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一般會在國君之下設相,以輔佐國君總理政務。燕昭王任郭隗、劇辛、樂毅,幾滅強齊,辛、毅皆趙人也。楚悼王任吳起為相,諸侯患楚之強,(吳起)蓋衛(wèi)人也。這反映出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9引用:6難度:0.7
  • 2.如圖是一位學者根據(jù)里耶秦簡、岳麓書院藏秦簡等梳理出的秦代司法模式圖。這可以證明秦代(  )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8引用:6難度:0.6
  • 3.商鞅變法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鼻貪h王朝受其影響,農(nóng)村不許同姓聚居,農(nóng)村都是雜姓村。“鄉(xiāng)”“里”劃分的依據(jù)主要是戶口數(shù)量,并隨著戶口的增減而不斷進行調整。秦漢的上述舉措( ?。?/h2>

    組卷:15引用:26難度:0.6
  • 4.魏晉南北朝時期,后趙石勒設“君子營”,禮遇“衣冠華族”,重用漢儒張賓等,“朝會常以天子禮樂饗其群下,威儀冠冕從容可觀矣”。北魏拓跋珪吸收漢族士人,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來中原王朝的規(guī)模,建立北魏朝廷。這些做法(  )

    組卷:66引用:22難度:0.7
  • 5.唐初基本沿襲隋朝制度,三省分立,三省長官同為宰相之職。玄宗時期,任命親信文人為翰林學士,專掌最機密的詔令起草,參與朝政決策。憲宗時期,由宦官出任樞密使在皇帝與宰相、翰林學士之間宣旨傳奏。唐朝中樞機構的演變( ?。?/h2>

    組卷:31引用:11難度:0.6
  • 6.如表是唐代兩稅法實施之后的中央與地方兩稅分配表。這反映出唐代( ?。?br />
    收入總額 支出總額
    地方留成額 中央提成額
    2050萬貫 錢稅 3139.8萬貫 1089.8萬貫
    1400萬貫 糧稅 1615.7萬貫 215.7萬貫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7.《宋史》等官方資料顯示,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每戶家庭的平均人口數(shù)都低得出奇。其中數(shù)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戶平均人口數(shù)是2.57;最低的是元豐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對此合理的解釋是宋代( ?。?/h2>

    組卷:9引用:6難度:0.5
  • 8.北宋前期,對勢家子弟(高官子弟)參加科舉的行為進行了嚴格限制,宋太宗取消考中進士的勢家子弟的成績,宋真宗朝創(chuàng)立糊名、眷錄等制度。北宋推行這些措施旨在( ?。?/h2>

    組卷:23引用:6難度:0.5
  • 9.在明代,皇帝只要對閣臣的信任或“恩寵”稍衰,便會將重要的奏章留中不發(fā)或對內閣票擬百般挑剔,此時六部的長官甚至也會趁機刁難閣臣,不聽招呼。這反映出當時的政壇( ?。?/h2>

    組卷:19引用:4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一政策隨著國際形勢和國內中心任務的變化不斷進行必要的調整。
    時期 外交基本戰(zhàn)略演變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50年代末 “一邊倒”(與蘇聯(lián)結盟)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 “兩個拳頭打人”(反美反蘇)
    20世紀70年代初 “一條線、一大片”(聯(lián)美反蘇)
    20世紀80-90年代末 不結盟外交政策(發(fā)展同世界各國的外交關系)
    ——摘編自呂小波《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及國際地位的提高》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就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1949-1999)進行闡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28.【教化與國家治理】
    材料一 私學除有與官學相同的教化形式外,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征,更多地表現(xiàn)為潛移默化的影響。秦禁私學是教育史上的倒退,而漢朝官、私教育結合的方式無疑是統(tǒng)治術上的智慧。史料中也常見私學的老師、勤學修身的士人、居住于鄉(xiāng)間的舊吏、以及游俠、豪強、宗族長老等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鄉(xiāng)民,這勝過形式意義上的教令和勸說,而且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鄉(xiāng)民,勢必固化為鄉(xiāng)民內在的理念。在漢代,地方官吏的示范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據(jù)《后漢書?李膺傳》說李膺“出補蜀郡太守,修庠序,設條教,明法令,思成并行,蜀之珍玩不入于門,益州紀其政化”。
    ——摘編自王育《秦漢鄉(xiāng)里教化研究》材料二 中國古代教化的客觀有效性是十分明顯的,起到了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民族性格的生長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的后期,占主導地位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和在此基礎上的教化活動成為了固化社會發(fā)展的障礙,導致社會發(fā)展滯后。古代的教化只有教化主體的主導性而無教化對象的主體性,教化對象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或者干脆就是懷著功利的目的,形成了對人的普遍壓抑,不利于社會的革新、思想的進步,從整體上有礙于中國社會前進的步伐另外,古代教化之下的人們普遍“重德性,輕知性”,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這也不符合科學精神發(fā)展的要求。
    ——摘編自王永祥《中國古代教化方式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秦漢鄉(xiāng)里教化的主要形式。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古代教化的價值與局限性。

    組卷:14引用:6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