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悲劇是由悲劇意識和悲劇精神兩個要素構成的,但這兩個要素并不總是結合在一起的。從悲劇意識而言,中國文化的悲劇意識不是更少于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全部中國文化幾乎都是建立在人類的這種悲劇意識的基礎之上的。幾乎都是建立在人與宇宙、自然、世界的悲劇性分裂和對立的觀念之上的。悲哀,是中國所有文化的底色。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奠基期,也是中國社會、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感受最強烈的一個時期。正是這種強烈的悲劇感受,帶來了中國書面文化的第一期的大繁榮。先秦思想家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戰(zhàn)爭的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他們比古希臘的悲劇家更清醒地意識到人與宇宙、自然、世界的分裂和對立,更了解人類在世界上的悲劇性地位,因而也有更強烈的悲劇意識。
老子的哲學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天人分裂、天人對立的敏銳感覺之上的,建立在人的悲劇性存在的基礎之上的。他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了宇宙的起源和發(fā)展,宇宙的發(fā)展就是由統(tǒng)一到分裂的過程,是天人分裂的過程。在這種分裂和對立之中,天是不變的,天的意志是不可戰(zhàn)勝的,導致這種分裂的原因完全在于人,在于人的欲望、意志和智慧,即人的主體性、人的力量。正因為這種分裂、這種對立,人的苦難開始了。人要杜絕自己的苦難,必須“絕圣棄智”,必須“去私去欲”,必須放棄自己的意志追求,亦即放棄人的獨立性,“返璞歸真”,重新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
孔子的學說與老子的學說在具體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在哲學基礎上則是相同的??鬃拥膶W說也是在意識到天和人的分裂和對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是在放棄人的獨立性以實現(xiàn)“天人合一”理想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道家的宇宙論成了儒家經典《易》的哲學基礎,成了宋明理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儒家學說本身是產生不出真正的悲劇精神的。但是,它的基礎仍是悲劇意識,“憂國憂民”仍是儒家知識分子立論的基點。在他們所維護的“道統(tǒng)”受到嚴重的威脅之時,在多數(shù)腐儒隨波逐流、趨炎附勢的同時,確也有極少數(shù)儒家知識分子能夠挺身而出,表現(xiàn)出一時的激情,表現(xiàn)出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但這類儒家知識分子的英雄主義同精衛(wèi)、夸父、刑天的英雄主義仍然是極不相同的。
法家知識分子常常表現(xiàn)出比中國任何一派知識分子都更為強烈的態(tài)度,也常常表現(xiàn)出更悲壯的英雄主義精神。精衛(wèi)、夸父、刑天的英雄主義表現(xiàn)為反抗強權,而法家知識分子的英雄主義則表現(xiàn)為維護強權。法家學說也產生在民不聊生的戰(zhàn)亂時代,產生在諸侯爭霸的政治實踐中。他們往往是一些來自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他們也有強烈的悲劇意識,但這種悲劇意識更建立在自己地位的低下上,建立在自己的政治才能沒有施展的機會的缺憾中。
總之,產生于先秦而深刻影響了后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這三種文化學說,都建立在各自的悲劇意識的基礎之上,但都程度不同地否定了人的悲劇精神,否定了人在自己實際生命體驗的基礎上自然產生的激情。以及由這種激情決定的悲劇精神。這使中國后來的悲劇作品離開了中國古代神話中曾經存在的悲劇美學形態(tài),也更多地離開了古希臘的悲劇美學形態(tài)。但中國文化仍然是充滿悲劇意識的,而這悲劇意識也決定了中國文學中存在著源遠流長的悲劇性作品。只是中國的悲劇性作品與西方的悲劇性作品有著極不相同的美學特征。
(摘編自王富仁《中國文學的悲劇意識與悲劇精神》)材料二:
何謂悲劇意識?悲劇意識或悲劇精神,是指對于人生的悲劇感和積極尋求對悲劇人生進行藝術觀照和抗議的心理能量、動力和意向的總和。
中華民族曾遭受深重的苦難。殘酷的階級壓迫與奴役,頻繁的戰(zhàn)禍與動亂。血腥的殺戮與毀滅,這些曾彌漫于中國古代社會。對苦難現(xiàn)實的深切體驗和由此而生的對生命存在形式的“憂患意識”,是最深沉的“生命悲劇感”,它仿佛一條粗大的長線貫穿于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心路歷程。正是這種“憂患意識”和“生命悲劇感”作為一種心理“基因”,歷史地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悲劇意識。
中國古代悲劇創(chuàng)作在情節(jié)上追求“奇巧”,可以看作是對唐代文言短篇傳奇小說“奇”的特征的繼承。中國古代悲劇正是憑借其奇巧性、特殊性與不落俗套的情節(jié)設計進而感染、刺激和震動觀眾。例如《竇娥冤》,在真實的現(xiàn)實主義描寫中充滿了奇巧的特色,如蔡婆婆巧遇張驢兒父子。作品借助這個“巧遇”引出竇娥與社會惡勢力的沖突。“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三樁誓愿,使舞臺上出現(xiàn)了奇異的景象,三伏天竟然漫天大雪,劊子手惶恐地退下去,正氣壓住了邪惡。作者正是以這濃厚的浪漫主義奇異手法渲染了竇娥的反抗性格和凜然正氣,增強了悲劇氣氛和感人力量。
虛幻在中國古代悲劇情節(jié)中的表現(xiàn)可分為夢幻、仙幻和鬼幻,實質上都是以幻寫真,或是作為人物命運完美化的手段。中國古代悲劇十分注重“夢”的描寫,以夢寫真,真幻混同,這也可以看作人們下意識的精神追求的顯在表現(xiàn)。以夢寫真的范例有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等。仙幻的描寫在中國古代悲劇中也很突出。處于“天宮”的仙境是“三界”中唯一令人向往的虛幻之地,也是中國人對“今生”結束后歸宿的最高層次的理解。
西方古典悲劇所表現(xiàn)的人與命運之間的沖突、人自身的性格沖突是必然的,是尖銳的,是不可和解的,通常以一方甚至雙方的毀滅告終。中國古代悲劇沖突的雙方往往是兩種倫理力量——善良正義與邪惡奸詐,造成主人公困境的奸惡力量在劇情發(fā)展中往往會為另一種更強大的代表公平、正義的力量所壓制,所以中國古代悲劇的情節(jié),很少有一悲到底的形式,讓劇中人物由順轉逆,以逆境結束的也極少,一般都是讓悲劇人物由逆轉順,以大團圓的方式結束。
(摘編自劉利《中國古代悲劇意識及其文化根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文化都是建立在人與宇宙、自然、世界對立的觀念之上的,都是悲劇性的。
B.老子主張“返璞歸真”,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是因為他認識到人與天對立的悲劇性。
C.雖然孔子的學說與老子的學說形式不同,但其內容是相同的,因為其哲學基礎是相同的。
D.“憂患意識”和“生命悲劇感”作為一種心理“基因”,孕育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比古希臘的悲劇家更具悲劇意識,帶來了中國書面文化的第一期大繁榮。
B.《易》是儒家吸收了道家的宇宙論并將其作為哲學基礎完成的著作,可見道家對儒家的影響之大。
C.儒家主張積極用世,當所維護的“道統(tǒng)”受到嚴重的威脅時,常常表現(xiàn)出英雄主義精神。
D.中國古代悲劇的沖突往往是善良正義與邪惡奸詐兩種倫理力量的沖突,結果往往是善良正義戰(zhàn)勝邪惡奸詐。
(3)下列作品中不能體現(xiàn)“悲劇意識”的一項是
A.《白蛇傳》
B.《李逵負荊》
C.《竇娥冤》
D.《雷雨》
(4)中國古代悲劇意識的文化根源和社會根源分別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5)中國古代悲劇作品在情節(jié)安排上有何特點?請簡要概括。組卷:3引用:4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文本一:
北方的河(節(jié)選)
張承志“快看!黃——河!”
他忙轉過頭來??ㄜ囌巧仙巾?。陜北高原被截斷了,整個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偉的巨谷。他眼睜睜地看著高原邊緣上的一道道溝壑都伸直了,筆直地跌向那迷蒙的巨大峽谷,千千萬萬的黃土山峁從背后像浪頭般滾滾而來。在那巨大的峽谷之底,一條微微閃著白亮的浩浩蕩蕩的大河正從天盡頭蜿蜒而來。
十幾年前,一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伙子目瞪口呆地站在山頂,面對著那劈開了大陸、分開了黃土世界和巖石世界的偉大的浩莽大河。他現(xiàn)在明白了:就是這個記憶鬼使神差地使他又來到這里,使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學的王國?!拔乙欢ㄒ忌?!”他低聲發(fā)誓。
“你說什么?”他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和那姑娘并肩站在一起,抓著車廂前擋板。
我說,我一定要考上!河面吹來的長風嗆得他說不出話來?!皶x陜峽谷”,他激動地又想起了一個新名詞。我將在將來要寫的一切論文里,把“晉陜峽谷”都改成“偉大的晉陜峽谷”。這么干才值得。干什么宣傳科小干事,我要干這一行。他在這一剎那間為自己的一生做了堅決的選擇。
他們來到了河邊。河水隆隆響著,又濃又稠,閃爍而顫動,像是流動著沉重的金屬。這么寬闊的大峽都被震得搖動啦。他痛快地大聲叫嚷著,他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化在這喧騰聲里,融化在河面上生起的、掠過大河長峽的涼風中了。
“全想起來了,”他開口道,“十幾年前,我去延川看同學,想回北京,上錯了車,順著無定河跑到這兒來啦。就在這兒我下了水,游過了黃河?!?br />“你真勇敢?!彼f。
他抬起頭來。沉入陜北高原側后的夕陽先點燃了一條長云,紅霞又撒向河谷。整條黃河燒起來啦。他想,沒準這是在為我而燃燒。他聽見這神奇的火河正在向他呼喚。我的父親,他迷醉地望著黃河站立著,你正在向我流露真情。他解開外衣的紐扣,隨即把它脫了下來。
她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干什么?不行!太危險了!”
他看見赤銅色的浪頭緩緩地揚起,這是在呼喚我呢,瞧這些一圈圈旋轉的顏色。這是我的黃河父親在呼喚我。他迅速甩掉上衣,褪掉長褲,把衣服團成一團走向那姑娘。“拿著,等著我?!彼贝掖业爻瞧菜倭鲃拥幕鹧姹既ァ?br /> 她緊抱著他脫下的亂糟糟的衣服,衣服上帶著一股強烈的男人的汗味兒和煙草味兒。她緩緩地端起了沉重的相機,冰冷的目鏡輕輕地、穩(wěn)穩(wěn)地抵住了她的眉梢。她看見了一幅動人的畫面:一條落滿紅霞的喧囂大河正洶涌著棱角鮮明的大浪,一個半裸著的寬肩膀男人正張開雙臂朝著莽莽的巨川奔去。
當那男人縱身撲向黃河的一剎,她穩(wěn)穩(wěn)地按下了快門。
他雙臂均勻地劃著水。他覺得渾身被溫暖的河水浸得很舒服,但他的每一根神經都緊繃著。那回你登上山西的河岸時,激動得跳著喊了一聲“萬歲”。今天我才明白,你是仗著黃河父親的庇護和寬容才橫渡成功。河水浮力很大,他感受著身軀被渾重的河水托住的滋味。真的,黃河在保護著我呢。
一下跌入中流,他吃驚地發(fā)覺黃河正瘋狂地摟著他飛跑。他覺得兩臂上的三角肌發(fā)酸。我累了,他警覺地想。上一次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這回剛游了一半你就累了,伙計,你在衰老。他突然覺得滿心凄涼。十幾年流逝得像這黃河水。你還沒有長成人,你的肉體就已經開始要背叛你??墒俏业那啻簞e想背叛!“我活著就不讓你背叛!”他喊出聲來。他劃上一個浪峰吸了一口氣,臉頰仿佛在發(fā)燒。
河岸已經近在眼前啦。他的喉頭哽住了,呼吸有些急促。哦,黃河父親又一次護衛(wèi)了我。肉體也沒有背叛,嚴格地服從了青春的指揮。我還沒有衰老,我不會衰老的。他奮力揚起臂膀,鼓足力氣,用爬泳對準山西的石壁沖刺,他覺得石崖上的綠苔已經伸手可觸了??墒呛铀ブ匀幌蛳嘛w流。他感到肩頭上沉重如鉛,酸疼難忍。他看見一塊猙獰的巨石朝他駛來了。他低啞地從喉嚨里吼了一聲。他蔑視這塊礁石,他知道自己已經勝利了。當他看見陡崖上的一個棱角閃過眼前時,他一把攫住了它。黃河父親,我感激你。接著他逆著水流收起雙腿,然后牢牢地踏住了堅實的石岸。
文本二:
當前文藝作品中能讓人記住且具有偶像價值和響亮文化符號意義的英雄形象不多,這也間接影響到文藝創(chuàng)作的格局構架和品格立意,要么沉迷于家長里短,要么纏綿于紙醉金迷,均在“小我”“小情”“小利”之中糾纏。我們需要更多民族脊梁式的英雄人物。文藝作品的筋骨在某種層面上來講就是英雄主義,如果我們淡化理想、疏離信仰、諱言偉大、揶揄奉獻,文藝作品必定缺少筋骨、精神萎靡,最終陷入魯迅所批評的“不免咀嚼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而且就看這小悲歡為全世界”的小格局中去。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剛毅果敢、堅不可摧的硬漢形象來支撐起文藝作品的脊梁,用有筋骨、有氣魄的作品強健公眾的精神肌理,為民族的文化基因注入更多陽剛之氣、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
(節(jié)選自趙鳳蘭《文藝創(chuàng)作呼喚英雄主義的回歸》)(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的黃河既是祖國壯美山河的代表,源遠流長,雄偉壯闊,又是父親的象征,令人尊重,召喚人們去超越。
B.對于“他”橫渡黃河的行為,“她”持否定態(tài)度,以“她”柔弱膽怯的弱者形象襯托出“他”勇敢偉岸的強者形象。
C.文章寫“他”橫渡黃河時,按照初下黃河、中流擊水、奮勇登岸的順序,緩急相間,有著清晰的層次性和節(jié)奏感。
D.雄渾的黃河是抒情描寫的客體,青春的“他”是抒情的主體,兩者在文中呈映襯關系,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精神內涵。
(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回憶了“他”十幾年前面對黃河目瞪口呆的場面,與后來渡過黃河的激動形成對比,從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成長。
B.文本一在運用第三人稱的基礎上多處穿插第一人稱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C.塑造剛毅果敢的硬漢形象,迫切需要文藝工作者開掘歷史題材,讓戰(zhàn)爭年代的英雄形象回歸人們的視野。
D.當前一些文藝作品存在缺少英雄主義、格局不高等問題,亟須做出改變,文本一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
(3)文本一中的畫線部分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4)文本二指出,當前“我們需要更多剛毅果敢、堅不可摧的硬漢形象來支撐起文藝作品的脊梁”,文本一中的“他”就是這樣的形象?請結合文本分析。組卷:6引用:4難度:0.2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樓夢》小說故事十分龐雜,不僅虛幻世界搖曳多姿自成體系,而且現(xiàn)實世界也是錯綜復雜。①_______,作者先設定了一個幻形石頭欲投凡人俗世的故事,又設定了一個絳珠仙草以淚還恩的故事,最后設定了一個太虛幻境薄命女子的故事,這三者共同構成《紅樓夢》虛幻世界的基本故事內核。三個故事內核無限延展,就演繹升華出賈寶玉、林黛玉的經歷和賈府眾小姐丫鬟的故事,進而派生出賈府的興衰變化,②_______。為確保上述故事的真實性,③_______,來達到這一目的并實現(xiàn)主旨的多樣性。不同的敘事人反映了作者設計故事的真實而又多樣的考慮,也呈現(xiàn)了不同的感情指向,從而引導著讀者對《紅樓夢》的閱讀體驗和感情評判。
《紅樓夢》設計了小說故事的敘述人(作者),小說故事的經歷人(通靈玉石),小說故事的見證人(甄士隱),小說故事的旁證人(冷子興),小說故事的閱覽人和知情人(空空道人),作者這樣設計可借助上面所述人的觀察之眼、思考之心和敘說之口等的不同來完成敘事的多角度和主旨內涵的多樣化而起到證明故事真?zhèn)魏妥x者對《紅樓夢》作出不同層面的理解與思考的作用。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組卷:4引用:3難度:0.8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春天,萬物復蘇,冰雪消融的黑土地上,首先鉆出地面的一抹新綠,最易吸引人的眼球;待到百草叢生,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晚春或盛夏,最先報春的那一抹綠,已然匯入綠色的海洋湮沒無聞了。如果它想再被看見,除非開出與眾不同的鮮艷花朵,或者干脆枯萎變黃??傊?,它要增加“識別度”——或者卓然不群,或者另類怪異。當然,它也可以選擇不被看見,只是做好自己、哪怕沒有“存在感”。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需不需要有“識別度”?要不要有“存在感”?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理解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9引用:1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