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一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李密《陳情表》)二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命。乃上疏《陳情表》。
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沙。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已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日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后卒于家。
(《晉書?李密傳》節(jié)選)(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責臣逋慢 |
逋:懈怠 |
B.不矜名節(jié) |
矜:顧惜 |
C.母何氏醮 |
醮:改嫁 |
D.華善之 |
善:交好 |
(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A.順流而
東也
B.臣不勝
犬馬怖懼之情
C.常以身
翼蔽沛公
D.君子博學而
日參省乎己
(3)下列各句中,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劉夙嬰疾病
A.冀君實或見恕也
B.洎牧以讒誅
C.且君嘗為晉軍賜矣
D.齊彭殤為妄作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B.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C.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D.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密作為蜀地舊臣,身份敏感,面對司空張華“安樂公何如?”的挑釁發(fā)問,能夠以安樂公與齊桓公相提并論的一番言論作答,可見其不卑不亢之品行。
B.《陳情表》敘述了朝廷多次征召的經(jīng)過,并以“奔馳”二字形象地寫出了作者想報答君恩的焦急心情。因此李密服喪未結束,就接受征召到洛陽為官。
C.《李密傳》敘事簡略,寥寥數(shù)語就交代了李密寫作《陳情表》的原委;《陳情表》則敘事婉轉細致,有感情地敘述了作者進退兩難的處境。
D.《陳情表》善于利用駢句,尤其善用“密而不促”的四言句式來抒情說理,讀來典雅而又有氣勢;《李密傳》則多以散句來敘述人物經(jīng)歷,平實曉暢。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②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7)李密為何能夠說服晉武帝“停召”,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