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黃山市屯溪一中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一)現代文閱讀I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的《梁莊》在《人民文學》發(fā)表之后,獲得了一些好評,但說實話,我并不認為《梁莊》的價值和它的文學性就有多么的高。我認為,它的啟發(fā)性,即它所呈現的一些新的視野和可能性要大于它本身的價值。那它為什么讓人有震動之感?它只是寫出了一些真實、現實與事實,但這些故事、細節(jié)早已普遍存在于中國鄉(xiāng)村大地,并且還在繼續(xù)。
真正意義上的非虛構創(chuàng)作,除了理論上的一些必要條件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與作者靈魂相關的那一部分。作者要從書齋中,從我們逐漸中產階級化的生活中走出來,走進你所書寫的對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觀念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清楚與正視的一件事情,不管我們如何真誠,對于我們的書寫對象而言,我們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我們必須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動,不管是主動的“臥底”,還是被動的“流浪”。而行動的前提是謙卑。謙卑是什么呢?譬如托爾斯泰關于俄國農民和貴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有著自我心靈的緊張、痛苦與沖突,是一種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歲的高齡,在中國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齡,他還要為此離家出走;譬如卡夫卡寫《變形記》,那就是他自己的心靈所感受到的無可比擬的壓抑;譬如你走在中國大地上,礦山、小鎮(zhèn)、城市、原野,你不只是個思考者,你還應該是他們,試圖以他們的眼睛來看待世界,然后反觀自我,謙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靈之間形成一種開放和貼近的關系,不只是審視、批判,更不是自戀或一種修辭,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你要感同身受,不但要體會到他們的疼痛和黑暗,還要準確把握他們的疼痛與黑暗的點位在哪里,要對他們所處的歷史語境有真正的理解。
(摘編自梁鴻《非虛構寫作的興起》)材料二:
報告文學和非虛構在中國的登陸和中興,相隔了一百年的時空,從20世紀的20年代,到新世紀的10年代。百年之間,先是報告文學逆風而起,一批寫實性書寫的大將橫刀立馬,撅起了中國報告文學界的一次次風起云涌。
時光荏苒,整個20世紀80年代,可以說是中國的報告文學年代,一大批報告文學橫空出世,參與了中國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構成了最純正的知識分子寫作,其影響甚至蓋過了小說與新詩的勢頭。然而,十年后,報告文學式微,從此告別輕騎兵時代,轉而向長篇轉身,并以坦克集群正面強攻方式重新聚集,成為宏大敘事的主體方陣,涌現了一部接一部的長篇報告文學。
這種轉場,由于遠離了前沿精神,對現實生活干預的銳度大大減弱,不少報告文學家徘徊猶豫之后,轉場去寫國史大事,或寫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事件,或為企業(yè)家作傳,再無洛陽紙貴的名篇、名作出現。讀者也覺得曾經他們喜歡的報告文學已經蓬頭垢面,其思想銳度、哲學深度、文學緯度與情感溫度,都今不如昔。尤其是隨著文化的多元,再不是一部精品風靡全國的時代了,新世紀之后,報告文學越發(fā)受人詬病,漸次走向沉寂。
在這種大背景下,《人民文學》成為非虛構的大纛,以兩位河南女作家梁鴻、喬葉打頭陣,閃亮登場。一副青衣扮相,水袖掩面,拋出來梁莊眾生相,拆樓記憶,蓮步款款,引喉如鸝,非虛構很快形成了與報告文學分庭抗禮之勢。
毋庸諱言,非虛構的出現是對報告文學及其致命弱點的一次拯救?!度嗣裎膶W》當時推出的時尚作家當數梁鴻女士,她的《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是一個村莊、幾戶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一種小切面的切片寫法,寫出了人性的復雜與命運多舛。如今梁鴻已經實現了從非虛構作家到小說家的華麗轉身?!度嗣裎膶W》也將非虛構從民間和底層的書寫,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國刊的導引,非虛構從一株小苗,迅速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與風靡80年代的中國報告文學抗衡,形成了兩座山峰。
報告文學和非虛構到底有什么區(qū)別?簡單地說,就是高與低、大與小、重與輕、寬與窄的關系。一個是殿堂性的書寫,一個是處江湖之遠;一個是國史敘事,一個是私人檔案;一個是宏大題材,一個是蒼生世相;一個側重于時代之聲,一個注重百姓之情;一個寫江山家國,一個觀人生宿命。前者是對時代精神的宏大敘事,后者則是對老百姓內心世界的細微觀摩。報告文學擔綱的是對一個時代重大事件的記錄,像古代史官一樣去記錄,而非虛構就是一個家庭、一座村莊、一個群體命運的短歌散曲。前者因為高大上,在文學敘述上,往往會滑入假大空,后者更多生動靈活,但又會因為小而碎,導致坐井觀天。但無論寫什么、怎么寫,真實性都是報告文學與非虛構共同安身立命的底線,亦是高壓線,偏離或者背離了真實的基石,報告文學與非虛構書寫都將被釘在文學史的恥辱架上。
與20世紀80年代屬于報告文學相比,今天的非虛構遠未達到報告文學的頂峰狀態(tài)。其實,任何一件事物,一旦達到頂峰狀態(tài),就意味著跌落,走向式微。從這個意義上說,非虛構既是對報告文學作家書寫的拯救,也是對報告文學體裁的彌補。
(摘編自徐劍《報告文學、非虛構的理性辨識與文學分合》)(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梁鴻認為,《梁莊》能獲得好評是因為其所展示的真實故事和細節(jié)普遍存在于中國鄉(xiāng)村大地,能給人一些新的視野。
B.梁鴻認為,托爾斯泰在寫作時,把人物的命運和處境跟自身緊密聯系起來,這種謙卑使作者和人物之間形成既開放又貼近的關系。
C.《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采用小切面的切片寫法,描寫一個村莊、幾戶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典型的非虛構作品。
D.非虛構在報告文學逐漸走向沉寂的背景中產生并迅速發(fā)展成可以和報告文學抗衡的寫作高峰,梁鴻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重在論述非虛構寫作中“行動”和“謙卑”的重要性,材料二主要論述非虛構產生的背景、發(fā)展和與報告文學的區(qū)別。
B.面對書寫對象,非虛構寫作者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是不行的,必須要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觀念生活”。
C.20世紀80年代,很多報告文學是最純正的知識分子寫作,具有思想解放和啟蒙的作用,但十年后,這種作用漸次消失。
D.非虛構既是對報告文學作家書寫的拯救,也是對報告文學體裁的彌補,這一說法符合事物產生、發(fā)展、高潮、衰落的一般規(guī)律。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梁鴻在寫《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的時候,想到的是:我要有能力知道在這一群人——外出打工者艱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種普遍性。
B.為寫《中國在梁莊》,梁鴻帶著兒子從北京回到家鄉(xiāng)河南梁莊,前前后后住了五個月,尋摸留守的梁莊人無人觸碰的生活脈絡。
C.梁鴻認為,非虛構跟讀者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你可以同意他,也可以不同意他,這是作者給你的,不是告知你生活就是這樣的。
D.梁鴻在梁莊系列作品獲得好評后,反觀自身,我對梁莊有一種負疚感,覺得自己如此虛榮、自私和無恥,完成書稿后有一種極大的空虛。
(4)請結合材料一內容說說你對文中所說的“謙卑”的理解。
(5)如何更好地促進非虛構寫作的發(fā)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13難度:0.1
(二)現代文閱讀II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茶館》第二幕(節(jié)選) 松二爺走進來,穿的很寒酸,可是還提著鳥籠。
松二爺 王掌柜!聽說明天開張,我來道喜!(看見常四爺)哎喲!四爺,可想死我嘍!
常四爺 二哥!你好哇?
王利發(fā) 都坐下吧!
松二爺 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爺好?生意好?
王利發(fā) ?。ㄒ粍艃赫f)好!托福!(提起雞與咸菜)四爺,多少錢?
常四爺 瞧著給,該給多少給多少!
王利發(fā) 對!我給你們弄壺茶來!(提物到后面去)
松二爺 四爺,你,你怎么樣?。?br /> 常四爺 賣青菜哪!鐵桿莊稼沒有啦,還不賣膀子力氣嗎?二爺,您怎么樣啊?
松二爺 怎么樣?我想大哭一場!看見我這身衣裳沒有?我還像個人嗎?
常四爺 二哥,您能寫能算,難道找不到點事兒作?
松二爺 嗻,誰愿意瞪著眼挨餓呢!可是,誰要咱們旗人呢!想起來呀,大清國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國,我挨了餓!
王利發(fā) (端著一壺茶回來。給常四爺錢)不知道您花了多少,我就給這么點吧!
常四爺 (接錢,沒看,揣在懷里)沒關系!
王利發(fā) 二爺,(指鳥籠)還是黃烏吧?哨的怎樣?
松二爺 嗻,還是黃鳥!我餓著,也不能叫鳥兒餓著!(有了點精神)你看看,看看,打開罩子)多么體面!一看見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
王利發(fā) 松二爺,不準說死!有那么一天,您還會走一步好運!
常四爺 二哥,走!找個地方喝兩盅兒去!一醉解千愁!王掌柜,我可就不讓你啦,沒有那么多的錢!
王利發(fā) 我也分不開身,就不陪了!
[常四爺、松二爺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吳祥子進來。他們倆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馬褂。
松二爺 ?。辞宄撬麄?,不由地上前請安)原來是你們二位爺!
[王利發(fā)似乎受了松二爺的感染,也請安,弄得二人愣住了。
宋恩子 這是怎么啦?民國好幾年了,怎么還請安?你們不會鞠躬嗎?
松二爺 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兒!不能不請安!
王利發(fā) 我也那樣!我覺得請安比鞠躬更過癮!
吳祥子 哈哈哈哈!松二爺,你們的鐵桿莊稼不行了,我們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鐵桿莊稼,哈哈哈!(看見常四爺)這不是常四爺嗎?
常四爺 是呀,您的眼力不錯!戊戌年我就在這兒說了句“大清國要完”,叫您二位給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宋恩子 您的記性可也不錯!混的還好吧?
常四爺 托福!從牢里出來,不久就趕上庚子年;扶清滅洋,我當了義和團,跟洋人打了幾仗!鬧來鬧去,大清國到底是亡了,該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說公道話!現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繞到十點來鐘就賣光。憑力氣掙飯吃,我的身上更有勁了!什么時候洋吳敢再動兵,我娃常的還準備跟他們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國人哪!您二位怎么樣?
吳祥子 瞎混唄!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現而今,宋恩子,該怎么說啦?
宋恩子 誰給飯吃,咱們給誰效力!
常四爺 要是洋人給飯吃呢?
松二爺 四爺,咱們走吧!
吳祥子 告訴你,常四爺,要我們效力的都仗著洋人撐腰!沒有洋槍洋炮,怎能夠打起仗來呢?
松二爺 您說的對!嗻!四爺,走吧!
常四爺 再見吧,二位,盼著你們快快升官發(fā)財!(同松二爺下)
宋恩子 這小子!
王利發(fā) ?。ǖ共瑁┏K臓斃鲜悄敲从志笥钟玻瑒e計較他!(讓茶)二位喝碗吧,剛沏好的。
宋恩子 后面住著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發(fā) 多半是大學生,還有幾位熟人。我有登記簿子,隨時報告給“巡警閣子”。我拿來,二位看看?
吳祥子 我們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發(fā) 您甭看,準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 你為什么愛租學生們呢?學生不是什么老實家伙呀!
王利發(fā) 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職;做買賣的今天開市,明天關門,都不可靠!只有學生有錢,能夠按月交房租,沒錢的就上不了大學啊!您看,是這么一筆帳不是?
宋恩子 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對!現在,連我們也欠餉啊!
吳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點津貼!
宋恩子 就仗著有錯拿,沒錯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貼!走吧,到后邊看看去!
王利發(fā) 二位,二位!您放心,準保沒錯兒!
宋恩子 不看,拿不到人,誰給我們津貼呢?
吳祥子 王掌柜不愿意咱們看,王掌柜必會給咱們想辦法!咱們得給王掌柜留個面子!對吧?王掌柜!
王利發(fā) 我……
宋恩子 我出個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來個包月。每月一號按陽歷算,你把那點……
吳祥子 那點意思!
宋恩子 對,那點意思送到,你省事,我們也省事!
王利發(fā) 那點意思得多少呢?
吳祥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著辦!你聰明,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
李 三 (提著菜筐由后面出來)喝,二位爺!(請安)今兒個又得關城門吧!(沒等回答,往外走)
二、三學生匆匆地回來。
學 生 三爺,先別出去,街上抓夫呢!(往后面走去)
李 三 ?。ㄟ€往外走)抓去也好,在哪兒也是當苦力!
[注]第二幕與第一幕相隔十余年,現在是袁世凱死后,帝國主義指使中國軍閥進行割據,時時發(fā)動內戰(zhàn)的時候。
(1)下列對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松二爺是一個典型的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他寧愿自己挨餓也不叫自己的鳥兒餓著,與常四爺的對話中流露出了濃濃的懷舊情緒。
B.“盼著你們快快升官發(fā)財!”這句話飽含辛辣的諷刺,常四爺雖曾因一句“大清國要完”坐了一年多的牢,仍不改正直倔強的脾氣。
C.租房子給學生表明了當時普通百姓生活艱難,生計都難以維持,只有上得起大學的學生才能按月交房租,也反映了舊社會的黑暗。
D.王利發(fā)阻止宋吳兩人查看后面的公寓,是害怕兩人借故找茬、無理取鬧,如果不及時制止,學生中的愛國激進分子就會被抓走。
(2)下列對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是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沒有統一的戲劇情節(jié),人物形象也沒有突出的主次之分,這與《雷雨》緊湊集中的鎖閉式結構不同。
B.選文的人物臺詞具有個性化特點,比如王利發(fā)與不同人物應酬時的不同話語可以表現他作為-一個茶館掌柜的八面玲瓏和謹小慎微。
C.選文將常四爺和松二爺進行了對比。常四爺因在清朝坐過牢而痛恨清王朝,松二爺卻因在民國挨了餓而留戀已經不復存在的過去。
D.作者用舞臺說明“沒等回答,往外走”這一細節(jié),表明李三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也說明他對關城門、抓壯丁的動亂局面習以為常。
(3)戲劇中的人物語言常常有“言外之意”,請根據劇本內容分析文章劃線語句的“言外之意”。
①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國人哪!
②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
(4)老舍先生說:“我設法使每個角色都說自己的事,可都與時代發(fā)生關系……因此,人物雖各說各的,可是又都能幫助反映時代,就使觀眾既看見了各色的人,也順帶著看見了一點兒那個時代的面貌?!闭埥Y合選文內容,以宋恩子吳祥子為對象,談一下對這段話的理解。組卷:8引用:4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網上,入侵網課搗亂的行為被稱為“網課爆破”或“網課入侵”。網課參與者泄露網課會議號和密碼,隨后搗亂者有組織地“入侵”在線課堂,通過強行霸屏、騷擾信息刷屏,乃至辱罵師生、播放不雅視頻等極端方式,惡意擾亂教學秩序。入侵者被稱為“爆破手”。進入網絡課堂、會議室需要賬號、密碼,① ?記者調查了解到,賬號、密碼有的是“黑客”破解,他們組成社交群組,交流侵入網課的信息和技術;更多的則是學生將相關信息外泄,“引狼入室”。針對“網課入侵”的惡行,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采取防范措施,但很多時候效果并不明顯。② :有些是學生反感上網課,自己邀請“爆破手”來搗亂,實現把網課搞黃的目的;也有些是學生之間有矛盾,通過這種方式公開報復;還有些就是純粹的惡作劇。那么,③ ?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懷勝說,網絡暴力的指向性非常明確,就是會對某一個人的合法權利造成非?,F實和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見,“網課爆破”就是一種網絡暴力。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網課爆破”不僅擾亂了網絡平臺的公共秩序,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實際傷害,已經不單單是搞黃一堂課這么簡單了,有的“網課爆破”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比如“黑客”破解網絡課堂賬號密碼,組織搗亂者進入,或搗亂者辱罵他人造成嚴重后果。當下,“網課爆破”亂象亟待整治、精準打擊。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請把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寫成假設關系的復句??蛇m當增刪個別詞語。組卷: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先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莊子?養(yǎng)生主》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左傳?僖公三十年》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史記?項羽本紀》 古代文化經典包含著先賢對社會、人生、歷史等的深刻思考,閱讀這些經典,既要充分理解先賢的思想,也要立足現實、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以上經典中的句子一定能給你很多啟發(fā),請你就其中一句或相關聯的兩三句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①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