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原創(chuàng)
![]() |
中考備考、熱點專題、命題分析、模擬訓練
瀏覽次數(shù):1794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 |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2433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221.關于螢火蟲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12 3:0:1組卷:398引用:9難度:0.9222.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1)這兩首詞都記“夢”,請分別概括“夢”中的經(jīng)歷。
(2)這兩首詞抒發(fā)的思想情感有何相同之處?發(fā)布:2024/12/12 1:30:1組卷:36引用:2難度:0.6223.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2 1:30:1組卷:658引用:8難度:0.8224.閱讀唐代李賀的詩,完成下列各題。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這是一首以邊塞戰(zhàn)爭為題材的詩,突出了將士的
(2)下面選項中,對本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zhàn)事。
B.“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寫景也是寫事,渲染戰(zhàn)前敵軍壓境,我軍英勇應 戰(zhàn)的危急、緊張氣氛;暗示戰(zhàn)斗的殘酷,為下文描寫戰(zhàn)斗的慘烈做鋪墊。
C.“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戰(zhàn)鼓的聲音低沉重濁,“不起”指的是戰(zhàn)士們在這樣沉重的鼓聲中無力擊鼓,斗志難振。
D.“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典故,表達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 決心。發(fā)布:2024/12/12 0:30:1組卷:265引用:3難度:0.6225.閱讀下面的古詩文。
浣溪沙
[宋]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山 行
[宋]葉 茵
青山不識我姓字,
我亦不識青山名。
飛來白鳥似相識,
對我對山三兩聲。
(2)兩首詩詞的主人公在見到“似相識”的飛鳥時,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發(fā)布:2024/12/11 23:30:1組卷:131引用:3難度:0.7226.口語交際。
“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lián)合采訪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書,陪伴著我的成長。童年時,母親帶著我,到新華書店買《岳飛傳》小人書?;貋碇螅徒o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夷赣H說,是疼,但心里會銘記住。‘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xiàn)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笨吹搅暯娇倳浀倪@段讀書故事,你大概也會聯(lián)想到自己從書中受益的故事吧。在“用書香涵養(yǎng)精神力量”的讀書交流會上,請你向同學們講述你類似的讀書故事。(100字左右。)發(fā)布:2024/12/11 20:30:5組卷:38引用:4難度:0.8227.按要求答題。
“每天進步一點點,三年語文燦年華。”每到傳統(tǒng)佳節(jié),人們會用特定的形式表達紀念和祝福。請在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中任選一個節(jié)日,仿照例句再寫一個句子。
例句:春節(jié)——無論是放鞭炮,還是貼春聯(lián),都傳遞著對親人安康的祝福。發(fā)布:2024/12/11 19:0:1組卷:258引用:19難度:0.7228.古詩閱讀。
【甲】
伯夷、叔齊,孤竹君①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彼焯尤?。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②善養(yǎng)老,“盍③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④,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⑤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狈龆ブ?。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⑥,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⑦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⑧兮,命之衰矣?!彼祓I死于首陽山。
(節(jié)選自《史記?伯夷列傳》)
【注釋】①孤竹君:商朝附屬國國君。孤竹,國名。②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時為西伯。③盍:何不。④木主:人形木偶,象征死者,用以祭拜。⑤爰:于是,就。⑥天下宗周:指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商朝。⑦薇:一種野菜。⑧徂:通“殂”,死亡。
【乙】
野 望
(唐)王績
東皋①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②。
【丙】
南安軍③
(宋)文天祥④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不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注釋】①東皋:地名,今屬山西萬榮。作者棄官后隱居于此。②采薇:采食野菜。據(jù)《史記?伯夷列傳》__________。后遂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③1278年,文天祥被俘北行,出大庚嶺,經(jīng)南安軍(治所在今江西大庚)時寫此時。④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在江西、廣東舉兵抗元,被俘后寧死不屈。
(1)用“/”給【甲】文畫線的句子短句。(限斷4處)
父 死 不 葬 爰 及 干 戈 可 謂 孝 乎 以 臣 弒 君 可 謂 仁 乎?
(2)以下是小江的學習筆記,整理有誤的一項是
A.聯(lián)系:【甲】文“及餓且死”的“且”與《愚公移山》中“年且九十”的“且”意義和用法相同。
B.分類:兵(“左右歌兵之”)、義(“義不食周粟”)、東(“東伐紂”)用法相同,歸為一類。
C.梳理:【甲】文可以用“辭讓--直諫--隱居”這三個關鍵詞梳理文章脈絡。
(3)小江對【甲】文“伯夷、叔齊叩馬而諫”一句中的“叩”字不理解,因此查找了一些資料,發(fā)現(xiàn)有兩種理解:A.“叩”:叩頭,磕頭;“叩馬”:在馬前跪拜磕頭。B.叩:通“扣”,拉住,牽住。你贊同哪一種解釋?請說明理由。
(4)請根據(jù)【甲】文內容,將【乙】這首古詩的注釋②補充完整。要求:用現(xiàn)代漢語表達,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5)【乙】【丙】這兩首詩都引用了“采薇”的典故,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發(fā)布:2024/12/11 19:0:1組卷:110引用:3難度:0.5229.古詩詞閱讀,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下面對本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zhàn)事。
B.全詩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濃墨重彩地描繪戰(zhàn)爭場景,構成了奇特的意境。
C.詩的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恰當?shù)剡\用比喻和夸張,寫出了邊塞風光的秀美。
D.詩的后四句既有行軍場面的描寫,又表達了戰(zhàn)士們奮戰(zhàn)沙場、視死如歸的精神。
(2)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所呈現(xiàn)的畫面。發(fā)布:2024/12/11 19:0:1組卷:139引用:2難度:0.7230.名著閱讀。
(1)《紅星照耀中國》是
(2)同學們,《紅星照耀中國》這部讀本,你應該讀得差不多了吧,書中最能打動你的人物是誰呢?試以人物的事例簡單分析打動你的原因。發(fā)布:2024/12/11 17:0:1組卷:119引用:7難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