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從一般意義上說,雖然歷史學以過去發(fā)生的事實為研究對象,但是歷史學研究不僅僅是學者書齋里的“好古敏求”,還是一項有著重大現(xiàn)實意義的科學研究工作。新時代的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工作者既不能只沉醉于碎片化的研究分析,也不能只做“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究先生,而應當胸懷“國之大者”,準確把握中國文明歷史的研究方向,發(fā)揚傳統(tǒng)史學以古鑒今、資政育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扎實的學術研究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長期以來,“歷史有什么用”這個問題不僅令馬克?布洛赫這樣的年鑒學派史學巨匠頗感困惑,也使不少青年學生心生疑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寶藏”。這不僅道出了中國文明歷史對中華民族、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也深刻回答了困擾歷史學研究領域多年的“有用無用”之辯。我們絕不能將綿長悠遠的中華文明僅僅看作博物館中展陳的各種古物,而要從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和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寶藏的高度認識中華文明,從而珍視我們的歷史,傳承我們的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近代以來,隨著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斷傳入,中國傳統(tǒng)學術發(fā)生了深刻變革,不少學者開始用西方視角觀察中國文明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期以來,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論,我們要加以借鑒,但不能照抄照搬”。隨著考古發(fā)掘和研究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深埋于地下的遺址、文物重見天日。幾代學者接續(xù)努力的中華文明探源等重大工程,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新時代的史學研究工作者需要在中西思想激蕩與交融中站穩(wěn)腳跟,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歷史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增強學術原創(chuàng)能力;同時,也應對史學研究的前景充滿信心,以如椽之筆書寫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新的輝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摘編自馬延煒《增強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自覺與自信》)材料二: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經過考古發(fā)掘和多學科結合研究,以堅實的考古材料和綜合研究成果證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實可信的歷史。這一結論性認識對于我們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增強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
          通過多學科研究,人們對各地區(qū)文明之間交流互動、匯聚融合,并最終形成以中原地區(qū)為中心的歷史格局的過程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對各地區(qū)文明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也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中華大地各個區(qū)域之間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產生了交流,稻作和粟作農業(yè)技術由此得以在各地傳播,為各地文明發(fā)展奠定了經濟基礎。各地人們在相互交流中逐漸形成共同的信仰。在此過程中,中原地區(qū)匯聚了各地先進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深刻的思想基礎,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思想基礎。
          大量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中華文明是土生土長的,是在自身基礎上起源、形成的,但并不是封閉的。在漫長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產生過各種各樣的交流。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華文明在接受了西亞地區(qū)傳來的冶金術后,對其加以消化吸收,中國人大約在距今4300年前的黃河中游地區(qū)發(fā)明了泥范鑄造銅鈴乃至青銅容器技術。到了夏、商朝,青銅容器制作工藝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中國形成了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銅文明。
          最為重要的是,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的國家觀,以國家的出現(xiàn)作為判斷一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根本標志,突破了判斷進入文明社會“三要素”的桎梏。我們提出的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包括:生產發(fā)展、人口增加,出現(xiàn)城市;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出現(xiàn)階級;權力不斷強化,出現(xiàn)王權和國家。上述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豐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論做出了中國貢獻。
    (摘編自王巍《揭示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脈絡》)(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般來說,歷史學以歷史事實為研究對象,其作用超出了揭示歷史本身。
    B.“歷史有什么用”,這一問題困擾著年鑒學派史學巨匠和一些青年學生。
    C.幾代學者接續(xù)努力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所得出的結論性認識意義深遠。
    D.中華文明和西亞文明的交流始于距今4300年前,標志是前者學習后者的冶金技術。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博物館中展陳的各種古物僅僅是綿長悠遠的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我們研究中國文明歷史不能滿足于碎片化的研究分析。
    B.近代以來,西方思想文化的傳入引發(fā)了我國傳統(tǒng)學術的深刻變革,但這不能成為我們無視中華文明是當代中國文化根基的理由。
    C.中華民族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確鑿無疑的,這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憑借堅實的考古材料和綜合研究成果得出的科學結論。
    D.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有著自身的基礎,判斷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是我國的自身情況,和所謂的文明社會“三要素”無關。
    (3)下列選項,最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20世紀末,國外部分學者和國內個別學者認為古代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時代只能從商朝后期開始算起,因為這一時期有甲骨文的證明。
    B.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涉及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廣,參與的單位和學科多,研究的內容復雜,項目的組織和實施難度較大。
    C.為了防止山洪侵害,良渚人在古城以北修建了長10余公里的高壩和低壩,反映出良渚王權組織開展大規(guī)模公共建設的能力。
    D.陜西的石峁城有著濃厚的軍事防御色彩,在城內還發(fā)現(xiàn)多處埋有青年女性頭骨的祭祀坑,這是夏王朝建立前夕陜北地區(qū)階級分化已相當嚴重的明證。
    (4)兩則材料的主題雖都關涉中華文明歷史的研究,但各有側重,請簡要說明兩則材料的側重點。
    (5)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團隊根據良渚、陶寺、石峁、二里頭等都邑性遺址實際材料,兼顧其他古老文明的特點,沖破了國際學術界“文明三要素”桎梏,提出了判斷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請結合材料一的相關觀點對這一事件進行分析。

    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小船
    [法]貝爾納?克拉韋爾
    “站著,”鎮(zhèn)長叫道,“我不許您去!”
          托年嘿嘿一笑:
    “可憐的孩子!”
          說話間他已跳到了船上,抓起撐篙喊道:
    “解開船繩?!?br />      托年將撐篙頂著臺階,正要向茫茫的水面開去,鎮(zhèn)長卻跳到了他的身邊。船跳蕩了起來。托年生氣地說:
    “你瘋了。不能讓兩個人去找死,一個就夠了。”
    “別說了,老爹。我雖然不是救護隊的成員,可我是一鎮(zhèn)之長啊。在這類事情上,我尤其應該帶頭。開船吧,別浪費時間。”
          小船輕輕搖蕩起來。撐篙搗進了水底,小船動了,慢慢掉轉頭,向拱橋下開去,平穩(wěn)地前進,好像被流水牽向又窄又黑的低洞。鎮(zhèn)長心下明白:“要穿過拱洞是困難的。”
          穹洞漸漸近了。手電已能照出它的大致輪廓了。它在波浪和旋渦中好像被混濁不清的河水扭彎得變了形。船頭離穹頂?shù)木嚯x只有兩米高。鎮(zhèn)長轉身用手電照了照托年的腿。老頭子雙腳叉開,立在船尾,緊握撐篙,毫不猶豫地導船向前。鎮(zhèn)長蹲下身,把手電放在靠著第一道曲梁的船板上,光束斜照著他們面前的拱洞。他又對了對光,雙膝浸進船艙里,雙手抓住水淋淋的冰冷石壁。
          小船在簸動,好像啟動的馬達。托年將撐篙從水中拉出來,平放在船殼板上。他低著頭,不停地抱怨。風平息了一會,忽地又刮了起來,像是從河里竄出來的,又像是最兇猛的惡浪。鎮(zhèn)長感到小船有掉頭轉向、橫堵在穹洞口的危險。
          鎮(zhèn)長彎下腰,低下頭,他身后的托年大概已跪了下來,壓得船底條板咯吱吱地響。托年每一動,船就猛一顛。船底與條板之間的水左右亂濺,濺濕了鎮(zhèn)長的腿,鉆進了他的高腰靴子。扣著石頭的指甲快卷起來了。他正要叫,卻聽托年喊道:
    “注意,進洞了!”
          鎮(zhèn)長很快轉過身,坐下,繼而又躺倒,頭轉向已進入穹洞的船頭。手電光刺得他眩暈,使用右手輕輕移了移燈頭,左手操縱著船身,在洞的中間行駛。他略抬了抬頭,見托年腳朝著他也躺下了。
          船顛簸不停,兩邊的殼板擦著了穹洞的石壁。水濺進了船里,濕到了鎮(zhèn)長的大腿。托年幾乎全身都泡在了水里。小船慢慢向前走,整個船身大都進了穹洞。鎮(zhèn)長只能看見老頭子抓住石頭的一雙手。冰冷的水不時地飛濺在石壁上。整個洞壁都潮乎乎的,風吹了進來,破蜘蛛網飄來擺去。盡管有流通的空氣,但仍有一股臭水溝似的難聞氣味。老頭子一個勁兒地罵著:
    “臭得像屎洞,待久了真能把人熏死!”
          然而,他們仍小心翼翼地移船向前。操作稍有偏差,就會使小船橫堵在洞中。船兩邊離洞壁僅有幾厘米的空兒。鎮(zhèn)長覺得拱橋好像向前歪了似的。他不停地對自己說:
    “這是錯覺,是視覺的錯誤。鐵道下的拱橋都很堅固,而且都是垂直的,這是毫無疑問的。”突然,船頭撞著了石壁,船板亂顫亂響?!爱斝模崩项^子叫道,“別偏,直直地向前。”“我沒偏?!?br />“肯定偏了?!?br />“我敢擔?!?br />      鎮(zhèn)長沒再爭辯下去。他猶豫了一下,手松開石頭,抓起手電,照了照石壁。
    “怎么了?”托年問。
    “走不成了,”鎮(zhèn)長大聲說,“走不成了,船兩邊的殼板都撞著洞壁了?!?br />“這不可能,”托年說,“船尾不會擦著洞壁,至少有五厘米的空兒,而且船殼板上部都是水平的?!?br />“您的身子顯得更重了!”鎮(zhèn)長說著,用手電照了照托年,見他正折身朝自己這邊走來,而且憤憤地嘟囔道:
    “船卡在洞的中間,現(xiàn)在也無法退了。”
          托年越向前移,船前面的負重就越大,使小船失去控制,左右顛簸。
    “你看,不能走了,”托年說,“活見鬼,想不到水漲得這樣快?!?br />“是拱橋傾斜了。”
    “你胡說。”“不,一點也不?!?br />      他倆說話的聲音在這個窄小閉塞的拱洞里嗡嗡作響?!皯斖嘶厝ァ!?br />“不能退,孩子,應該穿過去。”
          沒多久,老頭子又雙手撐著石壁,移船前進了。走了一米,也許兩米,船兩邊又碰著了洞壁。他罵了一聲,知道自己讓船又移這一點距離是錯誤的。現(xiàn)在不僅船的頭部貼著了洞壁,差不多半個船身都不能動了。老頭子躺下身,手撐著洞頂,向相反的方向推,同時喊道:
    “來呀,快快后退,別讓我們給夾扁了。”
          沒等老頭喊之前,鎮(zhèn)長已仰臥在船的條板上,用力推著洞頂。他覺得倆人好像快要把拱橋連同上面的四條鐵軌與道床一起掀掉似的。身下的格子條板給壓得嘎嘎作響,船板能撐得住嗎?
    “動了?!?br />“不,托年老爹。船只有響聲,可是連半寸也沒有退?!薄巴肆?,退了,用勁推呀!”“我告訴你說,船沒有動。”
    “來,咱倆同時用勁推,準備好沒有?嗨。推呀……嗨,用勁推呀!”
          他倆推了十來下,鎮(zhèn)長聽到老頭子的胳膊甩落到船內。他自己也松了手,累得筋骨疼,脊背硌得難受,手掌上帶著血。
    “我做了一件蠢事,”托年氣急敗壞地說,“不,不是一件,是兩件。一不該讓你來,二不該硬把船向前開。我這把年紀了,還這么沒用。再說,這條河的每粒沙子,我都熟悉!”
    “不怨河流,托年老爹。要是拱橋沒傾斜的話,我們早到洞的那頭了?!?br />      ……
    (有刪改)故事梗概:洪水突至,平靜的小鎮(zhèn)一下子陷入危險境遇,鎮(zhèn)長、救護隊隊長托年老爹一馬當先,帶領著鎮(zhèn)上的人們積極應對洪災,但是在駕駛小船趕往車站的穹洞中遇險,經過不懈努力,他們終于成功脫險。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節(jié)選了小鎮(zhèn)抗洪救災的一個小片段,主要以托年和鎮(zhèn)長之間的對話來展開小說情節(jié),能夠較好地引發(fā)讀者的共情心理。
    B.“可憐的孩子!”表現(xiàn)出托年面對危險任務時對鎮(zhèn)長的關照,體現(xiàn)了他對鎮(zhèn)長的憐憫,認為鎮(zhèn)長在任期內遇到洪災比較倒霉。
    C.“您的身子顯得更重了!”采用了內視角敘事,在漆黑的穹洞中,鎮(zhèn)長先感覺到了船身重量的變化,才發(fā)覺托尼向他這邊走來。
    D.“要是拱橋沒傾斜的話,我們早到洞的那頭了?!边@是鎮(zhèn)長對托年老爹的善意寬慰,也是鎮(zhèn)長對當前救災形勢的正確判斷。
    (2)關于文中鎮(zhèn)長和托年爭論拱橋是否傾斜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鎮(zhèn)長首先發(fā)覺拱橋歪了,但是他希望這只是一種錯覺,希望小船能夠順利通過穹洞。
    B.托年老爹堅持認為鎮(zhèn)長把船操縱偏了,這是基于他對于小船及拱橋穹洞的經驗認識。
    C.小船最終卡在穹洞中間,托年老爹還是認為是水漲得太快了,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固執(zhí)。
    D.托年堅持要穿過穹洞,鎮(zhèn)長有異議,但還是和托年一起努力移船向前,可見鎮(zhèn)長缺乏主見。
    (3)在小船駛進拱橋穹洞過程中,托年的情緒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請結合文中相關內容簡要分析。
    (4)抗洪救災往往會涉及較多人物參與,但是小說節(jié)選部分只有兩個人物形象,且兩人之間關系簡單。這一設置帶來了怎樣的藝術效果?談談你的理解。

    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明主者有三懼: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二曰得意而恐驕;三曰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識其然也?越王勾踐與吳人戰(zhàn),大敗之,兼有九夷。當是時也,南面而立,近臣三,遠臣五,令群臣曰:“聞吾過而不告者其罪刑。”此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者也。昔者,晉文公與楚人戰(zhàn),大勝之,燒其軍,火三日不滅,文公退而有憂色,侍者曰:“君大勝楚,今有憂色,何也?”文公曰:“吾聞能以戰(zhàn)勝而安者,其唯圣人乎!若夫詐勝之徒,未嘗不危也,吾是以憂。”此得意而恐驕者也。昔齊桓公得管仲、隰朋,辯其言,其義,正月之朝,令具太牢,進之先祖?;腹髅娑?,管仲、隰朋東面而立?;腹澰唬骸白晕岬寐牰又?,吾目加明,耳加聰,不敢獨擅,愿薦之先祖?!贝寺勌煜轮裂远植荒苄姓咭?。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普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當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其身黃,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食諂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為君,我為臣?!?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弦章歸,魚乘塞涂,撫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輔于君,未見于眾,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固辭魚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
    (節(jié)選自《說苑?君道》)(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B.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C.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D.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與“人恒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兩句中的“過”字含義相同。
    B.“說其義”與“秦伯說”(《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說”字含義不同。
    C.“是時海人入魚”與“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并序》)兩句中的“是”字含義相同。
    D.“固辭魚不受”與“日益驕固”(《阿房宮賦》)兩句中的“固”字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南面稱霸時,給群臣下令:知道君主的過錯而不告知的,判處死罪。
    B.齊桓公得到管仲、隰朋的忠言后覺得自己耳聰目明,供奉時把這些忠言進獻給先王祖宗。
    C.齊景公在酒宴上射箭助興,箭射出了箭靶,廳堂上的人齊聲叫好,齊景公也很滿意。
    D.弦章因進諫的一番話受到齊景公的豐厚賞賜,但弦章以不違背晏嬰的行為準則為由拒絕。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若夫詐勝之徒,未嘗不危也,吾是以憂。
    ②此諸臣之不當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
    (5)齊景公為什么發(fā)出弦章是國君、他是臣子的感嘆?請簡要概括。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樓夢》小說故事十分龐雜,不僅虛幻世界搖曳多姿自成體系,而且現(xiàn)實世界也是錯綜復雜。①_______,作者先設定了一個幻形石頭欲投凡人俗世的故事,又設定了一個絳珠仙草以淚還恩的故事,最后設定了一個太虛幻境薄命女子的故事,這三者共同構成《紅樓夢》虛幻世界的基本故事內核。三個故事內核無限延展,就演繹升華出賈寶玉、林黛玉的經歷和賈府眾小姐丫鬟的故事,進而派生出賈府的興衰變化,②_______。為確保上述故事的真實性,③_______,來達到這一目的并實現(xiàn)主旨的多樣性。不同的敘事人反映了作者設計故事的真實而又多樣的考慮,也呈現(xiàn)了不同的感情指向,從而引導著讀者對《紅樓夢》的閱讀體驗和感情評判。
    《紅樓夢》設計了小說故事的敘述人(作者),小說故事的經歷人(通靈玉石),小說故事的見證人(甄士隱),小說故事的旁證人(冷子興),小說故事的閱覽人和知情人(空空道人),作者這樣設計可借助上面所述人的觀察之眼、思考之心和敘說之口等的不同來完成敘事的多角度和主旨內涵的多樣化而起到證明故事真?zhèn)魏妥x者對《紅樓夢》作出不同層面的理解與思考的作用。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4引用:3難度:0.8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淮南子》中說:“刺我行者,欲與我交;訾我貨者,欲與我市?!币馑际翘籼尬业钠沸械?,是想與我交朋友的;質疑我的貨物的,是想與我做交易的。
          材料二:有一次,學者童世駿從外省一個景區(qū)飛回上海,看到旁邊座位上的乘客居然把一口痰吐在了客艙的地板上,感到非常生氣。但后來轉念一想,我們的同胞還沒來得及改掉吐痰的習慣,就有錢坐飛機旅游了,這不恰恰從一個側面表明國人的生活改善非??靻??于是,原本讓自己郁悶的事情,卻讓自己大受鼓舞。
          請結合以上材料,以“轉換視角”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