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級下冊《4.4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2022年單元測試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新鮮血液加入抗凝劑后,上層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是( ?。?/h2>
組卷:182難度:0.9 -
2.血液被稱為“流動的組織”,人體的血液屬于( ?。?/h2>
組卷:223引用:12難度:0.9 -
3.某人患急性膀胱炎,其血常規(guī)報告單上化驗結果明顯高于正常值的是( )
組卷:79引用:18難度:0.5 -
4.登山隊員登頂前需在高原上進行長期訓練,以適應空氣稀薄的環(huán)境。訓練后,隊員們血液中明顯增加的成分是( ?。?/h2>
組卷:218引用:31難度:0.6 -
5.人體內的三種血管各具特點,下面不屬于毛細血管特點的是( ?。?/h2>
組卷:225引用:14難度:0.4 -
6.如圖是人血永久涂片在顯微鏡下的物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92引用:5難度:0.5 -
7.額頭是動脈流經的地方,而且恰好皮膚很薄,面積不小,又暴露在外,所以這個部位是人體內部溫度的最佳非接觸式觀測點,下列有關額頭動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0難度:0.6 -
8.我們的心臟晝夜不停地搏動著,以下對心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9引用:3難度:0.4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23.如圖是心臟解剖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下列標號所指結構名稱:1
(2)圖中標號4內流的是顏色
(3)圖中與左心房相連的血管6是
(4)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包括組卷:145難度:0.5 -
24.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形形色色”的貧血
貧血是指紅細胞數量減少或者血紅蛋白含量減少。針對貧血原因的不同,可分為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缺鐵性貧血是指因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的鐵耗盡,繼而引發(fā)紅細胞內缺鐵而導致貧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約需鐵20~25 mg,主要來自衰老破損的紅細胞,為維持體內鐵平衡,每天還需從食物中攝入1~1.5 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動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與珠蛋白更易分離,并被腸黏膜細胞直接吸收,在腸黏膜上皮細胞內經血紅素分離酶將鐵釋放出來,因此來自動物食品中的鐵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tǒng)錯誤地攻擊自己的造血干細胞,使造血干細胞減少,導致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也相應地減少。與單純的貧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低。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可首選免疫抑制治療。
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于機體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等原因導致DNA合成障礙,影響紅細胞發(fā)育成熟所致的一類貧血。該病多見于進食新鮮蔬菜、肉類較少的人群。由于葉酸多在新鮮綠色蔬菜中,過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會使葉酸丟失,而維生素B12多在肉類中,長期偏食會造成維生素B12攝入量不足。
正常紅細胞的壽命約 120 天。當紅細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學上所稱的“溶血”。如果紅細胞每天死亡的數量遠大于機體產生的數量,就是“溶血性貧血”。理化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會引起溶血現象,溶血的內因主要是指紅細胞的內在缺陷,如對于某些人來說,由于體內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脫氫酶(G6PD),食用蠶豆后會引起紅細胞破裂,引發(fā)“蠶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數人G6PD儲量豐富,不用因懼怕“蠶豆溶血”而拒絕蠶豆這種美味。
(1)小強最近總是出現頭昏、乏力等癥狀,經醫(yī)院化驗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患者感覺體乏無力,是由于紅細胞的缺乏使得機體運輸食物名稱
食物成分豆腐 菠菜 蘋果 豬肝 糖類/(克/100克) 3.8 2.8 12.3 5.0 蛋白質/(克/100克) 8.1 2.6 0.2 19.3 鐵/(毫克/100克) 1.9 2.9 0.6 22.6 鈣/(毫克/100克) 164 66 4 6 維生素B1/(毫克/100克) 0.04 0.04 0.06 0.21
(3)一般不會在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身上表現出的癥狀是
A.極易受到細菌、病毒感染B.受傷后凝血速度減慢
C.心跳減慢D.面色蒼白
(4)為避免因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除通過藥物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以外,請你寫出一條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議:組卷:200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