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強記之法 歷城葉奕繩①,嘗②言強記之法,云:“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意所喜好,即札錄③之。錄訖④,乃朗誦十余遍,粘之壁間⑤,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即就壁間觀所粘錄,日三五次以為常,務(wù)期⑥精熟,一字不遺。粘壁既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⑦中,俟⑧再讀有所錄,補粘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⑨,一年之內(nèi)約得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⑩漸富……”
【注釋】①葉奕繩:人名,②嘗:曾經(jīng)。③札(zh?。╀洠河眯〖埰洝"苡櫍和杲Y(jié)。⑤壁間:墻壁。⑥務(wù)期:一定要達到。⑦笥(sì):竹箱。⑧俟(sì):等到。⑨歲無曠日:終年沒有空的日子。⑩腹笥:(fù sì)“笥”本指竹箱,這里引中為“腹中的學(xué)問”。
(1)請根據(jù)字義,給加點字選擇讀音。
一字不遺BB
A.[wèi]贈與:送給
B.[yí]遺漏
(2)運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釋句中加點字。
句子 | 方法 | 釋義 |
某性甚鈍 | 課內(nèi)遷移法:甚聰慧《楊氏之子》A.很,非常B.過分C.超過 | ①甚: 很,非常 很,非常 |
掩卷即就壁間觀所粘錄 | 聯(lián)系上下文:A.接近;靠近B.參加;參與C.成就;成功 | ②就: 接近,靠近 接近,靠近 |
A
A
A.一年之內(nèi)/約得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漸富
B.一年之內(nèi)約/得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漸富
C.一年之內(nèi)約得/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漸富
D.一年之內(nèi)/約得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漸富
(4)選文主要為了說明葉奕繩是個怎樣的人
B
B
A.愚鈍不堪
B.勤奮刻苦
C.聰慧機敏
D.善良樸實
(5)請你從文中提煉“讀書之法”,完善下列表格。
閱讀方法提煉單 | 方法提煉 | 原文摘抄 |
錄 | 遇意所喜好,即札錄之。 | |
誦 | ① 乃朗誦十余遍。 乃朗誦十余遍。 |
|
② 粘 粘 |
粘之壁間,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 | |
③ 背 背 |
觀所粘錄,日三五次以為常。 |
【答案】B;很,非常;接近,靠近;A;B;乃朗誦十余遍。;粘;背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20 7:0:8組卷:6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A.①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司馬遷《陳涉世家》)/②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孟子>二章》) B.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②帝感其誠。(列子《愚公移山》) C.①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林嗣環(huán)《口技》)/②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 D.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②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A.得之則生/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C.今為妻妾之奉為之/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0引用:4難度:0.8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