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遍應用,構筑了一個數字化的信息空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社交、娛樂、購物到出行,人們越來越多地借助各種網絡平臺。這一變化在賦能數字產業(yè)、釋放科技創(chuàng)新紅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容忽視的挑戰(zhàn),短視頻沉迷現象就是其中一種。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挑戰(zhàn),需要提升數字素養(yǎng),運用數字化時代的倫理智慧加以調適。
      近年來,數字倫理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所謂數字倫理,是指立足以人為本,在數字技術的開發(fā)、利用和管理等方面應該遵循的要求和準則,涉及數字化時代人與人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的行為規(guī)范。比如,在社會層面,如何彌補“數字鴻溝”,讓數字技術的發(fā)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在企業(yè)層面,怎樣避免技術濫用、不當采集用戶數據,以正向社會價值創(chuàng)造為目標;在個人層面,應該怎樣區(qū)分現實與虛擬,化解網絡成癮、短視頻沉迷等困擾,解決注意力缺失、知識碎片化等問題?正確應對數字化時代帶來的挑戰(zhàn),才能讓人們成為數字化時代的主人,而不是被數字和算法驅使。
      短視頻沉迷等現象成為很多人的困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科技加速創(chuàng)新,而觀念、倫理和法律等相對滯后造成的。對此,應該充分運用系統(tǒng)思維,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社會公平正義之間尋求動態(tài)平衡。一方面,對那些明顯不正當的企業(yè)行為和嚴重的侵權行為,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監(jiān)管,比如最近對平臺壟斷、侵害用戶權益等行為開展治理;另一方面,應通過價值觀、倫理規(guī)范等柔性調節(jié),促使社會、企業(yè)和個人等多元主體更加重視數字倫理、提升數字素養(yǎng),實現數字化時代的協(xié)同治理,邁向更加美好的數字生活。其中的關鍵,是明確造福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公眾利益優(yōu)先、共享科技紅利等科技倫理原則,并通過制度安排、產品設計和服務規(guī)范,嵌入數字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對于生活在數字化時代的個體而言,數字素養(yǎng)意味著如何更好面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數字化。今天,人們越來越多地獨自面對各種電子屏幕和數字界面,每個人的注意力和行為數據也成為數字技術持續(xù)獲取的目標。這一趨勢不僅產生了隱私保護、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算法歧視與陷阱等問題,還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戲與短視頻成癮等心理與行為失調。改變的關鍵,在于個體能夠在數字生活實踐中反思數字技術對人的認知與行為的影響,學會自我調適、適度節(jié)制,讓自己掌握信息獲取和遨游數字世界的主動權,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沒,甚至沉溺于數字娛樂不能自拔。要讓數字娛樂和虛擬生活成為現實生活的補充,進而借助虛擬生活改善現實生活的質量,讓數字技術服務于現實所需。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讓科技造福社會和人民,需要全社會提升數字素養(yǎng),讓科技成為自我實現與追求美好生活的階梯。
(摘編自《數字化時代需要“數字素養(yǎng)”》,《人民日報》2021年6月7日)材料二:
      特斯拉女車主在上海車展維權的事件在網絡世界不斷發(fā)酵,成為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社會公共議題。事關財產安全、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在大眾追問的情緒因素以外,我們更需要理性地檢視特斯拉事件折射的諸多數據治理問題。
      從歷史上看,我國高度重視數據主體的權益保護,從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到2017年6月1日實施的網絡安全法,從刑法到民法典,現行法律法規(guī)都要求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滿足用戶圍繞其數據的安全可信利益。一方面,應當保障用戶對數據可控,產品或服務提供者不應該利用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便利條件非法獲取用戶重要數據,損害用戶對自己數據的控制權;另一方面,應當保障用戶對系統(tǒng)可控,產品或服務提供者不應通過網絡非法控制和操縱用戶設備,損害用戶對自己系統(tǒng)的控制權;此外,保障用戶的選擇權,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應利用用戶對其產品和服務的依賴性,損害用戶的數據安全和利益。
      在數據流轉利用的過程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扮演著重要的生態(tài)角色,他們擔負義務的實現程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數字生態(tài)的法治水平。目前各界從業(yè)單位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履行主體責任,全面建設數據合規(guī)風控體系,自覺以實際行動遵從法律法規(guī)要求,滿足民眾的各項數據權益訴求,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設與品牌形象。事實上,在當下實踐層面,企業(yè)等各類主體依法根據個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確做出同意,開展數據采集、處理以及披露等活動,已經成為普遍的業(yè)務共識。而除非取得個人單獨同意,企業(yè)等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公開披露處理的個人信息,更是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二審稿的明文要求。
(摘編自《“特斯拉維權”背后是數據法治化命題》,《光明日報》2021年5月31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C
C

A.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式,導致了網絡成癮等現象的出現。
B.數字倫理是人們在開發(fā)、利用和管理數字技術時遵循的要求和準則,是關于人和技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
C.短視頻沉迷等現象成為人們的困擾,是由于在科技加速創(chuàng)新的同時,觀念、倫理和法律等相對滯后。
D.自2012年以來,我國的刑法和民法,都高度重視對數據主體的權益保護,確保用戶利益不受侵犯。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明確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科技倫理原則,是柔性調節(jié)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社會公平正義之間動態(tài)平衡的關鍵。
B.只要科技加速創(chuàng)新,就會催生隱私保護、大數據殺熟等問題,造成個體沉溺于數字娛樂不能自拔。
C.個體若能在數字生活實踐中學會反思,學會自我調適、適度節(jié)制,就可能避免心理與行為的失調。
D.特斯拉女車主在上海車展維權的事件,引起人們對此事件所折射出的數據治理等問題的廣泛關注。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提升“數字素養(yǎng)”的一項是
B
B

A.在“青少年網絡素養(yǎng)與教育創(chuàng)新論壇”上發(fā)布倡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防止其沉迷于網絡游戲。
B.利用微信平臺以語音、視頻和文字交流等形式,結合學生身心需求設定德育主題,對其進行德育指導。
C.教育主管部門、教育研究者、教師和家長高度重視暑期學生上網問題,尋找多種方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D.騰訊公司副總裁姚曉光認為,“教育不是一場戰(zhàn)爭,也不是激烈的角逐,而是自然的生長。學會善用網絡,對孩子未來發(fā)展至關重要。”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大數據時代,如何才能保護好個體數據權益?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答案】C;B;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8引用:5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電商規(guī)模穩(wěn)居世界第一
    菁優(yōu)網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
    材料二: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新動能?!敝袊鐣茖W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說。從狹義上來講,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但從廣 義上來看,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產業(yè)轉型升級、消費迭代升級、跨境商務發(fā)展的主要方式,聚 集新業(yè)態(tài)、孕育新動力。
          新技術層出不窮。刷臉支付、虛擬試衣、無人便利店…今年以來,又有不少新興互 聯網應用在刷新消費者的認知。荊林波說:“電子商務技術已經從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向虛擬現實、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一步拓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 應用場景。目前已經出現很多細分技術市場,企業(yè)為爭奪這些技術領域的投入也在不斷加 大?!?br />“感冒發(fā)燒不愿出門,半夜時分叫了‘閃購’,不到半小時藥就送來了,”北京市海淀區(qū)清河街道居民孫強宇說,“現在不僅吃飯不用去飯店,可以在家點外賣,連周邊的超市、便利店、水果店、藥店、花店都能配送上門,在線上購買線下的商品和享受線下的服務非常便利?!保ㄟx自新浪新聞 2018 年 11 月 12 日,有刪改)
    材料三:
          電子商務成為中國人的新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工作交往、對外聯絡等方方面面都離不 開互聯網。
    今年以來,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還呈現出一些新趨勢: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項目在越來越多的城市落地。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動下,在日益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支撐下,超市、專業(yè)店等傳統(tǒng)零售業(yè)態(tài)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新興業(yè)態(tài)和傳統(tǒng)業(yè)態(tài)無界融合成為消費市場供給的重要途徑。
    “消費渠道無界融合將是行業(yè)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既包括線上線下融合,也包括跨行業(yè)融合。企業(yè)在渠道選擇方面應關注線上互聯網和線下實體店融合的方向,整合兩個渠道,從而在未來的消費趨勢中把握機會?!壁w萍說。
          今年,創(chuàng)辦僅 3 年的拼多多上市備受關注,也讓“社交電商”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熱詞。
          淘寶、京東、美團等平臺紛紛推出拼購、拼團,不愿錯過社交電商發(fā)展的紅利。
          趙萍認為,電商社交化是一個大趨勢。所有電商都離不開社交,一方面通過社交渠道為電商增加流量。另一方面,通過社交平臺能夠提升電商促銷效果。社交化還可以使電商與顧客之間形成良好的黏性,通過實時互動,商家能更好地掌握消費者數據,了解消費者意愿,提供更精準的商品和服務,使營銷更有的放矢。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fā)展報告(2017--2018)》顯示,今年上半年,農村地區(qū)網上銷售規(guī)模超過 6000 億元,同比增長 34.4%,比同期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速高 4.3 個百分點。
          趙萍說:“電子商務正從大中城市、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qū)擴張。中國城鎮(zhèn)化還有很大空間,在電商領域,廣大農村也仍有巨大空間,不僅要把農產品賣到城市,還要讓消費品順利下鄉(xiāng)。
    (選自《人民日報》2018 年 11 月 12 日,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網購用戶規(guī)模不斷擴大,2017 年網上零售額為 71751 億元,約是 2014 年的 2.5 倍。
    B.2018 年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為 62785 億元,同比增長 2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 40%。
    C.2018 年,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商品的增長幅度最大,為 43.8%;穿類商品的增長幅度較小,為 23.3%。
    D.從 2014 年到 2017 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呈現逐年上升態(tài)勢。雖然 2014 年的同比增長幅度 最大,但這一年總的零售額度卻是最低的。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電子商務不僅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還是產業(yè)轉型升級、消費迭代升級、跨境商務發(fā)展的主要方式。
    B.2018 年以來,電子商務技術已經開始向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進一步拓展,企業(yè)為爭奪這些技術領域的投入在不斷加大。
    C.企業(yè)只有在渠道選擇方面關注了線上互聯網和線下實體店融合的方向,整合兩個渠道,才能把握住未來的消費趨勢。
    D.“社交電商”這個詞因拼多多的上市而出現,在此之后,淘寶、京東、美團等平臺推出 拼購、拼團,共享社交電商紅利。
    (3)簡述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呈現出的新趨勢。

    發(fā)布:2024/11/19 5:30:2組卷:3引用:5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毛澤東于1942年發(fā)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延安講話》)和習近平在2014年10月發(fā)表的《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北京講話》)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文藝性質和意義的理解認知。在現代世界,任何國家的文藝在發(fā)展過程中,都無法回避且必須面對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兩個“講話”給予了妥當的理論處理,二者雖然所處的社會語境有很大不同,但其解決問題的立足點卻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場。
          兩個“講話”的人民本位意識,首先表現在“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主基調上;其次,還表現在二者在語言表述上平民化的修辭與話語策略,極少采用專業(yè)詞匯,而是采用口語聊天的形式,通俗易懂。兩個“講話”的民族本位意識,主要表現在二者均以平視的眼光看待外來文藝,對外來文化、文藝觀念及其作用和影響進行理論和實踐上的反思;在主導性質和方向上,具有強烈的本土文化意識。在中國化本土文藝話語建構成熟之前,中國文藝話語要么打著歐美國家文藝話語的印跡,要么打著俄日文藝話語的印跡,與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猶若云泥。
    《延安講話》發(fā)表之前,俄蘇話語成為左翼文藝界的主流話語?!堆影仓v話》根據中國革命的實際,實事求是地強化革命敘事中農民階級敘事?!堆影仓v話》極力提倡工農兵文藝,把那種對外來文藝觀念“硬搬和模仿”行為斥之為文學教條主義和藝術教條主義。《延安講話》成功破解了文藝理論現代發(fā)展中的“話語移植困局”,并以之作為話語闡釋符碼,成功建構了中國現代第一個本土化的文藝理論話語體系。
    《北京講話》之所以重視文藝發(fā)展中的民族本位意識,把“中國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是因為新時代中國的文藝發(fā)展面臨民族文化自強的迫切要求,且其社會文化語境比20世紀40年代更為復雜。由于缺乏中國化的思維和理論根基,中國文藝學者成為蘇聯文藝話語、西方文藝話語的兜售者,他們用外來話語對中國文藝對象所作的似是而非的研究分析,很難解釋清楚中國文藝的藝術性質和藝術特征,更難以解決文藝活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或難題。《北京講話》中的文藝民族本位意識既順應了世界大勢,也順應了國人民心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要求。
    《北京講話》民族本位下的本土意識較之《延安講話》論證得更為豐富,也更為充分。《北京講話》以“核心價值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兩個闡釋符碼為基本敘事單位,使“中國精神”得到了呈現。《北京講話》不僅要求文藝創(chuàng)作主體在藝術理論和觀念的理解上要有“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還要求文藝創(chuàng)作主體在形式和技巧的認知上擺脫對西方文藝創(chuàng)作經驗的迷信、依賴,從而在文藝創(chuàng)作活動中提升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技術”,鍛造文藝領域里的“中國芯”。
          兩個“講話”強調中國文藝發(fā)展中的民族化、中國化,或者說“去洋化”,要求中國的理論工作者立足中國文藝的實踐,概括、提煉出中國化的文藝理論,并以之對中國文藝的發(fā)展及其審美價值做出理解、解釋、認識、評價。
          基于人民本位和民族文藝獨立性立場的《北京講話》將對新時代中國的文藝實踐和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堆影仓v話》為解放區(qū)建構了一個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文藝現實,其后就涌現了以《小二黑結婚》為代表的農民文藝作品,成為理論“創(chuàng)造”現實、引導文藝創(chuàng)作實踐的典型例證?!侗本┲v話》為21世紀的中國人民建構了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藝現實,假以時日,未來中國文藝界必定會有表現“中國夢”的輝煌作品問世。
    (摘編自張清民《兩個文藝“講話”的話語意義分析》)材料二: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胺沧鱾魇乐恼?,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充分認識肩上的責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chuàng)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同時,文藝界知名人士很多,社會影響力不小,大家不僅要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上追求卓越,更應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常寫常新的主題。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等等,都以全部熱情為祖國放歌抒懷。我們當代文藝更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fā)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傳千年,就在于它生動謳歌了偉大的母愛。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文藝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tǒng)的血脈?!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敝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事實上,外國人也跑到我們這里尋找素材、尋找靈感,好萊塢拍攝的《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們的文化資源嗎?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等傳統(tǒng)美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我們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實現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摘編自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1)下列對《北京講話》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京講話》把“中國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與新時代中國的文藝發(fā)展面臨民族文化自強的迫切要求緊密相關。
    B.《北京講話》強調了文藝的民族本位意識,這將改變中國文藝研究的現狀,文藝活動中的難題也都將迎刃而解。
    C.《北京講話》使“中國精神”得到了呈現,是因為把“核心價值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兩個闡釋符碼作為基本敘事單位。
    D.《北京講話》希望文藝創(chuàng)作主體在文藝創(chuàng)作活動中提升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技術”,鍛造文藝領域里的“中國芯”。
    (2)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在現代世界,任何國家的文藝都要面對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問題。兩個“講話”雖然所處的社會語境不同,但都對這個問題給予了妥當的理論處理。
    B.《延安講話》極力提倡工農兵文藝,堅決反對中國文藝借鑒俄蘇話語,把那種對外來文藝觀念“硬搬和模仿”行為斥之為文學教條主義和藝術教條主義。
    C.兩個“講話”強調中國文藝發(fā)展中的民族化、中國化,或者說“去洋化”,《北京講話》比《延安講話》對中國的文藝實踐和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更大。
    D.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創(chuàng)作要有文化傳統(tǒng)的血脈。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
    (3)下列各項中,不能體現文藝的民族本位意識的一項是
     

    A.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
    B.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
    C.魯迅的《彷徨》
    D.好萊塢拍攝的《花木蘭》
    (4)材料二是如何體現“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場”的?請簡要分析。
    (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發(fā)布:2024/11/18 22:30:1組卷:16引用:5難度:0.6
  • 3.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我們經常說兩句話,“文如其人”“言為心聲”。中國古代傳統(tǒng)詩論習慣于將詩品與人品相聯系,以為人品決定詩品,詩品出于人品,因而總是強調“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才有第一等真詩”。
          考察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流程,“文如其人”確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這是一種史實,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實是,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也不難找到“言非心聲”的例證,在一些詩人那里,詩品和人品其實是割裂的,背離的,永遠無法契合的。如果堅持認為“詩品醇者,人品必正”,顯然是一種罔顧文學史實的想當然的誤判。
          表達類似“文如其人”的觀點比較多,比如徐增《而庵詩話》里提到,詩是人心靈的一種外化表現,見詩如見其人。驗之創(chuàng)作實踐,在中國詩歌史上,確實有許多詩人的詩品與人品是統(tǒng)一的,和諧的,讀其詩,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觀其人,亦可想見其詩。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劉禹錫,中國古典詩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國詩歌史上,“言非心聲”的情況也很多。相當一部分詩人的詩品與人品其實是割裂的,背離的,永遠無法契合的,以致出現了創(chuàng)作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詩品高潔,而人品卑劣。讀其詩,分明為志士仁人;觀其行,顯然是無恥敗類。
          西晉詩人潘岳,后世稱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閑居賦》中,描述自己對功名的蔑視之情。但現實是,權貴賈謐手下有二十四個諂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畏敵如虎,喪權辱國,但是讀他的詩《題金山》卻是豪氣萬丈:“屹然天立鎮(zhèn)中流,彈壓東南二百州??裉攣砼R須破膽,何勞平地戰(zhàn)貔貅?!眱叭灰杂鶖秤⑿圩悦_@可歸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內心深處未必無意御敵,卻因懦弱自私故而終不敢御敵。
          考察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流程。盡管“言非心聲”的現象并不罕見,也許永遠無法杜絕,但我們仍然倡導堅守“文如其人”的傳統(tǒng),倡導詩品與人品的統(tǒng)一,鄙棄詩品與人品相背離的非正常行為。
    (節(jié)選自《浙江人文大講堂——詩品與人品》有刪改)材料二:
          北宋哲學家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既是先賢圣道,亦急喻家國大義。因此,家國情懷也是中國古典詩詞從未缺席的主題,詩詞中的家國,既有“邊塞況味”,也有“憂國憂民”。
    “邊塞況味”,莫如盛唐四大邊塞詩人王昌齡、王之渙、岑參、高適,他們開啟了中國邊塞詩詞的巔峰之門,王昌齡有感于漢將李廣的英雄氣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盡顯盛唐人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王之渙留存于文學史的詩作已不多,但《涼州詞》的余響不絕于耳,尤其是那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與楊柳,春風與玉門關,離家已經平添幾分戰(zhàn)思,而更為堪憂的是,面對這茫?;哪B表達思念的楊柳枝都找不到。玉門關,自古就隱喻著邊塞情緒,詩人把它放在這里,更顯回鄉(xiāng)之路漫長悠遠。憂愁雖然有,但比憂愁更強烈的是慷慨,鄉(xiāng)愁之上,還有家國榮譽,這遠遠高于個人悲情。邊塞將士們的坦蕩著實令人嘆服。于是,我們不難理解,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何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悲壯卻不凄涼了。
    “憂國憂民”詩詞所體現的則是國與民在爭戰(zhàn)中的苦難。憂國,既有曹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又有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軀赴國難”這面旌旗下,辛棄疾一腔熱血奔赴《破陣子》,陸游逝前留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憂民,最深情的則非杜甫莫屬了。朱熹論杜甫人格,將他與顏真卿、諸葛亮、韓愈、范仲淹并舉為“君子”,意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認為他們“其所遭不同,所立亦異,然求其心,則皆光明正大,疏暢洞達,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對民眾生命的人道關懷。他的“三吏”“三別”像一部史詩,記錄著戰(zhàn)爭中百姓的艱辛?!凹夼c征夫,不如棄路旁”的年輕人,“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的老人,“存者無消息,死者為沉泥”的受難者,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愛民之情丹心耿耿,情義相照。
          家國情懷,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積淀于文化中的審美基因。它深隱于華夏靈魂深處,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內斂、融達,成就了中華文化昂揚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種文化自信與古典詩詞偕隱同行,玲瓏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間,點亮了時代,燭照千秋,輝映未來。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網《古典詩詞與文化自信》)材料三:
          王國維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當前正處于價值轉型期,詩歌的審美價值、社會價值、人性價值、道德價值、文化價值都在變化,如何創(chuàng)造高格成為文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命題。有一些路徑有助于詩人提高境界,創(chuàng)造高格。
          比如,人可在“事”上磨,從“自我”走向“人類喉舌”。21世紀以來出現的廢話體、垃圾派、口水化寫作,以及“梨花體”“烏青體”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這些詩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發(fā)熱潮,但少了“鄰于理想”的情懷,轉眼煙消云散,談不上“人類喉舌”?!叭祟惡砩唷标P注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萬萬人的事。王陽明說:“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痹姷囊饬x、價值、夢想都誕生在詩人做“事情”的過程中?!笆隆敝杏小扒椤?,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關乎實踐、關乎意境之“意”:王國維“境界說”提出的“合乎自然,鄰于理想”的兩個維度,要求詩歌不僅關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寫出符合人的生存發(fā)展的理想性?!昂虾踝匀弧?,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鄰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會”。只有契合這兩個維度,才能寫出“歷史地發(fā)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詩人不是一勞永逸的“職業(yè)”,“鄰于理想”就要求詩人永遠行走在路上,永遠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
    (摘編自宋湘綺《新時代詩歌應提高境界,創(chuàng)造高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如其人”“言為心聲”等由來已久的說法,說明我們一直在倡導詩品與人品的統(tǒng)一。
    B.21世紀以來出現的詩歌都少了“鄰于理想”的情懷,往往缺乏對千千萬萬人的事的關注。
    C.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創(chuàng)作的詩歌,所體現出的人品與詩品,可以全面論證材料一中的觀點。
    D.材料三認為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鄰于理想”。這里“理想”的含義與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史上詩品與人品割裂、背離、無法契合的情況有很多,以致出現了創(chuàng)作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
    B.我們只要倡導堅守“文如其人”的傳統(tǒng)。倡導詩品與人品的統(tǒng)一,鄙棄詩品與人品相背離的非正常行為,就可以杜絕“言非心聲”的現象。
    C.材料二中作者以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例,意在論證即使在鄉(xiāng)愁如此濃郁的詩里,家國情懷也未曾缺席。
    D.材料二從家國情懷的角度,挖掘出我國古典詩詞的文化價值,讓我們在認同中傳承,在踐行中堅定信心,這恰是對文化自信的具體例釋。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詩詞中的“邊塞況味”,或表現為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氣概,或表現為比個人的鄉(xiāng)愁更為強烈的家國榮譽。
    B.朱熹認為杜甫等“君子”盡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們都“磊磊落落”,在詩詞中體現出對民眾生命的人道關懷。
    C.《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詩句,主要表達詩人王昌齡對李廣英雄氣概的敬佩。
    D.中華文化昂揚的自信積淀于中國古典詩詞的字里行間,深隱于民族血脈的薪火相傳,它孕育了家國情懷。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創(chuàng)造詩歌高格成為文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要求,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品質詩歌?請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發(fā)布:2024/11/18 12:30:1組卷:4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