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兩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員用放射性60Co處理大豆種子后,篩選出一株單基因突變引起的抗花葉病(簡稱抗?。┲仓闤,其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已知控制大豆子葉顏色基因在1號染色體上(BB呈深綠色,Bb呈淺綠色,bb呈黃色,幼苗階段死亡)??蒲腥藛T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分類 |
親 本 |
F1表現(xiàn)型及比例 |
實驗一 |
子葉深綠不抗?。ā猓磷尤~淺綠抗病(♂) |
子葉深綠抗?。鹤尤~淺綠抗病=1:1 |
實驗二 |
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病(♂) |
子葉深綠抗?。鹤尤~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鹤尤~淺綠不抗病=1:1:1:1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大豆抗花葉病與不抗花葉病由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科研人員在進行上述兩組雜交實驗之前就已判斷出抗花葉病基因為
顯性
顯性
(顯性或隱性)基因,其理由是
抗病植株X經(jīng)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說明抗病植株X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抗病植株X經(jīng)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說明抗病植株X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
(2)基因R、r
不位于
不位于
(填“位于”或“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jù)是
實驗二中F1的性狀分離比為1:1:1:1(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實驗二中F1的性狀分離比為1:1:1:1(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
(3)實驗一F
1中的子葉淺綠抗病植株自交,F(xiàn)
2成熟植株中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深綠不抗?。鹤尤~淺綠抗病:子葉淺綠不抗?。鹤尤~黃色抗?。鹤尤~黃色不抗病為
3:1:6:2:0:0
3:1:6:2:0:0
。若上述實驗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種,欲快速且簡便選育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品種,應選用實驗一中的
父本
父本
大豆進行自交,所得種子中,子葉深綠的即為所需品種。
(4)現(xiàn)有一株白花(dd)突變大豆,為研究D/d基因的位置,用該突變株作父本,與不同的三體(2N+1=41)紫花純合子雜交,再選擇F
1中的三體與突變株回交得到F
2,下表為部分研究結果。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基因d位于
9
9
號染色體上,對D/d基因定位最多用到
19
19
種三體純系大豆。
母本 |
F2表現(xiàn)型及數(shù)量 |
白花 |
紫花 |
9號三體 |
21 |
110 |
10號三體 |
115 |
120 |