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東營市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為什么地球出現(xiàn)危機后,中國人不是逃離地球,而是要帶著地球一起跑?”面對外國人提出的問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回答:“我們買房子買的不是物理空間,而是一個家庭,里面住著父母、老婆、孩子,這個物理空間承載著我們所有的情感。中國人特別有家國情懷,即便發(fā)生了災難、戰(zhàn)爭,很多人也不愿離開家鄉(xiāng),死也要死在那兒?!?br /> 這與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的主題不謀而合。在過去以農(nóng)為主的中國社會,人們極少遷移,因為所謂農(nóng)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飯。
在現(xiàn)代說法中,“土氣”是一個貶義詞。但在費孝通看來,“土氣”實際上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巴翚狻保簿褪墙拥貧?,它象征著人們與大地的親密接觸,充分熟悉?!巴翚狻逼鋵嵤切羷?、知足的代名詞。也因此,大批的中國人逐漸變得守舊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財富,那么凡事照搬經(jīng)驗去做就行。因此在現(xiàn)在看來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為在以土為生的年代,“經(jīng)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實保存”。久而久之,整個社會變得穩(wěn)定而缺乏流動,很多人一輩子就只在一個小范圍內活動。周邊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遇事總是能熱心幫一把,人們之間逐漸形成了一種穩(wěn)固而與外部隔絕的鄉(xiāng)鄰關系,慢慢地也就有了“萬事不求人”的生活狀態(tài)。
帶著地球流浪,是一種回饋,也是一種責任,感謝你當年的養(yǎng)育,如果可以,我也不會扔下你獨自逃亡。不靠土吃飯、早已經(jīng)用工業(yè)化普及農(nóng)業(yè)的西方人,大概很難懂中國人的傳統(tǒng)戀根情結。
(摘編自《外國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著深層的文化認同差異》)材料二:
中國人講的“家”是很有彈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無限遠。比如平常我們都喜歡說“我們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擴大點,比如“國家”,在英文里面“國家”是“State”,并沒有一個“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實,幾乎各個地方的語言要表述“國家”的時候,他們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們中國,或者受我們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qū),比如日本,的確也會有“國家”這個說法。所以“家”你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仔細想想你會發(fā)現(xiàn)它挺麻煩的。它牽涉的范圍非常之廣,因為它是一個能伸縮有彈性的東西。
費孝通先生認為,中國人講這個“家”恰恰能夠說明中國社會的基本性質。他說“西方的社會像一捆柴”。我們把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為不同的個體、個人。把他們綁起來就成為一個社會或者團體,叫做“團體格局”。傳統(tǒng)中國的社會結構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的影響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費孝通就用這個形象界定了我們中國社會的基本特質,他給它一個名字,叫“差序格局”。
費孝通說,因為整個社會是個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縮的,跟我友好的那個關系網(wǎng)也是可以不斷伸縮來回的。他還說,中國人對世態(tài)炎涼特別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正因為“公”“私”的界限沒那么分明,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面特別喜歡講人情、講關系,又要講面子,因此那些規(guī)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東西,包括了很多我們叫“禮”的東西,這是一種禮治。我們不太需要講契約,我們就講信用,好比你跟別人做生意、做買賣,你喪失了信用之后,就沒人再找你做了。假如這個社會,什么都是講規(guī)矩、講禮治、講面子、講關系、講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費孝通說,為什么中國封建社會的貪污問題很嚴重,是因為我們其實不太有法律觀念,也不太有公共觀念。
(摘編自梁文道《<鄉(xiāng)土中國>:家,到底是什么呢》)(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家”這個詞語在中國文化中包含著“家”的意思,這為中國所獨有。
B.電影《流浪地球》的主題與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有著密切的內在關聯(lián)。
C.材料二對于“家”的理解,可以對材料一中的家國情懷進行必要的補充。
D.“公”“私”界限不明形成的不言自明的規(guī)矩對法律、公共觀念是有害的。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帶著地球去流浪,是中國人傳統(tǒng)戀根情結的體現(xiàn),西方人很難完全讀懂。
B.以農(nóng)為主的中國社會相對固定,而這種不流動使中國社會呈現(xiàn)出了土氣。
C.在中國社會差序格局的情況下,“家”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伸縮變化。
D.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一種禮治社會,人們之間講信用,不需要任何契約精神。
(3)下列說法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畎住秹粲翁炖岩髁魟e》
B.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对鰪V賢文》
C.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D.地球出現(xiàn)危機后,中國人帶著地球一起跑?!读骼说厍颉?br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任選兩種,分點說明。
(5)微信提供了多種朋友圈權限設置。如“星標朋友”“不讓他看我的朋友圈”“不看他的朋友圈”“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圍”“朋友圈黑名單”等等。這些設置體現(xiàn)了朋友之間的遠近親疏。請概括什么是“差序格局”,并簡要分析微信朋友圈的權限設置是如何體現(xiàn)“差序格局”的。組卷:19引用:3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花開了又謝
嚴平 陳佩琪離開家的時間是1937年11月,安徽蕪湖一個初冬還不冷的日子。她才二十三歲,剪著短短的頭發(fā),穿著棉布做的旗袍,豐潤的臉龐上一雙亮亮的眼睛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她喜歡演戲,在學校的演劇活動中扮演過《雷雨》中的繁漪。那天的日記里,她寫道:“早晨,悄悄地將所有要帶的東西都整理好了,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不知是甜也不知是苦。下午,他們大家都去瞧抗敵劇團的戲,我沒去,留在隊里。我要去了,若在路上或戲院內碰著母親或父親,那就糟糕,我是決定走不成了,因我此次走,父母不允許,是偷偷走出來的,所以既出來了,就不能讓他們再看到,一看到?jīng)Q計逃不了的?!?br />(《陳佩琪日記(摘抄)》,《壯絕神州戲劇兵》湖南文史雜志社1990年) 能夠找到的關于陳佩琪的材料很少。在抗敵演劇隊八隊(后改為劇宣六隊)幾十年后整理的大事記中,11月,只有這樣幾句:“葉向云、田價人、陳佩琪、王問奇入隊,吳劍平離隊,全隊十八人,較長時間內就由這十八人堅持工作。”我還看到了演劇隊這個時期的兩幅照片:一幅是隊員們的合影,遺憾的是照片非常模糊且沒有人物注明,我猜想佩琪就在其中卻根本無法加以辨認;另一幅是話劇《生路》的劇照。該劇被稱為八隊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重要里程碑”。作品描寫日軍入侵后,有人投降做了漢奸,有人奮起反抗尋得生路的故事。后來,這部戲作為保留節(jié)目演出了五十多場,一直演到1942年,每次演出觀眾反響都非常強烈,其他演劇隊也陸續(xù)演出了此劇。1938年初,首演《生路》的時候,陳佩琪扮演女兒秀英,葉向云扮演父親——這是一個出身書香門第的老舉人,原以為只要做一個順民就能夠躲過劫難,孰料日本人來了,逼他交錢交糧,連女兒都要交出去。照片拍攝的正是這一刻。舞臺上,在一伙強盜中間,老舉人淚流滿面顫抖著伸出雙手撲向女兒,女兒被日本人拉扯著往外走,她掙扎著發(fā)出喊叫,轉身望著父親……這或許是佩琪留下的唯一劇照了,可以看到年輕的她體態(tài)柔韌,形象質樸,感情充沛,表演十分逼真。
佩琪就這樣滿懷熱情地投入抗戰(zhàn)洪流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她除了當演員,還創(chuàng)作了獨幕劇《回山》,與人合編《女義勇軍》,導演獨幕劇《焦土抗戰(zhàn)》……她充滿活力,也很有才華。那張美麗動人的臉龐雖然被風吹得黝黑粗糙起來,卻依然遮掩不住青春的魅力。
然而,對于一個從小生長在優(yōu)裕的家庭環(huán)境、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磨難的女孩子來說,危險是隨時都可能降臨的。三月的時候,她就生病了,她意識到死亡離自己很近,卻沒有退縮;她本可以離隊回到父母身邊,卻選擇了堅持。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與疾病抗爭,她的生命之花在殘酷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受著風吹雨打的蹂躪卻頑強地綻放著——并且,在工作中她和同隊的男伙伴逸戀愛了。即便是在戰(zhàn)爭中,愛情也來得那么自然,不可阻擋。他們一起談論工作上的問題;一起研究劇本,細心地幫助對方修改;一起在生活上相互鼓勵和支持……當佩琪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jīng)超出團體伙伴之間的“互愛”時,她陷入了一種甜蜜的迷茫中。
我讀著她留下的不多的日記。在日記中她講述自己愛的感覺。愛情的突如其來讓她有些手足無措,但又是那么熱烈、發(fā)自內心。然而,他們畢竟是在一個團體中,擺在他們面前的工作是繁重的,因而在感情的漩渦中佩琪要求自己保持理性的聲音,要有“陜北戀愛的三原則——不妨礙工作,雙方自愿,不妨礙他人。要堅強地把握,那么我們才能算是抗戰(zhàn)時期中的真正戀愛生活,否則我寧愿將它拋到九霄云外……”她細細地寫著,沉醉在感情的甜蜜中……所有這一切,對一個才二十三歲的女孩子來說是那么珍貴,但遠處的炮聲卻在提醒她不能忘記自己所處的時代和肩上的責任。她寫得那么坦率和投入,隔著漫長的歲月,我感受著她情感的起伏,也似乎看到她春天里嬌美的身影,聽到她月光下清脆悅耳的笑聲……無論是當年浴血的戰(zhàn)場上,還是今天遠離了殘酷戰(zhàn)爭的日子里,那身影和笑聲都讓人感到溫暖和美麗。
日記突然中斷了,是她沒有寫下去,還是寫了沒有保留下來?在八隊的大事記中,1938年9月同樣有著極為簡潔的交代:“早期參加救亡八隊的女隊員陳佩琪,編隊期間重病不起,終以傷寒病逝武漢?!边@正是演劇隊接受三廳整編的時候,年輕的隊員們高舉隊旗滿懷希望,喊著響亮的口號,奔跑在學校的操場上,而佩琪卻與這一切無緣。事隔多年,編寫大事記的隊友已經(jīng)從青年變?yōu)闅v盡滄桑的老人,他們用極其簡單的文字記述團隊每一次的生死別離,沒有感情的流露,更沒有哀傷的宣泄,因為死亡對于他們來說早就習以為常,他們的心在戰(zhàn)爭的磨礪中已如巖石般堅強。但即便如此,透過這寥寥數(shù)語我也依然能想象到,當年,年輕的演劇隊員們面對風雨同舟的伙伴突然離去,心里的創(chuàng)傷會有多么重,而那個她所愛著也深深地愛著她的人又會有多么透徹心骨的痛。
死神對女人不會有絲毫憐惜,讀著佩琪的日記,我無言。
(節(jié)選自嚴平《她們走向戰(zhàn)場》,《收獲》2015年6月,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提到陳佩琪離家時間是“1937年11月”,說明其在盧溝橋事變后不久即投入抗戰(zhàn)洪流,為表現(xiàn)人物提供了背景。
B.離家之時陳佩琪的心中可謂“甜苦交加”,“甜”有即將投身抗戰(zhàn)的新奇感和興奮感,而“苦”主要源于父母對自己的阻攔。
C.文章對話劇《生路》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既因為這是了解佩琪非常重要的史料,又因為故事本身也暗示了她自身的命運。
D.文章對佩琪愛情的描述真實感人——甜蜜而又慌亂,熱烈卻不乏理性,充分展現(xiàn)出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和高尚的精神品質。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兩次提到陳佩琪“才二十三歲”,強調意味明顯,突出了她雖年紀輕輕卻極富主見、意志堅定且勇于擔當,流露出作者敬佩之情。
B.文章中的幾處肖像描寫更能夠讓讀者對陳佩琪美好生命的隕落感到痛惜,文章結尾“我無言”三個字則進一步強化了對戰(zhàn)爭的痛恨。
C.文章通過佩琪毅然決然離家、潛心投入戲劇創(chuàng)作、帶病堅持工作、冷靜對待個人情感等典型事件,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形象。
D.作者在行文中引述了大事記寥寥數(shù)語的簡短記錄,表面上看似平淡冷靜,實際上蘊含著深深的情感,充滿感人的力量,極具藝術張力。
(3)作者以“花開了又謝”為題,寄寓豐富。請結合文意,進行簡要說明。
(4)作者采用了陳述歷史事實與抒發(fā)主觀感受交叉行進的行文方式,請結合作品簡要說明這樣寫有哪些好處。組卷:35引用:7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工作狂”在某種意義上是心理問題?!肮ぷ骺瘛迸c“工作熱情高”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因為①______,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只是借助拼命工作求得某種“心理解脫”。此外,這些人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xiàn)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慮萬分,卻又可能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而“工作熱情高”的人都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②______,如出現(xiàn)失誤既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懊惱不已,相反③______,同時也注意與同事和上司的協(xié)調、配合,因而人際關系相對融洽。調查顯示,盡管“工作狂”的工作量要比“工作熱情高”的人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明顯不如后者。
(1)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自己”與文中畫線處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鐵鎖見他說得很自己,也愿意受他的照顧,只是見他穿著軍人的衣服,怕跟上當了兵。(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
B.部隊卻勝利地沖了過去,自己傷亡很少,倒把敵人打死很多。(鄧洪《山中歷險記》)
C.有些人說,光說誰開誰種,誰種誰收,有啥憑據(jù)呢?還是找找自己的老業(yè)地開著穩(wěn)當。(李準《黃河東流去》)
D.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錢鍾書《圍城》)
(2)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組卷:10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疫情期間,我們總被身邊的點滴善意感動著:給客房送飯,向陌生人贈藥,替鄰居照料孩子……沒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島。
人和人之間緊密相連,互相托底,彼此支撐,才容易挺過最艱難的時光。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