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天津市十二區(qū)重點學校高考生物模擬試卷(二)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綠色植物細胞的下列結構或部位中,不能產(chǎn)生ATP的是( ?。?/h2>

    組卷:69引用:33難度:0.9
  • 2.貂熊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成年體重十多千克,耳小、尾短、毛長、四肢短,足掌像熊掌,掌面較大。它經(jīng)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也捕食小型動物,在積雪環(huán)境下還能捕食大型動物。在我國貂熊主要分布于寒溫帶針葉林。以下推測成立的是( ?。?/h2>

    組卷:25引用:2難度:0.8
  • 3.2022年7月23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猴痘病毒是一種有包膜的雙鏈DNA病毒,整個生命周期都發(fā)生在受感染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3引用:3難度:0.6
  • 4.研究人員在線蟲細胞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只由21個核苷酸組成的RNA,命名為lin4。lin4本身不能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但是可以通過堿基互補配對與M基因轉(zhuǎn)錄出的mRNA結合,抑制M蛋白的合成。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4引用:3難度:0.7
  • 5.如圖是細胞生命歷程簡圖,其中①~⑦代表相應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9引用:4難度:0.7

二、綜合題

  • 16.圖1為T細胞通過表面受體(TCR)識別抗原遞呈細胞呈遞的腫瘤抗原后被激活,進而攻擊腫瘤細胞的示意圖。圖2為腫瘤細胞的一種免疫逃逸機制示意圖。腫瘤細胞大量表達PD-L1,與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抑制T細胞活化,逃避T細胞的攻擊。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抗原遞呈細胞通過
     
    方式攝取腫瘤抗原。
    (2)圖1中T細胞識別腫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
     
    形成效應T細胞群和
     
    細胞群。
    (3)圖1中效應T細胞通過TCR只能識別帶有同樣抗原的腫瘤細胞,故發(fā)揮的免疫作用具有
     
    性,效應T細胞分泌毒素,使腫瘤細胞
     
    死亡。
    (4)為阻斷圖2中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單克隆抗體制備技術,制備了抗PD-L1抗體。該抗體注入體內(nèi)后通過
     
    傳送與
     
    結合,可解除T細胞的活化抑制。
    (5)為應用于腫瘤的臨床免疫治療,需對該抗體進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結合區(qū)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換為人抗體區(qū)段,目的是
     

    組卷:546引用:19難度:0.6
  • 17.亨廷頓癥(HD)的一種發(fā)病機制是由編碼亨廷頓蛋白的基因(H基因)內(nèi)含子序列中的三個核苷酸(CAG)發(fā)生多次重復所致。如圖1是某亨廷頓癥(HD)患者家系的遺傳系譜圖(方框和圓圈中的數(shù)字代表患者發(fā)病時的年齡),圖2是圖1每個個體CAG重復序列擴增后的電泳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H基因中CAG多次重復屬于
     
    (變異方式)。據(jù)圖1分析,H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
    (2)由圖2中Ⅰ-1、Ⅰ-2、Ⅱ-1、Ⅱ-2、Ⅱ-3、Ⅲ-1、Ⅲ-2的電泳結果可推測,當H基因中CAG重復次數(shù)
     
    (選填“大于”、“等于”、“小于”)25次時才可能患病。從患者發(fā)病時的年齡和CAG的重復次數(shù)角度分析,與Ⅲ-1、Ⅲ-2相比Ⅲ-3;尚未發(fā)病的原因可能有
     
     

    (3)圖3是亨廷頓癥致病機理圖,其中前體RNA中被剪切下來的重復序列RNA異常聚集(也稱RNA團簇)使剪接因子失去功能。過程①、③所需的原料分別是
     
    、
     
    ,RNA團簇募集剪接因子后,最終導致
     
    缺失,從而發(fā)病。據(jù)圖3可進一步判斷HD的遺傳方式是
     
    。
    Ⅲ3(H基因中CAG重復62次)色覺正常,其成年后和一正常女性(其父親是紅綠色盲患者)婚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若該男孩患亨廷頓癥,其致病H基因中CAG重復次數(shù)為
     
    。

    組卷:49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