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能量》2019年單元測試卷(9)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知識展示臺(30分,每空1分)

  • 1.電磁鐵由
     
     
    組成,自制一個電磁鐵需要準備
     
    、
     
    、
     
    等材料。電磁鐵的南北極和磁力大小都是可以改變的,可以通過改變
     
     
    來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通過
     
     
    能夠增強電磁鐵的磁力。

    組卷:7引用:2難度:0.4
  • 2.1820年,
     
    科學家
     
    在一次實驗中的偶然發(fā)現(xiàn),將通電的導線放在指南針的上方,指南針會發(fā)生
     
    ,說明在通電導線的周圍產(chǎn)生了
     
    ,從此為人類使用電能打開了大門。

    組卷:2引用:2難度:0.8
  • 3.小電動機上的換向器起
     
    電流并轉(zhuǎn)換電流方向的作用。

    組卷:15引用:8難度:0.6
  • 4.煤大多夾在巖層中,它是由
     
    轉(zhuǎn)化而成的,它所具有的能量來自
     
    。

    組卷:12引用:10難度:0.6
  • 5.能量有很多表現(xiàn)形式,
     
    、
     
    、
     
    、
     
     
    等都是能量的表現(xiàn)形式。我們把儲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叫
     
    。和運動有關的能量叫
     
    。風和流水具有
     
    ,電具有
     
    能,汽油具有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6.能量是可以相互
     
    的,例如核電廠生產(chǎn)的電能是由
     
    轉(zhuǎn)化而來的,洗衣機能把電能轉(zhuǎn)化成
     
    ,電茶壺能把電能轉(zhuǎn)化成
     

    組卷:1引用:2難度:0.8

二、對錯審判廳(20分,每題2分)

  • 7.轉(zhuǎn)動小電動機的軸不能點亮小燈泡,說明小電動機沒有發(fā)出電來。
     
    (判斷對錯)

    組卷:57引用:20難度:0.7
  • 8.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粗細長短沒有關系。
     
    (判斷對錯)

    組卷:37引用:10難度:0.7
  • 9.電動機是用電產(chǎn)生磁,再利用磁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轉(zhuǎn)動而獲得動。
     
    (判斷對錯)

    組卷:1引用:1難度:0.8

五、科學探究室(20分)

  • 28.下列甲、乙、丙三個實驗裝置圖,是某科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的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請仔細閱讀題目并結(jié)合你學過的知識解答下列問題。(甲、乙、丙三個實驗中所用的電池、導線、鐵芯都相同。)

    (1)他們先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纏繞在鐵芯上的線圈的圈數(shù)的關系,你認為他們應選擇圖中的哪兩個裝置進行實驗?
     
    。此實驗能得出:在電磁鐵中
     
    相同時,線圈的圈數(shù)繞得越多,電磁鐵的磁力就越強。
    (2)分析甲和丙兩個實驗,實驗條件相同的是
     
    ,此對比實驗是用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
     
    的關系。
    (3)小明同學拿著一枚小磁針靠近甲裝置鐵芯下端,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磁針的N極被吸引,則可推測甲裝置中鐵芯的上端是
     
    極。要改變甲圖中電磁鐵南北極方向最簡單的方法是
     
    。
    (4)他們在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中電流強度的關系,得到下面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改變因素 測試結(jié)果
    第一次 用一節(jié)新的干電池 1次吸住7枚大頭針
    第二次 用二節(jié)新的干電池串聯(lián)起來 1次吸住17枚大頭針
    第三次 用三節(jié)新的干電池串聯(lián)起來 1次吸住26枚大頭針
    ①實驗中改變的因素是:
     
    。
    ②不改變的因素是:纏繞在鐵芯上線圈的
     
    。
    ③分析實驗中記錄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歸納出實驗的結(jié)論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29.你會制造電磁鐵嗎?請說說你是如何做一個磁力超強的電磁鐵的。

    組卷: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