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瀘州市高考語文三診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以圖畫為種子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并不鮮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卻在其中顯得獨特而優(yōu)美。舞臺上,宋代仕女、宮廷女官、翩翩才子、莘莘匠人逐一登場,而統(tǒng)領全劇的,卻是三雙獨特的眼睛:展卷人、少年希孟和青綠意象。
青綠意象是東方“美”的提純,是全劇“審美的眼睛”。如同《千里江山圖》獨步宋代畫壇,步移景異穿越千百年,依然能夠震撼觀者。宋畫之美、中國古典之美在舞臺上眾仕女的步態(tài)中,走入了觀眾的心靈。然而,讓作品跳出“就事論事”窠臼的,要數(shù)主創(chuàng)的妙筆——另外兩雙眼睛——少年希孟與展卷人,以及他們之間的對撞。少年希孟是全劇“敘事的眼睛”,十八歲的天才少年于江南山水間繪此長卷。他對生活的體察、對人事物的描摹、對藝術的極致追求貫穿始終。而展卷人則是全劇“當下的眼睛”,有了它,全劇從“宋代審美的圖解”和“少年畫師傳奇”中飄然直上,多了一層現(xiàn)代的維度、一筆獨屬于當代人的表達。而這兩雙眼睛不斷的交匯、發(fā)現(xiàn)、碰撞則讓古典之美與今人之思交相呼應,令人不禁贊嘆:這才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絕佳方式——古典文化為筋骨、當代表達作視點,舞臺上不僅呈現(xiàn)了《千里江山圖》,還有圖卷中蘊含的故事與哲思,更有獨屬于當代中國的價值觀。
藝術作品的“當下性”與“恒定性”一向被人們認為是一組對立統(tǒng)一的命題,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進行的創(chuàng)作,則能很好地將其熔于一爐。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幾千年來在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血脈中蓬勃不息;而當下性則依靠創(chuàng)作者對時代命脈的準確把握:舞臺作品不僅僅是觀賞性的、更是思想性的。
《千里江山圖》是什么?不同人心中自有不同答案:它是宋代院畫的巔峰、是一段屬于古中國的未解之謎。而《只此青綠》的創(chuàng)作者們卻在其中看到了另一重含義?!肚Ю锝綀D》作為載體,不僅承載了畫師、觀者,更承載了構成長卷的另一些人,往往被人忽略的匠人——勞作者?!肚Ю锝綀D》中所繪的生活場景、勞作場景被創(chuàng)作者們賦予了三重含義,勞作者既是畫中人、也是畫外人、更是被研究的對象。畫家描摹他們,他們的勞動成果構成畫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勞作者的手藝更是與畫作一同流傳千年,成為了人們研究、傳承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令人感懷的是每一段匠人們對少年希孟的內(nèi)心低語,他們將自己的辛勤的勞動融于丹青長卷之中。
長卷有形而手藝無形,畫家有名而匠人無名,正因為創(chuàng)作者的當代視角,通過展卷人將有名與無名、有形與無形共同呈現(xiàn)在一個舞臺上,它們攜手將沉淀千年的美帶到觀眾面前。這是創(chuàng)作的提純、更是當下以中國古典文化為藍本進行創(chuàng)作的必須——“當下性”與“恒定性”兼具,通過古老的文化,向世界傳遞當下中國創(chuàng)作者的思考與聲音。
舞臺上,當展卷人與少年希孟目光交錯,他們相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跨越千年,他們共享同一輪明月、體會同一種自血脈中不斷流傳的文化感悟。這種“通感”是古典的也是現(xiàn)代的,更是當代中國的:曾經(jīng)屬于王公貴族的亭臺樓閣早已成為平民百姓參觀學習的博物院,宮廷畫師與普通勞動者一同因長卷而千年不朽,面前的畫作上延綿不絕是青綠山水,抬望眼人民的江山不朽長青。這才是屬于當代中國的“舞繪《千里江山圖》”。
曾經(jīng)的《千里江山圖》吸引了全世界追求美、愛好美的觀眾的目光;而今,期盼在不久的將來,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可以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向全世界的觀眾展示一個古老而現(xiàn)代的美麗中國。
——節(jié)選自楊浥堃《只此青綠,古典長卷浩浩湯湯照見今人》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利用三雙獨特的眼睛來統(tǒng)領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這也是該舞蹈詩劇顯得獨特而優(yōu)美的原因。
B.古典文化與當代視角相交匯,有獨屬于當代中國的價值觀,這是我們希望的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
C.《千里江山圖》是宋代院畫的巔峰,是未解之謎?!吨淮饲嗑G》的創(chuàng)作者們也僅看到了其中一重含義。
D.當下以中國古典文化為藍本的創(chuàng)作,應傳遞當下中國創(chuàng)作者的思考與聲音,須兼具當下性與恒定性。
(2)下列關于原文論述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為評論對象,視野開闊,從多角度探尋其藝術之美,闡述了該詩劇的意義。
B.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首段引出展卷人、希孟與青綠意象之后,正文層層深入地分述了三者間的關系。
C.文章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用審美的眼睛、敘事的眼睛和當下的眼睛形象地展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視角。
D.文章的專業(yè)性比較強,在對舞劇與畫作的評論中,兼顧了文藝理論的思考與歷史文化的挖掘,引人深思。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分析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青綠意象的美,希孟獨特的體察與創(chuàng)作以及展卷人的現(xiàn)代維度,三者融合,成就了《只此青綠》的美。
B.缺乏恒定性的藝術作品不是好作品,解讀作品時必須賦予其當下的意義,否則這樣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
C.能承載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也能承載歷史長河中無數(shù)研究者的情感,這樣的作品就一定能夠達到藝術巔峰。
D.當代中國的“舞繪《千里江山圖》”最重要的價值,體現(xiàn)在畫作藝術的卓絕以及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組卷:4引用:2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北京冬奧會讓世界人民大飽眼福。短道速滑緊張刺激,運動員在彎道超越時的身姿可謂風馳電掣;花樣滑冰高貴優(yōu)雅,運動員在冰面起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這一切的基礎都離不開光滑的冰面。
然而,冰為什么那么滑?
這個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現(xiàn)象,卻困擾了科學家多年。
根據(jù)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讓物體變滑,油、蠟、水等潤滑劑是最佳利器。它可以降低物體間的摩擦。而冰面之所以能夠那么滑,正是因為有水作為天然潤滑劑。當我們進行冰上活動時,實際上是站在冰最上面一層具有流動性的水膜上。
可是,這層水膜是從哪里來的?
19世紀50年代,科學家詹姆斯?湯普森提出,如果給冰施加壓力,冰的熔點就會降低。也就是說,“冰在壓力下會融化”。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喬利將這個規(guī)律與滑冰聯(lián)系起來,認為當人站在冰面上時,身體對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會使冰的熔點低于0℃,讓冰的表面融化,形成一層具有潤滑作用的水膜,使冰面變滑。如果穿上有薄薄冰刀的滑冰鞋,那么施加在冰上的壓強會更大,冰的熔點就會下降得更多,從而使得穿著冰鞋的運動員可以在冰面上肆意滑行。
然而,這個假說也有站不住腳的地方。
據(jù)計算,穿著冰鞋的成年人會給冰表面施加超過標準大氣壓400多倍的壓強,能使冰的熔點降到-3.5℃??墒牵诙瑠W會比賽中,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項目的冰面溫度甚至低于-5℃,單純依靠壓強并不會使冰面融化。更不用說東北地區(qū)戶外氣溫甚至可以達到零下幾十攝氏度。依據(jù)這個假說,東北的冰面應該難以融化形成水膜,也就很難在上面滑行了。
可事實并非如此。
1939年,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弗蘭克?鮑登和T?P?休斯提出,冰表面的水膜是因為摩擦生熱導致冰融化的結果。他們認為,滑冰時冰刀與冰面的快速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可能是冰面融化形成水膜的主要原因。
可惜,后來人們證明,摩擦產(chǎn)生的水膜厚度明顯小于冰面本身較為粗糙部分的厚度。這說明摩擦產(chǎn)生的水膜甚至不能填滿冰層表面的“小水坑”,也就無法提供有效潤滑作用。同時,摩擦生熱產(chǎn)生水膜的說法也無法解釋很多人在冰面上沒有劇烈運動產(chǎn)生摩擦仍然因為冰面很滑而摔倒的現(xiàn)象。
隨后,新的假說出現(xiàn)了:冰的表面會不會本身就存在一層水膜?
1987年,科學家通過X射線成像技術發(fā)現(xiàn),冰面上應該存在一層非常薄的水分子層,厚度約在100納米量級。這一發(fā)現(xiàn)證實了冰的表面確實存在著一層準液體。
當水結冰時,每一個水分子都會通過氫鍵抓住其周圍的水分子,形成晶體結構。但是表層的水分子周圍缺少其他水分子,因此沒有辦法形成如冰塊內(nèi)部那般規(guī)則的結構,只能雜亂無序地“游蕩”在冰表面。一些研究團隊甚至模擬出了水分子是如何在冰表面“游蕩”的。
一項發(fā)表于《自然》雜志的研究顯示,科學家通過設計一種可以“聽”的測力儀,能夠測量這層準液體的力學特性,并從微觀角度探討冰為什么滑。這套測力儀由類似音叉的裝置和毫米大小的玻璃珠構成。在實驗中,玻璃珠會像一個小冰刀一樣,以幾十微米的距離尺度在同一區(qū)域的冰面上滑行。用來振動的音叉上附有一個加速器,可以測量玻璃珠的振蕩振幅,從而計算出玻璃珠和冰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
最終,科學家發(fā)現(xiàn)這層準液體并非簡單的水,而是水和微小碎冰的混合物。它像油一樣黏稠,具有黏彈性??茖W家認為,這正是冰為什么滑的秘密源頭。
當然,冰上競技運動中,冰刀的存在也讓運動員如虎添翼。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水膜中的微小碎冰充當了軸承滾珠的角色。當運動員腳踏冰刀飛速滑過時,冰刀產(chǎn)生的壓強作用使得這些微小碎冰像珠子一樣被捏爆,釋放出來的液態(tài)水增加了原本的水膜厚度,使冰變得更加滑。
(摘編自孫瑜《冰為什么那么滑?》)
(1)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生活中,油、蠟、水等潤滑劑是讓物體變得光滑的利器。其中.水作為天然潤滑劑,更環(huán)保健康,適用范圍更廣。
B.北京冬奧會比賽場地的冰面無法依靠壓強和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使冰面融化而變得光滑,因為比賽場地的冰面溫度低。
C.研究證實,冰在壓力作用下會融化只要對冰面產(chǎn)生了壓強,冰面就會融化,而壓強越大,冰面也就會越光滑。
D.冰上競技運動中,冰刀產(chǎn)生的壓強作用,可以捏爆水膜中的微小碎冰,從而增加水膜厚度,讓冰面變得更光滑。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部分,以北京冬奧會上運動員的精彩表現(xiàn)引出問題,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了下文。
B.由水和微小碎冰組成的水膜位于冰面的最上一層,具有黏彈性和抗壓性,是冰面光滑的源頭之一。
C.文中“應該”“可能”等詞語體現(xiàn)了語言的嚴謹性,“游蕩”“小水坑”等詞語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
D文章用“為什么”“哪里來”“會不會”三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串聯(lián)全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
(3)文章詳細介紹一種可以“聽”的測力儀的構成和實驗原理,有何用意?組卷:15引用:2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品石做人
曾憲濤
小區(qū)是新小區(qū),新上房的鄰居們還都不熟悉,只能以貌取人。
老孟皮黑,貌丑,便都瞧他不起,甚至愛理不睬。
老孟是靈壁人,來彭城已三十多年。靈璧石天下聞名,被乾隆封為“天下第一石”。老孟雖離開家鄉(xiāng),但對家鄉(xiāng)的石頭情有獨鐘,且很有研究造詣頗深,被圈里人稱為賞石專家。
彭城距靈璧很近,當?shù)厝硕枷矚g靈璧石,搬新居的鄰居,不少人都想買塊靈壁石擺在家里,所謂時(石)來運轉(zhuǎn)。當知道了老孟的能耐,便轉(zhuǎn)變態(tài)度與他套近乎,想請他幫忙買石。老孟也不計前嫌,來者不拒。
高老師跟老孟一個單元,從沒嫌棄過他,態(tài)度一如既往,只是對石頭不感興趣。倒是老孟主動找他,要幫他選塊好石,說:“室無石不雅,居無石不安?!边€說了番品石做人的高論:靈璧石無論深埋山中,還是尊坐廳堂,都鎮(zhèn)定自若,不卑不亢,豁達從容,寵辱不驚,這也是做人的境界。
高老師年輕,很容易被說動,雙休日,兩個人開車來到靈璧,老孟領著高老師進了一石農(nóng)家,滿院皆石。
“老主顧來了,有新采的好石嗎?”老孟高喊。
石農(nóng)看起來跟老孟很熟,忙過來引他們到一塊滿是泥土的石旁,指著說:“才送來的,看像不像麒麟?”
高老師看半天也沒看出麒麟,只是輪廓像老虎、獅子或什么怪獸。
老孟問價錢,石農(nóng)道:“老主顧了,別人一萬,給你五千,這是塊五彩石,稀有,品相質(zhì)地都強,整好了能值幾萬?!?br /> 高老師不太情愿,心說一個四不像咋值這么多錢。老孟看出他的心思,對石農(nóng)說:“我們再看看,回頭再談。”
石農(nóng)便去招呼別人了。待石農(nóng)走后,老孟對高老師神秘地道:“這石頭你橫過來看?!闭绽厦系闹更c,高老師果然看出一只鳳,特別是老孟手指的鳳頭,簡直惟妙惟肖。老孟悄悄說:“他是沒看出,不然,甭說五千,五萬也不賣,玩石頭靠的就是眼力!你剛好又有個女兒,這只鳳往客廳里一擺,真是沒得說了。”
老孟叫來石農(nóng),討價一番,又便宜了五百。高老師對老孟感激又佩服。
石頭買回來,清洗打磨,做好底座,往客廳一擺,形神兼具,一只鳳眼,栩栩如生,誰見了都贊嘆不已。
高老師有個初中時的同學自遠方來,還帶來個賞石高手朋友,是要去靈壁淘石頭的。高手一見鳳石,先是驚嘆,細細端詳后問:“什么價買的?”高老師說了價錢。高手搖頭道:“不值,石頭是動過手的。”指著鳳頭,“這是人工做出來的?!?br /> 高老師一驚:“你看值多少?”
“動過手就不值錢了,權當工藝品吧,也就兩三百?!?br /> 高老師臉色難看,半晌才說:“回頭我問問老孟。”便說了老孟帶他買石的經(jīng)過。高手說:“玩石頭靠的就是眼力,他不具備,也不能怪他?!备呃蠋熛肫鹄厦弦舱f過眼力的話,他幫好多人都買了石頭,難道只自己這塊看走眼了?他提出去看看別人家的石頭,朋友和高手都同意了。
先去了對門小成家,小成的石頭花了三千元。高手看罷也說是動過手的。小成頓時拉長了臉,一塊兒又去看其他幾家,沒想到高手都說是動過手的。大家就起了疑心,這就不能說是眼力問題了,懷疑老孟與石農(nóng)有勾結。
事后高老師見老孟幾次想問,因為有了猜疑,反倒不好意思了。想起他那些品石做人的高論,感覺真是諷刺。
鄰居們從此不再找老孟買石,又跟先前一樣白眼對他。還說人是一面相,咋就會信他呢?自認倒霉吧!
看來玩石頭靠的就是眼力,識人更要眼力。
不知老孟知不知道這事,反正人不找他,他不解釋。
對別人的白眼,他似乎也習慣了,仍和當初一樣,泰然處之。
沒過多久,小成帶來一位外地客商,熟人介紹的,客商說公司修建花園,需要采購一批奇石,只要石頭好,愿出大價錢。小成把他帶到家里,沒想到客商眼看中了他的石頭,愿出更高的價錢。小成當然答應,又帶他來看高老師那塊鳳石,客商竟出價一萬。
高老師想,碰上冤大頭了,心中有些不忍,暗捅小成:“我想原價讓給他算了,不虧就行?!毙〕蓴[手擠眼,事后說:“還有你這樣的,愿打愿挨,玩石頭全在眼力,咱又沒騙他?!?br /> 鄰居們那些動過手的石頭,竟全被客商以高出原價買走了。老孟還是幫他們賺了錢,但大家依然不肯原諒他,因為這不是他眼力的問題。那以后,高老師一直感覺做了虧心事,對不起冤大頭,見老孟就來氣。老孟卻還跟原來一樣,這天在門口遇見,硬塞給他一張報紙。
高老師進了家門才打開報紙,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京都奇石拍賣會,一塊酷似鳳凰的靈璧石,競拍出百萬天價。他驚呆了,因為照片上的奇石,咋看都是他那塊鳳石,而拍主就是同學帶來的那個賞石高手。
他打電話給同學,同學在電話里說:“老同學,你不也賺了嗎?有賺就行,想賺大錢,要有眼力呀!好啦,我叫朋友再給你些補償?!?br /> 高老師冷道:“不必!”便掛斷電話。他在心里感嘆,要看透這世界的人和事,真不知該要有怎樣的眼力。
再見到老孟,他就像啥都沒發(fā)生過一樣。
他又想起了老孟那些品石做人的話。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語言樸實,貼近生活。在生活化的語言場景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人生百態(tài),耐人尋味。
B.小說抑揚結合,富于變化。在高老師及鄰居對老孟情感的變化中,展現(xiàn)了老孟這一平凡人物身上的閃光點。
C.小說情節(jié)起伏,一波三折。從老孟被嫌棄到被套近乎,從老孟識石到高手騙石,結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小說構思巧妙,巧用回環(huán)。不同人物的對比,相同語言的回環(huán)再現(xiàn),老孟對高老師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使小說富有情趣。
(2)文中三處劃線句都寫到“玩石頭靠的就是眼力”,但含義卻有所不同,請根據(jù)文意,并結合現(xiàn)實談談你對這三句話的理解。
(3)小說以“品石做人”為標題,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有人說本文的主人公是高老師,有人說是老孟,你認為是誰?請結合小說簡要說明理由。組卷:10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11分)
-
8.閱讀隨感也叫讀書隨筆,其實是散文的一種,你讀了一部作品,有所觸動,有所思考,寫下來就是一篇閱讀隨感。
閱讀隨感篇幅短小,①
閱讀隨感分“讀”和“感”兩部分。 ②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4個字。
(2)請結合文段內(nèi)容,為“閱讀隨感”下定義,不超過48個字。組卷:15引用: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引用了《中庸》中的一句話“致廣大而盡精微”,來提醒全黨和全國人民,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zhàn)略定力和耐心”。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的未來將融匯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我們將如何處理好“廣大”和“精微”的關系?
請結合材料,以“廣大與精微”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