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天堂嗩吶(節(jié)選)
王祥夫
       從早上到現(xiàn)在,一陣又一陣、一陣又一陣的嗩吶聲就從沒停過。
      從寶樹站的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動靜。父親此刻正坐在那里抽煙,父親的哥哥也就是那個瞎子在吹嗩吶,背對著這邊,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有點兒駝,不知為什么瞎子的背都會有點兒駝。
      寶樹對寶樹媳婦說,我真的想不起他來了。寶樹說還是很早很早的時候聽父親說過這件事。他們昨天還算了一下,真的都有五十多年了,這可不能算短,誰都不會想到他會突然回來。怎么說呢?得到信兒的親戚們都三三兩兩地趕過來了。人們差不多都快要想不起他來了,突然間,他回來了,就這么回事。
      站在寶樹和寶樹媳婦待的地方聽嗩吶聲,一陣高一陣低,怎么聽都像是在哭。
      真夠可憐的,遠天遠地地趕回來卻沒見上。寶樹媳婦說。
      我想他心里現(xiàn)在是要多難過就有多難過。寶樹說。
      聽說瞎子的耳朵都特別好使。寶樹媳婦說。
      他是用嗩吶在哭。寶樹說,就讓他哭吧。
      其實那會兒找個人就說是你奶奶哄哄他也好。寶樹媳婦又說了,他離開家都五十年了,村里找個歲數(shù)大的老奶奶,反正他也看不到,拉拉手,說說話,就說是他的親媽,他就不會這么傷心。再說,他也記不起小時候的事。
      唉。寶樹嘆了口氣。你說的也許有道理,反正他也看不見。
      山坡上邊現(xiàn)在沒有什么人了。上午的時候,人們都跟著上了山去了墳地,都以為會像往常那樣很快就下來,但到了中午的時候,人們才陸陸續(xù)續(xù)地下來,而且都只隨便吃了一些東西,先墊補墊補。到了晚上,人們才會好好吃一頓慶祝一下。慶祝什么?慶祝寶樹的瞎子伯伯從外邊回來。因為寶樹的這個瞎子伯伯,因為這個時隔五十年才從外邊回來的人,村里要辦一次大宴,殺了兩頭肥豬,蔬菜和魚還有別的東西也都買了回來,當然還有酒。做飯的是本村的李本希,把東西差不多都已經(jīng)做好了,不少女人在那里幫忙,香味已經(jīng)傳出好遠。這頓飯是寶樹父親操辦,寶樹對父親說這花不了多少錢,好好操辦一下,這些錢我都出了。
      寶樹說話的時候眼圈兒都紅了,寶樹父親的眼圈兒也紅了。
      你奶奶活著該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寶樹的父親小聲對寶樹說。
      我奶奶真是應該多等幾天。寶樹也是想不起別的什么話了。
      真沒幾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親說。
      鞋呢?寶樹的父親忽然想起那雙鞋了,站起身忙去找鞋子了,這里翻翻,那里翻翻,那雙鞋是寶樹的奶奶給寶樹的這個瞎子伯伯做的。鞋馬上被寶樹的父親找到了,就放在柜子的頂上,用毛巾包著,鞋里放著一些棗。
      早上上山之前,寶樹看著瞎子伯伯把那雙鞋穿在腳上了,還正好。
      正好,媽做的鞋。寶樹的父親在一邊說。
      正好,媽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著鞋。
      寶樹看見瞎子伯伯的眼里開始流淚,他不停地流淚,不停地用手摸鞋子。
      村子里現(xiàn)在是很少辦這種“大吃事”了,村子里把這種全村人參加的宴叫作“大吃事”。桌子也從祠堂里搬了出來,這些桌子平時都放在祠堂里邊,漆了明漆,辦大事的時候才會被搬出來?,F(xiàn)在它們又被搬出來了,被放在河里洗刷干凈了,在村街上被擺成了一排。這就讓村子里有了某種過節(jié)的氣氛。不少人都從外邊回來了,除了寶樹家的親戚,遠遠近近的鄉(xiāng)鄰們也都趕了回來,其實他們都剛剛離家才不久,因為春節(jié)剛剛過去。雖然忙,但他們都想回來看看五十年前被人販子拐走的天堂。
      寶樹的瞎子伯父名字叫天堂,這好像不是人的名字,但不少人還記著這個名字。天堂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呢?因為村子里原來有個教堂,天堂的名字是那個比利時神父給起的,比利時神父的墳還在教堂的后邊,是個很大的土堆。不過教堂現(xiàn)在不在了,只有四堵高墻在那里立著。墻可真是太高了,上邊平時總是落滿了野鴿子。這個教堂的西邊還有個石頭砌的酒窖,神父的葡萄酒就放在里邊。神父當年種的葡萄現(xiàn)在可是都沒了,那片地荒著。
      不息的嗩吶聲從山坡那邊傳了過來。
      這會兒,寶樹的父親還陪著他的哥哥天堂在上邊,陪著他在父母的墳前吹嗩吶。寶樹的父親不說話,一根接著一根抽煙;天堂也不說話,他在不停地吹,有時會停下來擦一下眼淚。包括寶樹的父親,人們都不知道天堂怎么會變成了個瞎子,人們知道他身上肯定會有不少故事,一個人在五十多年的工夫里沒有故事才怪呢。人們都想知道這些,都想知道他被賣到了哪里?那家人待他好不好?那家人除了他之外還有些什么人?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開響器班子的,所以天堂從小就學會了吹嗩吶。
      還是在春節(jié)前,有人到家里來給寶樹的奶奶采血,是兩個公家人。寶樹,還包括別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公家人采血做什么,后來才知道是為了匹配。和什么人匹配呢?和當年被人販子拐賣的一個人匹配。公家的人說,那個人有可能就是寶樹父親的哥哥天堂。公家的人這么一說,人們就再次想起了六歲上被人販子拐走的天堂。但人們誰也想不到天堂過了春節(jié)就突然回來了。人們?nèi)ボ囌窘铀宦飞隙及l(fā)愁該怎么告訴天堂他娘剛剛?cè)ナ赖南?,誰也沒主意,這太突然了。
      寶樹對寶樹媳婦說,他肯定還以為奶奶還活著,所以才急著往回趕。
      當年,人們都知道天堂的父親,也就是寶樹的爺爺,在尋找被拐走的天堂時被車撞了,當時就沒了命。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寶樹的奶奶是年前才去世的。采完血,人們告訴她,采血是為了找六歲上被拐走的天堂,要是對,天堂馬上就可以回來和家人團圓了。寶樹的奶奶激動得當時就大聲哭開了,并且開始著手打鋪襯做那雙布鞋。人們都說寶樹的奶奶是不應該做那雙鞋的,是累壞了,現(xiàn)在村子里誰還做鞋?而她執(zhí)意要做那一雙布鞋,做完鞋,她突然就去了,沒病沒災也像是不難受,忽然就去了。鞋子就放在柜子的頂上,被一條干凈毛巾包著,寶樹還記著奶奶往鞋里放棗子的情景,奶奶一邊往鞋子里放棗一邊還說,放幾個棗在鞋里,天堂就會早早地回來了。
      回來吧天堂,你給娘趕快回來吧。寶樹的奶奶對著那雙鞋說。
(選自《中國作家》,2021年第6期)(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小說以“天堂嗩吶”為題,巧妙地串聯(lián)了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天堂和他吹嗩吶這件事,同時也暗指嗩吶聲吹給在天上的母親,寄托了兒子對去世母親的思念。
B.因為天堂的回來,親戚們和村里人如同過節(jié)一般準備吃一頓,大家忙里抽空趕來看天堂,也是出于對天堂的好奇,可見他們對孩子被拐的事顯得比較麻木。
C.寶樹媳婦提議找個歲數(shù)大的老奶奶冒充天堂的母親,因為天堂是瞎子,而且也記不起小時候的事,這樣就能讓剛剛尋回親人的天堂免受打擊。
D.“天堂過了春節(jié)就突然回來了……”,這種“突然”既是因為天堂回來得太快,讓人意外,還是因為天堂母親沒有等到兒子回來,她的去世讓人遺憾。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

A.小說多處寫嗩吶聲,“從早上到現(xiàn)在”“從沒停過”寫出了嗩吶聲持續(xù)時間長,“一陣高一陣低,怎么聽都像是在哭”寫出了天堂內(nèi)心的悲痛,也奠定了小說的感情基調(diào)。
B.寶樹奶奶做的這雙鞋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物象,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是被拐賣的兒子,往鞋里放棗更是展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早日回家的期盼。
C.小說主體情節(jié)采用順序,中間則插敘了天堂被拐的往事,天堂名字的來歷,寶樹爺爺奶奶的去世,敘事順序的變化使小說的敘述更加靈活豐富。
D.好的小說善用留白,本篇小說的情節(jié)有多處留白,比如天堂是如何被拐的,天堂是如何變瞎的,天堂為什么會吹嗩吶,這些細節(jié)都留給讀者以想象空間。
(3)畫波浪線的兩句看似重復又有所區(qū)別,請分析其中不同的情感意蘊。
(4)小說以寶樹和寶樹媳婦作為故事的講述者,這樣寫有何好處?請簡要分析。

【考點】小說
【答案】B;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7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初識悲哀
    [奧]弗蘭茨?卡夫卡 喬向東 譯
           ①蕩高秋千,即在各種圓形拱頂?shù)膭≡褐袘铱毡硌?,歷來被認為是人類最難練就的技藝之一。一個高空秋千演員曾這樣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在一座劇院里演出多長時間,就多長時間不離開他的秋千架,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最初只是出于想使自己的技藝精益求精的愿望,但是后來卻變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不論他要求什么,哪怕是非常羞于出口的要求,守在下面的服務人員都會將他需要的所有東西傳遞給他,這些東西裝在一個特制的容器中送上去又拉下來。即使是在別人上臺表演的時候,他仍然呆在高高的秋千架上,掩藏不了,使觀眾分心。除此之外,這種生活方式對劇團里的人沒有什么特別的不便。不過,這個事實也不容否認:盡管在這種時候他盡量不動,但觀眾仍時不時走神瞥他一眼。經(jīng)理對此并不在乎,因為他是非凡的無與倫比的演員。而且他們當然認識到這種生活方式不是什么惡作劇,只有這樣他才能穩(wěn)定地演出,他的技藝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②另外,呆在秋千架上也特別有益健康,在一年中溫暖的季節(jié)里,劇院圓頂周圍的側(cè)窗都敞開著,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毫無阻擋地流瀉進布滿灰塵的圓拱,那情景相當美。確實,他的社交生活有點受限制。有時,只有一個表演雜技的小伙子順梯子一級級爬上來,他倆就坐在秋千架上,一左一右斜靠著吊繩,喋喋不休地說話;或者,房屋修理工在維修屋頂時,通過敞開的窗戶同他交談幾句;或者是消防隊員,在劇院的頂層樓座上檢查有無危險照明時,尊敬地向他說幾句難以聽清的話,除此以外再沒有什么打擾過他的隱居生活。偶爾,劇場的職工可能從下午空蕩蕩的劇場走過,若有所思地抬頭凝視極高的幾乎超出人的視野的天花板。那兒,秋千藝人正在練習或者休息,根本沒有發(fā)覺有人在看他。
          ③如果沒有那些免不了的四處搬遷的旅行,秋千藝人本來可以像這樣平靜地生活下去。他發(fā)現(xiàn)那些旅行極難忍受。當然,經(jīng)理非常注意使旅行不超過必要的時間,讓他少受痛苦的折磨。如果是在城市里旅行,就乘坐賽車,盡可能在傍晚或清晨,以非常危險的速度載著他在空空蕩蕩的街道上疾馳,但這對于他平常的生活方式而言可能十分難受。在巡回演出的下一個城市中,早在他到達之前,劇場里的秋千架就已經(jīng)懸掛好了,所有通向舞臺的門豁然洞開,所有的過道暢通無阻——而經(jīng)理卻始終提心吊膽,直到最后秋千藝人的腳踏上繩梯,轉(zhuǎn)瞬登上秋千架,懸吊在高處。
          ④盡管經(jīng)理成功的安排了許多次旅行,但是每次新的旅行都使他感到困窘,別的先不說,單是旅行本身對藝人的神經(jīng)刺激就夠大了。
          ⑤有一次他們又一起旅行,秋千藝人躺在行李架上做夢,經(jīng)理背靠著坐在對面車窗旁的座位上讀書。秋千藝人低聲叫他的同伴,經(jīng)理立刻全神貫注地聽他講,秋千藝人咬著嘴唇說,將來他演出時必須要有兩副秋千,而不是只有一副,要兩副秋千相對而掛。經(jīng)理立刻答應了。但是好像要顯示經(jīng)理的應允和拒絕一樣無關緊要,秋千藝人說,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將不再在一副秋千架上演出了。每想到還有可能在一副秋千架上表演,他就渾身顫栗起來。經(jīng)理非常警覺,再次強調(diào)他完全同意這個想法,還說兩副秋千比一副好,除了第二根秋千架能帶來方便之外,表演也會有許多變化。聽到這些,秋千藝人突然放聲大哭起來。經(jīng)理深深地感到苦惱,他跳起來,問到底怎么回事。沒有回答。然后他從座位上爬起來,臉貼著臉撫慰他,以致自己的臉也沾上了秋千藝人的淚水。詢問撫慰,親昵了很久,秋千藝人才抽泣著說:“手里只抓著一副秋千——叫我怎么活下去!”這樣經(jīng)理就更容易安慰他了。他保證到了下一個車站就拍電報到他們巡回演出的第一個城市去,讓他們在劇場里再安裝一副秋千,同時責備自己竟然讓演員在一副秋千上表演了那么長時間,并且熱情地感謝和表揚演員終于使他注意到這個錯誤。他就這樣一點點地使秋千演員放下心來。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自己卻放不下心來了,感到深深不安,時不時偷偷地從書上方瞟演員幾眼,有些念頭開始折磨他:人們會讓他孤獨嗎?人們不會增加他的緊迫感嗎?人們不會威脅到他的生存嗎?經(jīng)理真的相信,他從藝人流過淚后表面平靜的沉睡中,能夠看出初次刻在他孩子般光滑的前額上的焦慮的皺紋。
    (選自《外國超短篇小說賞析》)(1)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最恰當?shù)膬身検?
     

    A.經(jīng)理允許高空秋千演員一直呆在秋千上,是為了保證演出的穩(wěn)定,保證演員的技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其本質(zhì)是為了獲得商業(yè)利益。
    B.演員喜歡一直呆在秋千上,是因為他覺得那上面陽光溫暖,空氣清新,風景優(yōu)美,有益健康,遠離干擾,表現(xiàn)了他醉心于藝術的精神。
    C.小說最后部分表現(xiàn)了經(jīng)理的深深不安,說明經(jīng)理非常了解演員的內(nèi)心需求,讀懂了演員此時的眼淚,他在此刻與演員產(chǎn)生了深深的共鳴。
    D.小說平鋪直敘地講述了一個嚴肅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人物性格單一,缺少變化,形象模糊,秋千藝人代表一個有寓意的符號。
    E.卡夫卡小說被稱為“寓言小說”,常用象征表達對社會關系的理解,文中的“秋千”是主人公用以體現(xiàn)個體價值、親近現(xiàn)實世界的象征。
    (2)小明同學在研讀小說時,覺得題目“初識悲哀”值得玩味,嘗試對它的意蘊進行探究,但只想到了一點,請你再補充兩點。
    ①經(jīng)理“初識悲哀”:經(jīng)理初次意識到人們的目光與期望會給秋千藝人帶來負擔,他開始為秋千藝人擔憂。
     

     

    (3)班級組織卡夫卡作品研討會,你們小組選定卡夫卡的《變形記》與這篇小說進行對比研讀,討論后找到兩篇小說的三個相同點,確定了三個關鍵詞:“荒誕性”“異化”“隱喻”。你作為小組發(fā)言人需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①根據(jù)示例,在確定的三個關鍵詞中任選其一擬寫一個標題。
    示例:苦澀的幽默——《變形記》《初始悲哀》中獨特的諷刺手法賞析。
    ②結合兩篇小說,圍繞本小組擬寫的標題進行簡析闡釋。

    發(fā)布:2024/10/31 19:0:1組卷:4引用:4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勞動、死亡和疾病
    [俄]列夫?托爾斯泰
           這是一個流傳在南美洲印第安人中間的故事。
          那里的人們說,上帝最初造人時,不是非要他們勞動不可的。他們既不需要房屋,也不需要衣食。他們都能活到百歲而從來不知道什么是疾病。
          過了一段時間,上帝想去看看人們生活得怎樣,他看到的是人們生活得并不幸福,而且互相爭吵,只顧自己,不僅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反而詛咒起生活來。
          此時,上帝對自己說:“這是因為他們都能獨立生活的緣故。”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上帝做了重新安排:人們要活下去,就不能不勞動;為了避免受凍挨餓,人們就不得不建造房屋、耕種谷物。
    “勞動會把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上帝心想,“要是他們不合作就造不了工具,伐不了樹,蓋不了房子,種不了地也收不了莊稼,紡不了紗,織不了布也做不了衣服?!?br />      過了一些時候,上帝又來查看人間的生活情形,看看他們現(xiàn)在是否幸福了。
          可是他發(fā)現(xiàn),人們生活得比以前更糟了。他們在一起勞動是出于不得已,而且也不是大家全在一起,而是一伙一伙的。每一伙都想把另一伙的活兒搶去干。他們互相傾軋,把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爭斗之中了,所以他們的生活還不如從前。
          上帝看到自己的安排并沒有使人們的生活好起來,于是便決定讓人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人們隨時都會死亡,并向他們宣布了這一安排。
    “要是人們知道自己隨時都會死亡,”上帝心想,“也許就不會為爭奪那些身外之物而浪費自己的年華了?!?br />      但是事情還是與上帝的意愿相反,當他再次來視察時,發(fā)現(xiàn)人們的生活還是同以前一樣不幸。
          那些強有力的人,利用人隨時會死的事實,降服了一些軟弱無力的人,殺掉一些,用死亡去威脅另一些。結果,強者及其后代都不勞動,閑得百無聊賴,而弱者則不得不拼死勞動,終生不得休息,兩種人互相害怕,彼此憎恨,人的生活變得更加不快活了。
          看到這種情況,上帝決定用一種補救方法,他把千奇百怪的病魔打發(fā)到人間,上帝認為,當人們都受到疾病威脅時,他們就會懂得,強者應該憐憫并幫助那些弱者。
          當上帝再次回來查看人們有了得病危險以后的生活情形時,他看到人們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糟了。上帝的本意是要讓疾病使人們能夠互相同情關照,豈不知,如今疾病,反使人們陷入更大的分裂。那些強壯得足以強迫別人勞動的人,得病時就強迫他們來侍候自己,但臨到別人生病時,他們就置之不理。那些被迫勞動、在別人生病時又得去侍候他們的弱者,其勞累程度便可想而知了,他們有了病就只能聽天由命。為了不使病人影響健康人的精神狀態(tài),人們把病人和健康人的住宅遠遠分開。其實健康人的同情本來是會使那些可憐的病人的心情快活起來的,這些病人只好待在他們的房子里受煎熬,死在那里。那些雇來看護他們的人,不僅沒有熱情,反而還厭惡他們。此外,人們還認為有許多,病是傳染的,由于害怕傳染,他們不僅躲著患者,甚至把自己同照看病人的人都隔離開來。
          上帝自言自語道:“如果連這樣都不能使人們懂得他們的幸福所在,那就是咎由自取。”于是,他撇下人們不管了。
          過了許久,人們逐漸明白,他們是應該而且也是可以過得幸福的。只是到了近代,才有少數(shù)的人懂得,勞動不應該成為人生中的苦差事,也不應該認為是服苦役,而應該是使所有人聯(lián)合起來的共同事業(yè)。他們開始懂得,死亡時刻威脅著每個人,人類唯一合乎理性的事,就是在團結和友愛中度過有生之年的每一分鐘。他們也開始懂得,疾病不應該把人們分開,恰恰相反,它應該為人類相愛提供機會。
    (選自《世界微型小說佳作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語言簡單質(zhì)樸,情節(jié)多有起伏,層層推進,揭示出豐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B.對比、反語手法在魯迅的《拿來主義》中有集中體現(xiàn),本文也多處運用這兩種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諷刺和批判力度。
    C.“上帝心想”“上帝認為”等語句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以上帝的心理活動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構思巧妙。
    D.本文看似虛構,實則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性及社會性的縮影,這很好地詮釋了“文學是生活的濃縮”這一觀點。
    (2)有人認為,本文尾段顯得贅余,你認為呢?請表明觀點并說明理由。
    (3)本文作為寓言體微型小說,藝術特色鮮明,試簡析其中特色。

    發(fā)布:2024/10/31 17:30:2組卷:22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風波
    魯迅
           七斤雖然住在農(nóng)村,卻早有些飛黃騰達的意思。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他也照例幫人撐著航船,每日一回,早晨從魯鎮(zhèn)進城,傍晚又回到魯鎮(zhèn),因此很知道些時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他在村人里面,的確已經(jīng)是一名出場人物了。
          這時七斤捏著竹煙管,低著頭,慢慢地走來,坐在矮凳上,慢慢地抬起頭來,嘆一口氣說:“皇帝坐了龍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這可好了,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嘆一口氣,說:“我沒有辮子。”
    “皇帝要辮子么?”
    “皇帝要辮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著急,趕忙問。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說要的?!?br />      七斤嫂這時從直覺上覺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為咸亨酒店是消息靈通的所在。伊一轉(zhuǎn)眼瞥見七斤的光頭,便忍不住動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絕望起來,裝好一碗飯,搡在七斤面前道:“還是趕快吃你的飯罷!哭喪著臉,就會長出辮子來么?”
          太陽收盡了它最末的光線了,水面暗暗地回復過涼氣來。七斤嫂吃完三碗飯,抬起頭,看見又矮又胖的趙七爺正從獨木橋上走來。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nèi)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革命以后,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嘆息說,倘若趙子龍在世,天下便不會亂到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jīng)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fā)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險。
          趙七爺一路走來,坐著吃飯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點著自己的飯碗說:“七爺,請在我們這里用飯!”七爺也一路點頭,說道“請,請”,卻一徑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連忙招呼,七爺也微笑著說“請,請”,一面細細地研究他們的飯菜。
    “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么?”趙七爺說。
    “皇帝坐了龍庭了?!逼呓镎f。
          七斤嫂看著七爺?shù)哪?,竭力陪笑道:“皇帝已?jīng)坐了龍庭,幾時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總要大赦罷。”七爺說到這里,聲色忽然嚴厲起來,“但是你家七斤的辮子呢?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留發(fā)不留頭,留頭不留發(fā)……”
          七斤和他的女人沒有讀過書,不很懂得這古典的奧妙,但覺得有學問的七爺這么說,事情自然非常重大,無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聲,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語地說:“這怎么好呢?這樣的一班老小,都靠他養(yǎng)活……”七斤嫂自己急得沒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著他的鼻尖說:“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時候,我本來說,不要撐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滾進城去,進城便被人剪去了辮子?,F(xiàn)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這囚徒自作自受,帶累了我們又怎么說呢?這活死尸的囚徒……”
          趙七爺繞出桌旁,打斷她的話,“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這回保駕的是張大帥【注】。張大帥就是燕人張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萬夫不當之勇,誰能抵擋他。”他一邊說著,一邊往回走,跨上獨木橋,揚長去了。
          村人們呆呆站著,心里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的新聞的時候,就不該含著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
          七斤將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門檻上吸煙;但非常憂愁,忘卻了吸煙。他心里覺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計劃,但總是非常模糊:“辮子呢辮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龍庭。誰能抵擋他?……”
          此后七斤雖然是照例日日進城,但家景總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著,不再來聽他從城內(nèi)得來的新聞。七斤嫂也沒有好聲氣,還時常叫他“囚徒”。
          過了十多日,七斤從城內(nèi)回家,七斤嫂非常高興,問他說:“你在城里可聽到些什么?
    “沒有聽到些什么?!?br />“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呢?”
    “他們沒有說。”
    “咸亨酒店里也沒有人說么?”
    “也沒人說?!?br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我今天走過趙七爺?shù)牡昵?,看見他又坐著念書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br />“你想,不坐龍庭了罷?”
    “我想,不坐了罷。”
          現(xiàn)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shù)淖鹁?,相當?shù)拇隽恕5较奶?,他們?nèi)耘f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地招呼。
    (有刪改)【注】張大帥:指張勛,北洋軍閥之一。原為清朝軍官,辛亥革命后,他和所屬官兵仍留著辮子以示忠于清王朝。1917年7月1日擁護清朝廢帝溥儀在北京復辟,7月12日即告失敗。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七斤是幸運的,最終沒有因為沒有辮子而被懲治;他又是不幸的,當他面臨可能被懲治的命運時,不僅村里人不同情他,而且妻子也怪罪他。
    B.趙七爺有錢有學問,在村里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辮子的放下與盤起反映了時局的變化,也體現(xiàn)了他是個圓滑善變、見風使舵的人。
    C.七斤的境遇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村里人對七斤的態(tài)度也隨之經(jīng)歷了“尊敬—幸災樂禍—嘲諷—尊敬”的變化,富于戲劇性。
    D.小說通過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tǒng)治著農(nóng)村、農(nóng)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社會現(xiàn)實。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寫了兩條辮子:一條是七斤已剪掉的辮子,這條辮子貫穿全文;另一條是趙七爺?shù)霓p子,這條辮子體現(xiàn)了故事背景的變化。
    B.小說中的人物對話富有個性色彩,不僅凸顯了人物性格,而且預示了故事的發(fā)展走向,如七斤和七斤嫂關于“皇帝要辮子”的對話,就預示了風波的來臨。
    C.小說善于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心理,如“七爺也一路點頭,說道‘請,請’,卻一徑走到七斤家的桌旁”表現(xiàn)了趙七爺對七斤的尊敬。
    D.小說多用白描,富含深意,如“到夏天,他們?nèi)耘f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說明不管是辛亥革命還是張勛復辟,對農(nóng)村都沒有多大影響。
    (3)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七斤這一人物形象。
    (4)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皇帝“坐了龍庭”“不坐龍庭”這樣的話,請分析其作用。

    發(fā)布:2024/11/1 20:0:1組卷:45引用:6難度:0.4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