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銅梁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0/28 13:0:2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有關“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順序中,正確的是( ?。?br />①顯微鏡下的重大發(fā)現(虎克--發(fā)明顯微鏡);
    ②理論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結合(施旺--《關于動植物的結構和一致性的顯微研究》);
    ③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德國魏而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④人體的解剖和觀察(比利時維薩里--《人體構造》).

    組卷:61引用:35難度:0.9
  • 2.對下列圖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85難度:0.7
  • 3.科研工作者分析了一種小分子有機物樣品,確定其含有C、H、O、N、P等元素,推測該樣品可能是( ?。?/h2>

    組卷:20引用:4難度:0.7
  • 4.《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一部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學著作,書中提到收獲的糧食要“曝使極燥”,降低糧食的含水量后才入倉儲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5引用:8難度:0.8
  • 5.植物體內果糖與X物質形成蔗糖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54引用:9難度:0.6
  • 6.脂質是生物體非常重要的有機物,下列有關脂質的表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7.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2難度:0.7
  • 8.下列關于人體中蛋白質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難度:0.7

二、綜合填空題

  • 25.我們在生活中發(fā)現,食用蘋果、梨時,鮮嫩的果肉很快就變成暗褐色,像生銹的樣子。這是因為植物細胞受損后通常會釋放出酚氧化酶,使無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質,引起蔬菜水果等的褐變。請分析回答問題:
    (1)自然狀態(tài)下,蘋果沒有發(fā)生褐變,這是因為細胞中的酚類物質與酚氧化酶位于細胞的
     
    (填“相同”或“不同”)結構中。
    (2)在榨取蘋果汁時,為了防止發(fā)生褐變,應
     
    (填“升高”或“降低”)細胞中酚氧化酶的活性。
    (3)鮮藕也極易褐變,做菜前可以用開水先處理一下,可保持瑩白,使美食更誘人。這樣做的原因是
     
    。
    (4)實驗小組分別在25℃和35℃條件下,測定了酚氧化酶在不同的pH條件下催化酚類物質氧化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②若酚氧化酶催化的最適溫度為35℃,則曲線②是在
     
    ℃下測定的結果。
    ③兩種溫度條件下,酚氧化酶的最適pH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26.某生物興趣小組用新鮮土豆片代替肝臟研磨液,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整個實驗在25℃、pH=7的條件下進行,并對實驗數據進行全程監(jiān)測,最后繪出了如圖2所示曲線。請據圖回答:

    (1)如果圖1裝置中有氣體大量產生,可推測新鮮土豆片中含有
     

    (2)若增加圖1中新鮮土豆片的數量,則量筒中氣體的產生速度將
     
    ,但圖2中a的高度
     
    ,b的值將
     

    (3)若將圖1實驗所用的新鮮土豆片事先放在冰箱保鮮室(2℃)保存一段時間,取出后待恢復到25℃再進行實驗,若其他條件不變,則所得結果將與圖2結果
     
    (填“相同”或“不同”),原因
     
    。所以,酶制劑適宜在
     
    (填“高溫”或“低溫”或“最適溫度”)下保存。

    組卷:6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