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北省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改革聯(lián)盟學校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27 19: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陰陽、名六家屬第一流的大學派。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
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yè)為價值取向,內(nèi)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nèi)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關(guān)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的羈絆,獲得個人內(nèi)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guān)心社會事業(yè)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tài)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為最高目標。或隱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俱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quán)行經(jīng)等等,凡事皆能觀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可謂為曲踐乎仁義,足以代表儒家的態(tài)度。古者有儒風、儒士、儒雅、儒吏、儒將等稱謂,皆寓道德學問有根底、風度溫文爾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虛脫俗”四字表示,就是內(nèi)斂不露、少私寡欲、清靜自守、質(zhì)樸無華、超然自得、高舉遠慕、留戀山水等,富于詩意,富于山林隱逸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fā)現(xiàn)注重歸真返樸,羨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縟節(jié)、權(quán)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lǐng)悟至道、風度超脫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zhì)與風度,道家是院士的氣質(zhì)與風度。
(摘編自《儒家與道家人生氣象》)
材料二:
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合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萬物等等。
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起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jīng)過一番與儒、道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就逐漸實現(xiàn)了儒、道與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guān)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作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國學”真正發(fā)揚光大。
(摘編自韓秉方《儒道互補——國學之根基》)
材料三:
在殷周之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由“神本”轉(zhuǎn)向“人本”,人道主義思潮從而出現(xiàn)。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gòu)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diào)“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gòu)、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chǔ)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
(摘編自洪修平《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道兩家之所以能長期共存,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是因為它們既互相競爭,又互相吸收。
B.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C.漢代,佛教就從印度傳入中國,一直到隋唐時期,逐漸中國化了的佛教才與儒、道逐漸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
D.人道主義思潮的出現(xiàn),為儒、道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chǔ)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積極進取,道家消極自保,二者人生觀不同,體現(xiàn)出的氣質(zhì)與風度各異。但是儒、道兩家互補,共同構(gòu)成了“國學”的根基。
B.佛教順利地融入,并被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是因為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博大包容性的特點。
C.儒家的“內(nèi)圣外王之道”,主張內(nèi)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體現(xiàn)了儒家以“仁”為核心的理念。
D.道家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主張各自順任自然之性,注重歸真返樸,富于山林隱逸之趣,是其“道法自然”思想的體現(xiàn)。
(3)下列選項中屬于“儒家”觀點的一項是
A.兼相愛,交相利
B.天下有道則現(xiàn),無道則隱。
C.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禮記?大學》中寫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請結(jié)合材料一對這句話加以分析。
(5)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發(fā)展,你認為儒、道兩家思想對當今社會還有積極意義嗎?請結(jié)合材料,談?wù)勀愕目捶ā?/h2>組卷:1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革命者
朱山坡
黃昏,家門外突然傳來馬的嘶鳴。我打開門,看見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朝著我家張望。只有一匹馬。沒見人影。我興奮地往屋子里喊:“祖父回來了。”
祖母幾乎是小跑著從屋子里走出來。馬背上馱著兩袋子沉重的物品,兩袋子上都用炭黑墨水寫著一個人的名字:銀興邦。盡管字跡模糊,但也足以讓我們知道是大伯回來了,而非祖父。
大伯在井那邊給馬打水,向我們招手。
馬一口氣便把一桶水吸干。大伯要祖母幫忙把物件卸下來。
祖母警惕地問:“這是什么?”
“你放心,不是軍火,是書?!贝蟛f。馬比他高出一大截。他拍拍馬背上的鞍子,意思是說他是騎馬從省城回來的。我不知道他是如何騎上去的。平時,去往省城,人們都是乘船。
祖母說:“書比軍火更危險。讓它離家遠一點?!?br /> 祖母從沒出過遠門,近年患胃疾,更是足不出戶,但她似乎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比如,每隔一段時間,省城里總要槍殺一些不聽話的讀書人。那些讀書人被押到大學的北面,一堵著名的“南墻”前,面朝墻壁,士兵們端起槍,朝他們的腦袋開槍。祖父每半月一信,核心內(nèi)容便是讓祖母提防大伯,不要讓他跟那些所謂的革命者有染。祖父在廣州做生意,很少回來。這個家由祖母作主,事無巨細,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卻無法掌控大伯。
大伯在省立大學里教政治學,三年前竟然也開始迷醉上畫畫,是西洋畫,人體肖像,而且竟然在政治課上講授西洋美術(shù),教學生畫油畫。
但有人從他的畫里看到了反意,告他的密。警察一次又一次上門,將他的畫當場付之一炬,并將他驅(qū)逐。大伯露面的次數(shù)便越來越少,越來越隱蔽。他不斷地換地方,最后連祖母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干什么,究竟要干什么。
然而,四個月后,大伯回來了,身上散發(fā)著西洋畫顏料的氣味。
大伯搬不動書,只好央求我?guī)兔?。我和他合力把兩袋子書從馬背上卸下來。祖母仿佛聞到了那些書散發(fā)出來的邪氣和危險,堅決不讓這些書進家門。我們只好把書抬進小粉河畔一間廢棄的豬舍。馬也安頓在那里。
豬舍落在山坡上,對著彎曲的河流。時值汛期,河面開闊,停靠的唯一的一條船好久沒有離開過碼頭了,它肯定已經(jīng)長出了根,穩(wěn)穩(wěn)地扎在河里。
在我父親的幫忙下,大伯很快將豬舍修葺得煥然一新。除了屋頂加了一層稻草,將四周封閉起來,還清理雜草,地面填上了沙土,平整干凈,看上去不再像是豬舍。大伯把那些書擺到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書架上。都是一些西方哲學書,也有美術(shù)和建筑方面的書籍。還有一些沒有完成的畫作。
當他每隔一段時間便把寄往省城的信件交到我的手上時,我愿意替他效勞,踏著泥污的道路跑一趟鎮(zhèn)郵政局。盡管我知道,信封里裝的并不是什么信函,而是他剛好完成的裸體女人。
大伯瘦小單薄的身軀很不顯眼,以至過了不短的一段時間了,銀村的鄉(xiāng)親還沒有注意到他的存在。倒是那匹馬,引起了人們的驚奇。他們紛紛圍觀,并不吝用最好的言辭表達了對馬的贊美。過了不到半月的時間,我能熟練地單獨駕馭這匹馬了。騎在馬背上看大伯,他顯得更矮小。
我父親去見大伯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每次從豬舍走出來,我父親的臉色都很凝重。
有一天,一個陌生男人急匆匆閃進我家,拔掉嘴上的假胡子,露出一張年輕而白凈的臉。他從廣州帶回來一條讓我們震驚的消息:祖父被殺頭了!
那人說,祖父是共產(chǎn)黨,跟他一起被殺頭的有十六人,他是年紀最大、官階最高的一個。祖母驚愕地張開嘴巴,斷然否認來人所言,但那人從懷里掏出一封祖父留下的親筆信,祖母看后才慢慢安靜下來。
“一個老傻瓜!”祖母將信揉成一團塞進口袋里,朝著我父親和大伯說,“你們告訴我,天底下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
當天夜里下了一場大暴雨,我能感覺得到屋頂上水流成河。有雷鳴聲滾過天際,徹夜不絕。下人們在外面喧嚷著收拾東西,疏浚下水道。祖母房間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祖母的蒼老的怒罵聲和悲嘆聲穿透窗戶和雨幕震動著我的耳膜。我家從沒有過如此緊張得讓人揪心的氣氛。仿佛祖父的頭顱就懸掛在大門外。
天還沒有亮,伯母將我從床上拾起來,令我馬上到大伯那里去,幫他辦一件大事。我有點迷糊。我要找我父親。伯母悄聲告訴我,他昨晚連夜過小粉河逃跑去了。
為什么要逃跑?我睜大眼睛。
“你爸爸是共產(chǎn)黨游擊隊隊長!”伯母說,“貪官縣長就是他們殺的……事情敗露了。憲兵馬上就要到了!”
外面雨停了。黑暗中有了曙光。一切都安靜下來。小粉河漲水。那條船高出了河面,顛簸著,掙扎著,迅猛而慌亂的河水沖擊河床發(fā)出“轟轟”的聲響。
大伯在豬舍里淡定地收拾東西,燒毀書籍和信箋,還有沒有完成的裸體畫,屋子里彌漫著嗆人的氣味。
“把畫送給‘南墻’對面的宏遠火鍋店老板,一個叫屠三的人?!贝蟛f。
“四十八個人的生命安危全靠這幅畫了?!贝蟛f,“我所有的畫都隱藏著生死攸關(guān)的秘密。”
乘船和乘車都來不及了。大伯讓我騎馬去。馬上就走。
“你怎么辦?”我問。
大伯遙指小粉河上那條船:“我跟你伯母一起從水路逃跑?!?br /> 但那條船多少年沒有離開過河灣了!小粉河多少年不行船了!又遇上洪水,連魚都無法逃跑,何況一條廢棄多年的船?
我既興奮,又害怕。天色越來越明亮。遠處的群山像剛睡醒的巨人艱難地蠕動,那里好像藏著千軍萬馬。
“不能走大道。憲兵已經(jīng)沿著大道朝這里來了。”大伯說,“我已經(jīng)聽得見他們殺氣騰騰的馬蹄聲——你盡管跑,不要管那些蠢驢。”
我從沒有出過遠門。不知道省城離此有多遠,甚至搞不清楚省城到底往哪個方向走。
“朝著血腥味最濃的方向走!”大伯厲聲提醒我。
我記住了。我拼命張開鼻子,仿佛聞到了從遙遠的“南墻”飄過來的血腥味,那是來給我引路的。
我雙腿一夾,韁繩一拉,這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揚起蹄腳,馴順地奔跑起來。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祖母認為大伯的書會給家里帶來危險,所以不讓這些書進家門;大伯不愿舍棄自己的書,只好去住豬舍。
B.大伯隔一段時間就往省城寄送裝著剛完成的裸女油畫的信件,實際上是在秘密傳遞革命情報。
C.祖母罵祖父“一個老傻瓜”,包含著她對祖父革命行為的尊重、釋然以及對祖父為革命而犧牲的痛惜。
D.大伯提醒我“朝著血腥味最濃的方向走”,因為許多覺醒的讀書人,為了革命理想犧牲在省城“南墻”,讓那里充滿了血腥味。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第一人稱有限視角展開敘述,便于控制敘事節(jié)奏,讓讀者容易進入故事,提升閱讀體驗。
B.小說情節(jié)設(shè)置頗具匠心,開篇馬駝著書到來的懸念、結(jié)尾“我”騎馬離開的呼應(yīng)、中間的插敘與波瀾等都增添了小說的魅力。
C.大伯是一名有知識、有理想、有熱情、有智慧、大無畏的革命者,文中卻多次提到他的單薄瘦小,這樣的對比別有意蘊。
D.革命敘述文本中的革命者一般來源于無產(chǎn)階級,這篇小說中的主人公卻出自地主家庭,這是它最大的成功之處。
(3)請分析文本中三處畫波浪線語段的作用。
(4)文中的“我”尚未成年,最后也走上革命的道路,請分析“我”成長為革命者的原因。組卷:7引用:3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可口可樂、雪碧、芬達等碳酸飲料已經(jīng)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都很愛喝,尤其青少年將其作為每日必需飲品,成為名副其實的“飲君子”。適量的飲用碳酸飲料可以讓人精神愉悅,①_______,甚至會導致肥胖癥和糖尿病。更為重要的是,同碳酸飲料首先接觸的牙齒,就會不可避免地受到飲料的損害。臨床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患有牙齒酸蝕癥,這些患者大多擁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嗜好可樂等碳酸飲料。因此,②_______。碳酸飲料為什么會引起“可樂齲”呢?這是由于碳酸飲料含有較多碳酸,③_______,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缺損。
(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本文“飲君子”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由于在生理、文學素養(yǎng)、人生閱歷以及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令人悲哀的“厚壁障”。
B.《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兩首敘事詩被稱為“樂府雙璧”。
C.從小學開始,老師就經(jīng)常教導我們,寫作要“言之有物”。
D.蘇軾寫過這樣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br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4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好萊塢電影總是充滿了浪漫的英雄氣息,巨石強森、鋼鐵俠、阿湯哥……在那些虛構(gòu)的場景中單槍匹馬,力挽狂瀾,拯救人類于危亡,他們總是讓人在驚嘆之余膜拜不已。
云南森林消防隊支援重慶,“到了山上后,看了一眼火勢,就進去了”。既沒有擺拍,也沒有作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他們身上迸發(fā)的英雄氣也讓我們動容。
2021年4月30日,新疆男孩小阿普杜拉的胳膊被拖拉機絞斷,需緊急前往烏魯木齊進行接臂手術(shù)。于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接力救援就此展開。“英雄并非從天而降,伸手也能創(chuàng)造奇跡”。極限8小時,跨越1400公里,在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的齊心協(xié)力救助下,小阿普杜拉成功接上了胳膊。這些平凡英雄給了小阿普杜拉新生,他們值得我們用最大的敬意贊美。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