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德陽五中高一(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資治通鑒》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修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編年體史學名著。自《史記》《漢書》以后,斷代紀傳體史書越來越流行,也逐漸確立了其作為“正史”的地位。我們通常所謂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等“正史”,無一例外都是紀傳體,而且除了《史記》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斷代史。但在紀傳體之外,編年體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體裁,先秦時期的《春秋》《左傳》《竹書紀年》等編年體史書可以說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基礎(chǔ)。但秦漢以后,編年體史書逐漸消沉,難以與紀傳體正史爭鋒。直到北宋時期,《資治通鑒》才重新舉起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編年體”和“通史”這兩面大旗。不得不說,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編年體之所以能與紀傳體并峙成為兩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傳統(tǒng)之所以能夠形成,《資治通鑒》功不可沒。
          若要明白《資治通鑒》的歷史觀,那么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而編撰此書,是不可不知的。知道了撰寫此書的目的,那么此書的基本觀念就可知曉了。如上所述,司馬光之所以編撰《資治通鑒》,最核心、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帝王閱讀,給帝王提供一個了解前代歷史的優(yōu)秀讀本,從而起到“以史為鑒”的效果,司馬光也因此成為讀書人里的“帝王師”。這樣看來,《資治通鑒》最為根本的歷史觀,還是秉持了中國史學的悠久傳統(tǒng),把歷史當成是前代善惡行跡的匯總,后人可從中找到各種成敗善惡的范例,并且閱讀之,領(lǐng)會之,運用之,從而學習古人的成功經(jīng)驗,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轍。總的來說,這是一種實用的“以史為鑒”的歷史觀。
          如果我們往更深一層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資治通鑒》蘊含著司馬光等史學家更為理想化的一種歷史觀?!顿Y治通鑒》編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晉。雖說是為了上接《左傳》,但并沒有和《左傳》完全接續(xù)起來。那么,司馬光為何要以三家分晉作為此書的起點呢?他自己就有很清楚的說明:臣聞天子之職莫大于禮……何謂禮?紀綱是也。……是故天子統(tǒng)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制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職莫大于禮也。
          司馬光所說的“禮”,就是君臣名分、尊卑之別,也就是一整套的社會秩序。即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所設(shè)想的君臣尊卑之社會秩序背后,還有一個更為遠大的道德理想?,F(xiàn)實世界中的尊卑秩序,其實就是這個道德理想的具象化。禮樂為道德之器具,群史為六經(jīng)之延續(xù)。后世的禮樂興廢、治亂興衰,也可以看作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道德秩序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浮沉隱顯。《資治通鑒》歷述周秦漢唐之盛衰,具陳禮樂刑政之興廢,也是為了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歷史中的實踐過程。
          以上所述《資治通鑒》的歷史觀,可能與我們現(xiàn)代人對于歷史的觀念有著相當?shù)木嚯x,但如果要想理解《資治通鑒》,理解中國的史學傳統(tǒng),那么這些知識不妨略知一二。拋開這些歷史觀不談,《資治通鑒》考證嚴密,敘事精準,本身也是很值得一讀的史書。
    (摘編自范云飛《資治通鑒》歷史觀》)(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以《史記》《漢書》為代表的斷代紀傳體史書在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具有“正史”的地位。
    B.作為重要的史書體裁,編年體史書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基礎(chǔ),但逐漸消沉于秦漢時期。
    C.《資治通鑒》的問世,促成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編年體”和“通史”雙峰并峙的局面。
    D.“以史為鑒”以及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歷史中的實踐過程是《資治通鑒》的歷史觀。
    (2)下列對原文的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梳理中國史書體例的發(fā)展過程,論述了《資治通鑒》在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上的貢獻。
    B.文章從分析《資治通鑒》的編撰目的入手,論述了它所體現(xiàn)的最為根本的歷史觀。
    C.文章采用層進式結(jié)構(gòu),論述了《資治通鑒》蘊含的史學家們的理想化的歷史觀。
    D.《資治通鑒》的歷史觀與現(xiàn)代人的歷史觀相去甚遠,沒有歷史價值,不過因為它敘事精準,所以值得一讀。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沒有《資治通鑒》,中國史書體例難免單調(diào),紀傳體正史可能一家獨大。
    B.“帝王師”的特殊身份使司馬光將《資治通鑒》定位為帝王了解前代歷史的優(yōu)秀讀本。
    C.《資治通鑒》的“以史為鑒”的歷史觀,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該書的實用性。
    D.《資治通鑒》述朝代興衰,陳禮樂刑政之興廢,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維護尊卑秩序。

    組卷:9引用:3難度:0.5

(二)名著閱讀(10分)

  • 2.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3.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10.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在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語句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
          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里有可貴的“民貴”“民本”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愛精神。“為仁由己”“推己及人”“擴而充之”施之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未嘗不可,但是欲“以不忍人之心”“發(fā)為不忍人之政”,借此來要求當時的統(tǒng)治者成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顯然甲
     
    。況且,他的“民本、民貴、君輕”之說也有乙
     
    。既然“君輕”,何以終其一生,惶惶不可終日,周游列國,游說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間呢?聽其言,觀其行,庶幾近之矣??v觀中國歷史,“暴君、昏君”史不絕書,而“圣君明主”卻鳳毛麟角??酌现辣?!--BA-->
     
    ,而對其“獸性”卻過于低估;殊不知,沒有約束的制度或權(quán)利必然導致專制與濫用。這種泛道德化和道德先驗主義的價值取向與本體預設(shè),將人性之善的可能性推導為必然性,將使然視為當然;無不令人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
    (選自《孤獨的孟子》)

    組卷:51引用:7難度:0.6

四、作文(60分)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可以影響社會。當一個人對集體和社會具有積極作用時,人們說“他是一蓋燈,照亮了一大片?!碑斠粋€人對家庭有積極作用時,甚至可以用“他是家庭的頂梁柱”來形容。
          在社會、家庭、學校里,在一個集體團隊中,每個高中生,都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請以“原來,我的作用不小”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嚴禁抄襲,文中不能泄露真實校名、考生姓名等信息。

    組卷:9引用:5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