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新疆喀什地區(qū)喀什二中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16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材料一:
          電影與文學無疑關(guān)系密切。文學對于電影甚至有一種始源性的意義,立足于文學的影視文學劇本總是被稱為“一劇之本”。而由于文學的強大、悠久和深厚,電影的后進、現(xiàn)代甚或后現(xiàn)代,兩者的關(guān)系亦頗微妙,某種“話語權(quán)”之爭亦在所難免。
          當過電影局局長的著名老編劇張駿祥先生說過,“電影就是文學,用電影手段完成的文學”。第四代導演謝飛則自謙說,電影導演沒什么了不起,他只是把劇本給影像化了而已。由此看來這兩者不僅是話語權(quán)之爭,而且是有一種淵源性、天然性的,類似于母體和再生體的關(guān)系。
          雖然電影與文學是不同的藝術(shù)門類,但對于從文學改編的電影來說,文學中原先所蘊含的哲理、基本的情節(jié)關(guān)系、人物內(nèi)涵及關(guān)系等,無論影像化得成功與否,都先于電影而奠定在文學原著中。文學對電影的淵源關(guān)系是毋庸置疑的。
          但文學與電影顯然又不是一回事。兩者的不同從根本上說源于傳達媒介的不同。文學的傳達媒介是文字和語言。文字語言與藝術(shù)形象的關(guān)系是間接的。馬賽爾?馬爾丹所指出的:“文字與它所表明的事物之間有一種深刻的差異?!边@是指文字語言符號的所指與能指之間形成了一種深度空間。而電影的傳達媒介是直觀地運動著的影像,影像與表意之間具有直接性。
    (摘自陳旭光《文學、電影及新力量導演散論》)材料二:
          劇本的好壞是一部電影的根本。有的時候,一個細節(jié)的疏忽、一句對話的穿幫、一件事情或一種命運的邏輯扭曲或斷裂了,都會瓦解我們對整部電影的信任。故事如何層層推進,人物命運如何合理地轉(zhuǎn)折,時代背景、風俗人情如何交代,說出來的部分如何與沉潛在底部的、沉默的部分對話,這是藝術(shù)的匠心,也是電影的光彩所在。假若無視這一藝術(shù)根本,電影就會只剩一個技術(shù)的空殼。
          導演和制片人都太迷信資本的力量,缺乏藝術(shù)的專業(yè)精神。誠然,資本對于電影工業(yè)走向成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但在電影藝術(shù)面前,資本常常是無能的,至少它不能替代一切。比如,當下很多電影人把明星陣容看得比電影質(zhì)量更重要,但一大批明星擠在那里,電影也未必成功。真正有自信、有能力的導演,是可以培養(yǎng)和塑造新演員的。張藝謀當年可以把戲劇學院的學生(鞏俐、章子怡)培養(yǎng)成電影明星,現(xiàn)在好像大家都不太相信新面孔了。又比如說宣傳,很多電影都是狂轟濫炸式的,通過各種買版面、買票房,以為宣傳比內(nèi)容更重要,票房比口碑更重要,只記得電影是商品,而忘記了它還是一門藝術(shù)。
          一部電影有沒有藝術(shù)的原創(chuàng)精神、專業(yè)精神,專業(yè)觀眾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細節(jié)是否有漏洞、場景是否真實、道具是否講究、對話是否準確、心理鋪墊是否充分、故事邏輯是否成立,等等,都是需要打磨的,這就叫專業(yè)精神。李安導演在電影藝術(shù)方面真的是追求精益求精。像《色戒》這樣的電影,它不單還原了那個時期民國生活的質(zhì)感,關(guān)鍵拍得如此細膩,為了找尋那種時代的感覺,電影里面出現(xiàn)的電車,他是按當時的尺寸做的;車牌大小也是按當時的樣式做的,這就叫專業(yè)精神。當一個導演愿意做這種案頭工作、花這種笨功夫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導演身上有一種藝術(shù)抱負和藝術(shù)雄心,也有一種要拍精品的意識。既重視電影物質(zhì)層面的精心設(shè)計,也重視電影精神空間的開創(chuàng),通過物質(zhì)與精神的平衡和綜合,讓觀眾在黑暗的影院里真正感受何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夢幻藝術(shù)。
          價值觀的空洞和混亂。很多中國導演根本沒有自己的價值觀,他們不知道要在電影里表達什么,一個導演固然不能用他的電影生硬地詮釋思想或者精神,但又不能沒有思想和精神,而是要通過獨特的形象和藝術(shù)語言來完成對這種思想和精神的呈現(xiàn)。電影《血戰(zhàn)鋼鋸嶺》(美國/澳大利亞)主題鮮明,導演可以把一個不摸槍、不開槍、不殺人的人,塑造成電影里的英雄,而且通過情節(jié)鋪墊,讓我們覺得這個英雄是真實存在的。如果電影取消了價值追求,導演不再通過藝術(shù)來出示自己對世界的觀察和態(tài)度,不思索人類的命運和境遇,也不再背負藝術(shù)探索的重負,電影勢必淪為光影技術(shù)空泛的載體,或者只是生活的小甜品,這就和電影誕生之初的藝術(shù)理想背道而馳了。
    (摘自《文藝爭鳴》,《中國電影的繁華與空洞》)材料三:
          把好的小說改編成好的電影,對于每一位導演都是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是,如何在那個小說“好”的基礎(chǔ)上做出獨屬于電影的“好”。電影是直接的藝術(shù),直接觸動我們的身體感受,它是身體藝術(shù),同時也是情感和精神的藝術(shù)。這種情感與精神方面的追求跟小說是共通的?!f和電影的共同處在于要達到與受眾的結(jié)盟。小說家要和他的讀者、電影要和它的觀眾凝結(jié)成一種“情感共同體”。換言之,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里,小說家和讀者、導演和觀眾在情感上要達到共鳴和共振。好的電影和好的小說要有和觀眾/讀者共情的能力。如此,小說才會是好的小說,電影才是好電影。假如你是一個病人,假如你真的生活在與病魔搏斗的旋渦里……電影《我不是藥神》設(shè)身處地,把這個時代我們作為人的為難,人的遭際毫不遮攔地表達了出來?!獮槭裁从心敲炊嗟挠^眾愿意去看這部電影呢,是電影作品內(nèi)部蘊含的現(xiàn)實感,是它切實的表現(xiàn)能力。它表達的東西與我們感受到的東西之間有共通,既沒有拔高,也沒有降低,它觸到了這個時代人的“情感點”,從而,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里,萬千觀眾在不同的電影院里共同動容,唏噓,落淚,凝結(jié)成了屬于中國人的“情感共同體”,那是屬于中國的此刻,也是屬于我們的電影時間。
    (摘編自張莉《如何建立情感共同體——關(guān)于“從小說到電影:藝術(shù)形式的生成與轉(zhuǎn)換”》)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電影與文學關(guān)系密切而微妙,文學的強大、悠久和深厚,電影的后進、現(xiàn)代甚或后現(xiàn)代使得兩者的話語權(quán)之爭不可避免。
    B.文字語言與藝術(shù)形象的關(guān)系是直接的,影像與藝術(shù)形象之間具有間接性。兩者的不同從根本上說源于傳達媒介的不同。
    C.當下很多電影人把明星陣容看得比電影質(zhì)量更重要,是因為往往觀眾只認明星,有強大明星陣容的電影更容易成功。
    D.導演通過藝術(shù)來出示自己對世界的觀察和態(tài)度,思索人類的命運和境遇是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意義,所以沒必要加強光影技術(shù)方面的進步。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文學改編的電影,是將文學中原先所蘊含的哲理、基本的情節(jié)關(guān)系、人物內(nèi)涵及關(guān)系用影像的形式轉(zhuǎn)化而來的,所以文學對電影的淵源關(guān)系是毋庸置疑的。
    B.劇本的好壞是一部電影的根本。只有重視這一藝術(shù)根本,電影才不會只剩一個技術(shù)的空殼。
    C.一部電影有沒有藝術(shù)的原創(chuàng)精神、專業(yè)精神,專業(yè)觀眾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所以作為電影人,只要重視電影精神空間的開創(chuàng),就能讓觀眾在黑暗的影院里真正感受何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夢幻藝術(shù)。
    D.一個導演既不能用他的電影生硬地詮釋思想或者精神,也不能沒有思想和精神,而是要通過獨特的形象和藝術(shù)語言來完成對這種思想和精神的呈現(xiàn)。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電影導演沒什么了不起,他只是把劇本給影像化了而已,劇本的好壞才是一部電影的根本,所以只要劇本好,不愁拍不出好電影。
    B.86版《紅樓夢》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既源于有好的劇本,也源于導演有專業(yè)精神、獨特的價值觀等各種因素。
    C.電影《血戰(zhàn)鋼鋸嶺》主題鮮明,通過獨特的形象和藝術(shù)語言來完成了導演對自己思想和精神的呈現(xiàn)。所以一部影片好不好,導演有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才最重要。
    D.電影《親愛的》是一部以真實的社會基體為原型,反映“打拐”題材的電影。影片觸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內(nèi)心,與觀眾產(chǎn)生了共情。
    (4)材料二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
    (5)結(jié)合材料談談如何才能拍出一部好電影。

    組卷:10引用:5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童年軼事
    [德]赫爾曼?黑塞
          幾天以來,遠處的樹林已經(jīng)閃爍著明朗的翠綠光彩,晴朗的天空中飄浮著輕柔的四月云,那片廣闊的、尚未播種的棕色田地晶瑩閃爍……在這溫潤和煦的氣候里,萬物都在期待萌發(fā),充滿夢幻和希望--幼芽向著太陽,云彩向著田野,嫩草向著和風。
          從童年時代起,我就總是讓自己的回顧同新開墾田地的氣息和樹林里嫩綠的新芽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讓自己回到春天的故鄉(xiāng),回到那些我已淡忘、并且不理解的時刻去。我曾是一個十分頑皮而任性的孩童,從小就讓父親為我大傷腦筋,還讓母親為我操心嘆氣!那天半夜時分,我驚醒過來,父親在和母親說著什么。
    “你聽說布洛西的情況了么?”
    “我已經(jīng)去探望過他,”父親回答說,“那孩子真是受盡了折磨。”
    “情況很嚴重吧?”
    “壞極了。你看著吧,春天來臨時,他就要離開人世。死神已經(jīng)爬到了他的臉上?!?br />“要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去看望看望他?也許會對他有些好處?!蹦赣H問。
    “隨你的便吧,”父親回答說,“這么點兒大的小孩懂得什么呢?”
          雙親都已入睡,周圍一片寂靜,而我的心突然變得激動起來。父母的言語,我雖然似懂非懂,卻像一枚果子落進水池而蕩起的漣漪,那些圓圈急速而可怕地越轉(zhuǎn)越大,我這不安的好奇心也為之顫動不已……
          我面前浮現(xiàn)出一個漂亮的孩子,他比我大一歲,個兒卻比我矮小,他名叫布洛西,一年前成了我們的鄰居和伙伴。那個陽光燦爛的秋天上午,木匠家的鷹從停車棚里逃走了,悠閑自在地停在對面的蘋果樹枝上,共有十來個人站在大街上仰頭望著它,一面議論紛紛地商量著對策。我自己也不明白,究竟喜歡它被重新捉住呢,還是喜歡它遠走高飛。不久,那只鷹松開樹枝,猛烈地鼓動雙翼,傲慢地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圓形,便無聲無息地飛向閃爍的藍天。
          突然間,布洛西朝空中發(fā)出一聲歡呼:“飛吧,飛吧,現(xiàn)在你又得到自由啦!”當時,他那只可憐的烏鴉還活著,到處歡蹦亂跳的。有一次我向它伸出食指,開玩笑地說:“喂,約可波,咬吧!”于是它便啄了我的指頭。我火了,想揍它一頓以示懲罰。“是你自己親口對它說“咬吧”的!”布洛西緊緊抱住我嚷嚷著,說明那鳥兒絲毫也沒有錯處,并要我保證不對它施加報復。見我態(tài)度僵硬,他便答應送我兩只大蘋果。不久,他家園子里的蘋果樹第一批果子成熟了,他真的送了我兩只最大最紅的蘋果。
          有一次布洛西奔跑得太熱了,便脫去上裝,躺臥在苔蘚地上休息。當他側(cè)轉(zhuǎn)身子時,襯衫翻落到脖頸后面,我看見他雪白的肩上有一道長長的紅色疤痕,嚇了一跳。過去,我一向喜歡打聽別人的倒霉事來取樂。但不知怎么搞的,這次我卻不想打聽,并且還裝出一副什么也沒看見的樣子。然而那個巨大的傷疤讓我非常難過,當初那傷口一定很痛,一定流了好多血……后來一到家我就取出我那把用最好的接骨木樹干做的手槍,把它送給布洛西。
          我們在小河對岸的樅樹林里找小鹿,我想把巖石上那些還沒有巴掌大的苔蘚揭下一塊來。但布洛西急忙阻止我說:“別,別動它們!這是天使走過森林時留下的足跡?!庇谑俏覀儼V癡期待著,也許會有一位天使恰巧來到跟前。我們呆呆佇立著,整個森林死一般寂靜,褐色的土地上灑落著明晃晃的斑斑駁駁的陽光。
          不久到了冬天,布洛西開始臥病不起。我去看過他一兩次,以后就不曾再去。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期,布洛西離我越來越遠,最后被我完全忘卻了--直到今天晚上聽見父母說:“春天來時,他就要去了?!蔽也畔肫鹆怂?。
          第二天吃早飯時,母親問我:“布洛西生病了,你不想去看看他嗎?”我連忙回答說:“好的。”于是當天上午就去了他家。一會兒工夫,布洛西的母親就拉著我的手站在二層樓一扇白色的門前了。這一雙正在把我導向幽暗神秘而又充滿恐怖的奇異環(huán)境中去的手,在我看來,不是一雙天使的手,就是一雙魔鬼的手。我躊躇不安地站在門邊,這時布洛西向我們轉(zhuǎn)過臉來。
          我細細瞧著他的臉,這臉膛兒狹長尖瘦,不過我沒能看出那上面的死神。只見他臉上有一層柔和的光彩,眼睛里有一些陌生的、既善良又順從的神色,他的目光讓我產(chǎn)生了類似那次在寂靜的樅樹林中佇立傾聽時的心情,那時我懷著強烈的欲望屏息靜氣期待天使走過自己身旁。他似乎疲倦了,略略向旁邊側(cè)轉(zhuǎn)身子。我忽然透過紐扣洞看見一絲紅色的痕跡,這就是肩上那塊大傷疤,我忍不住大聲啼哭起來……
          我最后一次去看他時,布洛西雙目緊閉躺在床上,發(fā)出輕輕的呻吟。他的臉由于痛苦而歪扭著。他的眼睛大大的,已經(jīng)變了樣。他看著我時,那目光顯得陌生而又冷淡。當天下午,他母親給他講起故事來,他聽著聽著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他那微弱的心跳動得越來越慢,終于完全停止了。
          那天我一直想著布洛西,我不知道他那肩上有著大傷疤的瘦瘠身軀是否還躺在隔壁的房子里,我絲毫也沒有聽說埋葬的事,也沒有看到埋葬他。
          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我腦子里盡想著這件事,直至已故者的身形在我的記憶里逐漸遙遠,逐漸消失。后來,春天突然早早降臨了,黃色、綠色的鳥兒飛過山頭,花園里散發(fā)出草木的香味,栗樹正在慢慢發(fā)芽,探出柔軟卷曲的嫩葉。一道道水溝,金黃色的花朵在肥壯的莖稈上展現(xiàn)著燦爛的笑容。
    (選自《溫馨的搖籃--世界散文精品大觀》,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那只鷹,“我”不明白“究竟喜歡它被重新捉住呢,還是喜歡它遠走高飛”,體現(xiàn)“我”的思想是被大人左右的,還沒有自己的明確立場。
    B.孩子們佇立在樅樹林里等待天使降臨時,“死一般寂靜”的森林、“明晃晃的斑斑駁駁”的陽光,烘托了孩子們內(nèi)心的焦急與期盼之情。
    C.文中寫“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布洛西時,他的臉“由于痛苦而歪扭著”,他的目光“陌生而又冷淡”,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我”對死亡的恐懼。
    D.文章多次提到布洛西肩上的大傷疤,既暗示了布洛西曾經(jīng)的生活磨難,也隱喻了布洛西之死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果子落進水池蕩起的漣漪”這一比喻,表明父母談話對“我”心理產(chǎn)生的影響,巧地引出下文“我”與布洛西交往的回憶。
    B.文中“我”的父母與“我”對布洛西病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父母對此是無奈、順從以致冷漠的,“我”則是好奇、恐懼而又關(guān)心的。
    C.布洛西的房間“幽暗神秘”,他母親的手“不是一雙天使的手,就是一雙魔鬼的手”,這些描寫形象刻畫了“我”探視時的復雜心理。
    D.文章的語言純凈而又精準,如寫鷹的“悠閑自在”、烏鴉的“歡蹦亂跳”、栗樹“探出柔軟卷曲的嫩葉”等,表現(xiàn)了高超的寫作功力。
    (3)文章結(jié)尾關(guān)于春天景色的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4)少年布洛西有哪些可貴的品質(zhì)?對“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組卷:33引用:6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穆公大悅,遂與燭之武歃血為誓,反使杞子、逢孫、楊孫三將,留卒二千人助鄭戍守,不告于晉,秘班師而去。
          晉營于函陵,攻圍如故。鄭伯謂燭之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晉兵未退,如之奈何?”燭武對曰:“聞公子蘭有寵于晉侯,若使人迎公子蘭歸國,以請成于晉,晉必從矣?!笔旮冈唬骸拔鋭谝?,臣愿代一行。”乃攜重寶出城,直叩晉營求見。文公曰:“若欲我退兵,必迎立公子蘭為世子,且獻謀臣叔詹出來,方表汝誠心也?!?br />      石申父入城回復鄭伯曰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征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叔詹對曰:“臣聞‘主憂則臣辱,主辱則臣死?!駮x人索臣,臣不往,兵必不。是臣避死不忠,而遺君以憂辱也。臣請往!”鄭伯曰:“子往必死,孤不忍也!”叔詹對曰:“君不忍于一詹,而忍于百姓之危困、社稷之隕墜乎?舍一臣以救百姓而安社稷,君何愛焉?”鄭伯涕淚而遣之。
          晉侯見叔詹,喝曰:“汝執(zhí)鄭國之柄,使其君失禮于賓客,一罪也;受盟而復懷貳心,二罪也?!泵笥宜倬叨﹁Z,將烹之。叔詹面不改色,拱手謂文公曰:“臣見得盡言而死?!蔽墓唬骸叭暧泻窝裕俊闭矊υ唬骸熬钊枧R敝邑,臣常言于君曰:‘晉公子賢明,其左右皆卿才,若返國,必伯諸侯。’及溫之盟,臣又勸吾君:‘必終事晉,無得罪,罪且不赦。’天降鄭禍,言不見納。今君侯委罪于執(zhí)政,寡君明其非辜,堅不肯遣,臣引‘主辱臣死’之義,自請就誅,以救一城之難。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乃據(jù)鼎耳而號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為戒!”文公悚然,命赦勿殺,曰:“寡人聊以試子,子真烈士也!”加禮甚厚。不一日,鄭伯立公子蘭為世子,晉師方退。
    (選自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石申父入城/回復鄭伯曰/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征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B.石申父入城回復/鄭伯曰/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征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C.石申父入城回復/鄭伯曰/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征/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D.石申父入城/回復鄭伯曰/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征/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子,指古代諸侯王嗣子之稱號,在明清兩代為親王嗣子的稱號。
    B.“解”是“解除”的意思,與“慷慨解囊”的“解”字含義相同。
    C.寡人,與“是寡人之過也”中“寡人”同義,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
    D.烈士,文中指剛強不屈、有抱負、志向高遠的人。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穆公不僅和燭之武歃血盟誓,停止攻打鄭國,還派遣自己的將領(lǐng)和士兵守衛(wèi)鄭國,共同對付晉國,襯托出燭之武能言善辯的形象特點。
    B.為了讓晉軍撤退,燭之武又為鄭伯出謀劃策,讓他接得到晉侯寵愛的公子蘭到鄭國做世子,從而得到晉侯的諒解,以達到最終撤軍的目的。
    C.晉侯認為叔詹不僅憑借職權(quán)讓鄭伯失禮于賓客,并且接受了盟約后卻又懷有二心,要對他處以死刑,沒想到叔詹卻不懼刑罰,誓死力爭。
    D.叔詹和燭之武一樣,都很講究謀略。他列舉自己在不同時期對鄭伯的言行,在晉侯面前樹立自己仁智忠勇的形象,最終被晉侯赦免并釋放。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鄭伯謂燭之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晉兵未退,如之奈何?”
    ②乃據(jù)鼎耳而號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為戒!”
    (5)叔詹說服鄭伯讓自己前往晉軍的理由有哪些?請簡要說明。

    組卷:0引用:3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 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如果你看到一朵模樣特別奇怪的花,可能會想:它為什么要長成這樣?比如,高山上的花以藍紫色居多,尤其是天藍色或深藍色,在其他地方很難看到。主要原因就是,①
     
    ,花可能會希望通過這樣的顏色 來反射一部分的紫外線。有時,同樣的植物,隨著海拔的越來越高,②
     
    ,比如,有一種植物叫“甘青報春”,它在海拔3000米左右開出的花是肉紅色,到5000米就變成近乎黑色,顏色特別深,因為它要積累大量的花青素來反射紫外線。再如,高山植物開花時特別漂亮,因為它們需要在特別極端的環(huán)境下,用積累很久的資源,開出特別鮮艷、特別吸引眼球的花來吸引傳粉者(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昆蟲);如果從花的艷麗程度來看,③
     
    ,這也是高原植物吸引很多人的原因。

    組卷:6引用:8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易中天教授在《閑話中國人》說,人生有三“得”,即:學習時沉得住氣,成功后彎得下腰,失敗時抬得起頭。這三“得”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準則和必備的素質(zhì)。
          對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請選擇其中的“一得”,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組卷:26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