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實驗中學七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

  • 1.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和地區(qū)定期公布空氣質(zhì)量報告,在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一般不涉及(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4.20℃時,某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25g。則20℃時,該物質(zhì)的100g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溶劑、溶液的質(zhì)量比是( ?。?/h2>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5.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6.下面哪個事例不能用來說明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7.某同學學習空氣的組成后,對各種氣體的用途進行分類連線,其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8.下列關于“冰棍現(xiàn)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9.調(diào)查統(tǒng)計表明,火災傷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識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0.為鑒別分別盛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三瓶氣體,應選用的方法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1.下列各項中,因果關系正確的是( ?。?br />①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氣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氣中④冰箱制冷劑氟利昂排入大氣中
    a.形成酸雨  b.產(chǎn)生溫室效應  c.破壞臭氧層  d.使人中毒.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12.夏天開車時,轎車內(nèi)如果冷氣開得很足,則前擋風玻璃出現(xiàn)的“霧氣”會影響了駕駛員的視線,駕駛員采用的最好辦法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8分)

  • 35.欲配制18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的硝酸銨溶液,實驗操作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量取所需要的水應選擇
     
    (選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
    (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硝酸銨時,發(fā)現(xiàn)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應
     
    (選填序號)。
    A.增加適量硝酸銨固體
    B.減少適量硝酸銨固體
    C.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3)將硝酸銨和水依次倒入燒杯中,要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
     
    。
    (4)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
     

    (5)在做⑤操作時,燒杯的溫度
     
    (選填“升高”或“降低”)了。
    (6)經(jīng)檢測,所配制的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①硝酸銨固體不純
    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zhì)量相同的紙片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⑤稱量時使用了生銹的砝碼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6.某化學興趣小組想親身感受科學家的探究歷程,他們選擇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為探究內(nèi)容。(一)首先,他們分組進行討論:
    (1)第1組認為,藥品的選擇對實驗的成敗是一個關鍵。老師告訴他們在鐵絲、木炭、紅磷這三種藥品中,最理想的選擇是
     
    。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不選擇另外兩種的原因是:
     
    。
    (2)第4組認為,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藥品的用量應保證
     
    。
    (二)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他們設計了實驗。
    (三)實驗結束后,大家整理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組別 1 2 3 4 5 6 7 8
    集氣瓶容積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進入瓶內(nèi)的水的體積 4 3.5 4 4 4 4.5 4 -
    (1)通過對實驗結果的交流,大多數(shù)組的同學都驗證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只有第8組同學沒能得到數(shù)據(jù)。原因可能是
     
    。
    (2)第2組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
    1
    5
    ,第6組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
    1
    5
    。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①第2組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
    ②第2組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nèi)
    ③第6組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④第6組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