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陜西省延安市黃陵中學重點班高一(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2 20: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近代以來,西風東漸?!拔逅摹币院?,西風狂飆。隨著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進一步全面學習西方先進文明,中國的傳統(tǒng)禮教自然成了眾矢之的。禮教從古代文化價值體系的高處跌落下來,變成抬不起頭的概念。時至今日,一提到“禮教”,似乎就意味著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縛人、摧殘人的壞東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說起“禮儀”,人們卻并不反感。
          “禮儀”源自典籍《儀禮》--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岸Y教”,其原義就是禮儀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漢語語義場中,禮儀仍是一個正面、光輝的詞語,而禮教則成了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禮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國人在傳承古代禮儀教育時的尷尬。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币远Y樂教化人心本來是禮教的核心內(nèi)容,自現(xiàn)代以來,卻長期無法名正言順。
          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這里的小學教育,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禮教,也就是學習在家里和社會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禮儀,比如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
          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據(jù)《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編寫了一本淺易的韻文讀物--《弟子規(guī)》.這本久已不聞的小冊子,近幾年重新興起,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與此同時,它也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議。
          斥之者以為它所宣揚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禮教,這泛起的沉渣必將毒害兒童的健康成長。比如,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里只有子女單方面對父母的義務,沒有父母對子女的責任。這太不公平!
          看來,反對者們恐怕存在一個很重要的誤解。在古代,中國人一般都是把人納入到一個“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中來考量的。因此,一個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時是兒子、父親、丈夫、領(lǐng)導、下屬和朋友。若強調(diào)這位男子作為兒子的義務,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問題。另外,就“父慈子孝”的倫理要求而言,對成人的要求其實比小孩子高得多。
          很多人都認為,受傳統(tǒng)禮教的影響,中國孩子至今仍接受著既多又嚴的規(guī)矩和紀律的教育,喪失了自由之個性;西方則沒有禮教,孩子們沒有束縛,比較自由任性。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在階層相對固化的西方,“禮不下庶人”,貧民階層在禮儀和規(guī)則的教育上確實比較隨意;但精英階層的孩子都必須接受非常正規(guī)而嚴格的訓練。無論是在知識能力的學習上,還是在禮儀規(guī)范的訓練上,英美那些優(yōu)質(zhì)私立中小學的要求都遠遠高于貧民區(qū)的公立中小學。為培養(yǎng)出懂禮儀、有修養(yǎng)的紳士或淑女,英國的不少私立中小學甚至現(xiàn)在仍保留著傳統(tǒng)的體罰制度。
          今天,我們重新重視傳統(tǒng)的禮教,當然不是要復古幾千年前的禮儀規(guī)范?!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禮的具體內(nèi)容,總是要與時俱進,跟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相適應的,但是,禮所蘊涵的精神實質(zhì)--“對他人的尊重”,則是普遍和永恒的。
    (節(jié)選自2016年08月06日《光明日報》錢翰的文章,略有改動)(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四”以后,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開始進一步全面學習西方先進文明,中國的傳統(tǒng)禮教因此廣受批判。
    B.“禮教”的本義就是禮儀的教育,其核心內(nèi)容是以禮樂教化人心,但近現(xiàn)代以來,卻逐漸被國人誤解,成了束縛人、摧殘人的壞東西。
    C.今天國人在傳承古代禮儀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禮教早已成為人們避之不及的“沉渣”。
    D.作者認為,朱熹所說的小學教育,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禮教,即教會學生在家里和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禮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禮儀”源自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的《儀禮》,與“禮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個正面、光輝的詞語,毫無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
    B.《弟子規(guī)》是李毓秀根據(jù)《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編寫出來的一本韻文讀物。
    C.近幾年,《弟子規(guī)》重新興起,但也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議,有人認為此書宣揚愚忠愚孝,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害無益。
    D.在中國,古人一般會把人納入到一個“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中來考量,當強調(diào)某人作為某一身份的義務時,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問題。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教”不應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有為“禮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順,有利于今天的國人更好地傳承我國古代的禮儀教育。
    B.實際上,西方精英階層十分重視禮儀和規(guī)則方面的教育,他們的孩子必須得接受非常正規(guī)而嚴格的訓練,但貧民階層對禮儀和規(guī)則的教育卻顯得比較隨意。
    C.雖然禮的具體內(nèi)容在不同時代和社會里會有所不同,但是禮的精神實質(zhì)--對他人的尊重--是一致的。
    D.今天,我們重新重視傳統(tǒng)的禮教,不是要復古幾千年前的禮儀規(guī)范,但禮教的內(nèi)容應以傳統(tǒng)經(jīng)典為憑借,并兼顧中西。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張充和,選擇留在自己時代里的人    在不知道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為閨秀這種生物已經(jīng)在中國大地上絕跡了。完全無法想象,時至今日,在與我相隔數(shù)萬公里的大洋彼岸,一位101歲的老人仍保持著上個世紀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練字,吟詩填詞,偶爾和同好們舉行昆曲雅集,拍曲互和,以樂終日。
          這位老人,就是現(xiàn)居于耶魯?shù)膹埑浜汀?br />      她從遙遠的民國走來,在舊時月色和習習古風中長大。她的名字,曾經(jīng)和沈從文、卞之琳、俞振飛等人相連,一同成為那個年代的傳奇。如今,故人早逝,時移世易,屬于她的時代已經(jīng)永久地過去了,她卻仍然選擇活在她的時代里,在去國離鄉(xiāng)數(shù)萬里之外。這是一個奇跡,獨屬于她的奇跡。
          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國名媛不同的是,張家四姐妹屬于傳統(tǒng)仕女。她們的愛好、才藝乃至心性都很“舊派”,即使時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顛沛流離,她們?nèi)怨虉?zhí)地保持著她們閨秀式的生活方式,時代影響了她們的生活軌跡,她們的生活本質(zhì)卻并未改變。這一點,在充和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她考北大,國文是滿分,數(shù)學卻拿了零分;她嫁給了洋人傅漢思,可他是個漢學家,對中國歷史比她還要精通;她在美國的耶魯大學任教,教的卻是中國最傳統(tǒng)的書法和昆曲;她常和一位叫咪咪的美國女士切磋中國藝術(shù),后來那位女士成為了比爾?蓋茨的繼母;年少的時候,她在蘇州拙政園的蘭舟上唱昆曲,如今,她仍在耶魯?shù)脑⑺腿伺那?br />      充和出生于合肥一個大家庭,曾祖父張樹聲曾是淮軍將領(lǐng),官至兩廣總督。到了充和父親張武齡這一代,已經(jīng)“棄武從文”,他索性離開了合肥,在蘇州創(chuàng)辦了樂益女子中學。
          充和是在上海出生的,后被她的一個叔祖母收養(yǎng)。叔祖母把還只有八個多月的充和帶回了合肥老家,在那里,她一直生活到十六歲。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很有見識,相當重視小充和的教育。高薪為她聘請了一位老師,名叫朱謨欽,是吳昌碩的弟子,既有才學也很開通,他教充和學古文,還專門弄來了顏勤禮碑的拓本,教她練字。那時的教育是先生和學生朝夕相處言傳身教,充和隨朱先生從九歲一直學到十六歲,這七年間,朱先生也只有她一個學生,他留給充和的,應該不僅僅只是深厚的國學知識。
          叔祖母去世后,十六歲的充和回到了蘇州九如巷。蘇州生活讓充和的人生路上從此多了項終身陪伴的愛好-----昆曲。
          汪曾祺在回憶西南聯(lián)大的往事時,在文章中寫道:“她唱得非常講究,運字行腔,精微細致,真是‘水磨腔’.她唱的‘受吐’,嬌慵醉媚,若不勝情,難可比擬”??箲?zhàn)年代,她憑著一出《游園驚夢》,驚艷了當時的重慶。上個世紀80年代末,為紀念湯顯祖誕辰三百周年,她回國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游園驚夢》,仍贏得了滿堂彩,其中一張劇照被俞平伯評為“最蘊藉的一張劇照”。
          二十一歲這年,充和以語文滿分、數(shù)學零分的成績被北大破格錄取。她聽過胡適講文學史和哲學史,錢穆、俞平伯、聞一多都是她的老師。
          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充和到重慶教育部禮樂館工作,結(jié)交沈尹默、章士釗等名士,并師從沈尹默學習書法,書法可以說是充和一生至愛。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不喜歡金銀珠寶,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由于長期練習書法,她年老了臂上肌肉仍有如少女般有力。
    談到女子,總繞不過一個情字。充和最初為大眾所知,就是源于一段情事。情事的男主角大家并不陌生,他是當時有名的詩人卞之琳。相傳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就是詩人為充和所作。
          1948年,充和在炮火聲中嫁給了傅漢思。這段婚姻對充和的最大影響是她終于選擇了遠渡重洋。這個最著迷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最終卻選擇了去國離鄉(xiāng)。她離開的時候還預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她所著迷的文化在故國大地上被粗暴地清除,三姐夫沈從文被迫去掃女廁所,二姐夫周有光下放到農(nóng)場。而孤懸于海外的她,反倒保存了一方傳統(tǒng)文化的小天地。天地雖小,但能夠容下一個優(yōu)雅而干凈的靈魂,已經(jīng)足矣。
          充和一生醉心藝術(shù),但始終保持著老派人游于藝的態(tài)度,書法也好,詩詞也好,都是寫了就寫了,沒想過要結(jié)集出版,更沒想過要去搶占藝術(shù)史上的一席之地。
          英國詩人濟慈的墓志銘上寫著一句話:這里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寫在水上。充和,也是這樣一個“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啊。寫的過程就是消失的過程,像飛鳥掠過,天空卻并沒有任何痕跡。
          不過,充和這樣舊派的人,未必會喜歡這類新詩風味的句子。她自撰的詩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這一曲微茫,正是民國年間的古韻遺響。隨著那個年代的遠去,已成絕唱。
    【相關(guān)鏈接】
          2015年6月17日,“合肥四姐妹”唯一在世者、著名書法家張充和在美國家中逝世,享年102歲。她自幼學習古文及書法,十六歲師從沈傳芷等學習昆曲。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箲?zhàn)爆發(fā),輾轉(zhuǎn)重慶,研習古樂,并師從沈尹默習書法。1948年,與德裔美國漢學家傅漢思結(jié)婚,1949年移居美國,在耶魯大學教授書法二十多載,成為中國古典傳統(tǒng)文化在海外的珍貴薪傳。
    (1)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張充和一生癡迷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即使101歲了,還每日晨起,磨墨練字,吟詩填詞,這是她那個時代所獨有的生活方式。
    B.張家四姐妹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國名媛,都領(lǐng)一時風氣之先,尤其是張充和,讀大學、嫁洋人,與時俱進。
    C.張充和借助與詩人卞之琳的戀情走進藝術(shù)的殿堂,如卞之琳為她寫的《斷章》,并在藝術(shù)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D.我們這個時代已經(jīng)丟失了很多從前時代的優(yōu)雅的、豐富的、人性的東西。張充和是這個喧囂、紙醉金迷、紛紛擾擾、追逐欲望和名利的世界里的一霎清陰,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風華再現(xiàn)。
    (2)為什么說張充和是“選擇留在自己時代里的人”?請簡要分析。
    (3)為什么說張充和是一個大家閨秀、傳統(tǒng)仕女?當下社會還需要這樣的人嗎?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流放地
    契訶夫
        外號叫“明白人”的謝苗,同一個誰也不知名字的年輕韃靼人,坐在岸邊的篝火旁。謝苗是個六十歲上下的老頭子,瘦骨嶙峋,掉了牙,但肩膀?qū)?,看上去還挺硬朗,這時已醉醺醺的了。
          韃靼人生了病,很難受,他裹緊破衣衫,正在講他的家鄉(xiāng)辛比爾斯克如何如何好。
          “那當然,這兒不是天堂?!敝x苗說。
          “不好,不好!”韃靼人說著,擔驚受怕地朝四下里張望。韃靼人抬頭看一下天。滿天星星,跟他家鄉(xiāng)一樣多,周圍也是一片黑暗,可總覺得缺少點什么。在家鄉(xiāng),完全不是這樣的星星,這樣的天空。
          “不好,不好?!彼B連說道。
          “你會習慣的!”謝苗說,笑了起來,“現(xiàn)在你還年輕,傻,嘴上的奶味還沒干,憑那股傻勁你會覺得,這世上沒有比你更不幸的人,可是總有一天你會說:'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過上這種生活!’你瞧瞧我,再過一個星期,等水退下去,我們要在這里安置渡船,在這兩岸間擺過去渡過來。就這樣我一干就是二十年?!?br />      謝苗拿起酒瓶,猛喝了一大口,接著說:“我呀,伙計,可不是普通的莊稼漢,也不是出身卑賤的人,我是教堂主管的兒子。想當年我自由自在,進進出出穿著禮服??涩F(xiàn)在,我把自己磨煉到了這種地步:我能赤條條躺在地上睡覺,靠吃草過日子。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過上這種生活。當年,我從俄羅斯發(fā)配到這里,從頭一天起我就咬牙頂?。何沂裁匆膊灰?”
          韃靼人渾身發(fā)抖,費勁地搜羅著他所知道的有限的俄語詞匯,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上帝保佑,千萬別在外鄉(xiāng)得病,死掉,埋進這片寒冷的鐵銹般的土地里?!?br />      “你會習慣的!”謝苗說完就走啦。
          韃靼人帶著憎恨對謝苗說:“上帝創(chuàng)造人,是要人活,要人高興,要人傷心,要人憂愁,可是你,什么也不要,所以你,不是活人,是石頭、泥土!”
          韃靼人獨自留下,他又添些枯枝,側(cè)身躺下,望著篝火,開始思念起家鄉(xiāng)和妻子來。紅土高坡,駁船,河流,不懷好意的異鄉(xiāng)人,饑餓,寒冷,疾病--所有這一切或許實際上并不存在;或許這一切僅僅是夢中所見。
    天亮了。正下著雪。
          “喂!”對岸有人在喊叫,“放渡船過來!”
          “行了,急什么!”謝苗說。那種口氣仿佛他深信不疑:這世上的事都用不著去著急,因為照他看來,急也不管用。
          等船的是個瘦高個子的老頭。他們把馬車拖上駁船,又往回劃去。謝苗叫他瓦西里?謝爾蓋伊奇的那個人,在大家劃船的時候,一直站著不動,咬緊厚嘴唇,眼睛望著一處地方發(fā)愣,馬車夫請求他允許在他面前抽煙,他什么也沒有回答,好像沒聽見似的。謝苗用肚子壓著船舵,瞧著他挖苦說:“即使在西伯利亞,人們也照樣能生活?;畹孟氯サ?”
          大家都笑起來。韃靼人厭惡地皺起了眉頭,一揮手,裹緊破衣衫,朝篝火走去。幾個船工和謝苗拖著沉重的腳步走進了小木屋。
          “好冷啊!”一個船工聲音嘶啞地說。他在潮濕的泥地上躺下去,伸直身子。
          “是啊!不暖和!”另一個附和道,“苦役犯的生活……”
          大家都躺下了。門被風吹開了,雪飄進屋里。誰也不想爬起來去關(guān)門:他們怕冷,懶得去關(guān)門。
          “我挺好。”快要入睡的謝苗迷迷糊糊地說,“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過上這種生活。”
          “你呀,當然,服了一輩子苦役,連鬼都抓不住你?!蓖饷?zhèn)鱽砉贩退频膯鑶杪暋?br />      “這是什么聲音?誰在那兒?”
          “是韃靼人在哭?!?br />      “瞧他這……怪人!”
          “他會習--習慣的!”謝苗說完,立即睡著了。其余的人也很快進入夢鄉(xiāng)。
          那門就這樣一直沒關(guān)!
    【注】①一八九一年,契訶夫拋棄了托爾斯泰的“勿抗惡”的哲學,他理性地認識到,托爾斯泰的哲學只是空想而不能實行的高尚的忍受哲學,但對于現(xiàn)實卻不適用。契訶夫反托爾斯泰哲學而寫了小說《第六病室》和《在流放地》.②韃靼:俄國境內(nèi)少數(shù)民族。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A.小說中的謝苗與年輕韃靼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完全不同的,這兩者形成鮮明對比,作者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
    B.流放地滿天星星,周圍也是一片黑暗,這與年輕韃靼人的家鄉(xiāng)一樣,可他總覺得缺少了什么,關(guān)鍵在于他不適應新環(huán)境。
    C.謝苗知道要適應流放地的生活,多次對年輕韃靼人好言相勸,年輕韃靼人雖然憎恨他,但對他的幫助還是非常感謝。
    D.小說敘寫以謝苗與年輕韃靼人為代表的流放者的生活,突出了流放者艱辛、凄苦的狀態(tài),表達了要奮起反抗的主題。
    E.小說在刻畫謝苗這個人物形象時采取了多種方法,如肖像、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給謝苗起外號“明白人”有譏諷之意。
    (2)小說中的謝苗有哪些形象特點?請簡要分析。
    (3)小說結(jié)尾寫“那門就這樣一直沒關(guān)”,請結(jié)合全文,探析作者這樣結(jié)尾的意圖。

    組卷:3引用:1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陸賈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及高祖時,中國初定,尉佗 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陸賈賜尉佗印,為南越王。陸生至,尉佗椎結(jié)箕踞見陸生。陸生因。說佗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墓在真定。今足下棄反天性,捐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杰并起,惟漢王先入關(guān),據(jù)咸陽。項籍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諸侯,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間,海內(nèi)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于此。漢誠聞之掘燒郡王先人冢墓夷種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越則殺王已降漢如反覆手耳?!庇谑俏举⒛恕u耆黄鹱?,謝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禮儀?!币騿栮懮唬骸拔沂肱c蕭何、曹參、韓信賢?”陸生曰:“王似賢?!睆蛦枺骸拔沂肱c皇帝賢?”陸曰:“皇帝起豐、沛,討暴秦,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王之業(yè),統(tǒng)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嘗有也。今王眾不過數(shù)十萬,皆蠻夷,崎嶇山海之間,譬若漢一郡,何可乃比于漢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乃大悅陸生,留與飲數(shù)月。曰:“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标懮菸举槟显酵酰罘Q臣奉漢約。歸報,高祖大悅,拜為太中大夫。
    (節(jié)選自《說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秦時已并天下。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史,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
          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
    (節(jié)選自《史記?南越前傳》)【注】①椎結(jié):同“椎髻”,發(fā)髻梳成一撮,形狀如椎。
    (1)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誠聞之/掘燒郡王先人冢墓/夷種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越則殺王已降漢/如反覆手耳。
    B.漢誠聞之/掘燒郡王先人冢墓夷/種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越則殺王已降/漢如反覆手耳。
    C.漢誠聞/之掘燒郡王先人冢墓夷/種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越則殺王已降/漢如反覆手耳。
    D.漢誠聞之/掘燒郡王先人冢墓夷種/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越則殺王已降漢/如反覆手耳。
    (2)下列對文中詞語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蠻夷:古代泛指中華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蠻和東夷。
    B.中國:在古代“中國”一詞是指黃河流域這一中原地區(qū),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F(xiàn)在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C.昆弟:在文言中同“昆仲”,指弟弟,也可比喻親密友好。
    D.五帝三王:西周王朝之前的中國上古歷史其中的兩個時期。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虞舜、帝嚳、唐堯;三王是:夏禹、商湯和周武王。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賈極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隨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說尉佗歸順漢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B.尉佗亦能審時度勢。他本為龍川令,受命于任囂,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亂統(tǒng)一了南越;后聽從陸賈的勸導與建議,接受朝廷封賞,臣服于漢王朝。
    C.尉佗原本自傲自大。與陸賈會面時,他舉止無禮,態(tài)度輕慢;認為自己既有將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與漢王朝分庭抗禮。
    D.陸賈游說技巧高超。為說服尉佗,他從國力、軍事等方面分析了對方可能面臨的情勢,進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從朝廷的約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足下棄反天性,捐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
    ②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

    組卷:2引用:1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11.高澤數(shù)學成績不好,數(shù)學課代表李卿很著急,想幫幫他。下面是他們之間的對話,請指出對話中五處不得體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李卿:高澤同學,這次考試數(shù)學題并不難,但你的成績卻很差啊。
    高澤:我數(shù)學基礎(chǔ)不好,成績總是提不上去。
    李卿:我是數(shù)學課代表,以后就指教你吧。
    高澤:那多不好,會耽誤你的學習的。
    李卿:沒關(guān)系,從下周開始,有什么不懂的,你都可以來咨詢我,我一定會不吝賜教的。
    高澤:那我就先謝謝你了,以后我會不恥下問的。

    組卷:7引用:3難度:0.3

五、寫作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出身于音樂世家而如今成為美國證券界風云人物的蘇珊說:“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br />      自小喜歡建筑藝術(shù)的荊青說:“我因為放棄了不喜歡的公務員職位,才在十年中設(shè)計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個獨一無二的樓房樣板間?!?br />      歌手王杰說:“我做過茶樓伙計、油漆工、的士司機……我喜歡并感恩做過的每一份工作?!?br />這三個人,你更欣賞誰?請結(jié)合材料和你的思考進行權(quán)衡、選擇,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26引用:27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