬性
    ③不法商家犯了主觀唯心主義錯誤
    ④消費者犯了客觀唯心主義錯誤

    組卷:15難度:0.6
  • 2.有人說:“哲學讓我們在生活的海洋里拾取愛和智慧,讓它們凝成我前行的助推器”。也有人說:“哲學是人的第三只眼睛”。這些表述從一個側面說明( ?。?/h2>

    組卷:23引用:7難度:0.7
  • 3.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座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边@說明(  )
    ①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并隨具體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②各門具體科學要以哲學為基礎,并隨著哲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③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個別與一般、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④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對研究各門具體科學有指導作用

    組卷:16引用:3難度:0.6
  • 4.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取得了全方位的偉大成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行”主要是因為它( ?。?br />①是社會變革的先導,能推動時代前進的步伐
    ②是“科學之科學”,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③是實踐的、開放發(fā)展的“改變世界”的科學
    ④為解決中國現實社會問題不斷提供具體方案

    組卷:6引用:13難度:0.6
  • 5.從孔子到王陽明,從蘇格拉底到黑格爾,眾多哲學家就像是璀璨星河中的一顆顆星辰。縱觀哲學發(fā)展史,也許哲學家們解答哲學問題的具體內容已經“過時”,但是他們解答問題的特有方式卻具有永恒價值。這說明( ?。?/h2>

    組卷:231引用:19難度:0.5
  • 6.在物質觀上,中國古代有哲學家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質,即‘始基’變化、發(fā)展而來的,萬事萬物又可以還原為這些原初物質”。下列選項中與材料哲理一致的是(  )
    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②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為任者也
    ③水者,萬物之本原也,褚生之宗室也
    ④人之生,氣之聚也……通天地一氣也

    組卷:33難度:0.5
  • 7.五四新文化運動沖破了幾千年封建文化的牢籠,先進的知識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延安整風運動沖破“左”傾的思想牢籠,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由教條回到了實踐。這表明( ?。?br />①哲學是時代實踐的產物并推動時代的變化和發(fā)展
    ②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能更新人的觀念
    ③哲學被群眾掌握就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物質力量
    ④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前進的步伐

    組卷:17難度:0.5
  • 8.人工智能在高歌猛進的同時,對安全、法律、倫理等也提出新挑戰(zhàn)。針對人工智能潛在的風險,科學家試圖探索通過算法給智能機器嵌入人類的價值觀和規(guī)范,使其遵循“善法”,讓它們具有 和人類一樣的同情心、責任心、羞恥感等等,從而控制機器的風險??梢姡ā 。?br />①賦予智能機器以人類意識是科學家的不懈追求
    ②科技進步帶來新的問題推動科學家進行新的探索
    ③科技進步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
    ④伴隨實踐發(fā)展原有科技成果總會走向自己的對立面

    組卷:12引用:19難度:0.6
  • 9.2021年2月19日,中外科學家聯合發(fā)布了對天鵝座XI的最新精確測量結果,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fā)現并確認的唯一一個黑洞質量超過20倍太陽質量且自轉速度接近光速的X射線雙星系統(tǒng),該發(fā)現有助于進一步了解黑洞周圍的時空特性及其演化史。這表明( ?。?br />①天鵝座XI的測量結果進一步佐證了世界的物質性
    ②揭示黑洞的奧秘是科學家團隊開展研究的根本目的
    ③作為“思維的眼睛”能幫助人類逐步解開宇宙之謎
    ④認識的發(fā)展過程是不斷向前并否定已有認識的過程

    組卷:42引用:21難度:0.6
  • 10.在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某市將建立以氣象大數據搜集處理和應用為核心的“云+端”智慧氣象服務新模式。智慧氣象服務將預測模擬天氣變化,對城市運行進行智慧分析,為應急調度提供決策依據,有效提升了智慧城市公共服務和綜合治理能力。由此可見,智慧氣象服務是(  )
    ①人腦智慧的延伸,能夠促進人類認識和實踐的發(fā)展
    ②人類智慧的物化,具有目的性將成為新的實踐主體
    ③人類思維的模擬,可以根據指令分析研判處理信息
    ④人類新的意識活動,能夠提升服務和綜合治理能力

    組卷:17引用:4難度:0.6
  • 11.面對獨特的冬日景色,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賞雪聽雪的佳作。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夜雪》中寫道,“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用折竹的聲音側面烘托出雪的厚重;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蝶戀花?臘雪初銷梅蕊綻》中寫下的“梅雪相和,喜鵲穿花轉”,則在動靜之間展現了梅雪相依的美麗冬景。由此可見( ?。?br />①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主動的和積極的
    ②詩詞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
    ③物質的反應特性是詩詞作品創(chuàng)作的物質基礎
    ④詩人對雪的描述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chuàng)造性

    組卷:7引用:3難度:0.4
  • 12.不超過6周歲,憑身份證即可入館;沒帶證件可量身高,不超過1.3米仍免票……如今,上海一些場館或景區(qū)改變以往僅以身高作為免票標準的方式,采用“身高兼顧年齡”原則。據統(tǒng)計,我國7歲、12歲兒童身高中位數已分別超過1.2米、1.5米,與時俱進優(yōu)化免票標準更顯公平合理。上海市與時俱進優(yōu)化免票標準的做法( ?。?br />①正確處理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把握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②做到了政策適應變化發(fā)展的實際,客觀與主觀的統(tǒng)一
    ③分析了事物存在與發(fā)展的各種條件,建立了新的具體聯系
    ④承認了真理具有反復性、無限性,推動認識不斷深化

    組卷:1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偉大事業(yè)催生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yè)。
    2020年6月,隨著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入軌,中國完成了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以下簡稱“北斗三號系統(tǒng)”)星座部署。一年多以來,全球連續(xù)監(jiān)測評估系統(tǒng)實時測試表明,“北斗三號系統(tǒng)”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服務性能穩(wěn)中有升,系統(tǒng)性能指標先進,系統(tǒng)服務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從1994年北斗一號工程立項至今,幾代航天人一路披荊斬棘、不懈奮斗,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實現北斗三號衛(wèi)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他們在建設北斗系統(tǒng)過程中孕育出來的“自主創(chuàng)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是中國航天人在建設科技強國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豐碑,必將鼓舞億萬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發(fā)進取、建功立業(yè)。
    (1)結合材料,運用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說明我國建成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原因。
    (2)高三某班召開“弘揚北斗精神放飛青春夢想”主題班會,請就如何向北斗人學習列出發(fā)言要點。(兩點,每點10-30個字。)

    組卷:2引用:2難度:0.2
  • 3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習近平總結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歷史性成就,脫貧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大踏步趕上來,脫貧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強的信心勇氣。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是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高中,自2011年到2020年12年累計幫助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學,使一千多個家庭脫貧,校長張桂梅創(chuàng)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在學校教育中,該校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挖掘紅色元素,重視信仰教育,通過講授黨的歷史、講述革命英雄故事,讓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感受共產主義信仰的溫度,讓“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學生的自覺追求,在潛移默化中懂得如何把個人前途命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女高的成功與紅色文化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密切相關。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正是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
    “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險鳥跡稀;早出挑柴換油鹽,曉歸家門日落西”反映了“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寧德地區(qū)赤溪村的貧困狀況。赤溪村扶貧最初的思路是“輸血”——為22戶村民平均每戶送來3只羊和樹苗、雞苗,然而這種救濟式扶貧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要脫貧就要換血除根,赤溪村放棄“輸血”轉為“造血”,長久幫助村民脫貧增收。赤溪村經歷十年“輸血”就地扶貧、十年“換血”搬遷扶貧、十年“造血”產業(yè)扶貧,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之路。
    結合材料并運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相關知識,分析赤溪村扶貧思路從“輸血”轉為“造血”的原因。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