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安陽市林州一中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7月份)

發(fā)布:2024/7/18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在全球化時代,文化較量的意義日漸凸顯,文學傳統(tǒng)的選擇亦卷入其中。對本土文化采取簡單粗暴的蔑視和排斥態(tài)度,刻板模仿西方的文化思維和創(chuàng)作套路,以至于唯“洋”是崇,注定吃力不討好。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已成為文藝界亟待解答的問題。要講好中國故事,必須遵從、恪守并不斷豐富和創(chuàng)新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基因的中國文化情懷與中國審美方略。具體到文學敘事層面,就是重新思考中國敘事傳統(tǒng)的當代轉化。
          中國古代文藝極其講究敘事的細節(jié)真實,不少作品的情境設計深具細節(jié)之美?!都t樓夢》堪稱這方面的典范。例如,第二十八回寶玉和黛玉在消除誤解后,黛玉由怒轉喜,和寶玉開起玩笑說:“倘或明兒寶姑娘來,什么貝姑娘來,也得罪了,事情豈不大了。”“說著抿著嘴笑。寶玉聽了,又是咬牙,又是笑。”黛玉因為誤會消除,心事解開,所以“抿著嘴笑”,這一甜蜜的笑由心而發(fā)。寶玉此時則不然,他對黛玉的玩笑話一時不知如何對答,若也以玩笑話回答,又怕再次得罪黛玉,因而陷入想說又不敢說,但對黛玉滿懷愛意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他“又是咬牙,又是笑”。與此相反,近年來,中國文藝創(chuàng)作在細節(jié)鋪陳與描摹方面缺乏耐心,往往一部小說讀完,帶給人的多是雜亂無章、匆匆忙忙的印象,而鮮有作者愿意在細節(jié)處精雕細刻,少有人物或細節(jié)讓讀者印象深刻。
          想象力一直被視作藝術的靈魂。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如《西游記》通達三界的神妖世界,《紅樓夢》負載著傳統(tǒng)中國文化并隱喻重大思想內涵的“虛構空間”等,皆立足“此岸”又懸想“彼岸”,給人以希冀、震撼與美感,千百年后仍令人擊節(jié)贊嘆。然而,在商業(yè)化的今天,很多藝術家要么不再尋求想象層面的超脫,要么把玩弄奇幻怪異視作“想象”,致使“偽想象”大行其道。
          在中國,長期居于正統(tǒng)地位的史傳文學,擅長人物塑造,且一直強調人物高于故事?!妒酚洝烽_創(chuàng)了復雜人格的多維透視和旁見側出的筆法。及至明清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趨成熟,放浪形骸的孫行者、忠肝義膽的關羽、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逼上梁山的林沖等人物形象,一直深受讀者喜愛,廣為傳誦?!都t樓夢》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已臻化境,“摹一人,一人必到紙上活見”,諸如“烘云托月”“注彼寫此”“千皴萬染”“按跡循蹤”等寫人狀物的敘事技法,相較于西方的敘事技巧,顯得形神兼?zhèn)涠猿筛裾{。
          眾所周知,“五四”新文學是以反叛傳統(tǒng)著稱的,其中包括借助歐化語體來打破文言文的束縛。然而,以反叛傳統(tǒng)和全盤西化為主流的新文學,卻產生了一大批漢語特色極為濃郁的作家。從早期的周作人、廢名,到后來的老舍、沈從文,他們的成功并不能簡單地歸結于歐化,傳統(tǒng)民族語言的特質恰恰為他們的作品增色不少。這一點也為當代一些作家的創(chuàng)作所證明,如汪曾祺自然、和諧恬淡而又略帶文雅的語言,與中國傳統(tǒng)詩詞和筆記小說遙相契合;賈平凹古樸、簡淡語言的佛道痕跡。不過,當今漢語寫作更為常見的情形是:缺少本來應有的漢語自覺和漢語主體性,西方中心論的話語魔圈未曾完全解除。
           (摘編自高強、李永東《回望這邊風景:中國敘事傳統(tǒng)的當代轉化》)      材料二:
          中西雙方不是都認同這是一個平等對話的時代嗎?但是,中國人洗耳恭聽了一百年,而異議、爭辯、反駁為何闕如?因為我們只有人家的話語,卻沒有不同于對方的話語,這就沒有了對話的本錢。其實,在小說方面,我們的傳統(tǒng)是有自己獨特的話語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是有本錢和他們對話的。
          中國敘事文學的藝術傳統(tǒng)來自中國歷史記言、記事。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尚書》記言,《春秋》記事。長篇小說千年以來,繼承孔夫子的“寓褒貶”的“春秋筆法”。褒貶不直接表現(xiàn)于文字,只能寓于字里行間。這種史家筆法,得到西方一些漢學家的贊賞,如《左傳》記周天子賜齊桓公祭肉,雖為國家重大的儀式,卻沒有環(huán)境和心理描寫,全文以對話組成,動作只用了四個字“下、拜、登、受”(信公九年)。中國的寓褒貶,并不是沒有傾向,而是把傾向暗藏在語言的取舍之間。有了這樣的本錢,是不是就有能耐和西方爭一日之短長呢?
           (摘編自孫紹振《擔當起民族文化復興的使命》)(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蔑視和排斥本土文化,刻板模仿西方的文化思維和創(chuàng)作套路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很普遍。
    B.中國古代文藝極其講究敘事的細節(jié)真實,但這一敘事傳統(tǒng)在今天有被弱化的態(tài)勢。
    C.商業(yè)化時代,“偽想象”大行其道,致使很多藝術家把玩弄奇幻怪異視作“想象”。
    D.中國敘事文學傳統(tǒng)中寓褒貶于字里行間的“春秋筆法”,曾為西方文學所借鑒。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很多藝術家只重寫實,不重虛構,而缺乏想象力是很難寫出偉大作品的。這對于新時代文藝創(chuàng)作者來說不無警示意義。
    B.要想擺脫西方的“先進”話語對自我的桎梏,我們必須回望自身珍貴的敘事傳統(tǒng),發(fā)掘并豐富與自己血脈相連的本土歷史文化資源。
    C.學習借鑒西方優(yōu)秀文藝與不斷豐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藝,這兩者的結合促成了近代新文學的繁榮,有利于促進中國文學敘事模式的演變。
    D.藝術不能與傳統(tǒng)完全脫離。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不應簡單地將傳統(tǒng)視為鐐銬,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隱含著民族文化、藝術觀念的基因。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中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的一項是
     

    A.“作品和文章要活,一定要在字與字之間、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充滿小的空隙,通過小的空隙散發(fā)出吸引讀者的氣息和味道?!保ㄙZ平凹)
    B.“文學一定要表達‘人在現(xiàn)實中應該是怎樣的’,表達每一個人的主體意識。我想每個人的主體意識,原本都一定是想做好人、善良的人?!保簳月暎?br />C.“我也曾積極地向西方的現(xiàn)代派小說學習,但最終回歸了傳統(tǒng)?!短聪阈獭肥抢^承了中國古典小說傳統(tǒng)又借鑒了西方小說技術的混合文本?!保裕?br />D.“劇之為物,所以見重于歐洲者,以其為文學、美術、科學之結晶耳。吾國之劇,在文學上、美術上、科學上果有絲毫價值耶?”(陳獨秀)
    (4)請結合材料一,分析下面文段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文學敘事的哪些特點。
          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還發(fā)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云撐不住,一口茶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得摟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她的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
           (摘自《紅樓夢》第四十回)(5)材料一是如何論述自己觀點的?請簡要說明。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流年似水
    聶鑫森
          度若飛做夢都沒想到,剎那間他就年滿六十了,脫下沾滿油泥和鐵屑的工裝,領取了一個大紅封皮退休證,從城北的軌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彎彎曲曲,像是一條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無數(shù)個春朝秋夕。當度若飛的目光觸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聽到“流年似水”的嘩嘩聲。他呱呱墜地時,在一家鐵道工廠當工程師的父親,從樂府詩“關山度若飛”一句中,取出“度若飛”三個字作了他的名。這似乎成了一種預言,上一輩和下一輩都是干鐵道工業(yè)的。
          街坊鄰居看見度若飛,都說就像看見當年的老度爺:瘦瘦高高,一頭黑里夾白的亂發(fā),鼻梁上架著一副近視眼鏡。
          度若飛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陳年舊事。三十多年前,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yè),分配到老家株洲的軌道交通研究所,參加內燃機車、電力機車、高速動車的研究,畫不完的圖紙,做不完的試驗,哪里有工作時間和業(yè)余時間的區(qū)別。
          這時計小耕走了過來。度若飛站起來,說:“剛才鄰居說這些年他們很少見到我,讓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養(yǎng)孩子還是忙,我卻成了個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個人!”
          計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話題轉到兒子身上。可惜兒子快速地跳過了童年、少年時代,進入了青年時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與幾個同學辦起一家精密機床制造廠,鬧得熱氣沖天的。
          度若飛聽后嘆了口氣,惆悵地說:“挺羨慕兒子的忙。我這個有一身本事的高級技工,閑得老骨頭發(fā)酸發(fā)軟。”
          葡萄架上的藤葉,窸窸索索地響,落下一對翠羽紅喙的小鳥,你一聲我一聲地叫,很好聽。計小耕說:“既然退休了,就該讓時間慢下來?!?br />      退休了的度若飛,覺得白天很悠長,長夜更難熬。難以入眠,腦子里呈現(xiàn)著一張一張的圖紙、一個一個錚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什么時候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飛打一個愣噤,說:“試驗開始了,是飛跑的車輪在磨擦鋼軌,有雜音。”
          計小耕醒了,說:“是雨點落在芭蕉葉上的聲音,快睡吧?!?br />      天剛亮,度若飛與妻子雙雙出門,穿過長長的巷道,到巷尾外的南湖公園去散步,過小橋,穿樹林,繞假山,行花徑。但度若飛的步子邁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趕著去上班,總把妻子丟在后面。
          計小耕說:“你還陷在自己的心理時間里,想慢都慢不下來。你得找到一個標示客觀時間真實行進的物件,來矯正思維模式的慣性使然?!?br />      “鐘表嗎,還是手機?我們都有?!?br />      計小耕腦子靈光一閃,眨了眨眼,說:“不,是古代計時用的‘銅壺滴漏’,滴水之聲便是時間之聲?!?br />      “那物件只博物館有?!?br />      “你是高級技工,可以仿制。讀大學時不是聽老師細說過‘銅壺滴漏’的構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
          在鐘表還沒有面世之前,古人晴天用圭表(又稱日晷),測日影以計算時辰;陰雨天和夜晚則用“銅壺滴漏”,壺中盛滿了水,逐漸從壺底的小管往外滴落。
          度若飛的精氣神忽地火旺起來。他到工業(yè)器材市場,購回了各種工具和材料,小鉗工桌、榔頭、老虎鉗、鐵砧、扳手、銼刀、鋼鑿、鋼剪、小焊槍、白鐵薄板、水龍頭、鐵管、銅管……又收拾出一間空房,作為他的“車間”。白天,畫圖、計算、制作,一遍遍地測試、改裝。一落黑,下班,怕鋼鳴鐵響驚擾了左鄰右舍。
          三個月后,“銅壺滴漏”制作成功。兩個長圓形的白鐵無蓋圓壺,依次立在兩層梯形的紅漆木架上,上層的壺底伸出一個黃銅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壺中,叮咚,叮咚,聲音很清亮。上層的壺里固定著長竹條的刻箭,刻箭上面刻著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個小時。
          計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對著手表聽水的滴落聲,大聲說:“不愧是大匠神工!兒子回來探親,就讓他睡這間房,聽聽時間之聲。”
          在“銅壺滴漏”聲中,度若飛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變得輕松起來。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彎慣了的腰,雙手悠閑地擺動,一邊還說些閑話。
          長長的白天,度若飛侍弄一會兒花草,然后坐在書房里,安靜地讀一陣書。他讀到王沂孫《鎖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詩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應該是“一懷”才準確。他便去問妻子。
          計小耕聽著問題,睜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說:“你臉上的肌肉,褪去了緊張感,有光澤有喜氣,顯得年輕了?!?br />      叮咚——叮咚——
          在“銅壺滴漏”的聲音中,床頭柜上的座機忽然響起了鈴聲。
          度若飛立刻醒了過來,抓起話筒,問:“哪位?”
          “爸,是我。早些日子媽發(fā)來‘銅壺滴漏’的視頻,又古典又現(xiàn)代,有形有色有聲,好玩意呵。爸能把設計圖紙、工藝流程說明快遞過來嗎?”
          “當然行。你要這個做什么?”
          “這是個好玩意兒,讓我突然想起一種微型均速高效銑床的設計。我還想在株洲辦個分廠,聘您這位老將當技術顧問,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度若飛興奮起來,大聲說:“這個美差我應了?!?br />      叮咚——叮咚——
          “銅壺滴漏”的聲音,在度若飛的耳鼓上敲打,變得高亢、宏重,像鋪天蓋地的鋼鳴鐵響……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目光觸摸到巷牌”,“聽到‘流年似水’的嘩嘩聲”寫出了度若飛回到流年巷對時光飛逝的真切感覺,與題目相呼應。
    B.面對度若飛的歉疚,計小耕“巧妙地把話題轉到兒子身上”,體現(xiàn)出她對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也自然地引出了對兒子的介紹。
    C.藤葉的響聲與小鳥的叫聲,和諧“好聽”,這一處景物描寫含蓄地表達了慢生活的美好,與度若飛退休后的不適形成反差。
    D.“‘銅壺滴漏’的聲音”“變得高亢、宏重”,像“鋼鳴鐵響”,寫出度若飛被兒子聘請的興奮,也暗含了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
    (2)關于文中度若飛制作“銅壺滴漏”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妻子建議度若飛制作“銅壺滴漏”,是想矯正他的思維慣性,磨慢他的性子。
    B.度若飛是高級技工,又聽過“銅壺滴漏”的原理,這為他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C.文中詳細列舉度若飛購買的工具和材料,這體現(xiàn)了他的專業(yè)性和做事的熱情。
    D.在“銅壺滴漏”的聲音中,王沂孫的《鎖窗寒》開始讓度若飛褪去了緊張感。
    (3)退休之后,度若飛對時間的感受有哪些變化?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
    (4)聶鑫森說:“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說有一種傳統(tǒng)文化韻味?!边@篇小說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韻味”?請簡要分析。

    組卷:2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研究表明,大概45%的食客會因為口感而影響對食物的喜愛度,68%的人則認為口感會給人帶來更愉悅的食品體驗。干嚼咖啡雖然“硬核”,但是卻可以帶給人類喜愛的硬脆與酥脆感。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①      ,譬如:蘋果、胡蘿卜、生菜,都是越脆越新鮮。而人們都喜歡新鮮的食物,所以任何有脆感體驗的進食行為均會讓大腦產生快感,創(chuàng)造愉悅的心理體驗。同時,“干嚼咖啡”等進食行為可以減壓的另一個原因是聲音。當我們咬脆的食物時,牙齒咀嚼產生的震動會傳到耳朵,所以②      。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聽到自己吃東西的回音越大,心理會覺得越好吃。因為脆的食物不僅能刺激味覺和聽覺,還可以刺激嗅覺,所以只要某一食物本身味道不可口,但它的脆性也能讓人愉悅感。
          嘴部的咀嚼動作不但可以帶來快樂,③      ,研究表明,咀嚼動作可以讓人腦的反應時間縮短近10%,因為嘴部咀嚼時會刺激前額葉皮質及右側海馬體,使掌管移動和注意力的區(qū)域處于活躍狀態(tài),因此能瞬間讓注意力與記憶力提升。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以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3引用: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論語?衛(wèi)靈公》中曾言“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遇到問題時,具有君子品格的人往往會先從自身找原因;而不具備君子品行的人卻總是先從他人身上找原因?!扒笾T己”“求諸人”,這兩種不同的處事方式在現(xiàn)實中也屢見不鮮。
          讀了以上材料,你產生了哪些聯(lián)想和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