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河,由發(fā)源于天山山脈與喀喇昆侖山的河流匯流而成。塔里木河干流自西向東流入臺特馬內(nèi)陸湖,河流流經(jīng)天山南坡山前沖積扇平原地區(qū),地勢平坦,河床主要由松散的粉砂構(gòu)成,河流南部靠近塔克拉瑪干沙漠,河流上游河道比較順直,河床寬廣河漫灘廣布,河道水面寬度在500-100m,中游(英巴扎一恰拉)河道彎曲,河道水面在200-500m下游河道穩(wěn)定。歷史上塔里木河是著名的游蕩性河流,由于河床的沖淤變化,造成塔里木河干流改道頻繁,在南北兩岸擺幅達(dá)80-120km為了綜合治理塔里木河,造福流域地區(qū),在河兩岸采取井柱樁透水丁壩方案治理干流改道。如圖示意塔里木河流域及阿拉爾河岸丁壩。如表示意塔里木河干流各站1956-1999年水文泥沙資料統(tǒng)計。
河段 |
站名 |
多年平均徑流量(103m3/s) |
多年平均輸沙量(104t) |
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
上游 |
阿拉爾 |
46.3 |
2283 |
6.3 |
新其滿 |
38.1 |
1693 |
5.6 |
中游 |
英巴扎 |
29.4 |
1197 |
5.2 |
下游 |
恰拉 |
7 |
19 |
0.5 |
(1)分析1956~1999年塔里木河干流水文泥沙變化對中上游河床產(chǎn)生的影響。
(2)分析歷史上塔里木河中游河道南北方向頻繁擺動的原因。
(3)指出丁壩建設(shè)對治理河流干流改道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