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透鏡及其應用》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8/30 12:0:9
一、選擇題
-
1.截面為正方形、中空部分為橢圓形的玻璃體如圖所示。則這個玻璃體( )
組卷:1147引用:9難度:0.8 -
2.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鏡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cm,下列關于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773引用:37難度:0.6 -
3.照相機和放大鏡都是凸透鏡成像原理的具體應用。對應如圖,下列關于照相機、放大鏡使用和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266引用:24難度:0.5 -
4.小明同學用數(shù)碼相機(可調焦距)拍攝了同一花菜的兩張照片。如圖所示,結合圖片分析,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584引用:30難度:0.7 -
5.將圖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裝滿水的薄高腳玻璃杯后面,在高腳杯前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圖乙所示,此時裝水部分的高腳杯和杯內(nèi)水的組合相當于一個( ?。?/h2>
組卷:203引用:5難度:0.6 -
6.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入O處光學儀器后聚于主光軸的S點,取走光學元件后,光線會聚于S′點,則該鏡一定是( )
組卷:580引用:6難度:0.7 -
7.小紅同學利用爺爺不用了的老花眼鏡的一片鏡片做凸透鏡成像實驗,肯定不能得到( )
組卷:688引用:22難度:0.6 -
8.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敏所在的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正確安裝并調節(jié)實驗裝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2222引用:22難度:0.5
四、實驗探究題
-
25.現(xiàn)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為12.5cm的凸透鏡、光屏、蠟燭、火柴。小明根據(jù)上述實驗器材,進行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實驗前應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調到。為了驗證凸透鏡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蠟燭和凸透鏡放在如圖所示的刻度線處,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 cm刻度線處,觀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經(jīng)驗證,凸透鏡的焦距準確;
(2)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光屏上燭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離,在沒有移動器材的情況下,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 。保持蠟燭、凸透鏡的位置和高度不動,需將光屏 (選填“向上”或“向下”)移動,使燭焰的像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
(3)分別把蠟燭放在如圖所示的 A、B、C、D四個點對應的刻度線處,在 點能夠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燭焰的像;在 點所成像的性質與眼睛的相同,生活中的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該原理工作;
(4)實驗結束后,小明又將一只眼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且較靠近凸透鏡,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將光屏遠離凸透鏡移動到某一位置時,光屏上又看到燭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該眼鏡片可用來矯正 眼(選填“近視”或“遠視”)。組卷:241引用:4難度:0.5 -
26.某學習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操作:
(1)安裝并調節(jié)燭焰、透鏡、光屏,使它們?nèi)咧行拇笾略?。
(2)通過探究,記錄并繪制了物距u與像距v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3)當蠟燭放在如圖乙所示位置時,調節(jié)光屏,可在得到清晰的像,此像為 、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
(4)若將透鏡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紙板擋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5)在圖乙中,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將其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的像又變清晰,說明該鏡片是 透鏡,物理老師是 眼。(選填“近視”或“遠視”)組卷:6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