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課內(nèi)基礎(chǔ)知識(9分)
-
1.按照詞類活用分類,下列加點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先誠其意 ②夫子固拙于用大 ③其一人夜亡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⑤其堅不能自舉也 ⑥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⑦先齊其家 ⑧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 ⑨包舉宇內(nèi)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按照文言句式特點分類,下列句子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仁以為己任 ②方正之不容 ③此不知人之禍也 ④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 ⑤信而見疑 ⑥為降虜于蠻夷 ⑦子卿尚復誰為乎 ⑧委命下吏 ⑨為天下笑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2引用:1難度:0.8
二、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如果說“仁”的本質(zhì)是愛人,包括愛親、“泛愛眾”,那么“義”的本質(zhì)是什么?它作為一種道德理念又包括哪些內(nèi)容?
義是人性的規(guī)定。毋庸諱言,自孟子開始,“義”才作為一種道德價值觀真正凸顯出來。孟子非常重視“義”。孟子在繼承和發(fā)展孔子關(guān)于“義”之思想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把“義”提升為人的一種內(nèi)在規(guī)定性,視為人之為人的內(nèi)在根據(jù)。孟子把仁、義、禮、智看作人固有的本性,是“天之所與我者”,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以從小就知道親親、敬長,是因為這兩種品格是通行于天下的良知、良能,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品性的標志。如果失去了這些道德品性,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義是君子的品質(zhì)。君子和小人之稱謂早在《尚書》和《詩經(jīng)》中就有,“君子”本義是指“國君之子”,后來泛指貴族或社會地位高的人,“小人”是指處于社會底層的普通庶民??鬃邮紫雀淖兞诉@種以社會地位劃分“君子”與“小人”的做法,以德行和德性狀況為標準來區(qū)分君子和小人??鬃诱J為,一個真正的君子是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的集合體,其中“義”是最根本的,是君子的本質(zhì),表現(xiàn)在外面的行為是禮,有高度的文化修養(yǎng)。在孔子以及后來的儒家那里,“義”是君子必備的一種內(nèi)在道德品質(zhì),君子的行為主要是要合乎道義等各種行為規(guī)范。
義是“人之正路”。義又是實現(xiàn)人之本性的正確道路。因此,它表現(xiàn)為規(guī)范、要求、命令,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絕對的界限,規(guī)定了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在這樣的意義上,人的本性就是“居仁由義”。一個人只要能居住在仁愛的家園里,行走在道義的路上,就具備了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就能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傲x”含有社會公正性與正義性、行為正當性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在為人處事時,要尊重別人的權(quán)益,克制自己,不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要把公正、道義放在首位,行其所當行,處其所當處。
義的靈魂是適宜。《中庸》曰:“義者宜也,尊賢為大。”意思是,義就是適宜、合宜,尊重賢人是最大的義。在儒家看來,尊重賢人,任人唯賢,是社會公正的要求,是最高的正義。就全社會來說,這是最恰當、最合理的事。就個體來說,無論處于上位還是下位,做到“尊賢”,都必須出于公心,拋棄私欲成見。因此,尊賢蘊含著恰當、合理、正義以及合宜之意,“尊其當所尊”。我們看到,儒家用適宜、合宜、得宜等意思解釋“義”非常普遍、流行。眾所周知,“仁愛”是儒家最高的道德理念和原則,但仁愛的對象、范圍、程度都是有講究的,都要最適宜、最恰當?!傲x”就是使仁愛的行動與情境達到最適宜的實踐性和正當性原則。
總之,“義”是一種源于人的內(nèi)在心性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斷,是人之為人的根據(jù),是君子最重要的品質(zhì)和行為規(guī)范,也是人們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和道德人格,是人們由善良仁心出發(fā),通往現(xiàn)實目標的最恰當?shù)耐緩健?br />(摘編自郭明俊《儒家“義”的思想意蘊與當代意義》)(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之所以重視“義”,是因為“義”作為一種道德價值觀已經(jīng)被大家普遍認同。
B.孔子改變以社會地位劃分“君子”與“小人”的做法,強調(diào)“禮”這一判斷標準。
C.“義”是君子內(nèi)在的品質(zhì),同時又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是實現(xiàn)人之本性的正確途徑。
D.“仁”的本質(zhì)是愛人,其對象、范圍、程度由個人的閱歷、性格和喜好決定。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將“仁”的本質(zhì)和“義”的本質(zhì)作對比,是為了突出二者的巨大區(qū)別。
B.文章借孔子改變“君子”和“小人”劃分的標準來突出“義”對君子的重要性。
C.文章第五段引用典籍《中庸》的句子來論證“義的靈魂是適宜”,增強了說服力。
D.文章論證清晰,先提出論題,再從四個方面逐層展開論述,最后進行總結(jié)歸納。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最終將“義”視為人之為人的內(nèi)在根據(jù),受到孔子“義”的觀點的影響。
B.尊重別人,克制自己,是君子內(nèi)在道德品質(zhì)的要求,也是“義”的外化表現(xiàn)。
C.“義”是上天賜予人的本性,若失去“義”,“仁”“禮”“智”也隨之喪失。
D.“仁愛”雖然是儒家最高的道德理念和原則,但也要遵循實踐性和正當性原則。組卷:0引用: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6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題。
肌肉拉傷是運動損傷中的一種急性常見損傷,大多數(shù)肌肉拉傷發(fā)生于靠近肌肉——肌腱連接處的肌纖維,當肌肉受到的拉伸力大于其最大等長收縮力時將會引起損傷。
天氣轉(zhuǎn)冷,在運動之前需要充分熱身和拉伸,才能提高身體活動度,①
現(xiàn)實生活中,部分輕中度的拉傷可以進行自我康復。②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3引用:1難度:0.6
五、寫作(60分)
-
12.閱讀如圖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看了漫畫,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的內(nèi)容和寓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