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來聘。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善刑名法術(shù)之學(xué),見韓之削弱,數(shù)以書干韓王,王不能用。于是韓非疾治國不務(wù)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實之上,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所養(yǎng)非所用,所用非所養(yǎng)。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作《孤憤》《五蠹》《內(nèi)、外儲》《說林》《說難》五十六篇,十余萬言。
王聞其賢,欲見之。非為韓使于秦,因上書說王曰:“今秦地方數(shù)千里,師名百萬,號令賞罰,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從之計。大王誠聽臣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親,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國,以戒為王謀不忠者也?!蓖鯋傊?,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欲并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法誅之?!蓖跻詾槿?,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非藥,令早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揚子《法言》曰:或問:“韓非作《說難》之書而卒死乎‘說難’,敢問何反也?”曰:“‘說難’蓋其所以死乎!”曰:“何也?”“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夫說人而憂其不合則亦無所不至矣。”或曰:“非憂說之不合,非邪?”曰:“說不由道,憂也。由道而不合,非憂也?!?br /> 臣光曰:臣聞君子親其親以及人之親,愛其國以及人之國,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為秦畫謀,而首欲覆其宗國,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烏足愍哉!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六秦紀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以書干韓王 |
干:觸犯 |
B.大王斬臣以徇國 |
徇:示眾 |
C.以售其言 |
售:實現(xiàn) |
D.烏足愍哉 |
愍:憐憫 |
(2)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夫說人而憂其不合/則亦無所不至矣
B.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夫說人而憂/其不合則亦無所不至矣
C.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夫/說人而憂其不合/則亦無所不至矣
D.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夫說人/而憂其不合/則亦無所不至矣
(3)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本是韓國的貴族公子,他為韓國的削弱和韓王的“納地效璽”而憂心,想為國效力卻得不到重用。
B.作為韓王的使者,韓非游說秦王,竟“上書”稱憑著秦國的條件,只要推行自己的主張就能稱霸天下。
C.揚雄認為,游說人主當(dāng)“憂”在不遵循道義,如果過分地看重說辭要符合人主的心意,就會不擇手段。
D.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宗國”觀念不強,以韓非為代表,他們游說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自己的主張和價值。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臣昧死愿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從之計。
②臣聞君子親其親以及人之親,愛其國以及人之國,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