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人生樹下
王開嶺
①“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闭Z出《詩?小雅?小弁》,意思是說:桑樹、梓樹乃父母所栽,見之必肅立,心生敬意。父母者,為何要在舍前植這兩種樹呢?答案是:“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即讓子孫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來,“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稱。
②樹,不僅實用,還意味著福佑、恩澤和繁衍;不僅賜人花果和木質,還傳遞親情和美德,承載光陰與家世。樹非速生,非一季一歲之功,它耐受、持久、長命,春華秋實,像一位高壽的家族長者,俯瞰兒孫繞膝。所謂“蔭澤”、“蔭蔽”、“蔭佑”之說,皆緣于樹。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樹。再窮的人家,也能給后人撐起一大片樹蔭。這是祖輩贈與子嗣最簡樸最牢固的遺產了。
③幼時,父親帶我回鄉(xiāng)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壯的棗樹,上住鵲窩,下落石幾。逢孩子哭鬧,祖母便將房梁上的吊籃鉤下,摸出紅油油的干棗來。后來,老人去世,老屋拆遷,“老家”便沒了。雖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樹乃祖輩所植,在其下納過涼、吃過棗子的,除了我,還有我的父親,還有父親的父親……它是一輪輪人生的見證者,見證了他們從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頑少,變成拄杖的耄耋……
④這樣的樹,猶若親屬。
⑤老人們講,鬧饑荒時,都是樹先枯、人后亡,因為果腹的最后一樣東西,是樹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會餓死了,因為這時候,樹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錢、椿葉、楊穗,都是好食材。
⑥幾千年來,凡戶居,必在一棵大樹下;凡村頭,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樹。民謠中唱,“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樹,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離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鄉(xiāng)者,遠遠眺見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鎮(zhèn),聽到個說法:江南殷實人家,若生女嬰,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兒待嫁時,樹亦長成,媒婆在墻外看到了,即登門提親。嫁女之際,家人將樹伐下,做成兩只大箱子,放入綢緞做嫁妝,取“兩廂廝守”之意。多美的習俗!女兒待字閨中時,對該樹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樹啊,盼它長大,又怕它長大。想想吧,像兒伴一樣耳鬢廝磨,像丫環(huán)一樣貼身隨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親昵。
⑧我若有女,必種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業(yè)里,少了樣東西:樹。沒有了庭院,沒有了戶外,沒有了供樹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這個時代,可穩(wěn)定傳續(xù)的東西越來越少,“不動產”越來越少,“祖宗”的符號和痕跡越來越少。“家”失去了樹蔭的覆護,光禿禿曝于烈日下。
⑩我們的家什、器皿、陳設,包括果蔬稻粟,幾乎無一源于自產和自制。我們的雙手不再沾染泥土,我們不再是播種者,不再是采摘者,我們最大的身份是購買者,是終端消費者,我們徹底“脫農”了。不僅如此,我們解除了與草木共棲的古老契約,我們告別了在家門口折朵擷果的勞作和浪漫,我們放棄了對一棵樹一株花的親近與認領,我們失去了對四季和年輪的辨識……大自然里,不再有我們的一方蒲團、一幅涼席、一具竹榻。
?樹,在馬路上流浪。我們只是乘車迅速地掠過它們,透過玻璃掃視它們。它們身上,沒有我們的指紋和體溫,沒有兒童的笑聲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樹,親情已斷,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沒有了我們的親屬,我們成了路人。
(選自《古典之殤》,有刪減)(1)文章以《詩經》中的“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這句話開篇,有什么作用?
(2)圍繞“這樣的樹,猶若親屬”一句,作者寫了哪些具體事件?請簡要概括。
(3)請賞析第⑦段畫線語句的表現(xiàn)手法及表達效果。
(4)文章結尾說“大自然中,沒有了我們的親屬,我們成了路人”,請?zhí)骄俊拔覀兂闪寺啡恕彼N含的情感。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現(xiàn)代文,完成小題。
愛的回音壁
畢淑敏 ①現(xiàn)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幾乎都是只有一個孩子,關愛之心,大概達到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獨步天下了。
②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能否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撇嘴說:“不,沒覺著誰愛我們?!?br /> ③我大驚,循循善誘道:“你看,媽媽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yǎng)家,多不容易!他們多么愛你們啊……”
④孩子們很漠然地說:“那算什么呀!誰讓他們當了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了!”
⑤我震住了。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⑥可是,你怎樣讓你一手哺育長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愛呢?從他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時,就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包繞,從小就對關照體貼熟視無睹。生物學上有一條規(guī)律,當某種物質過于濃烈時,感覺迅速遲鈍麻痹。
⑦如果把愛定位于關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皭劬褪钦樟稀边@個簡單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qū)。
⑧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離異或是早逝。但它是災變的副產品,帶著天力人力難違的僵冷。孩子雖然在追憶中明白了什么是被愛,那卻是一間正常人家不愿走進的課堂。
⑨孩子降生人間,原應一手承接愛的乳汁,一手播灑愛的甘霖,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可惜從一開始,成人就迫不及待地傾注了所有的愛,劈頭蓋臉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愛沉淀著,淤積著,從神奇化為腐朽,反讓孩子成了無法感知愛意的精神殘疾。
⑩我又問一群孩子:“那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沒指望得到像樣的回答。一個成人都爭執(zhí)不休的問題,孩子能懂多少?
?沒想到孩子的答案明朗堅定。
?“我?guī)蛬寢屬I醋來著。她看我沒打了瓶子,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干活了……我特高興,從那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翹翹辮女孩說。
?我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們剛在幼兒園里學了一首歌,歌里唱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還沒回來呢,我就先給我爸倒了。我爸只說了一句‘好兒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光頭小男孩說。
?“我給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別人,她才不讓呢,馬上就得揪下來??晌也宓?,她一直戴著,見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愛我了……”另一個女孩說。
?我大大地驚詫了。驚詫于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鐵的邏輯,更感動他們談論時神情的鄭重和結論的斬釘截鐵。愛與被愛高度簡化了,統(tǒng)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覺到了自己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并強調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的愛意,在嘗試給予的同時,他們懂得了什么是接受。愛是一面寬闊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愛意反復折射著,回響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時,孩子終于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圣。
?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的孩子,就這樣完成給予和領悟愛的雙重任務。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小開始為你和周圍的人獻愛心。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一種本領,需要磨煉,就像走路一樣,需反復練,才會舉步如飛。
?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孩子漸漸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也愛自然的青年。
(選自《畢淑敏散文》第一輯)(1)對文章第?、?、?段中三個孩子的回答,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孩子渴望大人給他們懂得愛、付出愛、感受愛的機會。
B.成人應接受并珍藏孩子的愛意,注重并強調愛的價值,孩子就會感覺到深深的愛意。
C.孩子們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了,不懂得什么才是愛。
D.成人要有意識地給孩子表達的機會,讓孩子有愛的支出,感到自己是被他人需要的。
(2)結合全文來看,以下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溺愛下難以成才,成人不要給孩子愛。
B、愛與被愛是統(tǒng)一的,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就會強烈地感受到被愛的尊貴與神圣。
C、成人應在生活中盡早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并持之以恒,反復訓練。
D、愛是一面寬闊光滑的回音壁,孩子在愛中領略被愛,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愛”。
(3)作者在第⑦段中說“這個簡單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qū)”,結合文意說說句中的“誤區(qū)”具體指什么?發(fā)布:2024/12/12 13:30:1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合歡樹》 ①10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袄蠋熣业郊襾韱?,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10歲呢。”我聽得掃興,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還不到’?”她就解釋。我裝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話,對著墻打乒乓球,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
②我20歲時,我的兩條腿殘廢了。除去給人家畫彩蛋,我想我還應該再干點別的事,先后改變了幾次主意,最后想學寫作。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為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醫(yī)院已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了很多錢。她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是洗、敷、熏、灸?!皠e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仿佛那東西能把殘疾人救出困境?!霸僭囈换?,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她每說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然而對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y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于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
③后來她發(fā)現(xiàn)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蔽衣牫鰜?,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拔夷贻p的時候也喜歡文學,跟你現(xiàn)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嗎?那就寫著試試看?!彼嵝盐艺f。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著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1)本文開頭寫了“我”與母親的一場小沖突,有什么作用?
(2)分析選文中母親的形象特點。
(3)文中兩次提到“我”小時候作文比賽得第一的事,意義有何不同?試概括并分析。
(4)結合全文,談談本文題目“合歡樹”有哪些含義?發(fā)布:2024/12/10 0:0:1組卷:4引用:2難度:0.5 -
3.閱讀下文,完成文后的有關題目。
談談《雷雨》的戲劇沖突 戲劇不懂得平靜地過日子,它需要不斷地掀起沖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沖突中撞擊出性格火花?!独子辍分?,曹禺把20年代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集中于周、魯兩家的沖突氛圍內,把兩家30年來錯綜復雜的 和 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環(huán)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藝術顯現(xiàn)。
同是炎黃子孫,魯侍萍這位柔弱、善良、溫情的女子,在那個特定的社會里卻一直不能將駕馭生命的韁繩緊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買辦資產階級家庭所蹂躪,被偽善的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的“混血兒”周樸園所欺騙。在第二幕中,侍萍與周樸園的對話看似平淡,沖突卻異常激烈。當周樸園吩咐她“先下去”時,侍萍“望著樸園,淚要涌出”,只問了一句:“老爺,沒有事了?”這簡短的話語和細微的表情變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A和B 的心情,當侍萍說“老爺,想見一見她么?”時,冷酷無情的周樸園連忙回答:“不,不,不用。”三個“不”字,便將他人性的C 和靈魂的D 暴露得淋漓盡致。當周樸園得知面前這個兩鬢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過的漂亮的使女時,他色厲內荏,拿出一張五千元的支票,并聲稱“算是彌補我一點罪過”,侍萍將骯臟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發(fā)出血淚控訴:“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边@一撕,撕碎了周樸園甲 的假面具,撕碎了資本家乙 的信條,撕出了侍萍丙 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風雨中磨煉出來丁 的精神。
(1)“戲劇不懂得平靜地過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辭方法是
A.比喻
B.擬人
C.夸張
D.移就
(2)選文第一段兩個橫線處填入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血緣關系,恨愛糾葛
B.曖昧關系,階級矛盾
C.家庭不和,父子沖突
D.勞資沖突,恨愛凌辱
(3)為什么說周樸園是“混血兒”?(40字內)
(4)劇中人物都有自己個性的語言。侍萍這簡短的話語中,展示了什么樣的心情?周樸園的三個“不”勾畫了他什么樣的人性和靈魂?請?zhí)钤谙鄳目崭駜取?br />周樸園:A
(5)侍萍撕碎支票后又冷冷地說了一句話,充分展示了她對周樸園怎樣的情感?
(6)文字末尾的一組排比句充分肯定了侍萍撕支票這一舉動,聯(lián)系上下文填出省略的詞。
甲發(fā)布:2024/12/9 23:0:2組卷:3引用:1難度:0.4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