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xué)年青海省西寧市海湖中學(xué)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8 8:0:1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紅樓夢》和中華文化
周汝昌《紅樓夢》以前的章回體“稗官”“野史”絕無如此弘廣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過像他這般才情靈慧的大手筆:兩者湊泊,形成了誕生這部偉大的文化小說的歷史條件,正所謂前無史例,后繼為難。
那么,這部小說究竟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簡要而言,有兩條主脈,貫串了全書。這兩條主脈,并非我輩讀者的臆想創(chuàng)說,實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一部大書的主題眼目?;砣槐M展于此。作者的文風(fēng),語淡而意謙,然其含蘊至豐。
吾人須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對我中華文化這精髓命脈的最經(jīng)濟的簡括和深識。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為是指文才、詩才,在《紅樓夢》而言更是如此無疑的事意。其實這是看錯了。試看:一、無才可去補蒼天——石頭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都知愛慕此生才——鳳姐四、試才題對額——寶玉五、才選鳳藻宮——元春六、才華阜比仙——妙玉。這些例中,只有寶玉所試之才實指文才,其余諸人,皆非此——狹義可限。最明顯的是探、鳳二例,鳳是今之所謂文言,其才與詩文了無干涉。元春入選,明言是由賢德。妙玉的才,以仙為喻亦非僅指能詩而已。這樣一說,則《紅樓夢》所重之才,所包甚為廣博。
原來,“才”是中華大文化中的一項至關(guān)重要的節(jié)目,是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高層次的認(rèn)識感悟。在《易經(jīng)》的《說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謂“三才”的理念?!叭拧备爬擞钪嫒f物和人類的體性功能、生機動力,而人居三者之中,為“天地之心”,獨占“性靈”之位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邏輯形式。
天之才,表現(xiàn)為風(fēng)云雷電,節(jié)序光陰。地之才,表現(xiàn)為山川動植,品類眾生。人之才,則表現(xiàn)為智慧聰明,情思才干。所謂“天人合一”,實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華體現(xiàn)。
所以,在《紅樓夢》中原始根由是女媧煉石,石乃“通靈”——是為天人一體可以互感互通這中華哲思的“藝術(shù)解說”。
“才”,從漢字造字學(xué)來講,它是植物生長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而“華”即生命的升華,在植物表現(xiàn)為開花,在人則表現(xiàn)為“才華”。而才華者,在農(nóng)工則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為詩圣丈宗,在婦女亦必心靈手巧,針黹皆能。此在古時,勢所定才,“貴”“賤”分途,男女異致,而“才”的本質(zhì)(體性)卻是“其致一也”?!都t樓夢》首標(biāo)一字曰“才”,其故在此。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詞,緊系兩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書“大旨談情”。
那“微善”的善,又當(dāng)何解呢?“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廣博,但,通俗地講,它的主意義在于品德——品德與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標(biāo)明的兩大主脈。兩者并駕而方軌,成為中華民族對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鑒定”人的超標(biāo)準(zhǔn)尺度。簡單地“區(qū)分”:才屬情,善屬性。孟子主性善?!度纸?jīng)》“人之初,性本善”,是為舊時啟蒙教材的第一義?!洞髮W(xué)》開頭說:“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民,在止于至善?!边@在曹雪芹書中竟兩次分引過,堪稱特例。賈寶玉公然宣稱:除“明明德”外無書!從這一點來看,曹雪芹所稱于那些“閨女”(一干裙釵,異樣女子)者,也應(yīng)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紅樓夢》,主旨為的是給女兒傳神寫照,闡發(fā)幽光,而其所傳,不離“才”“善”兩端。即此一條主旨要義,亦足以可曉悟,這是中華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說”,名實相副,當(dāng)之無愧,何用謙虛。
(1)下面對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項是
A.“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聰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詩才、理家才等。
B.“才”是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高層次的認(rèn)識感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C.“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的統(tǒng)稱,它概括了宇宙萬物和人類的體性功能、生機動力。
D.“才”指的就是與“天之才”“地之才”相對并列的“人之才”,它融“天之才”“地之才”之精華于一身而具“性靈”特點,常常表現(xiàn)為人的智慧聰明、情思才干。
(2)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家曹雪芹弘廣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和杰出的才情靈慧融匯聚合,促成了他的偉大“文化小說”《紅樓夢》的誕生。
B.《紅樓夢》中的“才”包含廣博,但因書中所寫的人物之才多為“文才”“詩才”,所以人們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詩才”,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C.《紅樓夢》中女媧所煉“無才補天”的“通靈”之石,就是后來賈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這是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藝術(shù)表現(xiàn)。
D.在《紅樓夢》中,“才”與“情”緊密相聯(lián),有“才”必有“情”,如林黛玉集才與情于一身,而“善”則屬“品性”,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內(nèi)容,如賈寶玉對晴雯、襲人。
(3)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推理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深厚弘廣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靈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之前未產(chǎn)生偉大的“文化小說”;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這兩個素質(zhì),就必定能創(chuàng)作出類似《紅樓夢》的偉大“文化小說”。
B.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諳中華文化之精髓“才”與“善”,而且在其作品《紅樓夢》中,非常鮮明地以此為主題,從而使讀者很容易看出小說“才”與“善”這一貫穿全篇的主題思想。
C.小說《紅樓夢》表面只寫“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實際全書深蘊豐厚廣大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稱其“文化小說”,名實相符。
D.除《紅樓夢》外,中國古典小說再無第二部“文化小說”,原因就是那些小說既無多少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子,更沒有扣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來寫。組卷:29引用:7難度:0.6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共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們?yōu)槭裁匆x《論語》? 首先,《論語》是知識體系?!墩撜Z》包含豐富的、密集的、精練的、非常純粹的文化知識,文化含量非常高。舉例來說,一本《論語》近五百則,約一萬六千字,包含幾百個成語和幾百則終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內(nèi)含大量的人生智慧。
沒有讀過《論語》的孩子與讀《論語》一年的孩子相比差距有多大,不需要用考試來證明。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山上走,走得有點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都走得很輕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
其次,《論語》是價值體系?!墩撜Z》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樣的社會是理想的社會,什么樣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價值體系就是教會孩子做價值判斷,比知識體系更重要。
如果把單純地增長知識誤解為提高素質(zhì),把技能教育誤解為素質(zhì)教育,那就大錯特錯了。會彈鋼琴,會寫書法,會跳舞,會表演,就是素質(zhì)高嗎?不是。把孩子累壞了,素質(zhì)也沒有提高。因為素質(zhì)不是技能,不是知識性的考分,而是價值判斷力。懂得判斷是非,能夠做價值方面的選擇,才是真正的素質(zhì)高。
《論語》還是文化體系。讀《論語》可以讓人成為一個好人,《論語》弘揚的是中國文化。一個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讓這個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認(rèn)同感,然后才會有民族凝聚力。中國幅員如此遼闊,人口如此眾多,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物產(chǎn)資源相差極大,為什么能夠保持長久的統(tǒng)一?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文明,才是一個民族強大的根本。
(摘編自鮑鵬山《我們?yōu)槭裁匆x<論語>》)材料二:
《論語》的核心思想是宣揚“仁”,能學(xué)仁、守仁、成仁則是志士,則為君子。在常人眼中,君子的思想覺悟是遠(yuǎn)高于俗人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薄爸臼咳嗜?,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彼麄兊母叽笮蜗笠倭⒂谏桨d熠熠生輝,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呢?《禮記?大學(xué)》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我發(fā)展之路,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孔子推崇仁愛、培養(yǎng)君子的教育思想。
首先,要做好自己,從身邊事做起。仁道寬廣,不易把握,若能從淺近處體會、著手,就比較容易收效?!熬觿?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者愛人,其邏輯起點在于自然的人倫之情?!澳芙∑?,可謂仁之方也已。”孟子后來將其發(fā)展為具體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后,推己及人,才能影響他人。一個德行高尚的人必然自帶光芒,“德不孤,必有鄰”。而一個仁愛的人,還應(yīng)是一個以博施濟眾為己任的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選自《諸子智慧》,有刪改)材料三:
先秦時期,御——駕車是一種重要的技能。趙襄子跟駕車高手王于期學(xué)駕車。學(xué)成后與王于期比賽,可是他換了好幾匹馬都依然比不過王于期。于是趙襄子懷疑王于期沒有傾力教他。王于期不慌不忙地解釋說,該教的都教了,你的問題在于沒有正確使用這些技巧。王于期所言指的是趙襄子在駕車過程中被輸贏的雜念占據(jù)內(nèi)心,以至于忽略了人、車、馬三者的協(xié)調(diào),而這一點恰是駕車最關(guān)鍵最需要用心擒摩體悟的因素,所以他無論換多少匹駿馬,都贏不了王于期。生活中許多人也常犯趙襄子這樣的錯誤。在做一件事之前不是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首先考慮這件事對自己有什么影響、是否帶來利益。假如確定能帶來利益,又會想利益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自己的生活……當(dāng)諸如此類外在的顧慮充斥內(nèi)心時,我們又有多少心思去做事情?不能專注于事情本身,又怎么可能取得做事的成效?
“慶封走越”也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寓言故事。齊國慶封在自己的國家遇到麻煩,要到其他諸侯國避難。本來晉國離齊國比較近,逃難較為便利,但是慶封卻選了距齊國較遠(yuǎn)的越國。他的理由是越遠(yuǎn)越安全。他的族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癥結(jié):改變你不安分、總想制造混亂的心思,到晉國就可以獲得安全。不改變你的心,即使跑到遙遠(yuǎn)的越國,危險一樣存在。這就像現(xiàn)在社會上動輒跳槽的年輕人,當(dāng)工作不順心,出現(xiàn)問題時,總喜歡從外部找原因,以為換個單位就可以一切順利,萬事大吉。實際上,不從思想、能力上提升自己,無論到哪里問題都依然存在,因為自身才是問題的根源。這一根源不消除,問題永遠(yuǎn)存在。
(選自《韓非子寓言故事賞析》,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包含大量的人生智慧,所以學(xué)習(xí)《論語》可以獲取人生智慧。
B.一個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認(rèn)同感,才能使這個民族具有凝聚力。
C.在常人看來,君子的思想覺悟是遠(yuǎn)高于俗人的,是凡夫俗子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自我發(fā)展才有可能達(dá)到的。
D.《論語》文化含量非常高,學(xué)習(xí)效果的優(yōu)劣需要通過考試進(jìn)行評價。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真正的素質(zhì)不僅是單純的技能與知識性考分,更是價值判斷力。
B.如果能從做好自己、入孝出悌等方面入手,更容易接近志士君子的標(biāo)準(zhǔn)。
C.做一件事要想取得成功,首先應(yīng)考慮這件事對自己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
D.材料三中的韓非子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從自身找問題,就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3)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結(jié)構(gòu)。
(4)先秦諸子思想共本同源,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相互取長補短,在不同之中又有相同之處。請分析儒家“君子務(wù)本”思想在韓非子寓言故事中的體現(xiàn)。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三、文學(xué)類閱讀-單文本(共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對臺戲
閆秀麗 真沒勁!
張濤站在戲臺上,腦海里冒出滿倉的臉,嘴里叨咕了一句,排著腰來回走著,看著自己忽長忽短的身影。他想起小時候,九叔他們在這個戲臺上唱戲的情景,他坐在戲臺下,看得津津有味。如今他們都老了,自己也不再年輕了。
張濤咧了咧嘴。十多年前回來的時候,他開著一輛桑塔納,村里人都圍過來,看著他從車上往下搬東西,滿眼都是羨慕,前呼后擁地跟進(jìn)屋來,爹娘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如今爹娘都老了,他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少回老家,都是爹娘去城里住一段時間再回來。前一段工作上的事很多,每天加班,現(xiàn)在終于忙完了,便休假回老家看看爹娘。
張濤忽然聽到門口有人嘰嘰咕咕地說話,他不想動彈,只是躺在炕上。是娘,和來人說話?!斑@都幾點了還在睡?”
“打回來也不咋愛說話,喝了點兒酒就睡。對了,滿倉你過來有事?”
滿倉?張濤聽到這里,激靈一下就醒了,似乎有一種久遠(yuǎn)而又熟悉的呼喚,讓他的心里“咯噔”地震了一下。
小時候張濤和滿倉是光著屁股一起長大的,但是倆人一個不服一個,曾經(jīng)在上學(xué)的時候因為爭當(dāng)班長,兩個人一個星期沒說一句話。
滿倉是九叔的兒子。
九叔的戲唱得好,胡弦拉得更好,滿倉耳濡目染也學(xué)會了唱戲,他爹在臺上唱,滿倉在臺下小聲地哼,竟也哼得像模像樣。
滿倉上了臺,雖然只是飾演家丁甲或是小二乙,但他依然在臺上搖頭晃腦、顛來跑去玩得不亦樂乎,臺下的人笑得震天響,把一個蕭條的冬季撩撥得生機盎然。張濤心里很是羨慕,也想上臺,卻因為沒有“藝術(shù)細(xì)胞”,而被拒之于臺下。
張濤上不去戲臺,看滿倉在臺上撒歡兒,對著臺下的他挑眉擠眼,心里便有些氣。再唱戲的時候,他寧可自己在家待著無聊,也不去湊那個熱鬧。
后來高考,張濤考上大學(xué),滿倉落了榜。滿倉拍了拍張濤的肩膀說:“你在外好好工作,我在家建設(shè)家鄉(xiāng)?!睆垵龥]說什么,只是笑笑。他覺得滿倉很可笑。
這次回來,張濤去找滿倉,他家人卻說滿倉去了大棚,張濤悻悻而歸。前幾年就聽爹說,滿倉的大棚蘑菇銷量一直很好,后來又帶著村里人大片種植蘑菇,幾年的工夫,便形成了一個產(chǎn)業(yè)基地,全村人都視滿倉為村里的“能人”。就為這,張濤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要知道,原來在村里人的眼中,張濤才是村里的“能人”。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進(jìn)了局機關(guān)工作,沒幾年就當(dāng)上了科長,這在村里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而滿倉只能在家侍弄那些地,和他根本沒有可比性。這讓張濤的心里很滿足。
閑暇時給爹娘打電話,爹娘嘴里翻來覆去地說著滿倉的事,這讓張濤的心里莫名地有了失落感,覺得滿倉在村里的名望超過了自己。
娘留滿倉吃飯,滿倉也不推脫,盤腿上了炕。三杯酒之后,張濤說,村里太過于冷清,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滿倉便笑,說:“都在忙,哪像你,可以休假享清福。”
“大冬天的有啥可忙的,不貓冬啊?”張濤心里便有了一絲得意?!柏埗??老皇歷了,早就翻篇嘍,越是到這個季節(jié)越是忙。”“戲也不唱了?我還想回來聽你吼兩嗓子呢?!薄澳挠虚e工夫啊,再說誰還去看?家家都有大電視,誰還聽咱們唱?”
“我就想回來聽你再唱兩段,聽著心里就是、就是……”就是什么張濤沒有說出來,問滿倉,“閑下來能不能組織人再唱一場戲?”
“你就那么想聽?”
“想聽?!?br /> “為啥?”
“變化太快。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回來時我差點兒沒找到回家的路。那些老房子沒了,路變了,人也生疏了,以前回村都是熟面孔,都在門口蹲著閑聊,現(xiàn)在卻看不到人。要不是村里那個大戲臺,我還以為我走錯了地方。人少,感覺這心里有點兒……空得慌。”
“你說得對。咱們村變化這么大,那些在外面的人,回來怕是找不到自家了。”
“就是,腰包鼓了,這可不能空?!睆垵噶酥缸约旱男目谡f,“這叫精神富裕?!?br /> 滿倉盯著張濤,盯了好一陣才說:“到底是在城里工作的干部,看問題看得深?!苯又?,滿倉又說,“你說得太對了,雖然我們生活富裕了,但精神不能貧瘠?!?br /> “那,組織人再唱一場戲?”張濤問。
滿倉說:“怎么要和我唱對臺戲?。磕銖男《疾粫?,能唱過我?”
“不信咱們就試試,不會唱我還不會號啊。”張濤看著滿倉。
“你去城里工作,我在老家改變響們的家鄉(xiāng),這可是當(dāng)初我們倆說的話。”
“好,再來一場對臺戲?”
“這叫琴瑟和鳴?!?br /> 晚上,大戲臺前站滿了人,隨著一陣鑼鼓聲響起,滿倉和張濤粉墨登場,在臺上龍行虎步,有板有眼地唱起了《將相和》。
燈光掩映中,臺下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兩個人對視一眼,一抖身上的袍袖,被弦音托起的唱腔像月光一樣,溢滿這個小小的村莊。
(選自《小小說選刊》2022第23期)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將張濤當(dāng)下的失落與十多年前返鄉(xiāng)時的自得對比,有設(shè)置懸念和暗示矛盾沖突的作用。
B.滿倉忽然來訪,張濤心里“咯噔”一震,在后文爹娘電話中經(jīng)常絮說滿倉的情節(jié)中交代了原因。
C.小說運用第三人稱來敘事寫人,可以不受時空的束縛,能夠客觀地對所寫人物和事件做出評論。
D.小說結(jié)尾運用夸張手法描寫兩人唱腔的感染力,意蘊深刻,耐人尋味,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
(2)小說是如何塑造張濤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3)小說以“對臺戲”為標(biāo)題,有哪些含義?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組卷:5引用:1難度:0.5
七、語言文字運用(共13分)
-
8.下面是某學(xué)生向老師祝壽時發(fā)言的一個片段,其中有四處不得體,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
這次我們專程從全國各地光臨母校,給我們至今健在的恩師俞老師做壽。俞老師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yè)重如山,八十高齡還在做學(xué)問。俞老師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贈送給我們幾個高足,我們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將
(2)將
(3)將
(4)將組卷:49引用:17難度:0.7
八、材料作文(共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五糧液從來不罵茅臺,茅臺也不說五糧液,雙方成為世界名酒。在2016年寶馬百年慶典,奔馳發(fā)來“賀電”寫道:感謝100年來的競爭,沒有你的那30年,其實感覺很無聊!感謝寶馬讓我們知道什么是成長和追求。
你看,強者互持,彼此成就。但生活中有些人卻總是相互為難,互懟互撕。人活著,發(fā)自己的光就好,何必吹滅別人的燈。
要求:自擬標(biāo)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1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