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解放后,岑仲勉、呂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論著中,認為武則天是“暴主”“無棘毫政績可紀”。
1959年10月16日,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與北京文聯(lián)召開的會議上,著名史學家吳晗、翦伯贊、呂振羽等進行了發(fā)言,一致肯定武則天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十年浩劫中,“四人幫”對武則天進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條主義的支配下,將武則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陳賢華認為,武則天“繼承了貞觀時期的基本國策。但是通現(xiàn)全局,當時社會是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是從‘貞觀之治’到‘開元之盛’的一個重要階段,對于這一段歷史的總導演,也應給予一定的歷史地位”--武則天應得到基本肯定。--整理自李荷先《武則天研究的歷史回顧與探索》(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新中國成立后對武則天評價的階段特征。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歷史人物評價的主要因素。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4引用:6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