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近代以來,西風東漸?!拔逅摹币院?,西風狂飆。隨著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進一步全面學習西方先進文明,中國的傳統(tǒng)禮教自然成了眾矢之的。禮教從古代文化價值體系的高處跌落下來,變成抬不起頭的概念。時至今日,一提到“禮教”,似乎就意味著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縛人、摧殘人的壞東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說起“禮儀”,人們卻并不反感。
      “禮儀”源自典籍《儀禮》--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岸Y教”,其原義就是禮儀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漢語語義場中,禮儀仍是一個正面、光輝的詞語,而禮教則成了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禮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國人在傳承古代禮儀教育時的尷尬。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币远Y樂教化人心本來是禮教的核心內(nèi)容,自現(xiàn)代以來,卻長期無法名正言順。
      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這里的小學教育,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禮教,也就是學習在家里和社會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禮儀,比如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
      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據(jù)《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編寫了一本淺易的韻文讀物--《弟子規(guī)》.這本久已不聞的小冊子,近幾年重新興起,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與此同時,它也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議。
      斥之者以為它所宣揚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禮教,這泛起的沉渣必將毒害兒童的健康成長。比如,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里只有子女單方面對父母的義務,沒有父母對子女的責任。這太不公平!
      看來,反對者們恐怕存在一個很重要的誤解。在古代,中國人一般都是把人納入到一個“關(guān)系網(wǎng)絡”中來考量的。因此,一個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時是兒子、父親、丈夫、領(lǐng)導、下屬和朋友。若強調(diào)這位男子作為兒子的義務,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問題。另外,就“父慈子孝”的倫理要求而言,對成人的要求其實比小孩子高得多。
      很多人都認為,受傳統(tǒng)禮教的影響,中國孩子至今仍接受著既多又嚴的規(guī)矩和紀律的教育,喪失了自由之個性;西方則沒有禮教,孩子們沒有束縛,比較自由任性。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在階層相對固化的西方,“禮不下庶人”,貧民階層在禮儀和規(guī)則的教育上確實比較隨意;但精英階層的孩子都必須接受非常正規(guī)而嚴格的訓練。無論是在知識能力的學習上,還是在禮儀規(guī)范的訓練上,英美那些優(yōu)質(zhì)私立中小學的要求都遠遠高于貧民區(qū)的公立中小學。為培養(yǎng)出懂禮儀、有修養(yǎng)的紳士或淑女,英國的不少私立中小學甚至現(xiàn)在仍保留著傳統(tǒng)的體罰制度。
      今天,我們重新重視傳統(tǒng)的禮教,當然不是要復古幾千年前的禮儀規(guī)范?!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禮的具體內(nèi)容,總是要與時俱進,跟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相適應的,但是,禮所蘊涵的精神實質(zhì)--“對他人的尊重”,則是普遍和永恒的。
(節(jié)選自2016年08月06日《光明日報》錢翰的文章,略有改動)(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五四”以后,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開始進一步全面學習西方先進文明,中國的傳統(tǒng)禮教因此廣受批判。
B.“禮教”的本義就是禮儀的教育,其核心內(nèi)容是以禮樂教化人心,但近現(xiàn)代以來,卻逐漸被國人誤解,成了束縛人、摧殘人的壞東西。
C.今天國人在傳承古代禮儀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禮教早已成為人們避之不及的“沉渣”。
D.作者認為,朱熹所說的小學教育,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禮教,即教會學生在家里和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禮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A

A.“禮儀”源自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的《儀禮》,與“禮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個正面、光輝的詞語,毫無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
B.《弟子規(guī)》是李毓秀根據(jù)《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編寫出來的一本韻文讀物。
C.近幾年,《弟子規(guī)》重新興起,但也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議,有人認為此書宣揚愚忠愚孝,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害無益。
D.在中國,古人一般會把人納入到一個“關(guān)系網(wǎng)絡”中來考量,當強調(diào)某人作為某一身份的義務時,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問題。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

A.“禮教”不應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有為“禮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順,有利于今天的國人更好地傳承我國古代的禮儀教育。
B.實際上,西方精英階層十分重視禮儀和規(guī)則方面的教育,他們的孩子必須得接受非常正規(guī)而嚴格的訓練,但貧民階層對禮儀和規(guī)則的教育卻顯得比較隨意。
C.雖然禮的具體內(nèi)容在不同時代和社會里會有所不同,但是禮的精神實質(zhì)--對他人的尊重--是一致的。
D.今天,我們重新重視傳統(tǒng)的禮教,不是要復古幾千年前的禮儀規(guī)范,但禮教的內(nèi)容應以傳統(tǒng)經(jīng)典為憑借,并兼顧中西。

【答案】C;A;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6引用:1難度:0.9
相似題
  • 1.(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項羽何以輸給劉邦
          劉邦戰(zhàn)勝項羽,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項羽是個貴族,是個英雄;劉邦是個貧民,是個流氓。項羽的出身是相當高貴的,他的祖父是楚國名將,到了項羽父親他們這一代,這個家族就開始破落了,不過破落也還是貴族。劉邦是沒有名也沒有字的,他被喚做劉季,就是劉小的意思;項羽可是正兒八經(jīng)有名字的,叫做項籍,也是有字的,叫項羽。
          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手下有一個神箭手樓煩一箭就把項羽那邊的一個人給射死了。項羽大怒,出來往那兒一站大吼一聲,樓煩被嚇得屁滾尿流。 在滅秦和楚漢戰(zhàn)爭中,項羽幾乎是每戰(zhàn)必勝。而劉邦的本事就是司馬遷說的“好酒及色”。在整個戰(zhàn)爭中,沒有一場戰(zhàn)爭是劉邦指揮的。劉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話--“為之奈何?”問張良,問陳平,問韓信。
          但是我們?nèi)绻潇o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劉邦的勝利是有道理的。劉邦攻進了關(guān)中,后來項羽也進入了咸陽,他們獲得了推翻秦王朝的勝利。在這場勝利面前,劉邦和項羽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劉邦不殺子嬰,約法三章,秋毫無犯。這是一個了不得的舉動。范增對項羽說:“項王,劉邦這個人可不能小看?!钡椨鹇牪贿M去,殺子嬰,燒宮室,屠咸陽。項羽完全不動腦筋。有人勸說項羽,說:“咸陽這個地方是帝王之都,您應該定都咸陽?!钡?,這個時候秦宮已經(jīng)被項羽燒光了,也沒地方住了,項羽又一門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說了這樣的話:“富貴而不還鄉(xiāng),如衣錦夜行?!?br />      到了楚漢戰(zhàn)爭的最后關(guān)頭,劉邦準備和項羽在垓下會戰(zhàn),這時韓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動。這時候劉邦就問張良說:“子房啊,我準備勝利以后把天下給分了,你看分給哪些人比較合適呢?”張良說:“彭越和英布本來是在楚漢之間搖擺的,現(xiàn)在傾向于漢;韓信現(xiàn)在獨當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給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來幫助你合圍項羽的?!眲钫f:“行,就這么跟他們約定了。”結(jié)果這幾支軍隊全都來了,把項羽團團圍住,予以消滅。
          韓信說:“項王這個人婆婆媽媽的,將士有誰受了傷,他會親自拎著飯籃去探視,流著眼淚拉著你的手,說長道短??墒俏覀冇辛藨?zhàn)功,他要封一個官爵,一顆印捏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直到方的變成圓的,他都不給人?!?br />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劉邦是英雄,項羽是英雄,只不過他們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項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現(xiàn)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沒有遮掩顧忌、不計利害成敗地把它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成者王敗者寇”這樣一種歷史傳統(tǒng)中,項羽依然能得到人們的憑吊和同情。
    (節(jié)選自《易中天品讀漢代風云人物》,有刪改)
    (1)“劉邦戰(zhàn)勝項羽,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原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是個貴族,是個英雄;劉邦是個貧民,是個流氓。
    B.項羽的能力是很強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劉邦只喜歡酒色。
    C.就家庭背景、集團力量和個人魅力而言,劉邦和項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D.項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現(xiàn)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沒有遮掩、不計利害地把它表現(xiàn)出來。
    (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圍繞“項羽何以輸給劉邦”這一話題,結(jié)合劉邦、項羽的所作所為,聯(lián)系史實,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論述。
    B.劉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華橫溢,他們君臣攜手,最終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
    C.作者認為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魯莽驕橫,文章由此對項羽這一形象的分析遞進到對本色英雄失敗的反思。
    D.作者認為冷靜地做一個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劉邦的勝利是有道理的。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這些性格的差別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3)項羽入咸陽后說“富貴而不還鄉(xiāng),如衣錦夜行”,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A.這句話顯示出在待人方面,劉邦豁達大度,項羽氣量狹窄。
    B.這句話充分反映出項羽不聽旁人勸告只求衣錦還鄉(xiāng)的心理。
    C.通過項羽說的這句話,與劉邦相比,更顯示出他的目光短淺。
    D.這句話表現(xiàn)了項羽在勝利面前的那種得意狂妄,這也是他輸給劉邦的原因之一。

    發(fā)布:2025/1/1 3:30:1組卷:10引用:17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人有“人設”,城有“城設”。在城市形象傳播中,每個城市都想在人們心中種下一顆有標簽的種子,或溫婉豪放,或休閑激情,等人們要出門之時,這顆種子即刻生長,“搶奪”行人的最終決定。
          短視頻出現(xiàn)之前,城市標簽多是由地方政府主導,集中來自旅游、傳播、歷史、文化等方面學者的智慧,共同擬定出一個城市的象征性標簽,然后動用各種傳播資源,花掉不菲的宣傳費用,甚至不惜建構(gòu)事實上的標志性建筑,讓這個標簽亮起來。但現(xiàn)實是,這樣的形象傳播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因為不管是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還是我們身處的傳播世界,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原來的城市形象傳播,是一種規(guī)?;恼麄?,城市的管理者是主導者,請大導演、大明星,拍個大宣傳片,然后組織資源去傳播?,F(xiàn)在的城市形象傳播,是一種個體化的隨機性傳播,路上的快遞小哥、街上的擺攤大姐、茶樓酒館的老板及員工、天南地北到城市旅行的游客……每個人都可以舉起手機隨手拍攝、即刻傳播、立刻回復,城市形象被每個人傳播,可能在不經(jīng)意間突然爆紅。
          按照傳播學理論,新傳播技術(shù)催生了新傳播形式,賦予了個體前所未有的傳播能力和傳播資源。城市形象傳播,由原來的廣場式大宣傳,變成了場景式個體化傳播,人們很少再有耐心看完導演好的城市宣傳片,而是在指尖上翻看各個城市“人間煙火”的現(xiàn)場表演。城市也不再是由鋼筋水泥、標志性建筑組成的跟公眾有距離的所在,而是有生活、有溫度、有情感的零距離場所,城市百態(tài)顯示得淋漓盡致,市井生活呈現(xiàn)出不同城市的別樣姿態(tài)。畫面不一定精美無比,記錄卻一定是實實在在的。
          這是城市形象傳播在短視頻新勢力下出現(xiàn)的新景象。在這個新景象中,城市形象從規(guī)模性的宣傳變?yōu)闈B透式的傳播。由知識淵博的專家和嚴肅認真的組織機構(gòu)設定的城市形象宣傳,變成了指尖上分享式的娛樂性傳播。城市形象宣傳的宏大話語,變成了社會傳播的個體話語,一個個短視頻,由于公眾個體的介入,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感染力。由街道、高樓、標志性建筑等構(gòu)成的“千城一面”,在聲音、影像、文字的融合中,夾雜著慨嘆、震撼、享受、新奇的情感代入,一個個城市形象鮮活起來,變得更加真實,更具溫度,更有號召力。當然,城市形象的傳播滲透,還可以出現(xiàn)在電影、電視劇等影像之中,就像最近某春節(jié)檔電影塑造的山城重慶,讓公眾看到了重慶的迷人魔幻之處。
          整體而言,由新傳播技術(shù)催生的短視頻新勢力,讓人時時刻刻感受著一個個日新月異的城市。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傳播形式,更新了城市形象的傳播主體、傳播渠道、傳播內(nèi)容、傳播樣態(tài),再加上日益挑剔,永不滿足的受眾,一個城市的文化、歷史等在觸手可及的短視頻中更加生活化、個體化、立體化。
          從這個意義上講,城市形象設定的內(nèi)涵在變化,要由絞盡腦汁的設定轉(zhuǎn)變?yōu)樵鷮崒嵉慕ㄔO。
          在短視頻的傳播中,城市建設的軟件和硬件,都會被不帶包裝地呈現(xiàn)出來,城市本身魅力來源于真實而不是宣傳,人們會在短視頻的笑聲和淚水中去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理解的城市形象設定。
    (摘編自任孟山《短視頻帶來指尖上的城市形象傳播》)(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沒有短視頻之前,由地方政府組織多方專家共同研究確立的城市標簽傳播效果差。
    B.作為新傳播技術(shù)催生的新傳播形式,短視頻新勢力使個體的傳播能力大大地增強。
    C.短視頻中的城市形象在聲音,影像等的融合下,城市形象才變得真實而有溫度。
    D.因為受眾的挑剔和永不滿足,城市形象的傳播主體、渠道、內(nèi)容等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段運用喻證法,論證了城市形象對于人們選擇出行地點時的重要性。
    B.文章將短視頻出現(xiàn)前后城市形象的創(chuàng)設主體、內(nèi)容及傳播效果進行對比論證。
    C.文章舉春節(jié)檔電影的實例,闡明了城市形象可以通過短視頻進行傳播滲透的觀點。
    D.文章末段進行總結(jié),強調(diào)短視頻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真實形象,體現(xiàn)其自身魅力。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短視頻對城市形象的傳播具有個體化、隨機性傳播的特點,這和以往政府的規(guī)模化宣傳不同。
    B.人們已厭倦了專業(yè)導演拍攝的城市宣傳片,卻對畫面不夠精美但真實記錄城市的短視頻感興趣。
    C.公眾通過拍攝個性化短視頻介入城市形象宣傳之中,使得城市宣傳的話語發(fā)生了變化,感染力強。
    D.城市自身魅力來源于真實,我們不能只是刻意地去設定城市形象內(nèi)涵,而是要扎實地去建設它。

    發(fā)布:2025/1/1 3:0:1組卷:8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曹雪芹其實是被“火車”撞死的?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應用最廣的文字之一。中文和英文,很難說哪一個更好、更優(yōu)美,只能通過比較,來分辨出兩種語言文字各自的魅力?!都t樓夢》就是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橋梁,《紅樓夢》的英文譯本,是最美的英文和最美的中文的對撞、比拼。比拼的結(jié)果,不是分出誰高誰低,在中文和英文的對撞里,它們魅力各顯,激越飛揚,淋漓盡致。
    1.從英文到中文      有這么一段英文:
          Soon they had finished their tea and sat down to a collection of choice wine and delicacies。
    上面這段英文翻譯成中文,可以翻譯成:他們很快喝完了茶,然后,坐下來盡享美食佳肴。--這樣的中文譯文,應該說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實際上,這句英文是《紅樓夢》一句話的翻譯結(jié)果。我們看看曹雪芹的原話是什么:
          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說。(第八回)
          上面這段英文是標準的英文,上下文銜接連貫,句式緊湊,而曹雪芹的原文呢,無疑是非常好的中文,是流水句式,生動鮮活,比起“基本合格”的中文來說,有天壤之別!
    2.從中文到英文      第十七回,“后院墻下忽開一隙,得泉一脈,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nèi),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我們看這句《紅樓夢》里的中文,第一小句8個字,中間小句4、5、4個字,結(jié)尾7、6個字,流水句,節(jié)奏感好,情景清新明快,畫面感強,是典型的優(yōu)美的中文。
          我們看看英文翻譯:
    “A stream gushed through an opening at the foot of the garden wall into a channel barely a foot wide which ran to the foot of the rear terrace and thence round the side of the house to the front,where it meandered through the bamboos of the forecourt before finally disappearing through another opening in the surrounding wall?!?br />      我突出句中的逗號,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這是英文的一個大長句。這個英文長句,很氣派,前半句竟然有40個詞,后半句有19個詞,蔚為大觀,就像一列火車,呼啦啦拽起了那么多的車廂,轟然前行。中文習慣于短句子,讀寫聽說,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短句子會讓我們更加便利,更加舒服。如果說英文是一列長長的火車,那么中文呢,就像個手推車,一人一車,翻山越嶺,細步款款。
    3.“火車中文”的尷尬      必須老老實實地承認,今天,我們已經(jīng)寫不出曹雪芹那樣的中文了。近代以降,我們草草地放下了手推車,急急火火地上了火車,以為只有這樣,我們的中文才能夠“現(xiàn)代化”。今日的“中文”,叫作“現(xiàn)代漢語”,是在繁瑣縝密的語法規(guī)則下制造出來的中文,是工業(yè)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一樣的中文,中文成了“產(chǎn)品”,已經(jīng)不是曹雪芹的“中文”了。滄海桑田,一言難盡……
          有人說要恢復“曹雪芹式的中文”,要恢復傳統(tǒng)中文的魅力,怎么辦?我以為我們還是從培養(yǎng)鑒賞力開始吧,要知道“曹雪芹中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學會鑒賞她,欣賞她;要讓人們知道,傳統(tǒng)中文又“美”又“好”,她比現(xiàn)代漢語“美”在哪里,“好”在哪里。我們不能狹隘地認為語言文字僅僅是個工具,她不僅是工具,而且是媒介,是文明傳承的介質(zhì),是人們獲取精神美感和靈魂歸屬的介質(zhì)。中文已經(jīng)存在幾千年了,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準則才不過100多年的時間,用100多年的尺子,去規(guī)范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語言文字,這把尺子太弱,太短,太貧乏無力了。
          提高傳統(tǒng)中文的鑒賞力,必須要克服的就是“火車中文”。
          比如:盡管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23日呼吁美國總統(tǒng)布什要求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立即實現(xiàn)停火,但布什對此表示拒絕并反對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立即停火。
          上面這句話,前半句也是40個字,赫然展開,雖然氣派,但是讓人眩暈,我們閱讀起來,也很吃力,習慣了讀短句子的中國人,也許得憋著一口氣才能讀完這個“火車中文”。越到最后,氣息越短,這樣的閱讀感受多么糟糕?。≈形纳狭恕盎疖嚒?,跟《紅樓夢》漸行漸遠,跟中國人愉悅的閱讀感受漸行漸遠。
          再看“那則讓她哭了整整一夜的她母親昨晚因車禍受重傷而不治身亡的消息對她來說的確是個十分沉重的打擊”。
          這句話是“超級火車中文”,簡直就是動車組,竟然包括了整整45個字,從現(xiàn)代漢語語法來看,沒有任何問題,但面對這樣一個讓人崩潰的句子,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卻無能為力,這是多么荒謬的事情!在這里,“曹雪芹的中文”已經(jīng)死了,是被“火車中文”撞死的。
          品紅樓,品的是曹雪芹的中文,這是一種審美的語言,讓人感嘆,也讓人唏噓不已--
          今天的中文說“女孩”,曹雪芹中文則說“豆蔻”;
          今天的中文說“女人”,曹雪芹中文則說“巾幗”;
          今天的中文說“美女”,曹雪芹中文則說“紅顏”;
          今天的中文說“老人”,曹雪芹中文則說“白發(fā)”;
          今天的中文說“海棠花在春天里靜靜地開放著”,曹雪芹中文則說“海棠春睡”;
          今天的中文說“一個美女一生總是會受很多的痛苦和傷害,命運總是不理想”,曹雪芹中文則說“紅顏薄命”。
          今天的中文說“白色的眉毛”,曹雪芹中文則說“秋眉”;
    ……
    (1)本文題目“曹雪芹其實是被‘火車’撞死的?”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題目起得好不好?說說你的看法。
    (2)結(jié)合原文,說說作者認為的“曹雪芹式的中文”具有怎樣的特點。文中所說的現(xiàn)代漢語有什么特點?
    (3)第二十六回,“寶玉無精打采的,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門,在回廊上調(diào)弄了一會雀兒;出至院外,順著沁芳溪看了一會金魚”。這段話寫寶玉春困打盹,襲人勸他出去走走,消消困。閱讀了本文之后,你覺得這段話好在哪里?

    發(fā)布:2025/1/7 8:0:2組卷:2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